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单独开帖 全程报道“最美爱情 蓬安见证】这次本帖子内莫得美女,尽是仙女!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0# 山水如画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新浪四川记者询问:最美爱情为什么要在蓬安见证?具体答案如下


http://img.mala.cn/month_1008/10081609502fc6a2a5272763bb.jpg

相如故里寻相如
  

 文 / 邓四平

一、司马相如在蓬安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享年62岁,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后人则根据他二人的爱情故事,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唐代诗人张祜则有《司马相如琴歌》一首,曰:“凤兮凤兮非无凰,山重水阔不可量。梧桐结阴在朝阳,濯羽弱水鸣高翔。”
蓬安是天下第一才子巴蜀文人司马如的故里。司马迁在《史记》中虽言其为“成都人也”。但后人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州(今南充市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无数的史料和事实证明: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生长时的十大故迹:一、相如故宅;二、相如坪;三、洗笔池;四、舞剑台;五、弹琴台;六、慕蔺山;七、卓剑水;八、相如里;九、文君里;十、长卿祠。
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相如故城
中外著名的汉代大文学家、四川文学奠基人、被誉为“辞宗”、“赋圣”的司马相如出生地和成长地,就是今天的四川省蓬安县锦屏镇。锦屏镇三面环江一面靠山,山水相映,风光秀美,集自然、人文于一体,是蓬安独有的一方风水宝地。镇东临江有一巨大江滩,是一块难得的城中湿地。从江东龙角山望去,活脱脱一幅神奇的太极图,宋朝周敦颐对此处风水、风光赞美有佳。锦屏镇因其西南有一山名锦屏山而得名,此山又叫“慕蔺山”。
梁天监六年(507),南朝梁武帝萧衍得知他们父子所崇拜的文学大师司马相如出生在嘉陵江畔,便析安汉县东南设置新县,以司马相如之名命县,以相如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历经数朝数代,直至明洪武中(1368—1398年),才省入蓬州,存在近900年,至今已逾1500余年,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内蕴丰厚,现保存有完好的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相如县的古街古树仍然保存,不少明清民居也完好无损,古城墙、城门拆毁后原址尚在,数段残垣依稀可见,专家们均惊叹不已,故称为“相如故城”。此城已与周子古镇新县城合为一体申报成为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文庙为祭祀孔子的祠庙,又称学宫;武庙为祭祀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后称关岳庙、忠烈祠;城隍庙则供奉守护城池之水庸神,玉环书院为桐城派文人姚莹知蓬州时所建,意在教学养士和乞风调雨顺。透过粗陋的木头格子窗,似乎可以窥见古人孜孜学习,挥笔疾书,“悬梁刺股”之情状。故城内大树较多,浓荫遮天蔽日,环境十分清幽,翘檐雕廊,碧瓦飞甍,整个建筑群渗透出厚重的古朴典雅之风,体现了明清时代穿斗木结构建筑的风格。漫步其中,既有古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又不乏“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雅脱俗之情调,上达广元,下至重庆,南来北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真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城内外的弹琴台、洗笔池、舞剑台、卓剑水、长卿祠、汉司马相如故宅、相如里、文君里等名胜旧迹清晰可见,为故城增丽添彩,司马相如幼年成长生活,中年携妻卓文君回归故里的闲适、惬意在此昭然若示。故城西的慕蔺山,讲述着司马相如将幼时所取的“犬子”之名,改为“相如”的动人故事:司马相如少时读战国时蔺相如的故事,敬慕其为人,遂求其父更名为“相如”。现在城内将复建长卿祠、弹琴台以及许多名胜古迹,城外在慕蔺山上复建司马相如读书台,塑司马相如肖像。在“相如里、文君里”两个村建设家园式的民俗文化村。见证蓬安历史文化。
古县衙前的数株古榕树,如今已逾500余年,饱经沧桑的面颊留爬满了岁月的痕迹,盘虬卧龙的枝干参天耸立,遮云蔽日,如老骥伏枥般展露出强劲的生命力,传承着蓬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
