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探密三星堆

三星堆地名与三星堆文物是写照古蜀天文惊天下之“三星堆天文古国”历史文化的储存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3)四川有三个博物馆存在寓意十月太阳历内涵的代表文物举例
其一,在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中,唯一在耳朵上钻有三孔的青铜人头像:既珍贵与神奇又作为巫文化的象征,表现出此头像盘缠有十绺麻花状发辫;这是古蜀重视“头冠”的头饰物证并以文物的“发式”特征,去宣示着十月太阳历法的初级标志图案。
另见,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太阳轮形器,为商代晚期文物:器物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均匀布列的五道芒呈放射状;芒条与圆周的外围晕圈相连接,将其圆周划分五等分、各为720,以划分一年的五季,一季分两月;每月的弧长360,日期为36天;该器物以自身圆周3600,区分一年历法的360天,即以10代表一日。
青铜太阳轮形器,既可以作为表演某些天文功能的演示仪器,又能验证古蜀十月太阳历的编制原理。  
此器物能简明扼要地在太阳历法方面,模拟全年共十个太阳月、即360个太阳日。仪器阳部中心一小圆孔与晕圈等距分布五个小圆孔,每个孔均表示一日;圆周上对应五道芒的五个小孔,分配给平年安排,即360天加5天过年日,等于365天。当出现4年一次的闰年时,应当是360天加6天过年日,等于366天;因闰年应多一天的过年日,就将青铜太阳轮中心有一小圆孔表示一天、添加在平年日期计算之上去;即:365天 + 1天 = 366天 。
发表于 2021-12-22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四,摘录《楚雄市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解说词:天文历法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至今依然在一些彝族聚居区使用。此文化园通过古老奇妙历法的演绎,介绍了彝族朴素多彩的民族文化。园内主要标志性建筑——彝族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是依照古代彝族先民古观象台而建造的,是展示古代彝族先民创造的十月太阳历法的重要设施。
十月太阳历雕塑广场上,浮雕、神柱、圆雕充分展示了彝族先民辉煌的民族文化,在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令中,游客可通过广场上的石刻说明牌或导游讲解,详尽了解到观测原理与方法,体会彝族先民在古代通过“立杆测日影”观测太阳运动定季节的原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太阳历文化园不仅为海内外学者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一个基地,而且成为了旅游者领略彝族风情的自然旅游区。
中国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郊,占地500余亩。是一个以十月太阳为主要标志而兴建的集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交流、民族风情展演、大众休闲娱乐、商业营销服务为一体的具有鲜明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与宜人休闲的生态环境,被列入云南省五条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旅游景点。园内独具特色的彝族民居建筑,山水园林景观,奇异的彝族民俗风情展演、以及反映彝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的展览陈列,以彝族创始史诗、英雄神化为题标材创作的巨型浮雕群,形成这一主题旅游景点的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不失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彝族文化大观园。
发表于 2021-12-2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2021年三星堆青铜神树家族增添了多样新成员有助解读一号青铜神树的天文历法
广汉三星堆祭祀坑有1986年大发掘中,出土有八件破碎的青铜树,仅修复了两棵;其中,以原二号坑出土的一号青铜神树为主角。在2021年4月10日,三星堆博物馆“3号神树”揭开神秘面纱(见图7右侧的图及图8)。2021年7月,又从三号坑出土与原二号坑一号青铜神树同类的青铜神树,现还在修复过程中。
2021年11月底,由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在《走出传说的太阳神树》文章【系“器晤· 总368 题”】发表中,又公布了三星堆新近出土的一枚玉琮上,两侧各刻有一棵树的图形,它又让人自然想到那高大的青铜太阳神树。将这两类神树相提并论,并没有什么不妥,虽然神树图形为何会出现在玉琮上还值得研究,即便单单这神树也可以好好讨论一番了。
发表于 2021-12-2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认为:只要承认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有奇异“龙”的存在,能应当醒悟过去将此树作“古代十鸟十阳的太阳树传说”的载体有误;即太简单地运用编著于战国至汉初《山海经》、《淮南子》等“十日”传说,仅靠“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 ”的寥寥短语、而不依靠有力的文物凭据来解读;显然属证据不足。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来自近4000年前的夏朝晚期,它是引导后世(约距今2600~2200多年前)的《山海经》、《淮南子》等,去追溯“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 ”的传说;或是“十日神话”的由来之源。即“十日神话”的源头,并不在神州的中原地区,而在西南夷分布的云贵川渝桂。
“十日神话”不只是神话,更是对“十日历”、即十月太阳历曾长期造福于西南夷的传说与讴歌。而关于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因有“九鸟一龙”的存在可对应古蜀古羌古夷有祖传的十月太阳历文化遗产,其古蜀国北面的古羌和南面的古夷,都已认同这样的遗产。
研究古蜀史,需结合运用彝族和羌族祖先的文化:是羌族与彝族祖先和古蜀人,共创古蜀三种太阳历文化;虽然近年有退休教师能以大量物证证明三种太阳历存在的文物群,保存在三星堆博物馆,却因这类发现是来自民间,相关考古界竟数年闭目塞听、充耳不闻;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古蜀天文历法树的议题,难入围正统考古领域去予以讨论?
坐拥古蜀“历法之三星”文物群的三星堆博物馆,需知自己是天文考古的文物守宝人;应尽文博职能将该天文历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果奉献给全社会,供人民大众和学术界、艺术界汲取知识、开展研究、欣赏艺术,并最终达到启迪智慧、促进文化创新的目的。这样的职能如果自己意识不到,或模糊或懒政,都将对传播古蜀传统文化造成巨大损失??  
君不见……①2009年10月,古羌人遗传的羌年(属十月太阳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中国的第27项。②2019年7月1日起,古夷人后裔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保护条例》开始施行。③2021年3月27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研究会“彝族历法”学术研讨会,赞同恢复“彝族太阳历”:以每年冬至日为新年、为历元。④而居于联结古羌人与古夷人的古蜀人发祥地三星堆故地,对于有人大声疾呼此地有大量证明原创三种太阳历的资源宝贝,却无动于衷???
