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旅游资源】蓬安县金溪镇大泥村:一个唐代大诗人元稹曾经乘船经过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水而居,千年商贾,昔曾繁华,今待开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访蓬安小乐山巨型佛头像


   文 /
邓四平
    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点多钟,大雨滂沱,本人乘车前往蓬安城南10公里处的冯家梁小乐山长寿森林公园牌坊处,道路泥泞,下车徒步前行,独自一人经过一个多小时崎岖山路的艰难跋涉,终于登攀上了《蓬安县志》中所记载的海拔为583米高的小乐山。
据《蓬安县志》载:小乐山原名小锣山,山上有高大壮观的摩崖开口笑佛头像,人言可与乐山大佛媲美。故将小锣山称为小乐山。小乐山山势高险俊秀,奇崛险拔,素因风光神奇灵秀名闻遐迩。从山下到山顶仅有一条数百级狭窄石梯相通连,有古寨门“南天门”,山顶古庙保存完好,庙前有池,相传有金鸡戏水于池中,故称“金鸡池”。
走进小乐山,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藏宝洞。生于中华民国癸亥年,至今已86岁高龄居住在小乐山上古庙里守护佛像的郑顺华婆婆告诉我:“小乐山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一是有巨型开口笑大佛头像,二是千佛崖有上千尊精美佛像,从来都没有哪个人具体数清楚过佛像的具体数目!三是居住在小乐山的百岁长寿老人多,最长寿的小乐居士吕宗林道士活了120岁,其他100多岁的老人也很多!”
在小乐山大佛殿旁边,本人看到,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倚山而雕刻的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从大佛头像侧见到的一块清乾隆13年(公元1749年)整修寺庙的残存功德碑上了解到,此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凿造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逾259年历史,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高6米,宽8。7米,仅仅佛头像就有两层楼房高,佛像耳长1。3米,宽0。8米,鼻嘴各宽1。2米,眼长3。8米,佛头像圆脸高鼻,大眼峨眉,两耳垂肩,张口微笑,面容和善,神情娴静慈祥,俗称弥勒笑佛。尤其更令人称奇的是,整个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头下大山即为大佛身体,两边山梁即为大佛双臂,在酷似膝盖的山梁上,分别雕刻有大佛两手,如足山脊绵延数千米之遥,每座小山又似立佛站立,成百上千座绵延群山又宛如巨型睡佛躺卧大地,山间花草树木,随四季变化而五颜六色,宛如佛之袈裟,神奇无比,无形之中暗寓“佛在心中,心即是佛”之神奇禅机。
据当地村民吕友茂介绍:据说蓬安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迄今为止是全亚洲最大的开口笑巨型佛头像,其他国家和地区还没有发现堪与小乐山摩崖开口笑巨型佛头像相媲美的开口笑大佛头像。
同时,本人在南天门左侧的神龛内还惊奇地看到,在南天门的古庙石壁上还雕刻供奉有上千尊小佛像,整个佛像群雕刻于明末清初,至今已逾三百多年历史。整个神龛分为三部分:左边14排,雕刻有佛像500余尊;右边雕刻有十殿阎罗、千手观音、望乡台、峨眉山全景图等;中间刻有送子观音、十八仙人、道观等,造像神龛最上方雕刻有双龙戏珠和长寿蟠桃等,神龛全部被庙宇遮掩,文革中被居住庙宇内享年120岁具有神秘传奇色彩的长寿道人吕宗林用稀泥将全部佛像糊盖遮掩,未被当地红卫兵发现而幸免于难,至今保存完好如初。整个佛像群体形象丰满,线条流畅,面容清秀,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美仑美奂,精美绝伦。
距千佛崖旁边5米新建有大佛殿,原先大佛殿废于文革,现复建的大殿内供奉有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财神、土地神、十八罗汉、齐天大圣等众多佛教、道教神像,大者高达4米,小者亦达1米。
在摩崖造像石壁上,本人还看到,1983年7月23日,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蓬安县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先后在小乐山观音岩恢复了观音像,在八仙洞恢复了吕洞宾、何仙姑、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等八仙像,修缮了享年120岁高龄的小乐居士吕宗林墓,同时在观音岩东面依山而凿了高达12米巨型吼天石狮子头像一个,极大地提升了小乐山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底蕴,尤其是逢年过节之时,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往小乐山观光揽胜,如今的小乐山成为了一个近悦远来休闲度假朝圣访幽神奇灵秀的好去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ala.cn/thread-2181402-1-1.html

