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110|评论: 33

[以文会友] 巴中市巴州区名人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句扶(?-249年),字孝兴,益州巴西郡汉昌县(今四川省巴中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从征南方、北伐多次立下战功,官至左将军( 宕渠侯句扶 )。《华阳国志》中有此人相关记载,与王平、马忠、张翼和邓芝并称为“蜀汉后五虎上将”。

李雄飞,字阆仙,巴州人。后雄飞登顺治甲午科乡荐,补授山西蒲州太守,此女封宜人云。

张必禄(1777—1850),字培斋,号寿轩,四川北道保宁府巴州太平乡(今达州市万源市中坪乡大中坪村)人。历任四川、云南提督,官秩从一品,为有清一代巴州籍品级最高武官

邱苔荪,(1871-1948),名本岑,自号中适逸叟,巴中县巴州镇人。民国37年病故,年78岁。县政府拨专款2亿元(法币)为其召开追悼大会,县长林翼如亲自主持,县城各界人士及学校师生参加,川北20余县来函悼念。

董修武,名发科,字特生,生于1879年,祖居巴中县光辉乡,父辈迁住巴中县城。董修武16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州署保举考入成都东文学堂。入学后与同学十余人秘密组织进步团体,崇敬孙中山言行。他在学校常与进步同学说:“他日后有机会,要与孙文相见。”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后,东渡日本求学,就读明治大学。

叶良一(1884年~1973年),名世元,字菁年,原巴州粉壁场(今属平昌县)人,民国8年(1919年)迁入巴中县城定居。民国巴城的白胡子。

李望溪,本名李汝翼(1885—1960),(现巴州区曾口镇 ) 巴中县曾口乡雁桥村人。

苟寿南,别名苟仁活,1885年出生于今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民国38年10月中旬,苟重病逝世。

冯震,巴中市巴州平梁镇人,以书法著称于世,善长魏碑欧体,飞白尤精,并自创行草飞白体。

赖虚室,别名心镜,1888年生于巴中市曾口镇金碑乡燕山村 [1] 。曾任巴中中学校长。

钟定九,名乾鼎(1888-1969),巴州区果敢乡(现鼎山镇果敢社区)人。民国31-34年任县参议员。建国后任鼎山乡解委会主任,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3年,1-4届政协委员。

严恭寅(1888-1952),名恒隆,号迪恂,巴中县曾口乡(今巴州区曾口镇) 方山寨村人 ,父教私塾,随之就读,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考入巴州高等小学堂,三十四年(1908)考入成都铁道学堂。1952年10月,于成都病逝。

赵济刚,名仕金,字玉襄,号毅,绰号“黑胡子”,1890年出身于巴中化成乡(现化成镇)一个做火炮的农民家庭。民国县参议长,奇章中学的创始人之一。 民国巴城的黑胡子。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省巴中县三江镇中兴村一个世代书香家庭,乳名兴复,字阳初,取旭日东升之意。

李挽澜,1885年出生,巴州镇人,民国时曾任护国军第三师五旅少将旅长(死后追认中将)。

巩晋孚,名廷裕,号竹堂(1895-1968),民国11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经济系。巴中鼎山片区最早的北大毕业生。

罗俊树(1896—1961),号杰云,曾口场(今巴州区曾口镇)人。罗受任13师副师长。民国34年7月,在眉山任本军参谋长。民国38年春,任雷马屏峨沐边区守备司令部参谋长。

李子猷,巴州镇人,民国时曾任潘文华部少将副师长。

邱致中,巴中市巴州区巴州镇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8),民国十五年(1926)子巴中县立中学毕业,即考入上海暨南大学预科,七年后本科毕业。民国二十四年(1935)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生院,后获社会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六年(1937)回国至民国兰十六年(1947年)曾任上海江南学院教授、暨南大学教授兼海外文化事业部主任研究员及国立广西,华西,齐鲁、金陵四大联合讲座教授、广西省技术顾问等职。