但是,在三星堆博物馆对“三星堆神树概况”进行多种时空穿梭地介绍中,却出现捕风捉影地认同“是尧时羿善射,能一日落九乌”传说的虚幻价值;本末倒置地将此类仅两千多年传说或神话的文献内容,置于与商代同期、或置于与夏朝三星堆遗址青铜神树的实物证据意义之上——如此附会于“十鸟十阳的太阳树传说”,既忽略相关时间的差异,又无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上奇异“龙”的存在有着被凝固于文物中的文化。因而,其“中原‘十日神话’”的流传,缺乏可信度的物证。
这一矛盾的存在,一是相关史料不足,局限着人们的视角;二是相关考古工作不踏实——如此不当地“拉后来才出现的《山海经》文献,去作为先有‘三星堆神树文物’存在的时代背景”;既疑属对古蜀历史研究不务实的表现,又指人们在思考“三星堆神树概况”问题时,总把思路引往《山海经》神话怪异的这类方式去思考、理解、解读问题;久而久之,该定势思维既误导不少人只想到“青铜神树与《山海经》有关”这一个方面,却禁锢着古蜀一号青铜神树奇异“龙”的存在对思维导航原本应有“压舱石”的定向作用,已形成思维上的一言堂;即阻碍解读太阳神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僵化和呆板。
这个“之上”地位的来历,是以一个无文物考证支持的传说文化或由滞后文献所载神话的价值,竟胜过了三星堆遗址既客观存在三种太阳历的文物群(有关“由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和玉边璋这三件文物,都满载着这三种太阳历的丰富资源”,具有殊途同归的表现形式;因这些形式都不直接关联于青铜神树本身,故而置于由另文再释),又出土有多种青铜神树的实物证据。中国考古学的多项原则,在此轻易地被忘记、被忽悠或颠覆了……  
这样被颠倒因果关系的现有“青铜树解释”,夹杂着一种文化浮躁的复杂表现,成为多数人自1986年发现三星堆青铜神树三十多年来就长期跟风、流行其文化泡沫说法之源。如此无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有奇异“龙”的存在,既让人深思,又让我们必须继续溯源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争取将可能获得的知识碎片拼接起来、去告诉社会辨识相关真相。
有关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有奇异“龙”的存在,笔者2015年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图5、6,皆是文物原件;“此龙身上”,只有一只胳膊和一个大手掌。拍摄的图12,是放大图并经艺术加工;清晰地显现“此龙身上”,有两只胳膊和两个大手掌。我们亦在图28(此图是实物拓本)看到“此龙身上”,也只有一只胳膊和一个大手掌。
四、提倡在独立思考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中创新研究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文物价值
发现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文物已经三十多年,考古界对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概况的解读,却一直存在混淆。面对该一号青铜神树上的动物只有造型精美奇特、令人叹为观止“九鸟一龙”的事实,却滋生出“一龙十鸟”、或“十鸟十日”、“十鸟十阳”与“一龙·九鸟·十二果”等,去讲解“十日历法(实为十月太阳历)”而往往无视其“一龙”的存在。
让我们合并观察图5、12、28中一号青铜神树,“从底座向上生长的实况”分析为例:
一号青铜神树从三座神山的树座中,生长而出:树座略成圆锥状,主干直而向上,有两个较大的圆盘结节(由喷出五道火焰的火轮组成其圆盘),将该树主干,分成了三层。每层为三枝桠的弓形枝条,每一枝条的弓形顶部各有一鸟立于花叶簇拥的“火轮状”托座之上;其“火轮状”托座的图案,由多个表示“火焰纹的图符或字符,其间是经艺术变形的字体像字母‘H’(其彝文的读音、与汉语‘pā、妑’接近)状”组成。这,既疑似在表达“老祖”的词义,又宣示着此树有“圆盘结节”的火轮为树干,必为能“浴火”的神树;此由三星堆图腾鸟之鱼鹰,经“浴火”而演绎的鸟,乃太阳鸟——全树,共有九只青铜太阳鸟。至于青铜树的主干顶端虽留有一空位,却不宜为栖鸟处;可能像三星堆刻有神树图案之玉琮两侧神树顶端,就都是盛开着“三星·奇异花”的图案(从图27、可移到图28)。
在一号青铜神树一、二层分叉树枝方向相反一侧,嵌铸一龙,龙身呈绳索状蜿蜒、顺树干而上翘,尾巴残缺。似绳索的残龙,头上有长短似山羊的犄角、大圆眼、马脸头、张口露齿、威风凛凛、昂首而立、以前爪葡蔔触地于底座上,该五指龙爪似人手,颈部伸出的短小羽翼似刀,翘尾朝天;这,就是古蜀特色“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夔龙。
1、将古夷文化融入古蜀三星堆文化的考究可能是一条必经之路
自1986年三星堆两大祭祀坑大发现以来已近35年,却仍还有大量三星堆之秘未能辨识的主因,就是未切入到三星堆文化的第一学之天文学与第一法太阳历法中去解读、去考古;从而已长期迷糊着自己的视野。今人,若继续不重视开启以天文历法观点去解释三星堆文化成因的天窗,或将有避实就虚之嫌。
打开天文历法之窗,三星考古辰宿列张;  时不我待创新联动,大写古蜀耀祖荣光。
三星堆祭祀坑群的出土文物,存留着关联三星地名、三星数字、三星太阳历、三星天文历法树与三星堆天文古国等硕果的意趣与物证,通过“象意思维、象数思维以及数理表达方式”,演绎着对三星堆文物内涵的认识、理解、欣赏、评价,去展望着三星堆考古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高达395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直接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太阳鸟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青铜神树是古蜀文明的代表,可谓青铜铸造工艺的集大成者。
有考古文论称: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中的龙造型怪异诡谲,莫可名状。但是,当我们尝试将该火龙由来与演变、联系到古夷与古蜀存在先祖文化同源于古羌的层面上,话匣子就打开了,多个版本的解读便汩汩流淌而出——
此夔龙即火龙,由来于“三星堆图腾鸟之鱼凫或鱼鹰 → 太阳鸟 →‘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火龙”,已在本质中成为“有‘能浴火’之神性入注在内”的载体。其历史背景,或为“鹰≈龙”神话的衍生,提供了已知最早的古蜀古夷某些环境与实物证据:当上古夷人在三千年中数度因故离开成都平原老家、迁徙横断山区大小凉山之际,渐渐形成古夷后裔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奇特诞生的传说。因支格阿龙的神性,由来于三星堆图腾鸟鱼鹰升华为太阳鸟并再演绎为火龙;由此他能成为彝族的火神,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星堆青铜神树文物,是体现古蜀古夷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形象化的写照。此一号青铜神树上的这条奇异造型、巧中翘楚的火龙,为何要与九只太阳鸟同处于该神树之中?原来它们,都是火轮树干上与火轮托盘中的精灵。其知识延伸到那火轮中“H”状艺术型的火焰纹,其“借音”于彝文读“妑(pā)”、却表达着彝文为“男祖”或“老祖”之意,既将引出一片新的认知境界,又或能扩展出古夷人从古蜀人中分离而出的演化路线。
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塑有“九鸟一龙”的形态,此事实可能寓意相关宗教、神话与天文历法,都是古蜀国对自然界认知的结果。不少人将这十个动物的形态与所谓“十个太阳”或“十日神话”相关联的解说,在我们看来是有区别、或有鸿沟:三星堆精美奇特的青铜神树,原本可能有能栖息十只太阳鸟并张扬着古蜀国创造有十月太阳历(因三星堆遗址在第一次大发掘中就有八棵青铜神树,不排除某棵青铜神树上有十只太阳鸟)的可能。
上古蜀国虽曾强大,但相对中原殷商政权,却是个不起眼的西夷方国;故而难以上经传。商代的历法是阴阳历,而古蜀古夷历法,是来自或相同于夏朝的太阳历;因夏历在商代已与殷历相悖、或必受攻击与排斥;所以,有了后来传说要由中原人后羿射日……这类排斥夏历,可能在商周时期曾催生了三星堆神树上的鱼鹰鸟·太阳鸟被嬗变,即有一只古蜀太阳鸟、出现了,由“鸟变龙”再衍生的新神话;即彝族祖先,从羌蜀夷群体中分离开。
