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天下南充人

中国丝绸之都-南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桃花都有桃花节,为什么世界闻名的南充丝绸,却停办丝绸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香包、钱袋
丝绸香包、钱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777说的好,丝绸节办的时候,我还小,映像中当时涪江路很是热闹。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蜀绘丝绸披肩
高级蜀绘丝绸披肩.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蜀绘丝绸两件套睡袍
高级蜀绘丝绸两件套睡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文化
丝绸文化.gif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文化节 今年有望复活
来源: 南充晚报   2009-02-01     访谈

访谈背景


  新年伊始,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南充高层传出:南充年内可能复活“南充丝绸文化节”。

  丝绸传统产业具有优势的南充,曾成功举办了5届丝绸文化节,令南充人至今难忘。作为会展经济载体的“南充丝绸文化节”该如何恢复?在全球金融危机来临的今天,我们当如何看待具有南充特色的丝绸文化节?除了提高南充知名度、传承南充丝绸文化外,南充丝绸文化节还该担当起怎样的历史责任?

  □ 记者 李波 文/图

  

  其实,有关恢复“南充丝绸文化节”的呼声近年来在我市一直不断。去年10月底,市委研究室《决策内参》刊登了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所写的《对举办“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文化节”的建议》一文,可视为这些呼声的最好诠释。

  牛年春节前夕的1月20日上午,记者就此对市委党校教授、国内县域经济研究造诣较深的经济学家宋先钧进行了专访。


  “丝绸节”的平台功能

  不可忽视


  记者:就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可有效提升南充知名度,促进丝绸产业快速发展。您以为如何?

  宋先钧:据我所知,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一事,早在2007年有关方面就议过几次。如今我们所说的“南充丝绸文化节”,其本质是恢复过去曾举办过的“丝绸节”。应该承认,“南充丝绸文化节”肯定能在提升南充知名度方面发挥作用。事实上也如此,过去外界将“南充”误为“南通”,原因何在?就是南充在外界没多少知名度。

  作为栽桑养蚕终端产品的丝绸,南充丝绸的上游部分有着一条长长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与广大蚕农的利益相连,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因此,这又是一个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它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农民的利益,一头连着众多企业的利益,可谓一兴百兴。通过举办丝绸文化节,事实上能起到促进产业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南充丝绸文化节”能起到促进南充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平台的作用。


   发挥“丝绸节”的商务洽谈

  功能正当时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举办丝绸文化节可以有效打造南充招商引资的平台,因为,通过广泛邀请国内外客商来南充参加丝绸文化节,可以为外地客商与本地企业提供直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你认为呢?

  宋先钧:可以这样认为。记得1990年南充举办首次“南充丝绸文化节”时,就有来自国内外的6000多名客商与会,首届“南充丝绸文化节”的最大看点,是我们与客商签订了一大批合同,成交金额达15个亿。

  记者:日前,市工商联就金融危机对南充茧丝绸行业的影响及对策撰文,就真正发挥“中国绸都”名片作用建议:举办“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文化节”。该文认为,目前南充已具备了办节的时机。您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时机?

  宋先钧:我手上有份资料显示,商务部领导曾讲:要支持有条件的西部城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多举办一些市场化程度高、专业特色强、辐射作用大的重要会展。南充是四川人口第二大市和川东北商贸、文化中心,完全具备了举办“丝绸文化节”的时机。再有,南充还具备办节的产业基础。据了解,过去的一年,全市丝绸服装销售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30.88%;上交税收9065万元,同比增长6.76%;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32.78%;出口创汇9900万美元,其中丝绸及制品3300万美元,同比增长36%。

  记者:您多次提到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南充知名度,主要还在于开展商务洽谈活动。

  宋先钧:是的。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在目前似乎更具意义。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丝绸行业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销售再次出现低迷,茧价的下降使蚕农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丝绸产品销售市场的疲软则使企业生产受到影响。举办“丝绸文化节”通过商务洽谈,在促进销售的前提下,将有利于刺激和拉动生产,从而拉动消费。


   发掘丝绸文化艺术

  充分展示魅力


  记者:2005年3月,南充被中国丝绸协会命名为“中国绸都”。来自市商务局的消息表明,三年来,我市在打造绸都外部形象的同时,努力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投入3亿多元技改资金,使我市丝绸终端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宋先钧:其实,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还将有利于进一步展示南充丝绸文化,特别是展示特色文化魅力。这同样有助于丝绸终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这方面,南充某公司的创新举措值得研究。该公司利用蜀绣技术,在产品上创作三国人物谱,既展示了南充的三国文化,又发扬和继承了蜀绣技术,最终,使产品提高了档次和市场占有率。前不久,该公司利用丝与羊绒混纺,生产出的丝羊绒被套,售价为1.88万元,并成功地打入市场。其蜀绣壁画每幅价值3000多元。

  记者:南充成为“中国绸都”后,在依托丝绸历史文化展示绸都形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在嘉陵区已初步建成绸都大道、动手兴建丝绸文化公园、并成功打造千年绸都第一坊,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与此同时,积极筹建丝绸文化博物馆。您认为,这些是否都是发掘丝绸文化之举?

