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省完善大调解体系、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现场会议在广安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仲彬在巴中分会场出席会议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建立管用的机制、严格实行问责做好“大调解”工作,为实施市委重大发展战略、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于感情问题。李仲彬说,要做好“大调解”工作,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对老百姓有感情,有深厚的感情。只要对老百姓有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去做“大调解”工作就一定会做好。对老百姓有没有感情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一个做人的问题,对老百姓没有感情的人就不会做好人。同时,从执政来讲,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必须是为了民众,我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决定了我们执政要对老百姓有感情、要为老百姓服好务。如果我们与老百姓没有感情,做任何工作也不会做好,即使去做了也是被动性地去做,不是主动的,更不是自愿的。因为对老百姓没有感情,怎么去和老百姓沟通?怎么去和老百姓交流?怎么去和老百姓对话?怎么去和老百姓协商解决矛盾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我们的执政理念、践行我们的执政理念,一定要心里装着老百姓。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我们要依靠老百姓,要为了老百姓、要服务老百姓、就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在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一定要带着对老百姓深厚的感情,这样,群众才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拥护我们,反之,我们什么事也干不成。
关于机制问题。李仲彬指出,“大调解”工作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的工作,是一项幸福工程。不管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还是司法调解,都需要我们去系统地思考、分析和研究机制问题。我们的机制要规范、健全和完善,最终要管用。现在各项规章制度太多太多,甚至泛滥成灾,但管用的有多少呢?所以,我们的机制要管用,要有序运行,要纵到底、横到边,就要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地段,凡是有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的地方,都需要我们有一套规范、健全、完善和管用的机制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在,在很多领域、很多方面、很多地区出了问题,都与机制有关,说明这个机制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时效性不强,出了问题的时候不管用。一些地方会议是开了的、文件是发了的、领导是讲了的,但到出了问题的时候,会议上讲的、文件上规定的、领导要求的都没管用。因此,光靠人是靠不住的。我们一定要靠机制来运行,只有良好的机制运转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
关于问责问题。李仲彬指出,在工作中,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重复昨天的失误?总是在重复昨天的错误呢?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施问责、没有实施严格的问责。如果把“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三问”制度落到实处了,我们重复昨天的失误和错误就会少一些。因此,必须严格问责。凡是各县(区)、各部门和各乡镇的主要领导,如果不能够做好“大调解”工作、长期化解不了一个地方的矛盾,就要按组织程序让这些地方的主要领导“让位”,让那些能够化解矛盾的人来担当此重任。因为他们在位置上没有履职尽责、没有能力去履职尽责,这样下去就一定会出问题、出大问题。因此,各级法院、公安、司法部门和各级领导一定要负起责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这篇文章就是要做到矛盾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行政调解工作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面对矛盾、正视矛盾、化解矛盾和解决矛盾,不能回避和逃避,这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和良知,也是对人民群众的真正负责。司法调解就是要依法办事,需要司法工作者动脑筋、下真功夫。如何把司法调解做得更有成效,需要社会各界开展好普法教育和法制教育,一定要牢固树立法制的理念,如果人人都知法理了,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巴中作为贫困山区,要做到人人知法理,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但相信只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就一定会做到。
说得好!也要做得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