彝人对古老三星堆的遐想,有很多。虽然英雄支格阿龙以马为梦、巡游于大小凉山,但他却是“鹰”的后代,住大凉山区。彝族以“鹰为祖先”,支格阿龙是“鹰生龙养”神话的化身;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保存九只太阳鸟(系鱼凫的化身)和一条龙(由第十只太阳鸟或鱼鹰、鱼凫嬗变)的图案,就是这类神话在演绎过程中将某瞬间的片段、定格于神树中的“鹰(隐身其内)龙(形象在外)合体”。
2、以“反求诸己”方式解析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天文历法树而需要补正的途径
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这就是我们倡议以“反求诸己”方式,通过检讨自己在发现三星堆博物馆存在系列天文历法文物群并发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前两册中、虽罗列了众多三星堆著名文物的解读,却既重点遗漏了对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作为天文历法树之重大意义的剖析,又忘记了应从人类学与民族学角度、去仰望先祖族群创造三种太阳历法的超常智慧,能穿越时空在21世纪初、被我们发现一大片文物冷清躺在三星堆博物馆中,等待着有识之人去揭密探宝。为此,本文要旨之一,就是在实践为此查漏补缺。
①“巴蜀广汉本南夷”与“蜀曰邛、皆夷种”两古语可强化对古夷人的理解
由《汉书·地理志》载“巴蜀广汉本南夷”和《华阳国志》与《水经注》载“蜀曰邛、皆夷种”。这两句古语,很多人并不知道或知道了也不愿应用。而我们,必须直接告诉读者:先秦的古羌人、古蜀人与古夷人(今彝族先民),曾长期是古羌族群的家人而共祖。因此,对三星堆古蜀文化进行研究的人们,需补充对古夷人或对先秦之南夷、西南夷文化的了解;因为这两句古语中的“南夷”、“夷种”的词义,既不是虚词是实词,又同义。
由“南夷”、“夷种”的词义告诉人们,对先秦至秦汉社会生活在川滇黔桂古地之古老族群的文化与习俗,不能去将现代某些意识理解为古时的场景。例如,在先秦曾是巴国古都的四川阆中,在秦汉社会里也并非以汉人为主的地区,仍是原有以古夷人为主的空间。
从《阆中县志·帝制时期》第250页“五、余志”,得知:记载秦汉之际的阆中先民“……世号板楯蛮夷”【仅此页证据,就含九个“夷”字,说明秦汉的阆中先民,应是以羌系夷人为主体的族群(彝族先民)。而由西汉阆中夷人落下闳主编完成中国历法史中划时代的《太初历》,此奠定农历基础的夷人既为彝族先民,也是三星堆故城“雒城”之雒文化的光大者——落下闳之“落下”或“落≈雒”,就是同源于“雒≈傩≈倮罗”的证据】。
发表于 2021-12-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②中国文物中将太阳与鸟联系为一体的最早代表是距今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双鸟朝阳
双鸟朝阳纹牙雕·纹样图:当“太阳 + 鸟”融为“太阳鸟”而成为“神”的艺术品之际,既是一种文化功能的新载体,又具有空灵的美学和哲学空间。随着进一步发展,又出现将太阳鸟与太阳树相融,便是人类智慧更上一层楼的表现。它们的表达,不只一种语言。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象牙雕刻文物的正中,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圆圈构成同心圆,最外面一层的上部、刻有类似火焰的纹饰,看上去像一个太阳。圆圈两侧刻有两只对称的鸟,鸟头相对,面向太阳,仿佛在鸣叫。此文物的最大贡献之一,是留下中国最早的“太阳·神鸟”图案。
蔡运章在有关“金乌负日”与《三星堆太阳神崇拜》(《华夏地理》在线阅读2014-04-10)中,不仅认同河姆渡文化牙雕器上的双鸟太阳纹,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双乌负日”资料。还称古代“金乌负日”的神话起源甚早,在考古资料中也屡有发现。陕西华县泉护村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器上绘有用弧线表示天穹,中有圆形太阳,下有双翅,双腿向后伸展,作神乌背负太阳行空飞翔的图案,正是典型的“金乌负日图”。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玉璧上,在刻有太阳纹的祭坛上站着一只神鸟,因玉璧是祭祀天神的礼器,故这神鸟也应是金乌的象征等等。这里的“金乌负日”,或可简称“日乌”,即太阳。
然而,以上与“日乌”或“金乌负日”有关文物的引用与解读,均不是发生在古蜀的地域,而是出现在东夷或中原或北方的古地。从现有的考古物证看,没有证据表明东夷人或夏商的中原人等、与古蜀同期的先民们,享有共同“日乌”或“金乌负日”的语言和信仰;因而,考古界现流行将三星堆夏商时期青铜神树上的太阳鸟,与战国至汉代《山海经》、《淮南子》等中原文献记载的“金乌负日”传说相联系,被我们质疑有些不合时宜。
③中国考古界长期仿《山海经》考究三星堆青铜神树却脱离文物实体之弊有损阐释
这个“脱离文物实体之弊”的代表,即指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动物图案实体,只有“九鸟一龙”。因此,面对该青铜神树客观的动物群落为考古对象的要点,既不能讲到九鸟、就必须牵涉十只太阳鸟,去无中生有添加一只;更不应对该青铜树上奇异之火龙的存在麻木不仁、以单行道方式,去敷衍或搪塞于自身思路的狭隘。
④“金乌负日”与“青铜神树”神话系统不宜混淆在中原“后羿射日”的传说中
今人认识上古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大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大量奇特文物所表现另类文明的事实证明,它可能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属于华夏更早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曾有着一定的联系或并驾齐驱而被世人了解不多,才显得神秘;这神秘的破解,将可能部分弥补着上古文献对三星堆天文古国记载的缺陷。
中原“后羿射日”传说的实质,是先秦中原人坚持商代的阴阳历而反对西夷的太阳历,即反对体现长江文明成果的古蜀三种太阳历曾影响中原的黄河文明。这种欲让“古蜀一号青铜神树”服务于中原“后羿射日”传说,既有因果倒置之嫌,又极度垄断了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涵意的文化定义,霸占了对该文物实用性解释的话语权。
此类混淆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与后羿射日”文化,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嫌。
⑤三星堆青铜文物涵义应重在体现长江文明成果而不能以黄河文明或中原文化为主
中国考古百年的历史学界,在前面一半多时间内,曾偏执地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长江流域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距今约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历史和文化,是社会实践所聚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之财富的总和,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知识与环节。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在磨砺中一点一点地累积营养、以滋润着中华文明生长点的持续萌发;直至成为参天大树并构建出民族文化的宝库,成为世代的道德传承,成为融通各种先进思想、创造出精神文明观念原生形态母体的力量源泉。
笔者爱慕三星堆文化:来自在新世纪中体验到谈论中国有5000多年历史文化这类物证的连贯性,应与代表长江文明之一源的三星堆文化遗存有关;这样的物证,不是因为有古史传说中的炎黄二帝,也不是因为有夏、商、周三代的存在,而是因中国有着对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发掘及系统的新研究与新应用;因为三星堆文化遗迹,是迄今为止在我国信史中属已知最早文明体系的历史证据。
三星堆古地,既是能前延距今5000年前作为长江上游已知最大的一处中心遗址,又是相对独立跨越约两千年、持续出现在成都平原史前城邦组织中得以保存最好的古蜀国中心都邑;其后汉代复建广汉的“雒城”,或正是继承三星堆原有宫殿旧称的再现?
“雒”的原型是鱼凫、鱼鹰,是鹰、是“鹰变太阳鸟”,是青铜一号神树神灵的主体??
