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ejlem

成都,一个最适合创业和宜居的福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所谓新区,国家不可能有那么多钱投入,最多也就给一点优惠政策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哪个说你那里应该成为什么中心就成为什么中心的,这要看各自的努力,看各自的优势,看大家的选择。你说你是什么中心,大家不买账,大家就是不到你哪里,就是喜欢成都,就要到成都来,你说最终哪里是中心?
    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历史经常重复着这样的规律。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最大的电脑代工企业台湾仁宝集团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昨天正式签约落户成都。


世界最大的电脑代工企业台湾仁宝集团正式签约落户成都

     9月26日,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与仁宝集团总经理陈瑞聪一起出席签约仪式。
     台湾仁宝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代工企业,2010年仁宝昆山基地将生产5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约占全球产量的1/4。仁宝集团将在成都双流规划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并在武侯区设立总部项目。生产基地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PC一体机电脑、PAD平板电脑、电视、显示器、移动通讯、无线网通等电脑及电子3C相关产品,计划2011年4月竣工投产,争取2011年底前笔记本电脑产能实现1000万台,2013年笔记本电脑产能达到2000万台以上。
      陈瑞聪对四川省和成都市对仁宝集团来川发展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陈瑞聪说,今年5月,刘奇葆书记访台期间,我们双方就合作达成了共识。今天四川—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正式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开花结果。仁宝将以在四川建设制造基地和总部项目为契机,推动仁宝在大陆的第二个十年发展,立足四川辐射中国西部和全球市场。
     蒋巨峰与陈瑞聪签署了 “四川—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成都市市长葛红林与陈瑞聪签署了 “成都—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投资框架协议”。
    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副省长黄小祥,仁宝集团合作伙伴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纬创资通董事长林宪铭、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冠捷科技集团资深副总裁谢继琮、奇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庆行等参加会见并出席签字仪式。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今日正式进入地铁时代 下午3点将开闸迎客
【 2010-09-27 07:01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09/27/012908367.shtml



成都地铁时代来临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地铁开通
【 2010-09-28 07:35 】 【来源: 四川日报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09/28/012909868.shtml

本报讯(记者 方小虎)我省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又取得重大成果!9月27日,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地铁——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乘坐试运营首次列车,考察成都地铁1号线和沿途站点建设、运行情况。
    刘奇葆指出,现代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要以成都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为契机,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大力加强成都市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硬件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省委常委、秘书长陈光志,副省长王宁,成都市市长葛红林等一同考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地铁首日运行 6个小时 6万人次
【 2010-09-28 05:29 】 【来源: 成都日报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09/28/012909820.shtml

现场
  百岁婆婆坐着轮椅来“尝鲜”
  昨天上午,我市首条也是西部第一条地铁线——1号线一期工程举行了试运营开通仪式;下午3点,该线正式开始进行售票,迎接乘客。昨晚9时30分,成都地铁运营公司统计出了当日乘客人次——从下午3点到晚上9点的六小时里,累计进站客流59177人次,共计开行列车98列。



市民纷纷都来体验一把,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西部交通物流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的站长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站长蒋静
  “我对成都地铁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都地铁‘筹备前置’的理念保证了服务的高品质。”
  手握对讲机、身板站得笔直的蒋静一看就给人一种很精神的感觉,她昨日在火车北站、文殊院站、骡马市站进行了服务。别看她年纪轻轻,却已经是个具有相当经验的轨道交通服务人员了——在上海地铁服务两年,在重庆轻轨服务四年。谈到被成都地铁吸引的原因,蒋静笑言是家人先被成都这个城市所吸引,“我的老家就在四川,爸爸妈妈打算退休后就到成都来。正好成都地铁招聘,我就来了。”
  谈到成都地铁站长的职责,蒋静告诉我们,站长主要对车站进行综合管理,最重要的职责是保证安全运营。全线设有6个站长,每个站长负责2—3个车站的管理;她负责了火车北站、文殊院站和骡马市站三个车站的管理。在三个城市从事过轨道交通服务工作,如何评价成都地铁的特点?蒋静说,成都地铁“筹备前置”的理念让她印象深刻,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成都地铁的建设与运营贴合度很高,而且保证了运营期间服务的高品质。



市民从地铁1号线天府广场站进站

[发帖际遇]: ejlem去看野笏,花掉小米椒19个.