  宋先钧:不错。据我所知,与此相关的丝纺服装工业园区的建立,也是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在这方面尚有不足。以丝绸文化博物馆为例,南充市丝绸进出口公司牵头搞的这个馆,已投资10万元请人搞了设计方案,但由于没有必要的投入,这个博物馆至今未定下图纸。

  再有,市商务局和嘉陵区政府联手搞的西部茧丝绸交易中心,问世已两年多时间,至今入驻的企业只有“千年绸都第一坊”、“依格尔”、“南充市丝绸进出口公司”三家,全是本地企业。本来,建立这个交易中心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地企业入驻,结果事与愿违。原因何在?关键有无必要的投入和是否有优惠政策出台。据我所知,苏州和湖州等地的丝绸专业市场之所以形成气候,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政府不仅予以投入,而且在政策上给予优惠。

  记者:本月18日,市商务局向中国丝绸协会报告,申请对南充“中国绸都”进行复审。申请中说到,获得此称号3年来,南充通过加大技改力度,使高档丝织面料、丝绸服装、床上用品等终端产品出口创汇能力大增,仅2008年上半年全市丝绸产品直接出口到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已占到丝绸出口总量的50%以上,其中以丝绸成品居多。

  宋先钧:技改取得的另一个不易察觉的效果,就是产品的文化艺术内涵增加。事实上,丝绸产品富含文化艺术,尤其是服装、床上用品、装饰类产品。近些年来,我市丝绸业注重产品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开发,已取得成效。而丝绸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彰显了这种文化艺术。“南充丝绸文化节”的举办,无疑会给南充丝绸文化艺术的市场展示,提供一个好的平台。


  “南充丝绸文化节”

  不仅仅是一个概念


  记者:李伟日前就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认为:目前时机成熟。10多年来,南充还未举办过大型的文化及经贸活动,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可填补这一空白。还有人认为,南充具备办节的产业基础。好像您也持这样的观点?

  宋先钧:前面我已谈到,南充被命名“中国绸都”后,丝绸业有了巨大变化和发展,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蚕桑百万工程”,蚕桑基地建设的加快使目前全市的桑园面积达到94万亩,跃居全省第一。再有,南充还具备办节的优势条件,近年来,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各种体育场馆、剧院、宾馆等设施齐全。南充光彩大市场成为南充唯一的会展中心,目前,南充已打造了全国最大的集蚕桑、丝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千年绸都第一坊景点。

  记者:办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您认为就南充目前情况而言,这种氛围是否已经形成?

  宋先钧:近10年来,中央、省领导对南充丝绸产业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周永康,时任政治局委员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先后对南充丝绸业发展作过批示。省委书记刘奇葆来南充考察时,对我市的西部丝绸交易中心,产生浓厚兴趣,并给予了肯定。近年来,国家商务部、省商务厅对南充丝绸非常重视,把南充作为全国、全省丝绸生产出口基地重点扶持,我市近两年来有4个县获得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这些,都为南充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形成了良好的氛围。

  记者:南充曾举办过5届“南充丝绸节”,由于多种原因后乃停办。就其主要原因,人们直观的感受是丝绸行业的不景气。事实上,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受市场和体制改革等大气候影响,南充的丝绸产业和全国同行一样,逐渐走入低谷。走过10多年风雨,您怎样看待丝绸节与丝绸行业的关系?

  宋先钧:当年南充举办丝绸节,立足于传统的丝绸产业,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南充具有传统优势的丝绸产业,就不可能有当年以丝绸命名的“南充丝绸文化节”问世。

  从目前全球盛行的会展经济的角度来看,“南充丝绸文化节”应该不仅仅建立在丝绸行业兴衰与否的基础之上。事实上,从南充成功举办的这几届丝绸文化节来看,节日期间进行的商贸洽谈、文化活动以及娱乐活动等,已经跳出了单一的丝绸圈子。它展现的是南充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形象,以及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

  记者:依您看来,新的条件下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应当包括什么内容?