我们顺着认识三星堆文物和三星堆祭祀坑遗址的目光,能将视线穿透远古和星空,窥见在这大片肥田沃土、民风古朴的地域环境中,滋养出特定天文历法养分并诞生、成长了成都金沙遗址的十月太阳历文物。既成就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双面镂空金箔,能以一面图案表示半年、双面图案表示一年之十月太阳历的经典文物,又庚续着三星堆青铜太阳轮形器的十月太阳历演绎;更壮大了三星堆文化而具有相当的神圣性。所展示出一片极开阔、充溢着众多科学感、甚至部分奇特靓点,或将丰富着世界的天文历法传统???
⑥三星堆文化代表古羌、古蜀与古夷(彝)的共祖文化而必与东夷文化有区别
我们认为:其广泛流传于社会的“金乌负日”与“青铜神树”的神话关系,不宜重点宣传中原后羿射日的旧论;更不该任凭用此旧论、去大量代替或篡改相关的古蜀文化。
三星堆祭祀坑群第二次大发掘高潮中,有一篇《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到底有多神奇?<山海经>中说得很清楚》的文章宣称:……“十日神话”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不过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后羿身上,其实这个神话中便蕴藏着青铜神树的作用。《山海经》中记载:“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树上的九只神鸟与太阳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天上的太阳是由飞翔的鸟所背负。结合《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不难看出青铜神树的上的鸟是为了背负太阳而存在。再结合山海经及其他神话传说,专家还原了完整的“十日神话”……“后羿射日”的完整版,广为流传的是后半段,而神树则在被人们忽略的前半段……《山海经》再次证实它的惊世骇俗,更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也难怪古代屡禁不止,可见《山海经》中许多看似荒诞的记载多是《山海经》成书之前更早的未知文明,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这是(些)荒诞的记载不断印证(、)着实让人又喜又惊。
我们对此议论,仅同意其中“……‘后羿射日’的完整版,广为流传的是后半段,而神树则在被人们忽略的前半段……”的片段;对其它宣称的内容,基本持不同意见。有如:三星堆早先的青铜神树上,曾可以栖息着十只金乌或太阳鸟;在一号青铜神树中的太阳鸟,实体只有九只,而另一只金乌或三星堆的太阳鸟已从原太阳鸟群体中分异并攀援而下,先演绎为长有山羊双角的马脸式夔龙,又进化为“‘羊角马面龙身人手’的火龙”;再经转型,进入人神一体的青铜大立人的女王龙袍——此龙袍中的夔龙图案,就是古蜀特有的“长有两羊角、马脸、龙身、大手的夔龙”;又再转型,进入玉边璋文物在祭祀场景中的两神山边缘,用两只大手、正在呵护着神山……现简单地用三句话,小结本小标题下的内容:
一指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不是为中原“十日神话”服务而供“太阳鸟(日乌)栖息处”;中国的考古,怎能让夏代的古蜀祭祀文物,去延后约两千年而变成东周到秦汉才有《山海经》文献之怪诞文化、而成为其附庸之理。
二言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是半神半人的产物,它们既表现有神树(有青铜与玉琮之分)、太阳神鸟之树、通天神树和龙树、社树的神性一面,又显示为古羌、古蜀与古夷人认识宇宙和天文的科学树,是承载这三位一体族群先贤们同创三种太阳历法的华夏天文历法树等。
三说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龙身人手彰显的“三星标记”,是铸造在鱼凫社会之人间神国的蓝天下;既可串联起三星堆博物馆天文文物群之青铜太阳轮形器、能重点演示三星堆文化中的十月太阳历;又延续在金沙遗址硕果“太阳神鸟”金箔文物中,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此特色的文化遗产标志,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三星堆“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和玉边璋这三件文物皆能演绎古蜀的三种太阳历”之科学能量,先聚合在一号青铜神树之历法大树中,再发散青铜太阳轮形器的功能演示中、发散到“蒜头鼻,耳廓丰厚穿三孔、脸形瘦削,刀眉栗眼、面容朴实敦厚,体现浓郁的地方土著风格、头戴十绺辫索冠青铜头像”中;然后,再升华到以成都金沙遗址仿三星堆青铜大立人文物的功能,制作出“头戴十三道光芒纹之‘太阳冠’铜小立人”文物、以纪念古蜀人原创13月太阳历的文化。接着,金沙遗址更是以惊世骇俗的“太阳神鸟”金箔镂空文物的双面图案(一面为五个太阳鸟、代表五个月,双面图案,即代表一年),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而挖掘该标志物的文化功能,还潜藏着可表达“十个太阳月”的十月太阳历演示仪经典文物美誉——这是勾连“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专题文化桥梁,已于2021年12月18日搭建——如此新辉煌的三星堆-金沙天文资源文物群的梳理与策展,就在今后人们如何更好阐释“三星堆-金沙遗址是古蜀天文历法共同体”的努力之中。
⑦青铜神树龙身人手的“三星标记”将“天数在蜀”的古蜀天文历法演绎得如影随行
解读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具备“天文历法树”的现实意义,是介绍古蜀人原创三种太阳历,超然在已故吕子方教授系列科技史中《天数在蜀》这篇论文、所涉为春秋战国的时间上限【历法,即历数;天文历法,就是天文历数;可有特定天文简称为“天数”】,推进到夏商社会、可由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而代表古蜀天文历法文物样板,做重大补充。
如前述,曾解读青铜神树龙身人手“三星标记”的双重意义中,让我们感悟到其A:有关人文特征,有“氏族三星(含‘羌、蜀、夷三氏族’)、祖先(含、蚕丛、柏灌、鱼凫三王者’)三星、文物(含以三尾羽或三冠羽或三人首鸟身表现的‘小立鸟、金箔鸟、三号青铜神树’)三星”这三点,是“星级价值”的代表;感悟到其B:有关天文历数特征即原创了三种太阳历的存在(含在上述三个博物馆考察的十多种文物中,交错式存在能表现古蜀13月太阳历、18月太阳历和19月太阳历的系列物证)。它们皆以包容的方式,既顺从于古时天文与数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科学的分类;又在三星堆文物群中,它们却如影随行在“天文(象)历数”中,印证着冯时先生 2010年4月2日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做《天上人间——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现实意义》主题演讲中,提出一种“天文学和数学是近似于二位一体”的观点具有正确性。
王先胜先生在《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第6期发表的《十月太阳历溯源》中,提出了解读古代纹饰的核心方法,即运用中国传统的象意思维、象数思维以及数理表达方式(这也是考古纹饰学提出的基础和起点);值得我们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中持续去光大:
所谓“象意”,即以物象意、或以象明意,以象达意;指具有具体地形象或象征的图像等;又有物象、事象、意象的综合表达意思。《易传·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说的就是此意思——本文前述解读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奴隶社会博物馆贮藏着几十种有关天文历法的文物与涵义,就因为我们专题大量应用了这类“象意”的原理,才在调查中获得初步解密,遂在破茧成蝶中、求得深度与广度上的升华。
