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试对流沙河先生上联
(参赛联)
流河河先生“繁湖盛肆”上联挂网以来,应者如云。我上不来网,看了几百副下联,心痒难禁,于是让人手把手教,现学上网。半月以来,与联友交流,收获很多乐趣,撰了数十比下联,现按赛事要求,选出其中三比,大致按写作时间先后,撮录于后,致流河河先生,并求教于诸方家。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1:新繁月朗,盛肆联歌夜未央
对句2:新繁月朗,铁(贴)面清风春又来
对句3:田园梦好,天府名区春正来
流沙河先生为四川著名学者诗人,我20年前在棠湖公园读过先生写的公园门联:“千枝铁脚,飞花梦海;一双玉腕,流水归江“。奇特的想象,飞扬的文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年过去,今天看到先生的这比上联,更生崇拜之情:姜是愈老愈辣了!首先是平仄协调,音韵流转,自然妥帖;二是语言老道,返朴归真;三是内涵丰厚,发人深思。
正如网友所言,上联初看平实不惊,细思确为不易。
新繁数千年历史,山川胜概,人物风流,从何处着笔?“青白水长”四字高度概括,举重若轻。青白(清白)二字巧用地名又引人遐思,“水长”者,源远流长也。从而自然地引出唐代清官李德裕疏江凿湖,造福一方的善举。“今犹在”三字,把历史拉回到今天,当年的东湖、唐代的园林、寺庙、古街,我们今天还享受着古人留下的遗产和恩惠。这难道还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上联短短十一个字,概括了这许多的内容,也许还远远不止这些。这种举重若轻的笔力,少有人办得到。
更难能可贵的是,流沙河先生上联给下联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与有些所谓名人的所谓“绝对”故意刁难应对者,形成鲜明的对照,可谓虚怀若谷。
话虽如此,要对好上联,难度很大,以我的理解,难点有四:
其一:上联以“水长”为眼,一以贯之;下联需另觅一“眼”,并与上联相应;
其二:上联“青白”巧用地名,且含有深意,一语双关;
其三:上联“卫公”需用官诰人名相对方见工稳;
其四:“今犹在”是有出处的熟语,下联忌生造。
除以上四点之外,还须注意出句“卫公遗泽”为偏正式名词短语,切莫因有动词,“遗”而误判为主谓短语,“遗泽”也非动宾关系,否则功亏一篑矣。
下面以我的三比下联,求教于流沙河先生并诸联友:
对句1:新繁月朗,盛肆联歌夜未央
“新繁月朗”承接上联,自然过渡到写今天;“新繁”地名,借字面义与“青白”对仗。(“青白”原为“清白”,应看作形容词,且“清白”、“新繁”皆有出处,二者对仗,恰如连璧)。“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古人没见过的清平盛世————这是下联创作的基点。接下来是具体的描写:“盛肆联歌夜未央”,“盛肆”使用借对的方法,“肆”借“世”或“氏”的音(借对,有借义和借音两种,古人常用,例略。实际上也不必拘泥,按《联律通则》,名词短语的修饰成分,允许异类相对,因此,“盛世联歌”可以对“卫公遗泽”,同属名词短语)。“联歌”即对歌,是民歌对唱的一种形式。“夜未央”是“长乐夜未央”的缩写,古人常以之写夜宴的欢乐;“夜未央”,指良夜还没有结束。曹丕《短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夜未央”即月正中天的意思。整个下联,以“月朗”“联歌”“夜未央”等元素,表现“繁湖盛肆”是一座不夜之城。
联中嵌入“盛肆”二字,一是主题的需要,二是考虑对联的不可移动性。
对句2:新繁月朗,铁(贴)面清风春又来
该联主要从社会风气,廉政建设方面着笔,照应上联“青白水长”。
宋 赵抃人称铁面御史,又称“铁面春风”。
史传赵抃作成都转运史,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为世所称道。后人为纪念此事,以此为堂号曰“琴鹤堂”。今四川尚存二贤祠,为纪赵抃与杜甫所建。大文豪苏轼平生看得上的人并不是很多,亲手为其树碑立传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而赵抃就是其中一个。为他写了《赵清献公神道碑》可见赵抃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崇高声望。现江浙一带正热演赵抃的清官戏。传清白江得名,是谓赵抃曾指江明志,他指江说:“吾志如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
对句3. 田园梦好,天府名区春正来。
该联着眼于成都打造田园城市的背景。“天府名区”暗指“繁湖盛肆”。“天府”是四川的誉称,原本是个官名(掌握人间珍宝的官署)。此处借其官名的意义与上联“卫公”官诰名相对。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建设美好家园,国富民强,繁荣兴盛,既是古人之梦,更是今人的追求,在这美好的春天,我们正为实现这个愿景而努力。我们是站在古人的肩头上,做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新繁在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历史的前头,但继承传统文化,打造田园城市,“繁湖盛肆”只是一个开始,而不是一个结束。我们应该比古人做得更好。这也许就是流沙河先生上联让我们思考的问题吧?
匆匆不敢具名,谨留电话以候教。
13880128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