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旅游资源】蓬安县金溪镇大泥村:一个唐代大诗人元稹曾经乘船经过的地方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少诗还在。
自是休文 发表于 2011-1-20 14:12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至少你和我都还在。至少你和我都在怀念他老人家。

发表于 2011-1-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也

发表于 2011-1-2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也

发表于 2011-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P:P

发表于 2011-2-11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P:loveliness:

发表于 2011-2-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2-1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蓬安县志第787页记载:见《旧唐书 元稹传》:元稹曾停留今蓬安县境内,并有《感梦》诗,诗云:“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其馆名芳溪。”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5-24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国家注册商标   蓬安地方特产




                      原汁原味原生态,好山好水出好酒。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



         
千年生态佳酿     一品金溪白酒





        金溪白酒,又名斜溪白酒,始创于唐朝,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金溪白酒酿造工艺独特,酒质醇厚,绵甜净爽,清香怡人,回味悠长,因此而受到了唐代大诗人元稹、大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宋代大文豪苏轼、理学家周敦颐,清代思想家姚莹等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和追捧。据《旧唐书·元稹传》记载,唐代大诗人元稹曾停留今蓬安县境内,因仰慕金溪白酒的盛名,曾三次登临金溪古镇畅饮此酒,现有《感梦》诗流传至今,诗云: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其馆名芳溪。芳溪,即今蓬安县金溪镇。千年岁月,精心酿造。生态佳酿,一品金溪。金溪白酒自古以来均因其酒质醇厚,质量上乘,文化底蕴厚重,因此历朝历代也均作为古蓬州地方特产进贡朝廷,作为朝廷贡品,声名远播于海内外,清代乾隆时期被评为蓬州贡酒,千年传统酿酒工艺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酿酒工艺保存并流传至今。


       原汁原味原生态,好山好水出好酒。集天地之精华,吸五谷之精英。如今的金溪白酒有限公司位于风光秀美的蓬安县金溪场镇嘉陵江畔,系清朝乾隆年间当地梁姓人家梁华继承先祖金溪白酒祖传秘制酿造工艺,传承至今于继承人梁夏已有六代300余年酿酒历史。梁姓祖传秘制金溪白酒以精选大米、高粱、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以纯小麦特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续糟三十天固态发酵,取用纯净清洌的优质地下山泉活水精心酿制。采用配醅发酵、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等精湛的传统技艺精酿而成。其酒质以绵甜净爽,清香怡人,回味悠长,口感好而闻名,酒体风格属清香型白酒。



       千年生态佳酿 ,一品金溪白酒。目前蓬安县金溪白酒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厚德务实,诚信经营,信誉至上,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生产的金溪白酒国家注册商标为“斜溪”,企业总投资500多万元,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年产金溪白酒300多吨,现有员工26名,其中技术人员22名,管理人员4人,从配制到包装,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检测标准执行,严格把握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第一道工序到成品出厂,全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作业,该公司出品的金溪白酒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南充市食品博览会参展金奖等多项殊荣,并成为了历史文化名城司马相如故里指定专用接待用酒及旅游商品,成为了展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司马相如文化的一张绿色名片,目前,金溪白酒系列产品已远销北京、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四川等20余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和喜爱。(邓四平/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据蓬安县志第787页记载:见《旧唐书 元稹传》:元稹曾停留今蓬安县境内,并有《感梦》诗,诗云:“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其馆名芳溪。”

      
芳溪即今蓬安县金溪镇,唐朝大诗人元稹登临之处实应为今金溪镇大泥村。














发表于 2012-3-18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基层阿/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0-1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13-10-1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泥不撤乡,这里发展的肯定很好。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小时候经常在这里坐过河船,坐船到蓬安。那时候这条街多么的繁华。现在好萧条

发表于 2013-10-2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些照片 有两字能用上“伤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2-2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记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