发表于 2010-12-11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浙江到成都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发表于 2010-12-11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量级”项目9月接踵落户成都
【 2010-10-09 07:55 】 【来源: 四川日报 】

投资规模和影响力前所未有
  (记者 李秋怡)承接产业转移、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刚刚过去的9月,一批大项目接踵而至落户四川,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影响力,均呈现前所未有之势。
  9月14日,戴尔和位于中国西部的四川走到一起——戴尔(成都)旗舰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
  戴尔在成都高新区设立的这个中国新旗舰基地是继厦门之后的第二个旗舰基地。这不是普通的生产和客服中心,其重要功能更在于,带动全球主要代工厂商在成都建立电脑及信息产品生产基地,为增加成都在全国乃至全球IT产业的话语权添上重要砝码。
  “戴尔认为四川省和成都市在IT产业方面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因为这里有世界级的优秀团队、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这里的经济环境、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和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远景都非常具有吸引力。”戴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闵毅达说。
  事隔一日,四川与新加坡,把14年友好交流合作的历史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四川与新加坡合作建设的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正式签署协议,并确定“安家”成都高新区。
  这并非是一次简单的项目落户。用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新加坡-四川贸易与投资委员会顾问林瑞生的话来说,这个牵引四川更快融入全球经济的园区将“像苏州工业园当年影响中国东部一样,成为影响中国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一个范例。”
  新川创新科技园将建成中国西部高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中新合作的标志性园区。不同于新加坡此前在苏州、广州、天津和吉林的投资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从规划伊始,就确定了方向:通过新川合作,双方将打造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活为一体,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园区,使之成为新一轮新川合作的重要平台。
  从签约到动工仅12个小时!这个以小时为单位的纪录是这样创造的:9月26日,四川-仁宝制造基地及总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次日,仁宝集团成都基地项目场平动工仪式就在成都双流西航港经济开发区举行。
  台湾仁宝集团是世界最大的电脑代工企业,仅仁宝昆山基地2010年预计500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产量,就约占全球产量的1/4。仁宝集团将在成都双流规划建设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并在武侯区设立总部项目,计划2011年4月竣工投产。
  9月27日,又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在成都建立一家拥有中文客服能力的运营中心,以支持澳新银行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澳新银行总裁邵铭高表示:“成都很自然地成为中国运营中心的落户之地,缘于其拥有众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以及成都在很多方面的领先地位。”
  投资中西部、首选四川,投资四川、辐射中西部,已经成为外商共识。

发表于 2010-12-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迅速成为中国LED产业的主要聚集区
2012年前改造150万盏 成都启动最大LED灯改造工程
【 2010-10-15 19:51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10/15/012930028.shtml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5日讯(记者 蒋亮 实习生 陈于思)记者10月15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国内领先的LED灯具企业新力光源宣布从本月起将为成都红旗连锁节能改造节能改造20万盏盏LED灯,并计划到2012年底力争完成全市150万盏LED灯具的节能改造工程。记者获悉,这将是成都市展开的最大一项LED灯改造工程。
  环保LED灯成都高新区造
  “若非提及,或许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在前不久开通的成都地铁一号线,点亮夜间道路、照亮地铁隧道的LED路灯、照明、导视甚至夜间发光牌系统,以及成都高新区28平方公里内13条道路的路灯、成都华联里的所有灯具都来自新力光源。”新力光源常务副总裁张明自豪地说道。
  事实上,成都造的LED照明早已实现了从普通照明到数字照明的跃升。据张明介绍,目前新力光源已拥有各种专利15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余项,国际专利达8项。“对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新力光源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研发和技术,其产品节能降耗指标比普通照明降低了50%至60%。”张明透露说,目前新力光源自主创新的新一代交流LED技术已申请到2项国际专利,比现有LED灯具节能30%至50%。