所谓“象数”,即以形象配合数量表达意思,指能同时掌握“有形象、有数字含意”而相关联的关系,助推让情况能弄得一清二楚——回看前面阐释“氏族三星(含‘羌、蜀、夷三氏族’)、祖先三星(含‘蚕丛、柏灌、鱼凫这三批已逝世的王者’)、文物三星(含以三尾羽或三冠羽或三人首鸟身表现的‘小立鸟、金箔鸟、三号青铜神树’)”这三点;就是这样地逻辑对应,才推出其成为具有“星级价值”的代表。
所谓数理,即以数明理,有数有理,用数来概括事物与事物变化的规律;既对于本质内涵具有高度抽象性,又对于外观表达具备其精确性;即能借助于凸显其数的量化体现、让处于隐蔽状态之客观事物的义理,得到丰富与确认。例如:“三星堆”的地名,就蕴含着恰如其分的数理关系:三,为数;星,为天体、天象、天文;这二者,统一于天文历法。此“三星堆≈天数一体”的排列,就是三星堆天文古国的核心价值所在,就是很好的天文数理例证与文化展示;即三星堆的文物群,必蕴藏着重大与宝贵的天文资源与天数财富。
王先胜在另一篇《关于建立考古纹饰学的思考》称:“虽然史前纹饰释读困难,但其重要性却早已为学界所认识……文字是起源于记号、符号、图画记事,而且在民族学、考古学方面亦有不少证据表明器物纹饰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能……纹饰的分解、组合等,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应用这些内容,在本文阐释“天数一体”的解析中,能产生逻辑推理的效应。这些辉煌,是建立在古蜀人原创了天文历法的资源,含留存在三星堆核心区的古老地名本身,也是天文地名的特殊天文资源【三星堆所在地的三星乡或三星村,其“三”与“星”的数理关系、中兴(星——声近义通)乡、南兴(星——声近义通)的语义关联】……这些“星(兴)”,正是三种“中星(日中星,即观测正午上中天的太阳;昏中星,观测黄昏后的北斗;夜半中星,观察半夜星上中天12星次或28宿的中星)”中的某颗恒星。
长期以来,中国考古界未重视三星堆遗址与博物馆均大量存在着三星天文古国的天文资源;可是,这里遗址名称的本身,就有“星”、就有三堆著名黄土,方形成“三星堆”。而三星堆一号青铜神树的龙身后肢伸出“像人的胳膊与人的巴掌”图案——其手的中心、分解出“三颗星星”,这就是在夏商此地就有“三星‘天文标记’”的重大证据!为何不能被重视?原因,疑是中国考古界忘看此地名?早就寓意有重大天文资源,却久久不发掘?
⑧2021年三星堆祭祀区八个祭祀坑鸟瞰图“像北斗七星或九星轮廓”是古天文的展示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第二次大发掘,所发掘出“略像北斗九星(或像北斗七星)”的祭祀器物掩埋坑群体的坑位形态,已以客观事物的存在,显露其遗留有“斗柄上指的北斗轮廓、可指示盛夏时节”之古老的天文意象;能证明着鱼凫王朝很可能在安排祭祀区八个祭祀坑位的位置时,就是按照古蜀祭司所理解“运用北斗星周年运行规律定寒暑”的方法,去将祭祀物掩埋坑串联为呈北斗九星(缺开阳星)轮廓,以体现其天文意象。
此鸟瞰图中模拟斗柄的方向,是指向地面的北方;但根据巫术在古蜀文化童年中、可能会按巫术规律去营构出一个“倒错的世界”之“实践”;即依靠一定的神灵观念为动力和润滑剂而运转,实践着鱼凫人对自身的一种幼稚般神化的文化;以一种企望“恭迎‘北斗星神下凡到鱼凫都城’”的神迹,去根据其“倒错世界”的相反规律,实现着将该鸟瞰图中模拟斗柄方向原想指向地面的北方,结果恰恰相反而指向南方;以结果为曲折地印证着后世传播巴楚賨人鹖冠子言“斗柄指南、天下皆夏”而突出其“南星”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广汉人将三星村所在地命名为“南兴镇”的安排。而这类遥相呼应三星堆古老天文遗产的“三星乡、中兴(星)乡和南兴(星)镇“的天文地名,具有能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与情感共鸣的议题,能深刻体验在三星堆遗址区可感触此古天文地名在实践中的乐趣,即能作为一个项目,去吸引今人与远古先贤的杰作而文化对话。
彝族先民之古夷人作为与三星堆鱼凫人一起生活的族群兄弟姐妹,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掌握到通过观测北斗星的方位定季节的方法。当古夷人由传说中经历“鹰变龙、再变为人”并诞生彝族始祖之一的英雄支格阿龙后,后代的彝族进一步掌握、运用与丰富着十月太阳历法的内涵。其要领之一,就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正上指、作为大暑,此时可过“火把节”;以北斗星的斗柄正下指、作为大寒,称“星回节”。此时前后,或以冬至日为彝族历的历元而定其年节,即可过彝族的十月年。
发表于 2021-12-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⑨三星堆三堆黄土原筑观象台或祭台变成考古文论的“三星堆城墙”而让人大跌眼镜三星堆三个黄土堆曾为鱼凫王朝“观星台”民俗证据,可解决“三星堆城墙”的混乱:
《百度百科·三星堆遗址》介绍中的“三星堆城墙”标题下面一段落——根据城墙基础可知,三星堆城墙长度为260米,基础宽度为42米。城墙南侧有壕沟,宽度30~35米,壕沟距地表深2.84米,壕沟深2.4 米。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形成“三堆”,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代。因此,三星堆是一条内城墙。一些学者将三星堆说成是祭坛,或直接将三星堆说成土坛,应予纠正。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2:三星堆博物馆馆内某展板末尾现已认同推测“三星堆”具有“祭台”功能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用两条“考古靠实践,不能靠猜测”,反对将这三堆黄土称“三星堆城墙”。
“考古靠实践,不能靠猜测”之一:上述将三星堆遗址区的三个黄土堆,作“三星堆城墙……”之说,有悖城墙的基本形制和功能:
1)城墙的基本形制,应当仅略呈现“下宽上窄”的形态,这是基本常识。如西安古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其城墙宽度: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该城墙略成上窄下宽,此梯形结构的顶层与底层之比例为“4 : 5”适当。看看所谓“三星堆城墙……残存部分高约6米,顶宽5-7米,底宽40-45米……”可见,此“三星堆城墙”梯形结构的差别达6~9倍,比例达“1 : 9”;既很不合理,又当然在被我们否定后,被质疑那三个黄土堆是观星台可能性大。
3)城墙作为城市、城池和城堡的抵御外侵防御性建筑,一般起着分割空间、阻隔内外的作用。城墙产生和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出于它的对外防御性;而对空间或地域所进行的划分或隔绝功能,则是次要的。
4)广汉中兴(中星)乡,位于鱼凫古都的核心区;四周既有东、西、南、北的四面保护其都城的城墙,北部与东北面又有保护其宫殿区和居民区的月亮湾城墙,还有马牧河几乎呈三面环绕这三个黄土堆与祭祀活动区,而此活动区南面又紧邻着南城墙——在如此已近乎封闭保护的祭祀活动区,既不可能去修筑用于小区域分工的三个土堆、去护卫那片空旷的祭祀活动区,又劳民伤财;所以说,这三个黄土堆不应当是“三星堆城墙……”
此旧说,应符合此地有三个鱼凫王朝建筑有“祭祀台”或“观星台”,才合理。
“考古靠实践,不能靠猜测”之二:上面被列为混乱内容之一“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形成‘三堆’,缺口的年代不会早于明代”。
现将三星堆古城遗址,与同时代、即河南省郑州商城相比:
1)三星堆古城距今4000 - 3000年,比郑州商城约早400年;从规模上看,这两个古城的大小基本相当。三星堆古城面积为2.6平方公里,只比面积3平方公里的郑州商城小0.4平方公里(摘自《百度知道》)。这两城东北部,均是各自都城的宫殿区。
请读者与我们一道在三星堆城墙上,按如此用“城墙上开有两个缺口”的方式,来试开这两个缺口;看看:此“三星堆城墙”长度仅约260米,就开两个口(若含其城墙的两端,还要另加两个缺口)——此城墙无缺口的间隔距离,必小于90米 / 个;其缺口密度如此大,已让其墙体几乎不具备城墙的防御功能与小区域划分意义,如此将三个黄土堆称“三星堆城墙”还能算是“城墙”吗【城墙产生和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出于它的对外防御性;此处“三星堆城墙”的用途,显然不以这样的主要原因为基础。因而,需要推测这“三个黄土堆”在商代鱼凫古人的实际使用中,应当有其它的用途:是祭台或观星台】?