晏声鸿,巴州镇人,民国时曾任西北行辕政治处主任(中将)。现在个人档案在浙江省档案馆 【档号】 Z005-004-2-0760 ,毕业于黄埔军校步科第一团第九连,晏阳初大哥之子。

吴瑞林(1915-1995),原名吴尚德,四川巴州区化成镇人。他是通、南、巴第一个迎接红军入川攻下第一城(通江城)的人,也有人称“迎接红军入川第一人”。

王良太,四川巴州区人(1917-1991)。1933年1月参加红四方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因病于1991年3月29日在大连逝世,终年74岁。

陈其通(1916-2001),四川巴州区梓潼庙乡人。他不仅是一位从川陕苏区走出来的老红军、老将军,更是一位誉满中华的大文人,名不虚传的“红军戏剧家”。

转载自: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921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1-3-3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中就这几个人????

发表于 2021-3-3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聂元紫 发表于 2021-3-30 17:39
巴中就这几个人????

阁下总结完善几个不就更多了嘛

发表于 2021-4-2 03: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4-2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28位巴中籍共和国将军,你都知道吗?

发表于 2021-4-2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瑞林:巴州区化成镇人 ,海军常务副司令员,中将 ;

王明坤:巴州区清江镇人, 陕西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

王良太:巴州区人,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

邓仕俊:通江县苦草坝人,南京军区司令部顾问,少将 ;

刘自双:巴州区人,福州军区空军顾问 ,少将;

朱兆林:平昌县板庙乡人,北京军区军政治部副主任,少将 ;

朱士焕:通江县石门镇人, 沈阳军区后勤部政委,少将 ;

冯丕成:巴州区渔溪镇人, 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少将 ;

阳自碧:南江县八庙乡人,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

李 勃:平昌县马鞍乡人, 济南军区顾问,少将 ;

何正文:通江县板桥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少将;

何云峰:平昌县张公乡人, 成都军区副政委,少将;

吴荣正:通江县腊溪口人, 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吴仕宏:通江县流二沟人,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少将;

陈其通:巴州区人, 文化部、宣传部副部长,少将 ;

陈 彬:通江县麻石场人, 国防科工委主任,少将;

张德贵:恩阳区人, 呼盟军分区第二政委,少将 ;

张显扬:通江县碧溪场人, 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

张荣森:通江县人,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少将 ;

张世盖:恩阳区人, 二炮司令部顾问,少将;

胥光义:平昌县人,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姜 钟:平昌县人, 总参三部部长、党委书记,少将;

赵兰田:平昌县岳家乡人, 军委空军顾问,少将 ;

傅崇碧:通江县沙溪乡人, 北京军区政委,少将;

程登志:巴州区人, 旅大警备区政委,少将 ;

蒲大义:平昌县镇龙乡人,云南建设兵团第一副司令,少将 ;

熊国炳:通江县洪口乡人,西路军政政委会委员;

邱大银:巴州区光辉乡哨台村人,空9军后勤部副部长,少将。

发表于 2021-4-2 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名巴中籍人士当选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发表于 2021-4-2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4日下午3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选举政协第十三届国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三名巴中籍人士当选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分别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

发表于 2021-4-2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4人当选两院院士 两人巴中籍

发表于 2021-4-2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15岁考上大学的副校长

  在中国科学院公布的新增院士名单中,韩杰才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实在太“年轻”。年仅49岁的他,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韩杰才是巴中市恩阳区明阳镇人。少时家境普通,父母要供三个孩子上学,十分不易。“个子不大,但学习的钻劲不小。”村里人回忆。1981年,15岁的韩杰才考上了哈尔滨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材料学专业。上学那天,他背着一床棉絮、一个包裹,只身一人踏上求学之路。这,也是他第一次走出巴中。

发表于 2021-4-2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友印象:刻苦、勤奋,充满正能量

  “务实、进取心很强,浑身充满正能量,当时在班级里显得默默无闻。”韩杰才高中同学何雄回忆,其他同学在玩的时候,韩杰才永远在学习,有点内向,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

