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cdme

【转载】俄乌冲突事件 相关消息与评论的转载专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8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俄罗斯再次对乌西部等地区发动导弹袭击-中新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2024/01-08/10142155.shtml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8 16:57
匿名者 发表于 2024-1-8 14:05
据美国国防部通报,自10月中旬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和人员已遭遇至少84次袭击,造成至少60人受 ...

打个没有工业能力的阿富汗,最后都只能灰溜溜地跑路,天兵神话早破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8 21:59
kmam 发表于 2024-1-8 14:25
乌克兰全境拉响防空警报 俄罗斯再次对乌西部等地区发动导弹袭击-中新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gj/ ...

俄罗斯越打越有劲,因为发现这仗越打越有钱

 楼主| 发表于 2024-1-9 18: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方称俄军此前向哈尔科夫发射的导弹疑为朝鲜制造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4_01_07_721523.shtml


乌克兰方面为“俄罗斯使用朝鲜生产的弹道导弹”提供了新的证据。综合路透社,美国The Drive网站“战区”栏目1月6日报道,乌克兰哈尔科夫地区的检察官办公室当地时间1月6日通过展示导弹残骸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俄罗斯用朝鲜提供的弹道导弹袭击了乌克兰。

哈尔科夫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德米特里特罗楚本科说,这枚导弹是1月2日袭击哈尔科夫市的几枚导弹之一,在外形和技术上都与俄罗斯的型号不同。他表示,这枚导弹的直径比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略大,其喷口、内部电气布置和后部部件也有所不同。

他说:“(导弹的)生产方法不是很现代。这与我们之前在哈尔科夫袭击中看到的标准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有所不同。这枚导弹与朝鲜的一种导弹相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倾向于认为这可能是朝鲜提供的导弹的说法。”

乌克兰方面提供的残骸照片显示,乌克兰方面发现本月初攻击哈尔科夫的一枚俄军弹道导弹尾部碎片,和俄军自用的“伊斯坎德尔-M”系统中9M723型弹道导弹存在明显不同。9M723弹道导弹的火箭尾部气动舵形状带圆角,并且比较长。而在哈尔科夫发现的残骸为带有切角的短矩形,这个形状和朝鲜的“火星-11”系列弹道导弹(美方称之为KN-23弹道导弹)相符合。

火星11系列弹道导弹是朝鲜最新列装的一种机动中程弹道导弹,最早于2019年试射,根据发射平台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种型号,并且可以搭载“火山-31”核弹头。该型弹道导弹可以在飞行过程中实现机动变轨,具有一定的突防能力。美国称该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为900公里。

本周,俄罗斯用几枚导弹袭击了哈尔科夫,造成两人死亡,60多人受伤,有当地居民拍摄了俄军导弹击中哈尔科夫市内目标的画面。

此前1月5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在记者会上说,过去一周,俄军至少在两次袭击中使用了多枚射程约900公里的朝鲜制造导弹,其中一枚打到了空地上。

柯比没有透露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导弹型号,但发布的幻灯片上面标明了攻击距离——从俄罗斯发射地点到扎波罗热城有460公里的射程,并配有两枚朝鲜弹道导弹的插图:KN-23和KN-24。

约翰·柯比表示,朝鲜向俄罗斯转让武器是“重大且令人担忧的(战事)升级”。美国及其盟国现在将把这个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安理会,因为导弹的转让违反了联合国对朝鲜的制裁。他还补充,俄罗斯还打算从其盟友伊朗那里购买导弹。



20240109184307front2_0_7762550_Frsa5o1LOQoGuRhw1-XUCeGT4rxy.png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06:57
南朝鲜能给乌克兰,北朝鲜就不能给俄罗斯?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11:18
乌克兰的战争源于西方的误判,白宫以为只要联合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制裁,就能轻松瓦解俄国经济,以至于毫无逻辑和章法的胡乱制裁和冻结。
西方没有反思过,为什么这么多第三世界国家竭力加入金砖组织,哪怕是欧盟内部的匈牙利土耳其,也是貌合神离。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15:46
这下所有国家都知道朝鲜手里的是真家伙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20:10
多多益善。支持朝鲜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21:38
正常军贸,汝可为吾亦可为。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0 22:56
当前的乌克兰政客绝大多数都拿着美西方的护照,即便乌克兰国家被打乱了,这些手握美西方国家护照的政客们,大不了最后一跑了之。









发表于 2024-1-11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斯洛伐克总理反驳总统:援乌是浪费资源,只会让乌墓地填满死去的士兵》
     https://news.ifeng.com/c/8WFfDTGz2yP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1 15:09
天人合一2017 发表于 2024-1-11 10:24
转帖:《斯洛伐克总理反驳总统:援乌是浪费资源,只会让乌墓地填满死去的士兵》
     https://news.if ...

