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mkjio

欢迎各行各业都来向蓬安县农牧业局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一老妇7年参加19次听证会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987532

发表于 2011-7-1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运动式反腐,却大搞运动式贪腐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987532

发表于 2011-7-1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400多名官员上腐败预防课 课后5人抱钱自首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987532

发表于 2011-7-25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各部门都有好消息,农牧局有吗?

发表于 2011-7-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部门的领导都提升了,怎么农牧局没有?

发表于 2011-7-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公平
发表于 2011-7-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知道的

发表于 2011-8-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牧局工作做得很好,群众很满意。
发表于 2011-8-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再加一条领导不提升么

发表于 2011-8-7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评:天天说“我” “我”又是谁
廖小言

2011年08月04日00:4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新闻调查
    您对“我是局长”现象怎么看?
官员脱离群众
权力需要监督
官员需提高素质
其他看法,我有话要说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甘肃兰州一旅游局长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大声设问。

  “这我管不了,你要跳楼,这是一、二层,你到五楼跳。”河北承德一乡镇党委书记对寻求帮助的群众说。

  言为心声,这些第一时间反应出来。脱口而出的“真”话,透视出当下部分官员,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无意识中当做个人权力来对待;折射出部分干部,把公权当私权,凌驾于群众之上;反应出少数领导,忘记了人民是衣食父母,背离党和人民的重托。这些现象凸显出现实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百姓说这是“最雷人的官腔”,媒体说这是“最需要清洁的口腔”。病因看似出现在表面的腔调上,病灶实质上是在内在的骨子里。

  “我”是谁?“我”是人民的一份子,是受党和人民委托,在管理岗位担当一职的“人”。有了权力,却产生了问题,“我”就变成了群众眼里的“官”,不再是群众心中的“人”。

  冷静分析,“忘了‘我’是谁”,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群众的“思想病”。其病理特征是,没有搞清楚“我”和“我们”的关系,没有搞清楚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治病两个良方:须臾不忘,权力来源于人民;笃行不怠,权力服务于人民。

  要清楚认识“我”。“我”永远是“我们”这个汪洋大海中的水滴。没有“我们”,小小的“我”就会被蒸发,被湮灭。要不断校正“我”。手中有了权力,更要谨言慎行,权为民用,言为民发,不能一朝权在手,就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和言论。要塑造谦逊的“我”。掌权掌惯了,做出一点成绩,容易被上级宠,被属下哄,要清醒认识到,工作是大家做的,位置是群众给的,唯“我”独尊要不得。

  经历过三落三起的小平同志很少说“我”,仅有的几次是这样表述的,见到家乡的父母官邓大德,他说:“你大德,我小平”;给孩子分糖,他说:“我可就这点权力”;家人开玩笑和他要高速过路费,他说:“从革命那天起,我就没有钱了”。谈到文革时,他沉重地说:“我,也有责任”。给自己做总结时,他郑重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几句话,我们看到一个平易近人、看淡名利、勇于负责、与民相亲的伟大的“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弄清楚了“我”是谁,嘴里才说得出暖群众的话,眼里看得见百姓的苦,心中装得住人民的情。 “我”是人民的公仆,“我”手中的权力,要为权力的来源负责——那就是人民。

发表于 2011-8-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民网评:天天说“我” “我”又是谁
廖小言

2011年08月04日00:40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字号  
     
新闻调查
    您对“我是局长”现象怎么看?
官员脱离群众
权力需要监督
官员需提高素质
其他看法,我有话要说

   




  “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甘肃兰州一旅游局长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大声设问。

  “这我管不了,你要跳楼,这是一、二层,你到五楼跳。”河北承德一乡镇党委书记对寻求帮助的群众说。

  言为心声,这些第一时间反应出来。脱口而出的“真”话,透视出当下部分官员,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权,无意识中当做个人权力来对待;折射出部分干部,把公权当私权,凌驾于群众之上;反应出少数领导,忘记了人民是衣食父母,背离党和人民的重托。这些现象凸显出现实中存在的脱离群众的危险。百姓说这是“最雷人的官腔”,媒体说这是“最需要清洁的口腔”。病因看似出现在表面的腔调上,病灶实质上是在内在的骨子里。

  “我”是谁?“我”是人民的一份子,是受党和人民委托,在管理岗位担当一职的“人”。有了权力,却产生了问题,“我”就变成了群众眼里的“官”,不再是群众心中的“人”。

  冷静分析,“忘了‘我’是谁”,实际上是一种脱离群众的“思想病”。其病理特征是,没有搞清楚“我”和“我们”的关系,没有搞清楚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治病两个良方:须臾不忘,权力来源于人民;笃行不怠,权力服务于人民。

  要清楚认识“我”。“我”永远是“我们”这个汪洋大海中的水滴。没有“我们”,小小的“我”就会被蒸发,被湮灭。要不断校正“我”。手中有了权力,更要谨言慎行,权为民用,言为民发,不能一朝权在手,就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和言论。要塑造谦逊的“我”。掌权掌惯了,做出一点成绩,容易被上级宠,被属下哄,要清醒认识到,工作是大家做的,位置是群众给的,唯“我”独尊要不得。

  经历过三落三起的小平同志很少说“我”,仅有的几次是这样表述的,见到家乡的父母官邓大德,他说:“你大德,我小平”;给孩子分糖,他说:“我可就这点权力”;家人开玩笑和他要高速过路费,他说:“从革命那天起,我就没有钱了”。谈到文革时,他沉重地说:“我,也有责任”。给自己做总结时,他郑重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几句话,我们看到一个平易近人、看淡名利、勇于负责、与民相亲的伟大的“我”。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只有弄清楚了“我”是谁,嘴里才说得出暖群众的话,眼里看得见百姓的苦,心中装得住人民的情。 “我”是人民的公仆,“我”手中的权力,要为权力的来源负责——那就是人民。

发表于 2011-8-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034/15323998.html

发表于 2011-8-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农牧局学习

发表于 2011-8-7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农牧局有付科以上20---30人,科股室站几十个,到底要像谁学习?

发表于 2011-8-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局办公室和计财人员办事最认真。

发表于 2011-8-7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发表于 2011-8-7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发表于 2011-8-8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利待遇好不好

发表于 2011-8-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腐农民刘绪玖:我是被腐败分子逼上绝路的
http://www.mala.cn/thread-2468254-1-1.html

发表于 2011-8-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再爆窝案,数十官员落马
http://www.mala.cn/thread-2828706-1-1.htm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