  何雄说,韩杰才话虽不多,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中两年期间,数、理、化特别冒尖。

  冯英德是韩杰才在恩阳中学读高中时的政治老师,他说,韩杰才给人的印象就是勤奋好学,是恩阳中学高81级重点班的学生,从明阳初级中学考入。“韩杰才不仅学习刻苦,遇到疑难问题,也会问老师,直到弄懂为止。学习、生活上根本不让老师操心。”冯老师说。

  科研事迹:提前回国,攻克技术难关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公开材料显示,1998年10月,韩杰才由中国科协推荐赴英国诺丁汉大学与当地院士开展合作研究。

  正当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的时候,欧洲某地局部战争爆发,韩杰才更加强烈地感到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他毫不犹豫地带着科研资料和成果提前回国,受任为哈工大航天院院长,从事复合材料研究。

  航天技术所包含的导弹、卫星、飞船等,是国家实力强大的重要标志。韩杰才从事的复合材料研究是国防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战略武器由于所遇到的超高温等极端恶劣环境,一直是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韩杰才带领课题组采用快速通电加热测试技术,解决了一系列大难度技术问题,为某战略型号工程提供了急需的实测数据,为初样评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科学研究是一项充满着智慧、艰辛和挫折的工作,往往会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曲折。接到重大科研任务时,韩杰才往往没有任何节假日,经常几天、甚至一周连续伏案工作,长期坐在椅子上,以致累得腰酸背疼,落下不能久坐的毛病。

  据悉,在韩杰才和几位主要负责人的带动下,哈工大复合材料所成立十余年来承担多项国防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横向协作等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获得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一流水平的复合材料人才。

发表于 2021-4-2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思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巴中
出生日期:         1958年1月
职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西南农学院,美国康乃尔大学
信仰:         中国民主同盟
主要成就:         副部级干部

发表于 2021-4-2 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02月至1982年02月,在西南农学院农经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11月至1985年03月,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应用经济与管理系读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2年09月至1995年12月,为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并获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

  1975年12月,任四川省巴中县石门公社办公室干事;
  1985年03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农经系教员,
  1987年03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农经系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92年03月,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
  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4年05月,任民盟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是七届广东省政协常委,九届广东省人大常委。
  1998年,任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点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兼任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主编;是十届省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广东省委会副主委。
  2005年09月,挂任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2006年05月,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
  2007年12月,当选为民盟中央副主席。[1]
  2008年01月,当选广东省政协副主席。[2]
  2008年03月,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3]
研究方向

  近年来主要从事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技术经济等教学和研究。
  先后主持国际合作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央部委和省级科研课题40多项,出版专著、教材、译著12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
荣誉奖励

  原国家教委霍英东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二等)
  美国Kellogg基金会优秀研究成果奖
  农业部高校优秀统编教材一等奖
  广东省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等学术奖励
  广州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第三届)[4]
  广东省优秀教师
  全国模范教师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农业部“神农计划”学术及技术带头人
  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
学术兼职

  教育部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中国农业专家顾问团成员,
  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际农业政策研究理事会执委会委员,
  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会员,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青年部副主任,
  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
  广东农经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
  广东中青年经济研究会会长。
  曾担任Kellogg国际研究员,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的专家顾问,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高校从事合作科研和讲学。
主管工作

  负责学科建设工作,分管发展规划处、校学报编辑部。[5]
2012年两会发言

  “要大幅度提高农药和化肥的价格,要让他们(农民)用不起!”
  
