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巴中人,因为学习因为工作,从2000年开始,每年都要去南充很多次。我老婆是营山的,我在营山也呆了这么多年了,蓬安也常开车过去耍,次数已经只能用N来表示了,我来说说我对两个城市的感受
在小时候就知道有个营山,因为我们巴中所有学校用的粉笔都是“营山粉笔”和营山的“合成胶水”,说明营山的人在80年代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头脑
川东北的遂宁,南充,达州,广元,巴中,广安,在四川基本是最落后的区域。近年来得益于四川的8大中心城市建设,南充和遂宁从2000后,变化是一年比一年快,特别是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但是南充下辖的蓬安,营山,仪陇,阆中却变化不大,GDP都差距不大,包括与巴中(以下巴中都是特指巴州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巴中),2009年,GDP蓬安营山都是60多个亿,而巴中是100多个亿(我不是说巴中比你们好,巴中很差很差,只是列个数字而已)。
一:关于交通
1:铁路
巴中人坐火车首选是广元,现在巴中发广元的班车是一小时一班,滚班发,其次是达州也是一小时一班,过年过节的时候特别明显,巴中的街头火车票售票点都是写的广元和达州.很少听人说巴中人到营山搭火车,就是有那也是特指巴州区靠近仪陇的那几个乡镇的人。
营山与蓬安的铁路之争,那是肯定的,毕竟2个站就那么10多公里的距离,停了营山肯定不得停蓬安,还有就是从地理位置来说营山比蓬安更在两个大站的中心位置,确认营山为主站这也是常理,也符合实际要求,至于传说中是否营山站背后有人帮助了一把,这都是我等百姓不知了
2:公路
巴中到营山交通特别不方便,到今天2011年都只有一辆直达车(05年开通的,原来都是在仪陇转车),车早上从巴中出发,下午从营山返回,并且经常空载,说明巴中与营山的交往人流并不多,但是有个特列就是在巴中工作和生活的营山人特别特别多,不知道为什么。巴中与蓬安的交流就更少了,至今也没有直达车,但是蓬安在巴中的人也挺多。
巴中到仪陇是S101唐巴公路,2级路,路面虽然不宽,但是路面非常好,跑100多的速度是很容易的。75公里,收费12元。仪陇到蓬安是S203(仪陇到华蓥)虽是省道但还不如我们这里通乡公路好,怎么得也是三级公路,73公里左右,收费15元,那路况就不说了,不知道怎么那么差,路窄弯多且急,并且坡多,能跑上60就不错了,走过的人没有人不骂的那么差的路收费却那么贵。南充近年来发展的确很快,但是下边几个县的路啊,一声叹息……
营山的乡镇我开车去过:太蓬山沿线,星火沿线,小桥,洛市沿线,回龙丰产沿线
蓬安的县镇我开车去过:蓬安-福德沿线,金溪沿线,会龙,长乐沿线
感觉2个县道路路况都不怎么,亟待升级建设
。
关于高速:现在的渝陕高速(实质是广安到巴中的高速,在巴中接在建的巴中到西安的高速),正在前期准备阶段,在巴中上任市委书记的争取下,据说明年开工,走线初步公布的是巴中--营山--广安,也带动下营山东北部的落后地区(那里真的很落后)
城市映像:
营山:
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都不怎么样(北门河改造除外),旅游就不说了,没有什么亮点,包括最出名的太蓬山,去一次失望一次。娱乐业严重不足,餐饮行业档次太低,每次回营山都不知道怎么耍(打麻将除外),街就那么两条,一哈儿就逛完了,一到下午,满街都是闲逛的人们,老人多,中年耍人多,年轻人很少很少,早上上班体味不到什么上班的感觉,没有车水马龙(也有好处开车方便),没有在街头看到过一手拿面包一手拿牛奶飞奔的人们(这个场景在巴中几乎天天早上都在上演,堵车太严重,没有办法只有跑步上班)。一到晚上除了大礼堂哪里没有什么耍处(本来大礼堂哪里也没有什么耍的),曾经觉得营山的城区环境卫生还可以,但是近两年来也成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营山街头有个特殊现象就是:街头车很少,但是出租车很多,并且经常空载;街头豪华车很多,并且经常是20多岁的小年轻在开。
蓬安:
总体感觉好过营山,这得益于嘉陵江傍城而过,得益于周子古镇,得益于司马相如故里的名号。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城市附加值的确高些。
一个地区是否好过另一地区,是否强过另一地区,不是看哪个高楼修的多,不是看哪个高速里程长,不是看看那个星级宾馆多,不是看哪个地区的GDP高,那些表面的东西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有多大的关系?那是当官们追求的“政 绩”,而我们普通老百姓,比的是哪个可支配收入高,生活环境好,生活方便程度,生活幸福感强等等。这才是我们值得比较的值得骄傲的
大家都是难兄难弟,共同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