1955年秋发现的河南省郑州商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墙周长6960米,系有11个缺口的商代城墙;城墙底部宽20米,高约10米,顶部宽约5米。城墙夯土内发现许多商代中期的陶片,经碳14测定,证明城址距近约有3500年左右,早于安阳殷墟,是商代中期城址。此城墙结构的顶层与底层比例为“4 : 1”,属合理区间;郑州商城城垣周长约7公里,共有缺口11个,其缺口可能是城门;两城门间隔距离为600多米,比“三星堆城墙”缺口(即所谓的“城门”)小于90米 / 个而合理多了……
2)反过来说,考古学者若用此“三星堆城墙”、去界定其能代表广汉商代鱼凫王朝国都的三个大型黄土堆,将质疑既不符合城墙功能,又浪费城墙资源,还隐匿了这三个黄土堆与成都羊子山土台即祭台相似、相呼应的事实。广汉三个黄土堆早于羊子山祭台,无羊子山祭台修筑得规范,是正常的;但可肯定:三星堆三堆黄土由人工筑成,其体量大和与天数相亲近的特征,似在追寻着超脱的精神秘境,能体现此地为鱼凫古都的蜀文化气派。
⑩三星堆遗址与文物群拥有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六条标准之半数以上的标准优势
本文《序》,转载了“2021年12月18日,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推进会在广汉举行。双方申报单位签署了《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遗合作协议》,讨论了将就遗产申报与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推广等方面全面展开合作……”的重要信息,正在强烈地吸引着中国文化人的极大关注: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①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②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④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⑤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⑥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概括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标准,其初步的自评是:
符合第一条,指该遗产项目“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笔者解读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既因为三星堆青铜器独特的艺术风格有目共睹而符合这第一条标准,又还能与第五、第六条标准相陪衬、或带动着这后两条标准的解读与权衡,
符合第二条,指该遗产项目“能在一定的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纪念物艺术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在我们看来,三星堆出土陶器与青铜文物可以看到来自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与中原的商代文化)和长江流域其它地区(良渚文化等)的影响,同时三星堆的玉璋等文物也在向东南亚区域(越南等国)流通,完全可以体现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
符合第三条,指该遗产项目“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我们认为,三星堆能代表古蜀文明有部分考古遗存和大量文物来佐证:
1)三星堆文明遗址区目前主要的地面遗存,仅有原来三个黄土堆所残存的半个土堆、其遗址地有三个带天文韵味的小地名【三星乡、中兴(星)乡、南兴(星)镇】与三星堆古城之“雒(太阳神鸟)城”名称和该城门牌匾“雒临天府”的美誉。
2)三星堆文物、特别能代表古蜀多种独特文明【至少有三种:“a.三星堆数字(以分布在青铜神兽文物的表面纹饰、能全面表达‘0-9’十个单一数字的完整系列——比印度-阿拉伯‘0-9’十个单一数字要早约两千年,为主要代表;另外在青铜大立人与玉边璋文物上,也有这类全面表达‘0-9’十个单一数字的‘三星堆数字完整系列’)。b.三星堆太阳历(以分布在青铜神兽文物的表面纹饰、能全面表达‘13月历、18月历、10月历’的‘三星堆太阳历完整系列’)。c.三星堆天文历法树(以三星堆青铜一号神树为代表,能集中在‘龙身人手’中体现‘三星天文标记’与彰显另类形式表达‘三星堆太阳历完整系列’)”】。概括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以文物来提供证明“存在‘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
以系列文物证据链的实体文物群,讨论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推进文物群的佐证举例:
A:三星堆博物馆的天文历法专题文物群:1)能全面表现三种太阳历的文物类型——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青铜神兽、玉边璋、众多青铜人头像与青铜神树(以一号青铜神树为经典的代表);2)只表现十三月太阳历的文物类型——双脚穿有袜子的青铜跪坐人像(梳有13根表现太阳光芒纹的扁高髻发型、属孕妇兼特型巫师);3)只表现十八月太阳历的文物类型——“飞翔的‘三趾鸟人’”;4)只表现十月太阳历文物类型——头戴十绺辫索冠青铜头像、青铜太阳轮形器。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天文历法专题文物群:1)只表现十三月太阳历的文物类型——金沙遗址“戴太阳冠(有13根太阳光芒纹)铜立人”文物;2)只表现十月太阳历的文物类型——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镂空文物的双面图案。  
由于笔者早在2020年就发表了约百万字《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因而能依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第三条,对标于“三星堆-金沙联合申遗”的需要:既能提供系列文物证据链的实体解读,又能以“三星堆文化的历史,主要埋藏在地下;三星堆文物的辉煌,期待心灵的洗礼”的理念,充当释义的解说员……
不符合第四条。
有关第五条和第六条,均可以在第三条中列举的“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作为杰出范例去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并具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予以阐释,争取有机结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盛开、璀璨奇葩;以文化人、以文铸魂,各表一枝、皆是文化。以问题导向、深入浅出,创新引领、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
按照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主任王居中在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推进会表示,下一步三星堆遗址管委会将重点开展“十项工作”……对此工作,笔者期待老骥伏枥:能以专题研究三星堆-金沙文化系统新解为乐,去以“问题导向、深入浅出,创新引领、见贤思齐,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进入“申遗专班”;以爱广汉爱成都的“追光者”新身份之《……六周年记》,追逐太阳神鸟,为三星堆-金沙文化的申遗而争光。
五、夏权民老当益壮请缨进入“申遗专班”的资格自评并敬请审核接纳
期待中国考古界能解释古蜀文化中“何为‘三星堆’?三星堆之‘三星’究竟指哪三星?其三星堆蕴含有什么重大天文科技史信息”?近百年的三星堆考古,存在一个离奇到最简单的卡脖子问题;这个造成三星堆文化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原因之一,就是自困于“将认识‘三星堆’一词为何物,封闭在‘三星堆城墙’词语之中”;从而长期语焉不详,禁锢着文化与思维的创新发展。
其实要破解这一问题很简单,即要以顾名思义的方式、像理解故宫博物馆为何得名那样,了解这里有故宫旧称的紫禁城,既是明清两代皇宫、又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古建筑群的博物馆;或要像说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就必与秦始皇、与兵马俑有密切联系。看看“三星堆博物馆”的名称,其开宗明义就宣示此博物馆或此遗址地,“与‘三星’、与‘星星’、与‘天文’、与‘历法’、与‘天数’”可能皆有关。
然而,6年来三星堆博物馆一再“文明地拒绝”来自民间请求对三星堆有天文价值文物与遗址进行天文考古的创新?而笔者却一再用心、用情、用功地挖掘三星堆天文资源、抒写三星堆天文文物、描绘三星堆天文风采、赞美三星堆天文奇葩。
是三星堆第二次大发掘展现此地祭祀坑群分布图约像“北斗九星或七星”轮廓鸟瞰图,又使得自己的信心更充足:三星堆遗址与文物,就是蕴藏着古蜀巨大而万分宝贵的天文资源,需要努力去逐步揭开面纱,现出瑰宝,壮我中华,彪炳世界!
