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邻邦-罐垭,是指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罐垭乡,因其地处西充县、南部县(南充市)、盐亭县(绵阳市)三县交界处而得名,素有“鸡鸣三地闻,一脚踩三县”之称 。这一区域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为特色,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罐垭乡位于西充县城北偏西部,是西充县最偏远的乡镇,距县城47千米,区域总面积27.84平方千米。其东南与西充县鸣龙镇接壤,西北与南部县伏虎镇相连,西南与盐亭县交界,是三县交通和商贸的重要节点 。
- 南部县:南充市下辖的人口大县,历史上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曾将部分乡镇划归西充、仪陇等地,被誉为“最有奉献精神的县城”。
- 盐亭县:绵阳市下辖县,因境内多盐井得名,2024年GDP达254.64亿元,以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同时拥有嫘祖文化、字库塔等文化遗产 。
- 西充县:南充市下辖县,以农业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罐垭乡是其23个乡镇之一,截至2024年仍保留乡级建制 。
二、历史渊源与文化符号
1. 地名由来:
罐垭乡因乡政府驻地历史上盛产火烧窑罐而得名,“罐垭”二字直观反映了当地传统手工业的印记。
2. 历史遗迹:
- 惜字库塔:位于川井坝村,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为六边七层仿楼阁式砖塔,通高9米,采用108块画像砖垒砌,砖雕图案精美,题材涉及宗教信仰和生活场景,是西充县现存11座惜字库塔中文物价值最高的之一,体现了当地重教崇文的传统 。
- 东晋岩墓,其相关遗迹和传说成为罐垭乡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3. 民俗与耕读文化:
罐垭乡保留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耕读传统,历史上人才辈出,县志记载旅外名人达16人。乡内至今留存的黄葛树、古桥等元素,诉说着岁月沧桑 。
三、自然与经济特色
1. 农业与特产:
- 柑橘产业:罐垭乡康源家庭农场种植1000余亩爱媛38柑橘,年产量四五十万斤,采用有机肥种植,通过邮政渠道推广品牌“桔橘高”,助力乡村振兴。
- 传统养殖业:以生猪、牛、家禽为主,部分农户通过散养土鸡、土鸭生产“网红土鸡蛋”,结合电商拓展销路 。
2. 自然资源:
境内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达0.9亿立方米,页岩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优质地下水,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3. 交通与发展:
S208省道改建工程(罐垭至车龙段)于2024年启动,全长50.8千米,设计时速40千米/小时,将改善三县交界区域的交通条件,促进农产品运输和旅游业发展 。
四、三县协作与区域联动
2023年,盐亭、南部、西充三县市场监管部门签署《跨区域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建立线索移送、执法联动等八大机制,共同维护区域市场秩序,推动经济协同发展 。此外,罐垭乡作为三县交界处,民间商贸往来频繁,如南部县伏虎镇的农产品可通过乡道Y333及即将改扩建的省道S208省道快速进入西充和盐亭市场 。
五、旅游与人文体验
1. 自然景观:
罐垭乡地处丘陵地带,山高沟深,拥有千亩橘园、连片大棚蔬菜基地,以及金鱼桥、羊角湾等田园风光,适合开展乡村旅游和农事体验 。
2. 文化探秘、农耕温馨:
- 探访惜字库塔,感受清代砖雕艺术和崇文传统;
- 参观兴隆寺,了解东晋岩墓的历史脉络;
- 观堵水坝围堰及葫芦坝变迁、了解升水右总干渠当年开山凿石,铺就银渠那百年大计之风光无限;
-赏场镇的黄葛树繁茂参天,品小酒、尝马氏牛肉纯真卤香。
结语
罐垭乡作为“三县邻邦”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交界点,更是文化交融、经济联动的纽带。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农业特色和自然景观,使其成为川北地区乡村发展的缩影。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域协作的深化,罐垭乡有望进一步释放潜力,成为三县协同发展的新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