[6]
2009年两会发言

  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建设和谐农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教育培训体系初步形成,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有了改善,“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重大专项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
  但是,我国农民整体上科技文化素质仍然明显偏低。根据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25.8%,初中文化程度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2007年上半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劳务培训的只占19.7%,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发表于 2021-4-2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关村里的四川巴中籍女董事长

发表于 2021-4-2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关村里的女企业家,北京巴中企业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欣含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巴中平昌人李芳。

深耕办公通讯领域20年

从1995年开始,她带领公司已走过了20年风雨历程,从事办公设备经营将近20年,历经了各种困难,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拼搏,一步一步地开创出了今天的事业。


点击加载图片

在被誉为“中国的硅谷”的中关村,她见证并亲历了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发展到中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历程。


点击加载图片

从最开始的电话机、对讲机、交换机逐步发展到今天的会议电话、视频终端、软件视频会议等办公专业设备。代理宝利通POLYCOM会议电话、宝利通POLYCOM视频会议、亿联视频会议、中兴视频会议、Starmeetting云视频、星视通云视频、zoom云视频、松下集团电话、西门子集团电话、NEC集团电话等多家知名品牌产品。如今,她带领的北京欣含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办公网络通讯领域的领跑者,走向音视频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的高端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完善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及数码办公、弱电系统项目解决方案服务。

发表于 2021-4-2 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思训,四川(现:巴中市巴州区)人。北宋天文学家。 曾是司天监学生,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张思训造出以水银(避免温度变化影响)为动力流体的水运“浑象”。《宋史·天文志》记载:“其制:起楼高丈余,机隐于内,规天矩地。下设地轮、地足;又为横轮、侧轮、斜轮、定身关、中关、小关、天柱;七直神,左摇铃,右扣钟,中击鼓,以定刻数。每一昼夜,周而复始。又以木为十二神,各直一时,至其时则自执辰牌,循环而出,随刻数以定昼夜短长;上有天顶、天牙、天关、天指、天抱(托)、天束、天条,布三百六十五度,为日、月、五星、紫微宫、列宿、斗建、黄赤道,以日行度定寒暑进退。”后来宋太宗命人于皇宫内打造,一年有成,放置文明殿东鼓楼下,命名为“ 太平浑仪”。到了苏颂时(1088年)已经毁损,无人知其制法。
刘伯坚
  刘伯坚(1895—1935),谱名永福,号铁侠、铸;国外曾用大野(冶)、毅伯笔名。平昌县龙岗乡人。
  刘伯坚,四川省平昌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26年在冯玉祥部任政治部部长。离开冯部后,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1931年底,参与领导和指挥了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宁都起义,并担任由起义部队改编的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中央红军长征后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突围时不幸负伤被捕,3月21日,刘伯坚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上被敌人杀害,时年40岁。
  3月21日,刘伯坚临刑前留下遗嘱:子孙后代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1984年,在平昌县城江阳公园修建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由邓小平亲题碑名,黄镇书烈士生平简介。1986年,纪念碑落成典礼时,杨尚昆、黄镇、魏传统等中央领导和烈士亲属及人民群众1600余人参加了典礼仪式。
吴仕宏
  吴仕宏,1918年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流二沟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租房和佃耕为生。当红军来到流二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给他实分了4亩田、3间房以后,他才开始懂得红军共产党的好处。于是他便报名参加了红军。
  吴仕宏参军后,初被分配到通江独立营二连二排四班当战士,因他作战勇敢,酷爱学习,不久便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在保卫川陕苏区的战斗中,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第30军90师的副排长,后被选拔到红四方面军总部任骑兵排长,随部参加长征,经历了三过雪山草地的磨难,才到达陕北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吴仕宏历任八路军129师师部警备参谋,师随营学校军事教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营军校主任,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轮训队队长,第28团参谋长,第29团团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太行军区独立旅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八纵队23旅参谋长,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八纵队23旅副旅长,60 军179师代师长。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1964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晏阳初
  晏阳初(1890—1990年),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四川巴中人。主要从事平民教育和社会改造工作。