成都新力光源将为红旗连锁改造20万盏LED灯

发表于 2010-12-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前改造完成150万盏灯具
  作为成都市新能源领域高科技企业的排头兵,新力光源为推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和其他商业模式,加快了照明行业的节能减排进程。随着与红旗连锁签约,新力光源将从10月起为红旗连锁近1000家连锁超市的20余万盏灯具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此举也开创了全国范围内大型连锁企业全面实施节能改造先河。
  “此次节能改造,原有灯具全部换成新力光源最新自主知识产权LED条形灯管。在大于原有灯具照度的需求下,每支18瓦的LED灯管将替换原有30瓦日光灯,从而实现40%以上节能。全部更换完成后,红旗连锁五年将可以节约6600万度电,节约运行费用约600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节约标准煤2.7万吨。”相关专家介绍说。
  记者获悉,新力光源将通过商业创新模式力争在到2012年底完成全市150万盏LED灯具的节能改造。

[发帖际遇]: zjsdr在锦江宾馆请大家吃饭唱歌,花掉小米椒5个.

发表于 2010-12-1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LED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
  相关专家表示,成都市是科技部确定的十城万盏示范城市之一,在发展LED产业上具有良好的科技、人才、产业和市场基础。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先后出台了《成都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引用工程试点实施方案》、《成都市LED照明产品应用规划》等规划和政策,通过实施科技专项、促进市政公共照明应用、配套发展背光源项目、鼓励商业机构使用LED、实行十城万盏示范政策等措施,全市LED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应用推广等均取得积极成效,使成都迅速成为中国LED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之一。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成都从事LED照明应用产品生产的企业已达30余家。在上游环节,成都东骏激光公司能生产蓝宝石衬底材料,四川新力光源有限公司能生产白光高转换效率荧光粉。在中游环节,四川瑞安特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大功率LED封装技术,并形成了年封装LED器件100万只的生产能力。在下游环节,20余家企业可生产LED显示屏、交通信号灯、LED照明、液晶显示和投影背光源等LED应用产品。

发表于 2010-12-1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平方公里成都打造 IT研发“硅谷”
【2010-12-11 10:34】 【来源:华西都市报】
http://city.newssc.org/system/20101211/001119300.html

选址高新区东部以及中和场区域,整体规划预计将在明年正式出台
    华西都市报讯(熊远亮王伟记者杨东)从高端产业到产业高端,从IT制造软件外包到IT研发,成都又将向前迈出一大步。昨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学坤在参加2010中国国际新一代无线通信暨中国4G峰会时透露,成都将在高新区东部以及中和场区域划出10平方公里,专门用于IT信息研发与高端载体的打造,该整体规划预计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届时,成都还将建设一个超级“视频中心”,不仅可以实现视频与音频共享,还可从有线到无线,与用户全面互动。
    10平方公里造IT研发“硅谷”
    从3G到4G,究竟有多少技术需要革新,有多少生活方式可能改变?在昨日的4G峰会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以及国内的IT精英们纷纷描述了行业的未来。作为东道主,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傅学坤也给众多看好成都、投资成都的IT企业及精英们吃下了“定心丸”。在致辞中,傅学坤透露,成都将在高新区东部以及中和场区域划出10平方公里,专门用于IT信息研发与高端载体的打造,建设一个研发的“硅谷”。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在过去5年来努力培养软件和外包发展,以天府软件园为核心,在成都高新南区不断地完善设施,改善整个生态环境,聚集企业和人才,吸引世界5大通讯商与国内知名的通讯商都来到了高新区。
    截至2010年10月,成都通信产业已聚集相关企业110多家,从业人员4.5万余人;2009年实现年产值398.4亿元,同比增长21.1%。
    “有了这样的基础作支撑,成都高新区就有了更新的想法。”傅学坤透露,无论是3G或者是4G,或者是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给成都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就是通讯技术的研发。在这个产业,成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源地,一个重要的基地。根据规划,在高新南区原来规划的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建设1000万平米的房子,专项支持。此外,高新区还正在规划,在高新区的东边与中和场镇,再拿出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专项用于新的IT信息研发和高端载体的打造,这个计划将在明年上半年出台。