发表于 2010-11-2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顶贴

发表于 2010-12-9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 :)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笔下的蓬州城是在蓬池县,而曾经的蓬池县据说在今天茶亭乡蓬池坝。据今天蓬池坝二十里的地方是那里呢?不 ...
自是休文 发表于 2010-12-13 13:14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我都会去的。请放心。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简介http://img.mala.cn/month_1010/1010291454116b9729ef0a169f.jpg
一、景区名称: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地址: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
三、门票:景区为开发式景区,无门票
四、咨询电话:0817—8608996
五、网址:xrgl.gov.cn 和jldysz.cn
六、周边交通:达成铁路通过蓬安,318国道线贯穿蓬安,成南高速、南广高速、南渝高速均距离蓬安30公里左右,南梁高速已开工建设,高坪机场距离蓬安约40公里,嘉陵江流经蓬安,上可至广元,下达重庆,景区离小平故里、朱德故里、罗瑞卿故里、阆中古城距离100公里左右。
七、周边食宿:景区位于蓬安县城嘉陵江畔,与县城融为一体,食宿方便,景区内除有周子客栈、周子茶楼、刘家大院、临江客栈、江梓楼、嘉陵春等食宿点外,县城内还有三星级饭店—相如饭店、宏炜商务宾馆、瑞泰商务宾馆、抚琴商务大酒店、明峪大酒店、罗马假日数码酒店、白云宾馆及相如琴歌川菜坊、知竹轩中餐馆、德庄火锅、火辣空间火锅、齐齐火锅等一批社会宾馆和餐饮店。
八、娱乐节庆:每年举办有桃花艺术节、河舒豆腐节、春节街头文艺巡演等,举办有大型历史歌舞剧《相如长歌》展演、国际相如文化研讨会、嘉陵江放牛节等,景区常年有川剧座唱、嘉陵江船工号子、坐歌堂、抬花轿、登财神楼拜财神、夫妻树祈福等民俗文化活动。
九、特色商品:姚麻花、吴馓子、曹氏豆干、相如香兔、利溪粉丝、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锦橙100号、石孔贡米、葛根粉等。
十、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简介蓬安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地处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与朱德故里仪陇相邻,东南与邓小平故里广安毗连。境内嘉陵第一桑梓国家4A级旅游区,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被专家学者誉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景区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目前,旅游区已建成了滨江文化休闲区、周子古镇、龙角山和马电景区4个景区,其中周子古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风情名镇和中国十大最美小城,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被纳入“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精品线路。同时,景区已开通了周子古镇风情游、百牛渡江生态观光游、舟游嘉陵江休闲游等旅游经典线路等。http://img.mala.cn/month_1011/1011011143c6f3b42ef48dc59b.jpg
走进蓬安,牵手浪漫


  文 /
邓四平

  蓬安是司马相如故里,地处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北与朱德故里仪陇相邻,东南与邓小平故里广安毗连,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奔涌不息的嘉陵江,宛如一条玉带纵贯蓬安89公里,造就了蓬安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孕育了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山、水、城相融一体的独特美景。嘉陵第一桑梓,汇集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千古浪漫爱情圣地、天地人合一理念的展示台、嘉陵江农耕文明等五大品牌资源,景区突出“最浪漫的休闲家园”主题定位,以嘉陵江为轴线,分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面积达20余平方公里,体现了相如故里独特的浪漫风情,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成为了四川省新五大旅游区中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嘉陵江流域最经典的诗画田园。

