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研墨

我与地震灾区”和“难忘的记忆”(结果公示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感谢祖国 http://www.mala.cn/thread-2423174-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斑竹

发表于 2011-3-20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2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爬行小坝 http://www.mala.cn/thread-2423201-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漂行漩坪http://www.mala.cn/thread-2423204-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穿行禹里http://www.mala.cn/thread-2423206-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绕行陈家坝http://www.mala.cn/thread-2423208-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堰塞湖边的午餐http://www.mala.cn/thread-2423211-1-1.html

发表于 2011-3-2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汶川  搵泪  问天
http://www.mala.cn/thread-2423141-1-1.html

张文辉  15852499735

发表于 2011-3-2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  心手相牵

我来了
明眸盈泪
骨肉情深啊
我为您牵挂
告别云山珠水
穿越雷雨不分日夜
苦苦寻找生命的呼唤
真情
温暖冷却的希望
手牵手
轻轻抚慰心灵的
沧桑


再见了
欲言又止
血脉相连啊
别为我牵挂
纵有万水千山
崎岖前路有爱同行
细细聆听生命的乐章
憧憬
描绘美丽的蓝图
心连心
共同托起明天的
太阳

发表于 2011-3-20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  他乡的思念
骆庆明

    离乡别井虽然不是第一次,但对家的思念却比以往更加浓烈。
    在汶川的临时安置点里已经度过了一个月,十多人的小集体一起同甘共苦,仿佛让我回到十多年前读大学的日子。一样的床铺,一样的朴素;一样的忙碌,一样的笔耕不已;一样的勤恳,一样的挑战自我……。不一样的是这里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经常缺水缺电,没有丰富的书籍、没有锻炼的场所、没有多姿多彩的青葱校园。
十五年前,胸怀理想,背负着亲人的期望,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开始了五年漫漫的求学之路;如今,胸怀壮志,满载南粤大地的深情,奔赴“5•12”大地震的震央汶川,走上了支援灾区的爱心之旅。过去,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只有一纸书信,千里传递着亲情的问候;如今,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一张无形的移动网络,可以把思念连接、把衷情尽诉,即便如此,却也难以慰籍他乡的寂寥。
    上大学时,离家一别就是半年,出门前亲人总有说不尽的叮咛;回家了,慈爱的父亲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到火车站接我。世事沧桑难料,四年前,敬爱的父亲离我们而去,岁月流逝,但他的音容笑貌却始终不曾远离。如今,我身在汶川,仿佛他仍在家中守候,仿佛仍推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在车站的出口张望……
在汶川的板房,我度过了自己34岁的生日,2天后,我的女儿在家中也度过了4岁的生日。生日的那天,我打开电子邮箱,收到了妻子发来的一张电子贺卡。不需要豪华的礼物,不需要隆重的仪式,一句淡淡的问候已经足够,静静地回味,那悠长悠长的真情如轻烟如暖流慢慢地注入我的心扉。遥遥万里,我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也只能是一张电子贺卡,一张充满动感的卡通电子贺卡,远方的祝福,换来了女儿一阵阵活泼的笑声,或许这也是送给我自己的一份最好的礼物吧。
    一个多月了,每每听到女儿充满稚气的声音,我的心里都洋溢着丝丝甜蜜。这天,她在电话里“表演”背诵古诗,五首诗娓娓道来一气呵成,让我又惊又喜。援川的历程,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对女儿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成长的历练?只是,这一个多月来,辛苦了,我的母亲,我的爱人。
在汶川,我的工作是治病救人、下乡赠医施药,我对亲人的思念只能深深地埋在心间,对我而言,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回味;而对于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灾区群众而言,思念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我把思念化作对灾区人民一片真挚的爱心,和全国各地的关爱汇聚在一起,共同燃起心中炽热的火炬,一起融化灾区寒冷的坚冰。

(作于2008年8月4日)

发表于 2011-3-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汶川印象

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骆庆明

    汶川,以前并不知晓。       
    汶川,震灾惊动世界。
    无情的“5•12”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占据着电视、报纸、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也牵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汶川,轮廓逐渐清晰。
    汶(wèn)川县因汶水(现岷江)得名,距今至少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汶川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距成都146公里,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都江堰,西北和东北与理县、茂县相连,总面积8820平方公里。岷江纵贯县境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达48%。,海拔1325米,周围有众多山体围绕。总人口十万多人,其中占总人口的26 %左右,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
    地动山摇的刹那间,汶川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巴山蜀水,遥隔万里,那曾是一个从未想到的地方;心灵守望,天涯咫尺,那是一块日夜思念的土地。
既遥远又亲近的汶川,我为您牵挂!
    在这天地同悲的时刻,没有人可以平静,华夏大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朝着震央出发,救伤者、护公物、修公路、捐善款、运物资……..
      千百年来,医者悬壶济世,以仁爱之心医治世人的伤痛。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到灾区去是我的一个心愿,灾后的一个多月,我有幸成为东莞市援川医疗队员。不必考虑,不必犹豫,我义不容辞地走上奔赴汶川的征途。从成都到汶川,本来只有146公里,因为山体滑波、道路中断而不得不绕道而行,经历两天难以想象的艰辛旅程,我们终于抵达了地震的中央――汶川。
    拥入汶川的怀抱,百感交集。
    在这炎热的下午,岷江两岸的汶川县城,道路宽敞、楼房整齐、商店林立,毫无保留地展示着昔日的繁华。如今,宽阔的路上穿梭着沾满尘土的抗震救灾车辆,高楼裂痕深深,危房处处,帐篷零落,人烟稀疏,仿佛无声诉说着人去楼空的无奈和凄凉,这是汶川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尚未完工的板房区,我们安营扎寨,成立一个简易的医疗点,日夜守护着群众的健康。随后的日子,我一次次走进汶川的县城、深入山上的村寨,才触摸到汶川那时刻跳动的脉搏,看到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朝阳下的汶川市场,人潮熙攘,人们各自采购着生活的所需;大部分机关、单位已经办公,人们办理着自己的事务,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阳光下美丽的山村里,村民在绿色的大地上耕耘,去收获翠绿的、鲜红的果实;朴素的山村里,居民在废墟中寻找可用的木板、石块,重新搭建起一座座坚固的房屋。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没有恐惧,有的是信心,灾难的阴影已经在他们的心中逐渐远去,汶川人正努力回到以前的轨道之中。
    面对灾难,汶川人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已经开始重建美好的家园,凭借他们坚强的意志、勤劳的双手,汶川必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汶川,给我留下终生难以磨灭的烙印。
    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作于2008年7月1日)

发表于 2011-3-20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震后四川更美丽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fromuid=871126

发表于 2011-3-20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5.12征文】一群淄博志愿者的三年北川情怀
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extra=#pid16933410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