发表于 2021-12-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生命力的三星堆多个天文地名与雅誉【三星堆、三星乡、中兴(星)乡、南兴(星)、雒城、雒临天府】等事物的存在,是激励发掘三星堆天文古国遗址与天文资源价值的科技杠杆——这样的文化环境,笔者既要以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乘风破浪跟随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去力争进入“申遗专班”;争取能在三星堆遗址管委会的率领下,在这里加快建设世界天文考古的新中心和创新高地,去积极地运用已经初制成功的“三星堆天文万花筒”,去与远古先贤的杰作而文明对话。 image.png
  
图33: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分布图约像“北斗九星”轮廓鸟瞰图(摘录于《百度》并改编)
发表于 2021-12-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发表于 2021-12-2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盼“不拘一格降人才”
2021年春分日,三星堆遗址新祭祀坑的大发掘隆重地以央视直播方式进行,却无意中拉开“揭示‘三星堆天文古国’有重大天文价值”的帷幕。半月后,初步成果让人看到“三星堆祭祀器物 8 个掩埋坑鸟瞰图,可辨其略像北斗七星、更像‘不完整’、属第三种类型的‘北斗九星’”之古天文遗迹——三星堆遗址核心区这一带有“星斗崇拜”特殊天意的古天文遗迹,震憾地告诉中国考古界:此鸟瞰图显现“星斗崇拜”特殊天意,是三星堆遗址的重大科技遗迹,是三星堆时代由鱼凫先民们留下三星堆天文场景的珍贵印迹。
新时代考古,对三星堆开启天文视角,能冲破长期迷惑三星堆文化“神秘论”的旧框框;在今人众目睽睽下见到鱼凫王朝“时空胶囊”—— 8个祭祀坑位鸟瞰图、已列入“考古勘探成果”,这便是公开“三星堆天文古国”的一大天机。
此重大遗迹,属再现其“天数在蜀”确凿证据可印证的天文源头。请考古界能像《光明日报》2020 年 5 月 8 日报道《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古国时代都邑遗址考古获重大发现 揭开五千年前“河洛古国”神秘面纱》那样,去适时重点保护与利用。我将尽绵薄之力。   
三星堆祭祀坑区鸟瞰图,像北斗九星轮廓,却恰恰缺失“第六颗灾星开阳星”,让该轮廓看似只有8颗星,从而相比北斗九星传统图案(北斗七星加辅星、弼星)而有残缺;但该类“残缺”,却可能包涵更深层次存在特殊“残缺”的目的。能合理解读其这一特定缺失的原因,就可能去较充分认知“三星堆祭祀坑区坑位”像北斗九星轮廓的原因、在于:
①有意表现恰恰要缺失“第六颗灾祸之星”,是为避免鱼凫王朝神殿可能遭“大水灾”的巫师预测,从而有避害的急切心愿。
②有意表现三星堆遗址核心区存在特殊“北斗九星”的轮廓,其属左辅星与右弼星的位置,与中原文化原有“北斗九星”轮廓不同;即三星堆文化中的此北斗星辰,不与中原同类文化特点完全雷同,而是有区别的。     
2021年5月底《大众考古》,登载了《三星堆“祭祀坑”的第一层秘密》,介绍了三星堆目前已发现约200根成型的象牙(原金沙遗址也发现了上百根象牙)……已发现的三星堆“祭祀坑”里,二号、三号、四号、七号“祭祀坑”暴露出的第一层文物,都是象牙。   
笔者退休后生活在彝区,通过彝文化了解到大象既是彝人先民心目中和平吉祥的使者,又是治理水患的维护者。即三星堆祭祀坑的象牙那么多,实际可能是先民用来祭祀洪水神【在雅安市的大相岭和在凉山州的小相岭,在三国时期是有大象生长的,被称为“南蛮象”。在彝族人的五行习俗中,视南火(方位以大象表示)可克水(洪水是从东海方位由鳄鱼作怪——实为夏季风带来的大量雨水所致其洪水)】;推测古蜀古夷是一家的鱼凫社会,疑有以大象克鳄鱼的古老风水习俗。   
1、笔者对三星堆天文研究已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盼与多方考古科研团队合作   
(1)我们自选对三星堆遗址与文物进行的民间天文考古具有创新科研的应用意义
目前,能提供考古科研团队斟酌评价的笔者作品有:①已发表《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的之一《成都太阳历大发现(36万字);之二《天文历法是求解三星堆之秘新钥匙》(40万字);②已编著完成《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之三《“三星堆数字·太阳历博物馆”新馆解说词》(16万字、备用);③已编著完成向广汉市三星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和征集人而呈报《三星堆文物考古丛书》的之四《建议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之名称:“天数在蜀馆”应征作品设计方案呈报(3万字)并且已按时呈报:④近两月在《广汉论坛》发表多篇帖子(约10万字),分别揭示三星堆金杖之秘、青铜神兽中的“三星堆数字•太阳历”和“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呈现“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一鸣惊人”……都与“三星堆数字•三星堆太阳历”所涉猎的天文有关。   
(2)敬请三星堆遗址管委会,支持夏权民向三星堆博物馆申请
①举办讲座:“对三星堆专题文物群进行天文考古”,抓紧“抢救保护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坛(重点是该器物底座‘青铜神兽’),此文物含有三星堆数字(表现形式,既呈现高度地艺术化、又分别具有可能改写‘世界数字史与数学史’的资格)与三星堆太阳历(含13月历、18月历和10月历这三种)的天文表达式”。②认真研讨:三星堆祭祀器物掩埋坑8个坑位的鸟瞰图,可辨识出该图“略像北斗七星、更像‘不完整’、属第三种类型的‘北斗九星’” 的三星堆遗址区的古天文遗迹?③明确认知:“‘三星堆之特定的三星’只指恒星,不含行星或卫星”;即只含太阳、北斗与12星次或28星宿,不与月亮相关。④合作认定:三星堆遗址核心区留存有多个地名与美誉的古义,即“三星乡村、中兴(星)乡和南兴(星)镇、雒城、‘雒临天府’牌匾”,皆乃三星堆当地在鱼凫社会保存其历史文化的储存器,不该被相关文博单位所忽视其地名与美誉的天文意义与价值。   
(3)请以中央《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去指导评价三星堆天文考古
2021年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会议强调: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科技成果评价这个指挥棒,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笔者真切地期待三星堆遗址管委会,能将“针对三星堆遗址与博物馆、贮藏有大量智能反映三星堆天文资源的文物群、需要开辟三星堆天文考古新战场”的民间新信息,向四川省科技厅和四川省文物局上报;敬请能及时对我们的上述请求予调查了解、核实引导,正确评价;盼及时对待三星堆新发现的天文考古收获,去求证其天文科技价值;从而增添走向世界的四川科技资本与动力,既为早日将三星堆升格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努力,更要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兴川战略 加快将成都市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去做出新实践。
1、三星堆考古定位应“不断打破自我封闭和建构革故鼎新与守正创新”的大格局   
