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时代天街小区长期以来管理混乱,服务水平持续下滑,脏乱差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数千户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更为棘手的是,由于小区体量巨大、业主构成复杂,成立能够有效监督、制衡物业的业主委员会面临重重困难,进展缓慢。这使得作为前期物业的龙湖物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约束,有恃无恐。过去一段时间,广大业主已通过“住建局官方智慧物业小程序”提交投诉,并相继向高新区住建局、合作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提交了《关于时代天街小区物业整改计划不符合要求的反映第二版》《关于时代天街小区物业管理问题整改建议第十一版》《时代天街物业整改情况周报》 等多份详实材料,列举了数百项具体问题,恳请政府介入督促整改。但遗憾的是,尽管有关部门进行过协调,物业服务的整体面貌仍未得到实质性、可持续的改善,业主们的获得感不强。
我们认为,龙湖时代天街小区的问题并非孤例。在全省范围内,大量小区因各种原因未能成立业委会,长期由前期物业提供服务。缺乏业主组织这一法定的监督主体,导致物业服务标准降低、公共收益不透明、矛盾纠纷调解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已成为影响基层社区和谐稳定的突出短板。
针对同类小区的普遍性治理难题,建议省政府从省级层面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或指导意见,探索破解“有前期物业、无业委会”小区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例如:
1.强化基层监管介入:明确街道、社区在业委会缺位情况下的临时监督职责与具体权限,建立对前期物业服务的常态化、强制性考核评议机制,并将评议结果与物业企业信用评价、项目招投标等挂钩。
2.创新过渡性监督机制: 探索建立由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专业人士等组成的“物业管理临时监督小组”或类似机制,在业委会成立前,代行部分监督职能,搭建业主与物业、政府之间的沟通桥梁。
3.优化业委会成立指导: 进一步简化业委会成立流程,降低启动门槛,加强对街道、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