  宋先钧:市商务局副局长李伟在《对举办“中国绸都·南充丝绸文化节”的建议》中认为,节中可开展10大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文化交流、经贸洽谈、商品展销、观光旅游、体育竞赛等。里面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召开南充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企业合作洽谈会以及招商项目签约仪式等。对此我表示赞同。

  这实际上是目前全球会展经济中的一种通常内容。就拿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广交会”来说,其间同样包括这个内容。至于节间举办南充嘉陵江龙舟邀请比赛、邀请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或“快乐中国行”大型演唱团到南充演出的设想,更具创新。

  记者:举办节、会,我们往往提及的是提高知名度,展示形象等,对此您作何看法?

  宋先钧:坦率地说,举办“南充丝绸文化节”肯定能提高南充知名度,同时,也能向外界展示南充城市形象。但我认为举办节的一个重要目的,还在于通过节这个平台,进行有效的商务洽谈,从而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丝绸文化节就不应该成为一个概念。


  以节拉动内需

  助推产业发展


  记者:我注意到您有一个观点,基础设施建设并非是拉动内需的唯一举措。在您看来,举办诸如“南充丝绸文化节”一类节,通过活跃商贸流通,促进消费,同样也是拉动内需之举。

  宋先钧: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北京电视台的一档经济节目,北京的经济专家们分析认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将在今年稍晚时候充分体现。因此,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去年秋出台拉动内需政策,计划投放几万个亿。

  就南充而言,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似乎让人感受到拉动内需的能量,但仅仅靠几条高速公路的修建来拉动内需,显得力量单薄。关键还在于如何使地方具有优势的传统产业得到发展。相信“南充丝绸文化节”的举办,能在此方面有所作为。

  记者:在这方面您有何想法?

  宋先钧:近段时间,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省市领导及企业,都提出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其中包括将优势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求保全。因此我在想,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特殊情况下的产业转移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将这些优势产业引入,并与我们的优势产业对接,不仅能给我们的优势产业平添发展后劲和活力,而且也能使我们的产业基础得到夯实。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每年出动大量的人力,财力抓招商引资,而我们现有的传统优势丝绸产业却在艰难中发展,为数不少的丝绸企业因资金缺乏,错失发展良机。如果我们通过办节,并通过这个平台,将客商们请来磋商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的投资事宜,效果可能并不比我们跑出去引人家差。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拖鞋
丝绸拖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拖鞋
丝绸拖鞋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蜀绘丝绸吊带裙
高级蜀绘丝绸吊带裙.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季保暖蚕丝被
冬季保暖蚕丝被.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丝绸绣花休闲鞋
丝绸绣花休闲鞋.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是09年就在说,但2009年并没南充丝绸节办,不知道啥事情耽误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1日南充丝绸馆开馆
2010-02-08 21:30:54 阅读次数: 0 字数: 384 来源:
2月11日南充丝绸馆开馆

□ 记者 李波

    本报讯 市丝纺办副主任李伟昨(7)日向媒体透露,筹备已有时日的南充丝绸馆,将于2月11日亮相。昨日记者在该馆现场看到,开馆前的装饰工程已扫尾,技术人员正加紧布馆。
    位于南充光彩大市场的南充丝绸馆,其建设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中国绸都”的一个窗口,2007年中国西部茧丝绸高峰论坛在南充举行期间,该馆即开始筹建,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入驻了丝绸公司、依格尔、嘉兴、德合4户南充丝绸的品牌企业。
    据了解,即将开馆的南充丝绸馆,共入驻10户南充丝纺企业,新入驻的六合、顺成、美亚、长荣、天歌、嘉纺等6企业与先期入驻的4户企业一道,为目前南充丝纺业的“领军人物”,其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企业效益以及市场份额,在南充均属可圈可点。
    李伟说:“春节前亮相的南充丝绸馆不仅是深圳‘中丝园’南充丝绸馆的姊妹馆,更是南充千年绸都第一坊的一个重要景点。”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丝印花领带
真丝印花领带.jpg

发表于 2010-4-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打工,经常有人问我那里人,我说:我是南充的,三总的故乡。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丝色织领带
真丝色织领带.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丝色织领带
真丝色织领带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打工,经常有人问我那里人,我说:我是南充的,三总的故乡。
——————————————————————————————————
以后别说啥三总,那是包括广安的邓公,现在不是了,人家问你,你就说南充是丝绸之乡,盛产丝绸。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杭引路 南充丝绸有坦途——考察江浙丝纺市场
2009-11-4 11:07:00     


