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娃娃儿书”与图书馆——书的回忆之三》的感想
罗友伦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不禁被带回到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看“娃娃儿书”(连环画)是我儿时的爱好,那时放学路过“娃娃儿书”店就不想走了,总跑到认识或不认识的小伙伴身边蹭书看,合意的就要陪着看完,遇到熟悉的小伙伴还常常暪着老板悄悄拿过来把前面没看过的重新再看一遍,那时我是白天放学看“娃娃儿书”,晚上做完作业就跑到茶舘听“评书”,大人是喝茶听“评书”,我们小孩是坐在茶舘的门槛上听不出钱的“评书”,评书是我国的口头文学,据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后在明清时,被柳敬亭发展完善。故有柳敬亭为中国评书创始人之说。听评书是要出钱的,我们小娃娃坐在门槛上听也没人说啥,但是如果是大人站在门外听评书,就会受到说书人的讥讽,讥讽的言词往往非常尖克,说得门外听闲书的面红耳赤,有的悄然离去,也有的充耳不闻依然故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竟然发现,娃娃儿书和所听的评书中的人物在我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部队因被一部《前驱》的小说影响,公然可以不参加上课,在厕所一蹲直到下课。从看“娃娃儿书”到看小说是我一生的爱好,甚至到了发誓以后参加工作,能到图书馆的念想,因为那里有很多很多的书。
于是,当在文君酒厂,我认为有条件的时候就创办了职工图书舘,这个图书舘开始就是由我捐赠的书籍办起来的,目的就是想要所有的人,能通过看书学习,受到应有的教益,此后,在我的提议下,文君酒厂还开办了职工文化补习班,先后在商校(在商校上课时由梁庆武老师担任语文,杨德富担任数学),在南街小学也开办过一段时间。这些职工通过学习,由于种种原因,我不知他们收获如何,但我相信,不管如何,结果应该是好的,但愿他们各有成就,得到了应有的收获。
至今,我仍坚信——书,是知识的源泉,年轻人,只要喜欢读书,就会健康成长。但愿现在的年轻人,千万不错过读书的机会。珍惜时光,认真读书。
《“娃娃儿书”与图书馆——书的回忆之三》一文连接:“娃娃儿书”与图书馆----书的回忆之三
https://bbs.mala.cn/thread-12293449-1-1.html从一个地方人对书的热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出处: 麻辣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