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李耀东pj

成都,一个最适合创业和最宜居的宝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金融总部商务区将按国际水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开发建设,将集中最优质的资源,打造集金融区、办公区、住宅区和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因此,全面建成后的“金融城”,将是一派白天商贾涌动、夜晚流光溢彩的24小时繁华景象,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低碳生态、高能高效”的现代化城市新概念,成为成都向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迈进过程中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

发表于 2010-12-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资本、信息、科研中心
  根据金融城产业定位,区域产业将包括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新兴金融业中的投资基金、融资担保、电子金融和中间业务,以及专业服务业、行业服务业和配套服务业,最终打造一个成都乃至西部的金融机构总部或区域总部聚集区,监管机构集聚区,区域性行业协会、信用机构、市场中介组织集聚区,专业服务集成区,区域性要素汇集区(资金、证券、基金、保险、票据、人才、土地),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信息、技术、公共服务、产业服务、监管服务),金融产学研实践平台(金融培训、远程教育、金融论坛、金融产品设计),区域性金融改革创新中心(农村金融、科技金融、消费金融、电子金融),核心要素市场(各类交易中心、交易所等),西部开发资本资金融通、资产管理、资本运营中心,金融信息交汇、共享、认证中心。

发表于 2010-1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总部商务区,将主要吸引金融法人、金融监管、金融行政及其全国性或区域性总部机构入驻,具备决策、监管、创新、资产转化等功能,是西部金融中心的中枢。同时,金融总部商务区还将通过引进各类数据管理、灾备维护、资金清算、法律咨询等相关金融配套机构,为西部金融中心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真正成为金融产业聚集区的集散器和助推器。

发表于 2010-12-3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2030年,金融城的金融业增加值预计将达到4000亿元,占到成都市GDP的10%;专业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占到成都市GDP的4%;配套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占到成都市GDP的3%,成为吐纳资本千亿的西部资本输出中枢。

43921051成都“金融城”总体规划出炉.jpg

成都金融城

发表于 2010-12-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是中国最富有活力的城市,最有创造力的城市,最有文化内涵的城市,生态最好的城市。

发表于 2010-12-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ala.cn/viewthread.php?tid=2195559&;fromuid=352158
麻烦支持下!

发表于 2011-2-12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 2011-02-12 07:21 】 【来源: 四川日报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1/02/12/013066105.shtml

刘奇葆会见纬创集团董事长林宪铭
  (记者 方小虎 曾小清)继去年富士康成都项目开工建设并投产、今年仁宝集团成都制造基地开工之后,我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又一重大进展,2月11日,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成都会见了来川出席开工仪式的台湾纬创集团董事长林宪铭一行。
  刘奇葆对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表示祝贺。刘奇葆说,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三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双方的合作诚意,体现了双方团队的工作效率。项目正式开工,意味着四川与纬创的合作迈入了实质推动的新阶段。

发表于 2011-2-1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宪铭说,我们一直非常看好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投资环境,与成都签约后,我们多次来四川和成都考察,充分感受到了四川在科教、人才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越条件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使我们坚信选择四川、选择成都是正确的。纬创集团进入西部,成都制造基地将是最大的项目。我们将成都制造基地项目动工时间前移,目的是要赶在今年投产。纬创集团将在四川和成都发展与电子信息广泛关联的产业,形成完整的配套产业链。我们希望在四川、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与当地社区融合发展,在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发表于 2011-2-1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副省长黄小祥,以及纬创集团相关负责人和配套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会见。

发表于 2011-2-1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湾纬创集团是全球最大的资讯及通讯产品专业设计及代工厂商之一,是戴尔、联想的主要合作伙伴。纬创集团选址成都双流县,投资建设笔记本电脑、PC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移动通讯、智能手机、无线网通等电脑及电子3C相关产品制造基地。项目计划于2011年三季度末竣工投产,2012年底前实现1000万台综合产能,并逐步达到年产4000万台以上。

发表于 2011-2-1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11日讯(程鹏 记者 杜成)开春大吉,美丽的蓉城迎来电子信息产业“开门红”。今(11)日上午,世界著名笔记本电脑生产巨头纬创集团董事长林宪铭率集团多名高管汇集成都,在双流举行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动工典礼,宣布其成都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破土开建。在动工典礼上,国内外笔记本电脑配套企业巨腾、可成、新日兴、汉达、群光、实盈等负责人亲临捧场,纬创集团董事长林宪铭和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成都市市长葛红林出席开工仪式。副省长黄小祥宣布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正式开工。



