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各诉衷肠
这是散落在长江边上的几排平房瓦房。和明文租住龟山脚下的国棉厂,仅有几站路程。
"请到屋里坐!"桂莲满脸笑容地在门前迎接。
"好的,好的!"明文笑答,看到桂莲脸上自己多少次梦到的酒窝儿,心底就开始"嘭嘭"乱跳。
明文进屋一看,干净的小木桌上,已经摆好了酒菜:"你太客气了!"
"随便吃点,不饿就行。"桂莲接过工具箱放在墙边。
明文仔细打量了-下: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中间用木柜隔开,前半间放着折叠小木桌、几个塑料凳子、脸盆、煤灶、电饭煲,简易灶台上整齐排放着油盐酱醋,后半间平辅着一张单人床,床头一台小电扇,几个皮箱,一摞衣架,靠近窗户的地方,支着一张书桌,桌子上摆着一台小彩电,几本杂志,还有镜子梳子,尽管窄小,但所有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心中感叹:真是居家巧手!
"乱七八糟,让你见笑了!快吃吧!"刘桂莲爽快地说。
"好!好!"
明文见折叠小木桌上摆放着几盘菜:
红烧肉,爆炒腰花,煎武昌鱼,酸菜肉丝,一钵猪肝汤,另加一小盘花生米,两罐啤酒!
"真的不好意思,来打搅你、、、、、、"明文客气道。
"我们是老乡加老同学,怎么讲究起来了!"刘桂莲微笑。
-来确实饿了,二来今天心情特别舒畅,尽管只是几个家常菜,但吃起来格外合口。
明文边吃,边简单地谈了自己教书,转公无果,来汉打工的经过。
桂莲认真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插问:"你现在几个伢?"
"大女儿刚上大学,小儿子才两岁多!"
"相差这么大?"
"原来教书,没准备生二胎,后来打工,才生了小儿子!你呢?谈谈你的情况、、、、、"
原来,桂莲进城之后,几位哥哥花钱给她买来商品粮户口,让她进了一家化工厂上班。
大嫂给她介绍了对象,同样有商品粮户口的同事,半年后,就结了婚。
婚后一年生了儿子,结婚初小俩口倒还恩爱,几年之后,化工厂倒闭,夫妻双双下岗。
丈夫和一群酒肉朋友,打牌酗酒夜不归宿,先前每月回家-两次,后来几个月不见人影,公公婆婆都管教不了!
再后来,到深圳和别人承包车辆跑运输,初时还赚了钱,就在外面养情人,几年不回家。
桂莲先要带孩子,孩子大了由爷爷奶奶接送上学,外出打散工,超市导购,餐馆服务员。三年前,通过中介来到武汉这家小区搞保洁。
明文听到桂莲的老公不顾家在外养情人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无心再吃:"哪你老公现在在哪儿干嘛?"
"他在哪儿?干什么?我真的不知道!即使问他,得到的也是满嘴的谎话!这些年习惯了,也懒得问,他想回就回,想走便走。家里的事从不过问,更别提拿钱养家!前几年公公婆婆去世后,他更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儿子看到我养家不易,主动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三年前就到深圳打工了。
哎,还有这么多菜,你怎么不吃了?"
"我已经吃饱了!"明文其实被气饱了!
"没有嫂子的厨艺好!吃不惯?"刘桂莲谦逊地问。
"不,不!真的很好吃!确实吃饱了!"
"嫂子是哪里人?她还好吧!"
"我们一个乡镇的,普通农家妇女,居家带孩子,也就那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