江浙一带的丝纺企业目前最缺什么?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援助?考察中,江浙一带不少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都表达出了同样一个心声:愿意与内地的丝纺企业合作,特别是将缫丝等低端生产工艺放在内地。因为江浙一带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太紧缺了,难以将所有的生产工艺流程统统“消耗”。
  “目前,吴江年养蚕量只有6万多张,缫丝工艺大多放在了广西一带。我们以前听说过南充的缫丝也很有名,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吴江企业应该与南充企业在这方面加强合作。”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副主任周月林的话,代表了江浙一带丝纺企业家的心声。
  南充应定位于产区市场
  1993年建立的中国茧丝绸交易中心,目前已成为了全球茧丝绸的定价中心。11月14日,当考察组一行前往该中心时,该中心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市场的喧哗。“现在我们绝大部分买卖都在网上进行,近3年出口金额达到了10亿美元。”该市场理事长刘佳林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市场的培育者,刘佳林对全国茧丝绸市场都有很深的研究,对南充丝绸的情况也相当了解。“纵观全国丝绸市场,消耗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因为这边如纽扣、针线等配套的生产企业都相当完备,随着东桑西移的力度加大,西部地区应该抓紧这一机遇,把产区市场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不要一味盲目跟从东部市场。”
  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丝纺服装企业45家,缫丝能力6万绪,拥有“美亚”、“六合”、“爱肤尔”等多个著名品牌,产区市场的优势凸现。
  “我们愿意与西部地区加强合作,如果当地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对宽裕的话,更能够节约我们的原料成本。”浙江喜得宝丝绸公司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确,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名声在外的南充丝绸,只要能勇敢地跨出去,与江浙一带的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强做大企业指日可待。
  产业支撑市场,市场带动产业
  在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密密麻麻的店铺里,云集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客商。记者获悉,该市场目前共有4000余家店铺,仅2005年,该市场的交易额就达到了300亿元。“你看到的仅仅是一些店铺,其实里面是有企业在支撑的。”周月林告诉记者,这里的每家店铺背后都有企业在作支撑,隐身于店铺外的,是10万台无梭织机在昼夜不停地工作。产业发展起来了,客商多了,市场自然而然发展壮大了。
  从“马路市场”发展起来的杭州中国丝绸城,从刚开始时只有很少客户发展成为拥有400多家出口业绩的中国茧丝绸交易中心,无一不在说明:产业支撑市场,市场带动产业,这是江浙一带丝纺专业市场逐步做强做大的经验所在。
  如何做强做大产业,记者在嘉兴市的嘉欣丝绸工业园区里找到了答案。这个工业园区,集丝织、仓储、印染、服装生产、针织、辅料加工为一体,足不出户便可在园区内购买到成品服装;园区外,还有上海公司、嘉欣丝绸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搞出口贸易,
  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工业园区,年出口服装1300多万件,出口创汇达1亿多美元,相当于去年南充出口创汇的总值。该工业园区负责人在介绍经验时反复说到一句话:“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要做好产业,必须要有超人的魄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强做大。”
  文化,擎起丝绸之魂
  一场绚丽夺目的模特表演开始了:身着某品牌华丽丝绸的漂亮模特,举手投足间,展示着丝绸赋予女人的无穷魅力。表演一结束,不少观看者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与表演场地仅一墙之隔的该品牌商店里购买丝绸制品。
  这一幕,发生在杭州中国丝绸博物馆内。就在记者驻足的不到一个小时时间里,博物馆里的商店大有斩获,卖出了10多床茧丝被、50多条丝巾和20多套丝绸衣服。“这是文化与旅游成功结合的典范。”随行的杭州市贸易局有关负责人说。
  文化,浓缩了历史的精华。厚重的文化,能让古老的丝绸熠熠生辉。在考察中,随时可见外国友人、中国游客在杭州中国丝绸城、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里购买丝绸制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让众多游客在对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陶醉的同时,也心生出购买一点可值得留念的纪念品之意,华丽而又便于携带的丝绸,无疑成为了旅游商品的首选。记者获悉,在杭州,大部分零售的丝绸制品均为游客所购买。在吴江市东方丝绸市场,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一个大型丝绸制品展厅里,各家企业的丝绸精品均陈列于此,加上介绍吴江丝绸历史的展板,配之解说员详细的讲解,让前来参观的游人不仅对丝绸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而且对吴江的丝绸制品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南充丝绸具有3000多年历史,若西部丝绸纺织服装交易中心建设成功,南充丝绸企业将丝绸旅游制品放在这里进行统一销售,由多种渠道将交易中心的名气扩大,这块销量应该不错。
  要让游客来南充有看头、有耍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南充曾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成功地举办过“南充丝绸节”,那红火的场面,相信不少南充人至今还记得,这对凝聚商机、吸引人气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举措。同时,南充有很好的嘉陵江文化和丝绸文化,将两者结合起来打造旅游产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