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宣布开工

发表于 2011-2-1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纬创集团成都制造基地正式开工

发表于 2011-2-1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招商引资兔年“开门红” 9大电子配套项目落户省会蓉城

【 2011-02-12 07:23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1/02/12/013066127.shtml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徐洁莹)随着仁宝、纬创等大项目在成都开工,一大批相关配套企业也相继落户成都。昨日下午,9家涉及电子零组件及电池制造、笔记本外壳、包装、IT产品专业物流等电子信息配套项目企业在锦江宾馆签下正式协议落户成都,协议资金近7亿美元。
  记者了解到,本次双流县与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宏杰包装公司、奂鑫电脑等6个项目签下合作协议,金额近6.4亿美元。加百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组模组项目准备在双流县投资建设各类锂电池、电池组、太阳能电池组储能设备产品生产基地;宏杰包装公司纸业包装项目准备在双流县建设印务包装生产线,提供Cushion、抗静电等包装产品专业制造技术及相关经验,为客户提升包装品质;奂鑫电脑外壳模块项目拟在双流县投资建设笔记本电脑外壳模块生产线,为仁宝等电脑厂商提供配套……“仁宝、纬创的落户,将带来一大批配套企业的落户,聚集起产业集群。”双流县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预计两大龙头企业的入驻也将吸引近100家企业落户双流,带动四川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发表于 2011-2-13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南交大研发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最高1000公里

( 2011-01-31 07:37:35 )  来源: 甘肃日报
http://news.scol.com.cn/sdtp/con ... 70336.htm?node=2853

据最新报道,西南交通大学正在积极研发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他们的实验室将能推出时速600至1000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的实验模型,10年之后就有可能投入运营。
  根据现在的理论研究,这种列车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0000公里,在大气环境下由于受制于能耗、噪音等因素,列车的实际运营时速不宜超过400公里。然而为了打造时速更高的列车,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真空管道交通的列车新技术,它的原理就是建设一条与外界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道内部抽为真空之后,再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
  由于真空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没有轮轨系统的摩擦力,空气阻力也小得多,因此它可以达到惊人的高速。目前这一技术有望在2030年打造推广运营的水平,届时从北京到广州2300公里的路程只需要用2.5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便可到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真空管道高速磁浮交通基础研究》项目负责人张耀平说,高铁已经是大气环境中火车发展的最高境界,升级空间到此为止。磁悬浮每小时400-500公里,它的起点也就是它的终点。而真空管道磁悬浮一开始时速即能达到600-1000公里,理论上还可达到2万公里,从起步到完善,将会像汽车、飞机刚刚诞生一样,有10倍以上的速度提升空间。因此,研究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不仅将又一次带来地面旅行的速度革命,而且将把磁悬浮列车带到正确的发展方向上。 (据中国广播网)



发表于 2011-2-1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市2010年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58.91%

2011-02-11        来源:成都日报
http://www.chengdu.gov.cn/news/detail.jsp?id=409045

加强区域创新,我市去年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同比增长态势明显,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和第三。据统计,去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达31261件,总量同比增长19.69%,授权量达25981件,同比增长58.91%。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总量结构中,创新“含金量”高的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27.41%。
  此外,记者从市知识产权局了解到,为全面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建设,经过为期数月的遴选,近日,市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版权局四部门联合发文,认定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为第二批成都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为第二批成都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
  据悉,自2006年以来,我市启动第一批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培育工作,目前,全市已培育出四川大学、地奥集团等15家国家级试点示范单位,迈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109家省级试点、优势培育和示范单位,成都光明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等60家市级试点示范单位,全市试点示范单位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和战略性资源,推动了企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为增强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我市在全国率先设立政府专利奖,每年对金奖、银奖、优秀奖分别给予6万、3万、1万的奖励,同时,在重大项目立项、验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增加知识产权评价权重,并完善了《成都市专利资助管理办法》,重点向发明专利、涉外专利及职务发明倾斜,制定实施了《成都市创新产品认定办法》和《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暂行办法》,目前共认定了近300项自主创新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同时对取得国家、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创新团队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20万。(记者 缪琴)

