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萍水

(原创)再访官陡门,细看小男子汉小靓妹们的风姿;再拍官陡集会精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盘龙.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尽说大宝贝,为什么就不说说我们小宝贝,看我也来两下子……”

官陡宝贝(我也来两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是的,快给我来一张,也让大家看看……”

官陡宝贝(给我来一张).jpg

发表于 2010-3-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我的小兔子都可爱吗?”
萍水 发表于 2010-3-3 16:42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中国民间文化之葩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盛开 官陡门的小男子汉 小靓妹们为官陡门增色不少,一一地看了 谢谢萍版主哈 辛苦了……

发表于 2010-3-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四川叫什么,传张图片上来看吧……
萍水 发表于 2010-3-2 19:23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在四川好像就叫莲花落……
发表于 2010-3-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好民俗,中华大家庭。靓男靓女都是宝,美文美照忒
感人。问好萍水先生!
      先生说的打连厢,小时在老家很普遍,尤其在解放初期,

翻身农民喜气洋洋,每逢节庆假日,家家的大姑娘、小媳妇,
叔叔、婶婶、哥哥、姐姐都会有组织的打连厢参与庆祝,热闹
非凡,五六十年过去了,至今难忘。不过似乎我们那里称着打
莲“箫”,取其手中竹竿类似民乐器中的箫。地方不同,称呼
有异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民间文化之葩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盛开 官陡门的小男子汉 小靓妹们为官陡门增色不少,一一地看 ...
   在四川好像就叫莲花落……

696967911 发表于 2010-3-3 20:5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问好696967911先生!

是的,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啊!

我们这边就叫打连厢,可能四川叫莲花落吧……不过据了解:   莲花落是一种唱腔,  。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多年的风雨历程,评剧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早在19世纪末,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在旧社会是穷人行乞时的演唱艺术。或说唱吉祥如意的话,或演唱故事,莲花落作为乞讨的艺术,紧迫时尚,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莲花落是乞丐创造的口头说唱艺术,或说唱历史、民间故事,或乞丐自编乞食段子,最早由一人演唱,用竹板伴奏。民间也有打“十不闲”的,单人演唱,牵动木架上的锣鼓跋等伴奏。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好民俗,中华大家庭。靓男靓女都是宝,美文美照忒
感人。问好萍水先生!
      先生说的打连厢 ...
一潭碧玉水 发表于 2010-3-4 13:0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问好一潭先生!安徽民俗多,如花鼓灯、打连厢等。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继续上图写文——

“你看我可是来赶庙会的,我多靓呀……”


官陡宝贝(我也赶庙会).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小看我,我可是来看舞龙的……”

官陡宝贝(别看我小,我也看灯).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个小帅哥们都在这庙会上尽情的展示着自己,那一张张靓妹的笑脸更是透视出清纯,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们的幸福,没有谁能忍心去伤害他们,你瞧这一个个还在怀抱中的幼男幼女们满脸的光彩是那样的绚丽,是的,他们确实是幸福的一代!
留下了这些帅男靓妹的精彩后,再向前便是表演场地了,舞龙的帅气不必赘述了,以往男人们干的事情,如今女人们也不逊色,红龙是男子汉在舞动,那一条天蓝色彩却是妇女们在舞动着的犹如湛蓝的天空里游动潇洒的龙!
    相机的镜头自然是对准了这些精彩的场面,你再看拿划龙船蚌壳精的表演,令人叫绝。那龙船里的女子时隐时现,引逗得老渔公左转右旋,再看那蚌壳精将那硕大的蚌壳时开时合,配合着唐僧师徒四人在场地上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周围的观众时时爆发出阵阵笑声;表演上最精彩的是黄有圣老师和打连厢表演的互动,打连厢的妇女们竟然是合着黄老师的歌声上下左右敲击着身体的各部份,你看那黄老师举着摄影用的独脚架,身子不停的扭动着,跳得是那么有滋有味,引逗得我们这些前来观看的网友们也都随着黄老师的歌声左右摇摆起来:“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送给那亲人八呀路军,嗨来梅翠花,嗨来海棠花,送给那亲人八呀路军……”歌声、舞蹈汇成了欢乐的海洋,欢呼声锣鼓声飘荡在官陡的上空。
    带着余兴离开了官陡,祝愿官陡民俗文化集会越办越好!

                                             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官陡妇女孩子携带物.jpg

                                   官陡门上独特的风景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3-4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文章要审核……

发表于 2010-3-4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潭碧玉水先生的回帖,莲花落也可能我记忆有误,时间太久,不确切了。
生平最喜欢的就是小孩,他们天真无邪,白纸一张,真!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一潭碧玉水先生的回帖,莲花落也可能我记忆有误,时间太久,不确切了。
生平最喜欢的就是小孩,他们天 ...
又一村 发表于 2010-3-4 19:13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可能四川那边称“打莲箫”我们这边老人们也这样说的。

   还是看图吧——

花篮里花儿香.jpg


这南泥湾被这些农村妇女跳得还有板有眼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赶集的人1.jpg


官陡来赶集的人可是不少——先看进入集市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人头攒动的集市

赶集的人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拉近看这集市,可真够得上“人头攒动”这个成语。。

赶集的人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蚌精.jpg


蚌精的表演也即将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10-3-5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蚌女.jpg


你看这表演,还真值得观赏

发表于 2010-3-5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安徽风土民俗,着装与精神面貌,现代的农村真是上了一个台阶;感谢党的富民政策!
今天全文听完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由衷的感到国家富强了!
谢谢你的帖子!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