  嘉陵江蓬安段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嘉陵江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有诗情画意的江段”。在这89公里中,江面时而宽阔,时而曲折,形成了典型的曲流、浅丘、湿地等奇特地貌,保存了最完好、最原生态的江上田园风光。旅游区拥有7000余亩天然湿地,江心绿洲太阳岛、月亮岛上,绿草茵茵,白鹭翻飞,野鸭成群,牛鸟和鸣,恰似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卷。天下第一奇观——百牛渡江,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行走在司马相如故里的灵山秀水之间,仿佛置身瑶池仙境,让你流连忘返。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巴蜀文化独具影响力的发源地。  赋圣、情圣司马相如,是古巴蜀诞生的第一个大文人,被学界专家誉为“巴蜀第一文人”,其出生地就在蓬安的相如故城中。司马相如“卓绝汉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南朝梁武帝以其出生地置新县,以其名命县名,以其故宅为县治。相如县在历史上存在了近900年,至今留有长卿祠、相如故宅、洗笔池、卓剑水、琴台、相如里、文君里等遗址遗迹。司马相如的成就和名声,吸引了众多名彦俊杰,或出仕为官、或传道讲学、或游历采风,唐代诗人元稹、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清代思想家姚莹等,在蓬安留下了众多的墨迹和显赫的政绩。相如文化对巴蜀文化的影响,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至今广博深厚。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欣赏着史诗歌舞剧《相如长歌》的大气华美,你会深深地体会到汉唐雄风。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千古浪漫爱情圣地。

  秀美山水,孕育了司马相如的浪漫才情,造就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伟大爱情。浪漫千古流传,追求世人景仰。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内,夫妻树与连理枝,神龙泉与龙角圣水、太阳岛与月亮岛、河流与漫滩构成的阴阳鱼太极图,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出来的自然奇观,无不展示着魅力十足的浪漫情调。
  走在相如故里的土地上,你将震撼于大自然的奇妙,感受到自然界的人文关怀。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展示台。

  已有1500余年历史的相如故城,是南北朝梁代以后嘉陵江二级台地上仅存的、全国唯一的一座州县同治的太极太玄城:从东北至西南纵贯全城的玉环溪,把古城分为鱼形的两半,犹如小太极;古城与嘉陵江之间的漫滩湿地和形如玉带绕城三面的嘉陵江,又形成了天然的大太极。相如故城颇具匠心的设计,是古人天地人合一理念的绝妙体现。相如故城至今肌理和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古建筑群和古街区犹存,被专家誉为“巴蜀风水太玄城”、“天地自然之图上的秀珍古城”、“太极图相如故城”。与相如故城隔江相望、依山而建的坡形码头古镇——周子镇,是嘉陵江流域仅存的原味码头古镇,至今仍保留了约一公里长的四条古街区。相如故城和周子古镇已是省级文保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保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
  步入两座古城,你会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惊叹古人遵循自然、天地人和的建筑理念。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

  耕、桑、渔历来是嘉陵江流域传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它们至今活在相如故里。沿江林盘聚落的树庄,漫山催牛劳作的农民、江中撒网捕鱼的渔夫,以及古镇上的打铁铺、剃头铺、药铺、米铺等,构成了情趣盎然的原生态农耕生活情趣图。船工号子、蚌舞、水龙草龙舞、婚嫁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嘉陵江流域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河舒豆腐、曹氏豆干、相如香兔、利溪粉丝、葛根粉等名特小吃,会让你品尝到相如故里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走进这里,既可感受远去的农耕情调,又能享受徐徐古风,美味佳肴。

  走进蓬安,就走进了年轻的千年古城。

  借助专家独特的慧眼和智力支持,我们发现了宝贵的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确立了建设“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征程,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已建成了龙角山、周子古镇、滨江文化休闲区三个核心景区,其中周子古镇被评为四川省十大风情名镇,在首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上,被纳入“城南旧事原味古镇之旅”精品线路,2009年蓬安县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50佳之一。2009年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已成功创建成为了国家AAAA景区。  

      古老的蓬安,正显现出不竭的青春活力,向着光辉灿烂的明天阔步前进!
发表于 2010-12-1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自是休文