这个斯洛伐克总理肯定没有美西方的护照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1-11 19:52










发表于 2024-1-11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4-1-11 15:09
这个斯洛伐克总理肯定没有美西方的护照

斯洛伐克总理,欧盟里面的少数明白人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 08:5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斯洛伐克副议长回击美大使:美国人还以为一吹口哨我们就会跳起来,那个时代已结束了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1_11_722018.shtml


“美国人还天真地以为,他们一吹口哨,我们就会跳起来。算了吧,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据俄新社1月11日报道,斯洛伐克议会副议长卢博斯·布拉哈(ubo Blaha)当天在其Telegram频道上向美国驻斯洛伐克大使发出一条“严厉信息”。美大使要求该国就使用朝制武器这一指控谴责俄罗斯,但遭到拒绝。布拉哈表示,美国“必须接受斯洛伐克不再是美国殖民地的事实”。

斯洛伐克外长布拉纳尔此前表示,斯洛伐克认为美方牵头的这一指控缺乏证据,而该国无法“在没有相关证据的情况下赞同某些东西”。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赞同了这一立场,强调斯洛伐克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行事。

本周二(9日),美国等47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称,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射了朝鲜提供的弹道导弹。声明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这一做法,并呼吁俄朝立即停止一切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活动。

除了美国以外,签署声明的绝大多数为欧洲国家,此外还有美国的条约盟友韩国和日本。塔斯社提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是唯二没有签署这一联合声明的欧盟国家。

对此,据斯洛伐克通讯社(TASR),斯洛伐克外交和欧洲事务部长尤拉伊·布拉纳尔10日表示,这是因为斯洛伐克政府发认为这一指控缺乏证据。

“我们一贯站在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安理会制裁的一边,但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找到我们,说他们这么认为,但又不打算给我们证据来证明,我们就这么做。”他说,“我们拒绝接受一份我们无法评论的文本,同时也拒绝在我们没有相关证据的情况下赞同某些东西。”

报道称,布拉纳尔没有对联合声明的内容发表评论,但表示,如果获得能让该国以及安理会层面的国际社会信服的证据,斯洛伐克愿意加入该声明。

俄新社11日报道称,身为斯洛伐克议会副议长的布拉哈当天也就此在社交媒体Telegram上向美国驻斯洛伐克大使发出开头的“严厉信息”。

“他们希望我们谴责俄罗斯使用朝鲜导弹,但他们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我们清楚地记得,他们在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向全世界撒了多么可恶的谎,就因为他们想攻击一个主权国家。”

布拉哈称,美国大使“必须接受斯洛伐克不再是美国殖民地的事实”。“美国人还天真地以为,他们一吹口哨,我们就会跳起来。算了吧,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写道,“不,仅仅因为美国人想要(这份声明)是不够的,仅仅喊出除匈牙利以外的其他(欧盟)国家都签署了该声明是不够的。”

布拉哈还表示,他对目前由“主权政治家兼爱国者”领导的斯洛伐克政府感到“自豪”。“我们是一个主权政府,我们坚如磐石。我诚挚地向美国大使致意——欢迎来到自由之国。”

据斯通社报道,去年10月上任的斯洛伐克总理菲佐10日也赞同了布拉纳尔在此事上采取的主权立场,强调不经考虑便对来自国外的任何要求“照单全收”的时代已经过去,斯洛伐克从现在起将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行事。

菲佐说:“我们如此小心也是因为许多最初被诬陷为敌对的袭击,后来被证明不过是乌克兰军队的失误,这几乎已成为一种规律。”他重申,乌克兰局势已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只能通过政治途径解决。

菲佐领导的左翼政党方向党在去年9月底举行的斯洛伐克国民议会选举中以22.94%的得票率位列第一。由于未能获得国民议会过半数席位,方向党随后与声音党、斯洛伐克民族党组成执政联盟。

去年10月25日,菲佐第四次出任斯洛伐克政府总理。菲佐的胜利被认为标志着该国外交政策的戏剧性转变,并可能破坏欧盟和北约“脆弱”的团结。他上任后不久,便推动斯洛伐克结束了对乌克兰的官方军事援助。此外,菲科还反对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希望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

在本月9日发表在斯洛伐克《真理报》上的署名文章中,菲佐称,西方试图瓦解俄罗斯经济的战略“失败了”。他呼吁稳定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强调俄罗斯“也需要欧盟的安全保障”。