相如故城的建筑群落更令人钟情,它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俨然苏州园林一般的建筑格调,故城的建筑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建筑手法,殿内正梁上均有精美彩绘图案。司马相如的横溢才华、志存高远让人顶礼膜拜,他与卓文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让世人传为流传千古的佳话,为后人演绎了自由爱情的典范,相如故城据此而更显得血肉丰满,神采飞扬,相如文化更加彰显出厚重而灵动的旺盛生命力。伴随着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A****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相如故城已纳入了《蓬安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今后这里将开展妙趣横生的古县衙审案,相如抚琴,文君相如舞剑等旅游项目,相如故城将把蓬安的风情和厚重的文化毫无保留地展示给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游人!
三、千古爱情绝唱的纪念——相如里、文君里
相如里、文君里,是紧挨相如故城的两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它是后人为了纪念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婚后回故乡探视而命名的。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将建成“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最富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休闲区。该景区彰显了相如文君浪漫家园的主题,将建设成为嘉陵江上最富田园风情的乡村田园休闲区。相如里、文君里以现有农家田园为基础,突出显示浪漫家园的文化气质;按照“林盘聚落”的田园农家意境进行规划。
走进如今的相如里、文君里,您仿佛走进了晋朝大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景区内绿树成荫、阡陌交错,农家小院点缀其间,原始古朴,又融合现代旅游因素。景区以竹林、大榕树为造林品种,形成基础绿化格局;景区内3—5户人家为一个聚落,聚落与聚落之间自然分隔,呈集散式分布。建筑样为后唐式民居结构,一般为两层或两层半农家小楼庭院,以石材墙、茅屋顶、台式构造为主要建筑模式,周围竹林茂盛、绿树环绕,房前小河潺潺,小道弯弯,各种农作物随季变幻,相映成趣,呈现出一派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相如里与文君里自然分隔,相如里在平地上,文君里在台地上,通过相如广场与河漫滩公园、相如故城相连。文君里与相如里的村门呈牌坊形态,颇具汉代风格,体现出深厚的名人文化特色。村前水车咿呀,石碾旋转,牛耕现场作业,村内农具展示,麻布作坊、土陶作坊,形成一座巨大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酿酒、造纸等传统工艺现场演示,可让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夜幕降临,皮影、火弹子、打腰鼓舞和已上报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哭嫁歌”等独具特色的川北民俗节目表演让游客流连忘返;另外还有极具特色的风味小吃供游人品尝。嘉陵江村古代乡村风味浓郁,体现出嘉陵第一桑梓的本义,是你游览观光放飞心情的绝佳去处。
四、神奇的太阳岛?月亮岛
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一个圆圆的,一个弯弯的,老百姓分别称它们为太阳岛、月亮岛。太阳岛在上游,总面积约达80万平方米;距太阳岛约两百米的月亮岛面积达50万平方米,两岛之上一年四季绿草如茵,水牛成群,更有白鹭、野鸭、青妆等众多水鸟栖息于此。在这里,生物之间和谐相处,令人叹为观止。水牛吃草,鸟儿在水牛的身边陪伴,在牛背上给牛儿捉虫,和牛儿窃窃私语;水牛洗澡,鸟儿也在牛角上与牛儿相依相偎,不愿离开,人们乘船途径于此,谁也不忍心打扰它们,美丽的太阳岛、月亮岛成了牛儿的天堂,鸟儿的乐园。
最奇特的景观的是“百牛渡江”。由于太阳、月亮二岛是江中孤岛,每天清晨,两岸的水牛成群结队涌向岸边,健壮的头牛一声长啸,牛群便如闻军令,纷纷下水,一支队伍从东岸游向的太阳岛,另一支队伍则从西岸游向月亮岛。两边各一百多只牛头在江中若隐若现,它们秩序井然,小牛趴在妈妈的背上,健壮的公牛在前面带路,在后面护卫,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成扇形散开,队形几经变化,两分多钟便游过了二十多米宽的江面。它们高兴地在岛上飞奔,然后尽情享受嫩绿的水草。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牛群又会自发集合,一起游到对岸的家中休息。老百姓把这种奇观称为“百牛渡江”。
近年来,随着蓬安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兴起,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纷至沓来,大家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杰作的同时,更是争相饱览这一全国罕见的生态奇观——百牛渡江在蓬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山水如画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3# 山水如画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4# 山水如画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各地朋友前往蓬安嘉陵江板澡!