    {:3_50:}

发表于 2010-12-1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5# 山水如画


   
http://img.mala.cn/month_1101/1101041517961eb65f5d24da96.jpg

乡村“八大碗”




   文 /
邓四平

  川北农村,婚丧嫁娶,敲锣打鼓,唢呐喧天。主人家大办宴席,热闹异常,犹如过年。
  宴席俗称“八大碗”,“粉蒸肉”“酥肉”“盐菜肉”,“滑肉”“炸肉”“坨坨肉”,都是大碗装肉,大碗盛酒,大碗里的红苕酒或者高粱烤出的粮食酒幽幽地散发着醉人的香,在桌子上席放了,满满一碗。一桌八人,先从上席最左那人开始喝起,能坐上席之人,往往均是村里班辈最高或者德高望重之长者,上首之左为大,右次之,上席最左那人先饮一小口,然后传递给第二人接着喝,大家才依次端碗反时针轮流转着喝,喝完一圈,那酒碗便又重回上席席首位置,坐上席者就会举起筷子指向桌子中央的菜说道:“开船”。于是,全桌客人的筷子才会七前八后伸向桌子最中间的菜碗夹菜吃,就像昆虫的触须,在分解着同一个猎物,但绝没有抢夺和选择的迹象,挑到哪个就是哪个。吃完一筷,大家就会自动地放下筷子接着又继续转着圈子喝酒。
  上个世纪90年代之时曾读过南充著名文人马赵碚先生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获奖散文《跟斗儿酒》,至今记忆犹新。马先生文章中描绘的那种喝酒的豪爽和慷慨,那跟斗儿酒的芬芳馥郁之中透出来的酒劲和豪情至今依然令我折服。文中描述的那些喝酒之人仿佛均是梁山好汉转世一般。那酒,那豪迈,那气概,惟有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气势堪以可比。壶里日月长,酒里乾坤大!酒品如人品,马赵碚先生也一直均是巴蜀文坛之中我最为敬重的文人、师长和多才多艺的名士、长者。虽相见甚少,但是常常想念起马老和马老的文章,但是在喝酒的气势之中,我一直佩服淋漓尽致的《跟斗儿酒》。而我见过的乡村“八大碗”宴席上的喝酒方法,那只能譬喻为李清照女士的婉约词一般:浅浅地酌,慢慢地饮,细细地品,轻轻地酩,久久地晕,常常地忆!而两种喝酒方法我都喜欢!就如我欣赏李白的豪迈疏狂,也崇拜杜甫的沉郁顿挫一般!文人骚客谁不嗜酒?!
  川北农村,山里人家,热情好客,憨厚淳朴。家里即使平时来了客人,也总会尽心尽力地热情招待。不像现在的城里商贩,即使去坐坐他家的凳子,也会要钱,否则请你离开,千里之外。而山里人家,学不会这些,即使学个皮毛,也是教起的和尚念不得经的。而更何况是村子里遇上红白喜事办宴席这么大的场面,主人更会使出倾家荡产的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喂上一两个大肥猪,到时从圈里七手八脚地拖出来按到在板凳上宰了,大块炖肉,大碗装酒,把席办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大家说声席面好,主人就会高兴得脸上开花。人们形容宴席上的肉膘肥得像楼板,砣砣肉肥得像芋头,把筷子都压得打闪闪,这绝不是贬意,是称赞主人的大方和能干。这些肉不管怎样的蛮,一旦加了上等的绿色菜蔬,慢火蒸,微火炖,溜溜熟,就像苏东坡研制的肘子一样肥而不腻。