  1913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书院。1916年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政治学与经济学,获学士学位。
  192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
  1920年回国,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
  1923年组织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任总干事。
  1940年创办重庆乡村建设学院,任院长。
  1943年在美国被评选为“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
  1944—1945年被美国锡拉立兹等三所大学授于博士学位。
  1950年移居美国。50年代以后,协助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加纳等国建立乡村改造促进会。
  60年代在菲律宾创办国际乡村改造学院,任院长。
  晏先生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倡“识字、生计、文艺、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以治旧中国的“贫、愚、弱、私”四大痼疾,首创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中国长沙、定县、北碚以及菲律宾、泰国、危地马拉等国推进平民教育。其在渝所创乡村建设学院,后并入西南师范学院。晏先生世界驰名,被誉为“最具有革命贡献的十大伟人”。
  主要论著有《平民教育概论》(1928年)、《农村运动的使命》(1935年)、《十年来的中国》( 1937年)等。
  晏阳初博士1990年岁初在纽约寓所辞世。
唐仲容
  唐仲容(1920 - 2001),当代盲人佛学家,师承近代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一向以学修一体化的方式精研佛典,造诣颇深,尤其对唯识法相之学更有独到的见解。
  唐仲容先生,四川巴中市石城乡人,生于1920年,幼受其学德俱优的父亲唐在庠以及名扬中外的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的教导,立志研究国学,化民育才,振兴中华。
  年十六时,因病双目失明,以耳代目,精究佛典,本着学佛当通五明的佛训,听学内外典籍,日读夜思,随闻随思,随思随修,以佛教理论指导实践修行,以实践印证理论,反对玄虚空洞、封建迷信,主张学修并重,知行合一。1947年赴成都东方文教研究院,为本科生讲古典文学及唯识哲学,并带研究生,1950年返巴中居乡行医,1982年以来在《法音》杂志上发表多篇佛学论文,博得海内外名流高度评价,198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朴老真诚函请四川省委统战部发挥其才德,在四川省佛学院任教。
  1990年以来,常以其季子为助手,对博大精深的佛学,进行研究。其若干篇佛学论文先后发表于《海潮音》、《文教丛刊》、《现代佛学》、《法音》、《人海灯》等刊物,在美国《视听》杂志也有长篇佛学论文的刊载,若将解放前后所有作品搜集起来共有百余万言,2000年,先生又以八十高龄,著书《心经唯识新悟精义》。以故人有“世界第一盲人佛学家”之称。
朱仕珍
  朱仕珍,男,1941年生,四川省巴中市文化馆副研究员、市政协常委、巴中地区文联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歌谣学会、中国民俗学会、香港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研究会。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当代改革发展理论研究中心、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香港)研究员、理事,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顾问编委。80年代踏遍大巴山区三省20余县,搜集各类民歌万余首。出版了《巴山情歌》、《巴山民俗歌谣选》、《花见蜜蜂朵朵开》、《丧葬礼仪歌谣》、《工匠民俗歌谣——吉利专集》和长篇民俗旅游小说《巴山妹子》,主要事迹被编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和《世界艺术家名人录》和《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20余部名人大典中。

发表于 2021-4-2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阳自碧,1918年12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现巴中市恩阳区花丛镇)。
  1933年夏天,红四方面军来到阳自碧的家乡,同年8月参加红军,初在川陕省少年先锋队指挥部作识字排长,1934年春调到通江城区少先队大队部作文书,不久又调任游击队文书,同年8月加入共青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后,游击队编入红33军独立团,阳自碧被分配给团长当警卫员。不久,该团在旺苍县文柜子崖阻击军阀刘湘部队的战斗中,团长负伤牺牲,他即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通信连当传令兵,主要负责押运粮食物资。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机要科译电员、股长、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科股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科长,冀热辽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副处长,华北军区司令部机要处处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第一副局长,

发表于 2021-4-2 05:2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byxw
链接:https://www.mala.cn/thread-16124561-1-1.html
来源:麻辣社区  - 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第一副局长

 楼主| 发表于 2021-4-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说不练,你也像@聂元紫 一样,多贴几个不就完善了嘛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