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官陡门,细看小男子汉、小靓妹们的风姿 2010年正月十五再访官陡门,这是官陡门庙会第十个年头了。 芜湖市鸠江区的群众文化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宋、元、明年间,长江支流扁担河畔的历史名镇“官陡门”,每年正月十五都举办一场热闹非凡的“庙会”,民间各种灯会都来这里相聚,像龙灯、莲花灯、马儿灯、杨泗灯、罗汉灯、花灯、高跷灯、秧歌灯盛况空前,至于舞狮子、腰鼓队、跑旱船、彩轿、杂技、杂耍、魔术等各种表演更不必说了。 现在的官陡门,更是繁华无比。官陡镇政府结合扁担河水系改造和移民建镇,新建一条长千米的“官陡门民俗一条街”,自2001年起,把每年正月十五的传统“庙会”,改称为“官陡门民俗文化旅游集”,组织龙灯、秧歌灯、腰鼓队踩街游行,放映露天电影,邀请市文艺团体表演歌舞、戏曲等,这里还有各种农产品、各种地方特产,有小巧玲珑的木制桌椅,有精湛细腻的各种手工艺品,应该说官陡门庙会是应有尽有。 早早的就赶到了官陡,因为八点钟以后,这里就会人山人海,挪动一步都会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早上七点钟就到了官陡,这里早已是红幅横挂,各类土特农产品已经是琳琅满目,站在丁字路口,招呼着论坛的各位网友,来的网友可真不少,很快赶集就进入状态,舞龙、舞狮队,腰鼓、木兰扇,划轮船,蚌精,等队伍都陆续走过来了,让人开眼的就是现在几乎已经无人知道的打连厢了,年轻人一定会问:什么打连厢?这是一种民间舞蹈。又名"金钱棍"。北方称为"霸王鞭"或"花棍"。演员所用之棍用竹子或细木制成,长二尺许,其中四至六处挖有空档,每档中串以铜钱,分上下两面,表演时,上下左右舞动,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演者边唱边舞,其歌曲多为民间小调,通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流行于全国各地,历史悠久。看到这些表演队伍陆续进入主会场,我们也随着拥挤的人群,进入官陡集镇最大的一块场地,各种表演都陆续开始了,我是表看表演边拍摄,其实这些常见的表演我每年都到这里来,因此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我将相机对准了我的目标:官陡的孩子们,没有想到按动快门,竟然拍下了这么多靓丽的孩子们,于是,配上语言,让这些小男子汉们,小靓妹们也展示一下自己—— 请看官陡庙会上的“帅男、靓女”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