下载次数:0
2010-8-16 19:00




http://img.mala.cn/month_1008/100816190035ced24e4d7863d8.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6# 山水如画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欢迎各地同志到蓬安来吃巨型“锅盔灌”。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锅盔灌   
                  文 / 邓四平
有锅盔这种小吃的地方很多,但真正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却又并不见多。
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麻辣绵软,晶莹剔透。蓬安锅盔灌将锅盔、凉粉二者的优点有机地统一于一体,芳香可口,独具特色。
吃蓬安锅盔灌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叫卖锅盔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吃锅盔灌的人热气腾腾,汗流浃背。
当街两根高高的长条凳,支起一张金黄的木头案板,三面围上雪白干净的纱窗,一溜儿摆放大大小小金黄黝黑的土碗,旁边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灶膛。卖锅盔灌的人便立在案板旁现做现卖,那人倒更像一个杂技演员,手捏一根手腕般粗细光滑的擀面杖,上下翻飞,“噼里啪啦”敲打得案板“蓬蓬”直响,所以做锅盔不叫做,而叫“打锅盔”,那打出来的锅盔吃起来才更地道筋斗。
打锅盔的细节是这样的:先是扯下一小坨面团,滚动擀面杖擀成三指宽扁平的面皮,涂抹上油盐,花椒辣面粉末,有时候还要涂抹上一层芝麻,更增加口味。然后才卷成一个小卷,竖置案板之上,又用擀面杖将面卷从上向下擀,直到擀成一个圆圆的面饼,就摊开在油桶上烧得火辣辣的平底锅上烫烤,并不断用一把铁夹翻边烫烤。那面饼渐渐变得金黄蓬松之时,就揭开平底铁锅,放进肚大口小的的桶里一溜儿沿灶膛泥台竖置摆开烘烤,片刻工夫,那面饼便烤制得变成了一个仿佛发了酵的蓬松酥脆的飞碟一般,起出灶膛,用一把雪亮的小刀沿锅盔边沿,切入,理开一道小口,然后再用一个小铁刮子,将倒扣在案板上的一个洗脸盆一般形状的凉粉细细地刮上一碗,放进红油、盐、酱、醋,抖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生姜、蒜水,撒上几丝青葱的芫荽,在金黄黝黑的土碗里拌得晶莹剔透,鲜红耀眼,然后就从锅盔切出的口子处灌进去,装满锅盔的肚子,那金黄酥脆的锅盔顿时更变得更加脑肥肠满大腹便便了。然后热气腾腾地装进一个透明的小小的塑料袋子里面,交上一块钱,递过来,一个美味可口的锅盔灌就是属你所有了。那锅盔灌吃起来“咯吱咯吱”,脆生生的,香喷喷的!麻辣热脆香,看得旁边没买的人也禁不住垂涎三尺,掏钱就买!
冬春时节,尤其是正月春节之时,那做锅盔灌的小摊随处可见,那买锅盔灌吃的人更是熙熙攘攘,排成长龙,围得小摊水泄不通。做锅盔灌的小贩们忙得汗流浃背,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直转,那吃着的人也忙得狼吞虎咽,热气腾腾,手里捧着一个,嘴里还在大声叫喊:“还要两个,还要两个锅盔灌,还有我婆娘娃儿两个都要灌!!!”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锅盔灌:味道真不错,每天来一个!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位大哥大姐;蓬安锅盔灌味道真的很不错,到了蓬安,难得来一趟,还是吃一个噻!





http://img.mala.cn/month_1008/10081619361869686478e594ba.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8888
最美爱情蓬安见证 087.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8-1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1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0-8-17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0-8-17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长度: 0 字节系统限制: 4 到 50000 字节

发表于 2010-8-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长度: 0 字节系统限制: 4 到 50000 字节

发表于 2010-8-1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美女有错?只是看看!

发表于 2010-8-1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庙为祭祀孔子的祠庙,又称学宫;武庙为祭祀关羽的祠庙,又称关帝庙,后称关岳庙、忠烈祠;城隍庙则供奉守护城池之水庸神,玉环书院为桐城派文人姚莹知蓬州时所建,意在教学养士和乞风调雨顺。透过粗陋的木头格子窗,似乎可以窥见古人孜孜学习,挥笔疾书,“悬梁刺股”之情状。故城内大树较多,浓荫遮天蔽日,环境十分清幽,翘檐雕廊,碧瓦飞甍,整个建筑群渗透出厚重的古朴典雅之风,体现了明清时代穿斗木结构建筑的风格。漫步其中,既有古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又不乏“举世皆浊我独清”的高雅脱俗之情调,上达广元,下至重庆,南来北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真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发表于 2010-8-18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见新浪四川记者旁边站着戴眼镜的志哥正在望美女呢!哈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