发表于 2010-12-1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巨头联手建超级“视频中心”
    “未来的生活,很多内容可能就是通过一个移动终端来控制和实施。”出席峰会的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副总经理周清久描述了基于3G、4G以及三网整合等多种技术支撑下的未来生活:在回家的路上就可通过手中的移动终端,控制家中的空调、电视与网络,将温度调到最舒适、将电视调到最喜欢的节目,查看网络上的最新资讯等等。
    除了对未来的展望,与四川电信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项目。昨日,傅学坤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全力打造智能城市的成都,正着手建设一个超级“视频中心”。该中心将集3G、三网整合、智能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实现三大转变,一是从有线转变为无线;二是从只有听的音频转化为听与看共享的视频;三是从只有被动接收到可以全面互动。这个改变将对成都人的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变化,看电视、上网、打电话等都会广泛受益。
    据透露,着手实施这个项目的将是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四川九洲、索爱三大巨头。特别是四川九洲,作为国内三网整合的领军企业之一,此次涉足视频中心,更是如虎添翼。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彭锐锋也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证实了这个消息。

发表于 2010-12-1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海边的城市才舒服

发表于 2010-12-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广东的,来自海边的城市。
    实话实说,海边没啥意思,除了能看见大海。经常都因为台风、海啸、海浪而担惊受怕,不如成都内陆城市有安全感。
    而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类的文明最早大多由内陆城镇创造,后来有了轮船,文明才转到沿海。
    现在,从世界各地看,风水好像又转回来了,又从沿海转到内陆地区了:
    美国原来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现今就不如西部的城市了,世界著名的硅谷、波音、微软、英特尔等等都诞生在美国西部,而非美国东部纽约、华盛顿等城市,难怪前美国总统女儿当年既接到了东部哈佛大学录取通知,也接到了西部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但最终选择去了西部的斯坦福大学。
    如今,这一幕西移的浪潮也感染到了咱们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直是东部沿海经济增长最快,但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却是咱们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尤以咱们四川和四川成都为甚。
    从今年世界IT巨头纷纷落户成都,我们已经依稀看到新的文明的曙光正从西部,从内陆再升起......

发表于 2010-12-11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了这一趋势,而且成都正好有比广东更适合我和我更喜欢的工作,所以就过来了。
    不是不爱家乡,家乡好的一面是离海边近,可以看海,但看多了也就没味了,单调了。
    咱们广东人,为了到草原骑马,要跑几千里路到内蒙或四川阿坝;
    为了看冰川和雪山,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西藏等地,因为咱们沿海,从南到北都没有冰川和雪山;
    为了滑雪,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和东北,因为咱们东南沿海几十年都难见到美丽的雪景;
    为了看名山大川,也要跑几千里到长江源头的四川等地;
    为了泡温泉,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等内陆之地,因为全国最好的温泉应该是四川海螺沟;
    为了看大型天然湖泊、湿地和沙漠,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青海、云南、新疆等内陆地区,因为咱们沿海几乎没有这些东西;
    为了看多民族的异域风情,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云南、新疆等内陆之地,因为咱们沿海各地,从南到北少数民族不多,即使有,特色也不是很突出;
    为了看我国古代文明、文化、文物和历史遗迹,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等文物古迹多的内陆,这点咱们沿海各城市几乎为零,没法与内陆城市相比;
    为了看航空航天、火箭卫星和载人飞船发射,看新一代飞机等,也要跑几千里到四川等内陆地区,因为咱们沿海城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很快,但这些高科技的东西仍然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而成都,这些资源是最富有和最集中的,不出一两百公里,不论温泉、冰川、雪山、滑雪、草原、湿地、湖泊、漂流、民族风情、航空航天基地、名山大川、各种自然保护区、各种历史文物古迹等,几乎应有尽有,什么都有。
    所以,还是内陆,尤其成都可看的地方和内容多,还是内陆好,还是成都好。工作之余,不出百把公里什么都有,要看什么有什么,要玩什么有什么,这才是最宜居的地方。

发表于 2010-12-1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178楼的观点。我去年随英特尔公司从上海迁到成都的上海人。现在算是新成都人。我现在很喜欢成都,把老婆、小孩也弄过来了,她们也很喜欢成都。

发表于 2010-12-1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沿海漂泊了几年,今年从广东回来,现在在成都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收入不比沿海少。回到家乡,真的很好、很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