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 明火枪此前对杨大傻说过:你也要体谅体谅党和政府的难处。无论是腐败也好,还是固投基建拉动内需也罢,反正个地方政府都欠下银行啊、财政啦、开发商啦少则几百亿,多则上万亿的地方债。我觉得很悲凉啊。
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经济发展以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理清国企私企的政企分开,把梳理国企、私企的“三角债”作为解除体制内企业的束缚。三角债如何清偿?当然是安排国企上市,到股市融资来解决了。那时候的“三角债”,大多是几千万到几个亿的规模
又对照现在,体制改革早已经完结了。全国以基建固投为刺激内需,各地方政府欠下的“地方债”高达几百几千亿,怎么还?
1,地方政府能亿地方财政税收来偿还吗?对比几千亿的地方债,仅有几十亿的地税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了,连个地方债的利息都还不起。
2,,买自然矿藏资源?开采权?不行,因为煤炭、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垄断,地方和个人无权开采。而且,我国已经靠消耗自然资源增长了三十年,难以为续。
最后,地方政府终于找到了还债的途径,那就是土地,或者说明是土地的使用权(所有权依然是国家)。。。这就是土地财政的必然性。所以,地方政府怎么可能会打压楼价,打压地价?我这么一说,大家都明白了吧?
最后再破解下中央的态度和意图。李克强公开明说了:“推进城镇化”。其深刻的含义大家懂了吗?反正我的傻瓜们是看不懂。李克强的意思是说,“给地方政府放权”。一个地方为响应中央的号召,保增长,促内需,欠下了那么多的地方债务。中央是没有钱给地方偿还了,中央也不能无限地发钞票解决。于是,中央只好“推进城镇化”,委婉含蓄地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卖地、搞房地产来解决。同时,中央也不会出台实质性的打压房地产的政策。。。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把土地的卖价拉高!土地越贵越好,房价越贵越好!
如果不是乘着我哥哥买房的兴致,我是不愿给大家上经济课,很累很没必要,而且是无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