  “八大碗”宴席中,尤其是那酥肉最具特色,在蒸笼里蒸得又火耙又软,香气缭绕,芳香扑鼻,看上去就像一个圆圆的蒙古包一般。技艺高超、别出心裁的厨师还会在酥肉的“蒙古包”顶上覆盖上一层薄薄的糯米粥,浇上料酒,撒上几粒葱花,端上桌来,先要用打火机点燃,等那绿莹莹的火焰燃过之后,才能举箸食用。那薄薄的糯米粥吃起来热气腾腾,芳香糯软,还有淡淡的酒香,沁人心脾,味道鲜美,余味无穷。
  在那饥饿而贫穷的岁月里,吃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不管那肉怎样叫人馋涎欲滴,坐席的人总是忘不了出门时家人那句话:“莫忘了包点肉回来哟。”于是大家就都忍嘴了。“开席了!”“知客师”一发话,帮忙的村姑们少妇们,就给每位客人发来一张鲜桐树叶或者莲藕荷叶,冬天送来的是“蛮壳叶”(一种竹叶),开水泡过,舒舒展展,鲜活得很。经这一包,那肉似乎有了隐隐的绿意,幽幽的清香。
  包回的肉再蒸在杂粮饭上,锅盖一揭,饭是油渍渍的了,满屋是香喷喷的了。包回的肉也就两三片,不够全家吃。如果几代同堂,孩子的父母就会说:“细娃儿忍嘴,给公公婆婆吃。”孩子就规规矩矩,老年人则说:“我几十岁了,没吃过?孙头儿孙女吃,吃了长快点!”父母就会埋怨他们的父母:“细娃儿今后要吃多少,你们莫宠他们。”最终,老人还是把肉夹到细娃儿的碗里。包肉的岁月,缺的是物资,不缺的是敬老之风,舐犊之情。
  往事如烟,逝者如斯。如今我已离开老家在异地谋食多年,十磨九难,一路坎坷。俗话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我常常觉得:宴席还是故乡的“八大碗”亲热,那酒也还是故乡的“转转酒”最好喝!家乡那民风淳朴的“八大碗”以及那恬静而和谐、生动而有趣的喝转转酒的绝妙方式,那种悠闲,那种自在,那种犹存的古风,那种盎然的古韵,让人宛如桃花源中人。浅饮慢酌,时光如梭。细品轻酩,岁月如歌。尽管人生如梦,尽管人生路坎坷,喝酒之时候,也常常禁不住怅然而涕下,感叹人生或者命运之不济,可又谁尽如人意呢?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呵!每每一想到浩淼的宇宙之间,每一个人都仅仅只是人来人往之名利场上的一个匆匆过客,匆匆地来,也必将匆匆地去,豁然开朗之中,把酒临风哭一回,登高披云笑一声,我又何必计较人生之得失太多和太多……
  人生如梦呵。如今老家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每每想及此时,眼泪早已潸然而落。无依无靠的我漂泊在这陌生而冷酷的城市,我也不知何时才能重新回到梦里的老家,去再品一回那亲切的“八大碗”,去再醉一回那感叹人生的“醉酒当歌”!
  罢了,罢了。纵使今生不得意,唯愿家乡酒好喝!……
http://img.mala.cn/month_1101/110104152238de1d75884900db.jpg