他还认为,本轮俄乌冲突的根源“2014年以及乌克兰与俄罗斯籍公民有关的政治局势”。菲佐在文中再次批评了西方对乌军事援助,称“乌克兰没有能力进行有意义的反击,因为它完全依赖于西方的财政援助”。



20240112085219front2_0_7762550_Fq-_3CK00kTkArSV_R62xwVa7Oa5.png

发表于 2024-1-12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
汉.jpeg
发表于 2024-1-1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钱中断,乌军兵源竭。
      人民很无辜,司机谈和吧。
发表于 2024-1-1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宫:对乌克兰军事支持已暂停   https://news.ifeng.com/c/8WHpW9qUSxR

发表于 2024-1-1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乌克兰军事支持已暂停,,,当地时间11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前美国政府通过“总统提用权”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的资金已经用尽,美国对乌军事支持已经暂停。柯比表示,希望美国国会能尽快处理白宫方面的额外拨款请求,从而能为支持乌克兰提供更多资金。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 12: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确定超越日本而首次成为全球汽车最大出口国,其中来自俄罗斯的需求爆增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4_01_10_721843.shtml


1月9日,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CPCA)发布报告称,随着比亚迪、奇瑞、长城以及其他中国汽车制造商在海外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已确定在2023年超过日本,首次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根据预估,中国汽车出口量去年一整年正常情况下达到526万应该是有把握的,这比日本的全年出口量多出约100万辆(430万辆)。美媒《华尔街日报》援引这份报告的数据指出,这标志着全球汽车行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报道称,虽然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被公认为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传统的汽油动力汽车仍是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来自俄罗斯的需求爆增。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车企纷纷撤出俄罗斯市场,而中国汽车2023年在俄罗斯的出口增量约为80万辆,销量至少是2022年的五倍之多。

对于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这份数据报告,《华尔街日报》和路透社等外媒纷纷予以关注。报告指出,中国去年创纪录地出口乘用车383万辆,同比增长62%。

根据整理的海关数据,中国去年汽车出口的数量和金额均达到世界第一。结合去年1-11月数据以及历年12月出口走势,中国汽车全年正常情况下达到526万应该是有把握的。

报告称,去年日本汽车1-11月出口量不到400万辆,预计全年出口量约430万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近百万,成为世界出口量第一是确定的事情。

《华尔街日报》援引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说法称,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估计中国去年200万汽车出口增量中,俄罗斯贡献了近80万辆增量。

崔东树说,奇瑞去年成为汽车出口量最大的中国车企,受对俄罗斯的出口热潮推动,奇瑞去年总共向海外出口了超过90万辆汽车,这一数据超过了特斯拉或比亚迪。此外,吉利和长城这两家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汽车销量也出现了类似的大幅增长。

“在俄罗斯,中国品牌已填补了欧洲、日本和韩国汽车品牌留下的空置展厅和工厂。”《华尔街日报》认为,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迅速超越了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竞争对手日本、德国和韩国,现在又摘得了汽车出口大国的桂冠。不过观察者网注意到,即便不考虑俄罗斯市场的巨大增量,按照前述报告的数据,中国去年的汽车出口量仍是世界第一。

路透社则注意到,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内需求也在2023年反弹,电动汽车行业推动了几年来最强劲的增长,这就不得不提到比亚迪。

当地时间1月2日,路透社、《日经亚洲》等报道称,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去年第四季度交付了创纪录的电动汽车(近50万辆),超出了市场预期,并实现了一整年的目标。然而,该季度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地位,却归属于中国车企比亚迪(超52万辆),这也是比亚迪的季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

路透社等部分西方媒体虽想刻意强调,特斯拉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仍领先于比亚迪,但其中像《华尔街日报》也坦言道,比亚迪这一中国竞争对手的全球市场地位上升,还是给特斯拉带来了新的压力,更让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实力开始显现。法新社则认为,在中国政府大力提振当地市场的背景下,比亚迪应该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如今,《华尔街日报》更是指出,在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领域取得类似成就之后,中国作为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心的崛起,代表着中国政府产业政策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展望2024年,路透社预计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只会进一步加剧。去年前11个月,法国汽车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下滑幅度最大,下降了41%;日系车销量下滑10.7%;美国汽车品牌销量下滑1.4%。

去年12月,中国知名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也发布了其首款电动汽车首款量产车——小米SU7,并迅速宣布其目标是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

《华尔街日报》预计,中国的下一波汽车出口浪潮可能包括更多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去年,这类汽车生产商对海外市场的发货量也实现增长,现在正计划大幅增加出口。



20240113120535front2_0_7762550_FjW9N9Ypcb2UMQpD_91ee0BNq2t5.pn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