发表于 2011-2-1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研发出那么多高科技成果,包括令美日胆寒的歼10、歼20等,这些说明成都确实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是最适合创业创新之地;说明成都人不仅会生活、懂休闲,而且很勤奋、很智慧、很有创造力。只知道玩,只知道耍,不勤奋,不聪明,没有创新能力,能搞出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吗?
发表于 2011-2-1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f8我靠.jpg 你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11-2-18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27岁四川最年轻教授 曾是“麻将神童”

http://www.newssc.org 】 【 2010-03-15 06:10 】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受聘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涛,大三开始发表论文,至今已发160余篇

  周涛,男,27岁。因为名字拼音为“zhoutao”太过普遍而申请不了邮箱,所以他不得已将首字母ZT扩展为“猪头”,果真发现没有人注册这个名儿。“如果不那样起名,别人认为是‘澡堂’就更糟了”,他说。这个颇具幽默感的人,正是今年1月5日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人才强院战略”特聘到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也是四川最年轻的教授。27岁当教授,周涛凭的是什么?记者翻开了他的简历。


发表于 2011-2-1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0岁至12岁
  关键词:神童
  体弱多病把麻将当玩具
  1982年4月,周涛出生在成都市玉林小区的一户普通人家里。周涛幼年身体弱,咳嗽、发烧、关节痛总是伴随左右。并且经常烧过40摄氏度,医院曾两次下病危通知书。但周涛的母亲很爱他,纵使深夜不眠也会为儿子挠痒痒捂关节。邻居都知道,这个孩子和别家的都不一样:几乎没有见他到楼下和孩子们一起疯玩过。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周涛是怎么在家里消磨时间的。一次,外婆教妈妈打麻将,他在旁边做游戏,哪知道他看懂了其中的“六番”和“满贯”,兴趣甚浓,那一年他只有三岁。到了四五岁,他看过一次牌就全部“扣住”继续打,带着智力训练意味的麻将成了他小学前钟爱的游戏。他和父母还“打钱”,每次他都赢,因为只要自己砌过的牌他几乎都能记忆,经常爸妈也搞不明白为何点炮了儿子也不胡,周涛总知道下几张就自摸了。家里只有他一人时,他就同时“饰演”四角,明明能记忆所有的牌,却又假装忘记“对手”的牌,玩得饶有兴致。
  除此之外,小毛头还在家里下棋、看书。5岁时看完了人生的第一本武侠,梁羽生的《弹指惊雷》,至今仍然难以忘怀。6岁以前他自学完了小学4年的课程。后就读于东桂街小学,在这所计算机特色学校,他很少听课,致力于攻克计算机难题,这为他今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在妈妈的悉心照料下,周涛的身体愈来愈健壮起来。
  周涛评述: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因为我的妈妈比其他家长更用心千百倍,她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这次回到电子科大也和家庭有关系,因为离家近,离父母近。

发表于 2011-2-18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13岁至24岁
  关键词:论文
  爱解难题发表160余篇论文
  15岁,周涛考入成都七中理科班。那时他酷爱物理、数学和计算机,也因物理竞赛和计算机竞赛成绩优异被中国科技大学零零班录取。在中科大,零零班允许新生头两年自由选课,两年后自由选专业。周涛一直在物理和计算机之间犹豫徘徊,结果最后走上了计算机和物理交叉研究的道路。
  大一时,他发现在中科大要会解难题、能进实验室、能发论文,别人才会尊重你。为什么要征服难题?是因为难题就在那里!天生不服输的心理让他在大二时开始写第一篇研究论文,本科就跟着研究生进了实验室,要踏实做学问的势头一发不可收拾。
  周涛几乎不怎么上课,拼命学习超前的知识。那时候,期刊社对本科生的文章不屑一顾,有的论文缴纳了两次审稿费用才被送审,最后被退稿只有一个意见:“该文不符合本刊发表标准,特此退稿”。大三时,周涛的第一篇论文终于发表在《计算机应用》上,尽管算不上是什么顶尖的杂志,但那时他已然乐得“鼻孔朝天”。两年后,他的研究已经做得非常深入,论文越发越多,刊发的刊物也越来越顶尖。至今他已经发表160余篇论文,其中有40余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美国科学院刊》等世界核心期刊中的主流媒体上。据了解,周涛的论文已经被引用上千次了,有的还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引用。
  周涛评述:论文的优劣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他被引用的次数以及被谁引用了。这说明了你研究领域的价值所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