发表于 2011-1-12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顶贴!
纷纷细雨 发表于 2011-1-12 11:33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以后,元公思想仍在。
自是休文 发表于 2011-1-20 13:57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具体在没在,关键取决于后人是否重视文化。

周子古镇,一片青瓦的记忆文 / 邓四平发布于:2010-7-20 22:03:18 ┊ 字数2038 ┊ 阅读2155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
  瓦是夏天雨中最美妙的乐器。炎热的酷暑,大雨瓢泼,雨的精灵俨然天才的钢琴演奏家。风乍起,阳光收敛了灿烂的笑容,树叶飘飞,仿佛华尔兹优美高雅的舞蹈,从鱼鳞似的青屋瓦面上悠闲而从容地走过,倏地又行云流水一般轻轻地远去。
  一丝丝的清凉,瞬间似穿越林间的昨夜长风,溢满整个心灵。
  炎热的夏天,渴望雨的来临,就像年轻时候的我们,渴望乡村最浪漫的爱情,小溪一般,淙淙地流淌过我们的心灵,山花一般,在梦里只留下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回忆。
  “铮铮叮叮”,“叮叮铮铮”。
  当清亮的雨帘顺着屋檐垂下万千条瀑布之时,巨大的轰鸣在屋瓦上仿佛千军万马,如战鼓,似铜锣,如高亢的呐喊,又似低沉的怒吼,如虎啸,似马嘶,如断金切玉,似撕布裂帛,让人胆战,令人心惊,更让人疑心那薄薄的屋瓦瞬间就会被万千只雨的巨臂撕裂,但是一切的担心却又都成为了多余。那片片的屋瓦在磅礴的雨的大军的冲锋陷阵中,却团结紧密如盾,气定神闲,万千只雨箭却被屋瓦的巧手幻化成千年出土的古老编钟的鼓锤一般,铮铮叮叮,叮叮铮铮地敲打出清越的乐声,舒缓之时似《高山流水》,欢快之时如《春江花月夜》,低回婉转之时也似《二泉映月》,慷慨激昂之时,更胜《黄河大合唱》让屋瓦下的人,领略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
  落花一般,是轻轻的叹息。流水一般,是古街小巷润泽如酥的最美的回忆。
  暴雨无奈远遁,最终落荒而去。
  云开日出。瓦是最后的胜者和王者。古镇的瓦屋庇护了我们自由自在安逸舒适地生活和生存。
  平凡者往往伟大。渺小者往往坚强。
  瓦本来就是古镇里不平凡的精灵。瓦本来就是渺小但亦伟大的力。
  瓦是泥的传奇,更是火的神话。
  记忆中,故乡的农村修房造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青瓦片盖房,也有专门做瓦的人从事着瓦匠的营生,但勤劳朴实的农人大多自己动手起窑烧造青瓦,原料是现成的自家农田里粘稠的泥,用脚踩,用手揉,反反复复地搅拌,那松软的泥巴全都被踩揉成凝固的混凝土一般,然后码砌成长城似土墙泥阵,制瓦的器具就似电视里制陶的工具,下边是一根粗壮结实的木柄,深深地插进土里,中间一块圆圆的木板,木扳上固定一个水桶似的圆木桶,制作瓦坯时,先将泥巴环绕圆木桶厚实地涂上一层,然后迅速地转动木桶,再用一个弓似的器具,将不整齐多余的泥割去,再用弓弦把圆圆的瓦坯平均划成几块,然后从泥坯中取走圆木桶子,一张泥制的瓦坯便成形了。
  在阳光下晾晒瓦坯,直到晒干,再整整齐齐地堆放进窑中,架上柴火烧制,几天工夫过后,窑上浇上水冷却数时,然后打开窑子,一皮一皮的青瓦也就锃亮地诞生了。
  那柔软的泥,在勤劳和智慧的手中,在火的炙烤中,瞬间变成了坚强的盾。抗击日晒和雨淋,抵御严寒和酷暑。
  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周子,干净整洁的古镇,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
  古镇从何处来,古镇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本不重要,人生匆匆,天下熙熙,去就是来,来就是去。
  惟有那古镇里青青的瓦片,见证着人间的悲欢和离合。从远古,到现在。穿越岁月的沧桑,庇佑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真实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大象无形。大道从简。自古亦然。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城市的生活几乎都完全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所包围,那种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生活,早已成为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梦境,那种身处高大的穿斗木青瓦屋下静静听雨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童话和奢侈的回忆。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忆千年的沧桑,轻轻地漫步在嘉陵江畔,静静地走进周子古镇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艳阳高照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晶莹似水闪烁的阳光,向日葵一般让我们的目光为之聚焦。细雨飘零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淡淡袅娜朦胧的轻烟,戴望舒诗歌一般,让我们为撑着花纸伞丁香一样优雅的姑娘注目。
  那山,那树,那水,那草,那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如梦如幻,更令人如痴如醉,沐浴着扑面而来徐徐的古风,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周子古镇,一桢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一册浪漫休闲的经典读本。
  周子古镇,一种雨后阳光的味道,一泓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画意诗情。
  周子古镇,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