《光明日报》2021年6月2日,发表了该报记者李韵《三星堆,一枚古蜀文明的“时空胶囊”》的文章。报道:三星堆遗址不仅在中国考古界,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重要,它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古文明的认识,也拓展了人们对世界古文明的看法……在世界考古史上的地位堪比特洛伊、尼尼微古城的发现。   
现在人们认识的三星堆遗址,是公认的早期古蜀文明遗存。有专家认为:三星堆遗址从原始社会的解体,文明的孕育、诞生、发展,走向辉煌,到开始衰落,都在一个地方不间断地演进;这个时期,有约两千年之长。这种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实物标本之方国的古史现象,在中国仅见,在世界罕见。
  3、我们学习习近平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既了解“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更体会此文中有四大金句,可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
①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的具体科技措施,应是多样地。这其中,请指导三星堆考古的上级,适度增加我们建议“挖掘三星堆文化本质的杠杆,是进行有针对性天文考古(以天文历法为主要载体)”。目前,我们针对三星堆博物馆主要的国宝文物中,经解读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神坛(以底层的青铜神兽为主)、玉边璋、金杖等文物意象,已得到与众不同的系统性解释文论。
例如,我们能解释其青铜大立人应是女王、不是男性;此女王,也是历法大师——可从其人像身姿、文物结构与图符、龙袍文饰等意象中,解读出约 130 项功能;可烘托辉煌文化底蕴;能在三星堆申报世界遗产中,仅由此文物涵义、就能给予文化大幅度抬升的特别意义……   
②将“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的具体科技措施,需要明确才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是否能与我们所识“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或与民间所言这 8 个祭祀坑位“似北斗七星”相关联?
回溯三星堆文化中某些已被消失的节点,其中必有天文与历法(笔者为探讨这类问题,已编写约百万字的作品,可适时请予科技评价)的内容。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鸟瞰图以一鸣惊人文化方式的亮相,能唤起今人关注“三星堆数字·太阳历”, 正是被消失的古蜀文化本质关键节点;因此,对三星堆的现今考古,需尽快进行专项天文考古。
我们在近期,创新了一个“三星堆天文古国”的词语,就是求解三星堆之秘科技攻关中的问题导向……我们预祝这样的导向,或找对了:既能缩短探索“古奥而神奇三星堆”之秘的时间,更能执行好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5 月31 日所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这才不会在三星堆申遗中,留下某些“不完整”的遗憾!   
③将“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这一金句,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科学考古去解释,自己的感触及所受磨难,虽不便言表;但还有更多要说:爱三星堆这一天文古国,中国考古界要尽早拉开对三星堆文物进行天文历法专题的科技考古。近几月来,我们在《广汉论坛》发表多篇对三星堆进行天文考古的专论,已超过二十万次点击。可惜这类来自民间对三星堆的考古,却蹉跎着、进不了“官方‘考古圈’”去发表或交流。盼真正落实“考古不论‘出身’,重视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加快解密三星堆文化天文属性之本质。   
④将“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这一金句, 结合三星堆文化研究与天文考古中,我虽已有了一次次假设实践(不包括本文),却不成功, 但仍盼再次实践——我们愿意在繁荣中国文化星辰大海的搏击中,为传承三星堆故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去演讲已摸索到部分心得与体会;去执行国新办举行“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中所言:引导多元主体各展所长、提倡各类题材百花齐放、促进阐释能力综合提升,推动传播方式创新拓展。   
2021年5月28日,著名作家阿来在央视直播《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大型活动中,向世界推介三星堆“我们置身于伟大文明的发现现场。”而我们理解在此现场所体现的最伟大文明,即“发现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区’整体轮廓,呈现另类‘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星斗崇拜’鸟瞰图”。这个“‘星斗崇拜’鸟瞰图”,就是三星堆遗址核心区的天文特征,是能证明三星堆天文古国是名符其实存在的最直接证据。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在解读三星堆相当高度的文明为什么仿佛突然就没了,认为其最大的谜,不是受洪灾危害;原因是三星堆繁盛一段时间之后,它的政治中心转移到成都的金沙了;即三星堆的衰落与金沙的兴起,正好是一个衔接过程。笔者支持这一解读并接续解读此衔接过程,正是证明“三星堆考古发展的过程,应当是不断打破自我封闭的过程”。   
4、让中国文化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三星堆博物馆之新馆建设任重道远   
求解三星堆神秘文化的本质,要开辟对三星堆天文古国概念的建立与内涵传播;只有这两方面工作同步后,才能正规开展对三星堆遗址与文物的天文、历法专题再考古。   
然而,三星堆现有博物馆的策展,成绩巨大;但在天文考古方面,却近乎空白:
例如,青铜神兽文物,原是形象体现“三星堆数字•太阳历”的复合型文物,既是可跻身原创世界数字(原创“0~9 这十个单一数”图符的数字系统)文化之首,又是数学应用(形象“四则运算”)领域的佼佼者;却因为三星堆博物馆的掌门人“以考古‘小圈子’划线、拒绝民间的合理化建议,只会制造文物博览的隔阂、增加文化交流的障碍,对科技创新有百害而无一益”。如此反对用天文考古方式解读三星堆文物,一再放弃挖掘由该文物所承载多项世界第一的文化桂冠;致使该文物至今,沦落为三星堆博物馆内迎宾馆的“门童”!此黄金般的古蜀文物宝贝,却降格为石头疙瘩;我们对该“大材小用”的文物,曾多次呼吁拯救,却一直被置之不理,实为可惜【见《广汉论坛》中的《“三星堆数字·太阳历”隐匿在通灵神化代表的青铜神兽文物中》】。
又如,三星堆金杖图案被错误描述为“人头→箭→鸟→鱼”而矛盾重重,现只略改“人头(代表太阳历)→稻(食物链主流)→鸟(鱼鹰或太阳鸟)→鱼”【见《广汉论坛》中《解读古蜀金杖、金冠带“母题图案涵义”与天数一体的拓展》】,就会有好的质变……
研究古蜀史,不仅仅要重视四川盆地的古今文化,还需运用彝族和羌族祖先的文化:是羌族与彝族祖先和蜀人,共创古蜀三种太阳历文化;其太阳历的大量文物群,仍隐匿在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考古,却不研究三星堆名称内涵与文物的天文价值?三星堆博物馆将民间针对三星堆进行有的放矢的天文研讨并多次向其赠送相关丛书与“合作建议”,视为“超出我馆学术研究领域”而拒绝了6年;此类角色意识与磨蹭、已严重错位,错的可怕、令人生畏! 

敬请领导们,在《广汉论坛》中阅读《南充学者夏权民 从彝族文化破译三星堆文化数字密码》【原载:2018年6月1日《南充晚报》作者:何建斌 文/图 】……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