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步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第一梯队”
【 http://www.newssc.org 】 【 2010-06-12 06:56 】 【来源: 四川日报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06/12/012764270.shtml
□本报记者 王代林 实习记者 李毅
5月31日,科技部等八部委确定四川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份,这是继浙江、安徽、江苏、山东、广东和青岛“五省一市”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后,四川成为西部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市)。这也意味着四川步入全国依靠创新加快发展的“第一梯队”。
根据《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四川结合近几年来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的经验与作法,制定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实施方案》。总结该方案特点,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概括为,既体现了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又体现四川的自有创新特色。
四川胜出
有产业支撑实施方案
此次共有16个省(区)市申报试点,其中也不乏西部省区,但获批的却只有四川一个。四川,因此成为西部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市)。
省科技厅政体处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四川在西部的独特区位、科技资源、区域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氛围毫无争议的名列西部第一的优势外,四川提出的试点方向,符合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以例为证。四川的申报方案中,附有一个产业支撑实施方案的附件。详细的列出了试点中具体的产业、企业甚至产品。整整15页,页码数量比正页的试点方案的页码还要多得多。这是16个申报方案中,唯一一个有产业支撑实施内容的方案。
四大特点
为西部技术创新探路
省科技厅介绍,《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四川省试点实施方案》有四个显著特点:
立足西部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是西部省区的共同问题。方案把着力调整和优化四川工业产业结构作为主要目标,将为西部地区探索一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共同路径。
发挥优势与全国比较,四川有这样几个比较优势:科技人才、机构众多,特别是国防军工科技力量突出;特色矿产、水电能源、旅游、生物等自然资源丰富;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突出。方案重点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探索机制针对四川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体缺位、合作不畅、支撑乏力、资源分散、整合不足”等主要问题,方案提出建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产业链结合机制、开放服务机制、军民融合机制、要素聚集机制。
注重传承2006年以来,在科技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四川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建设,形成了706家创新型企业团队,构建了覆盖高新技术产业6大领域的9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方案将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和产学研联盟建设的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