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河西部队

光雾山旅游:没有什么比瞎折腾更可怕(南江县旅游局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6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切中要害,针砭时弊,值得借鉴

发表于 2011-4-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_50:}{:3_50:}

发表于 2011-4-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3_50:}{:3_50:}

发表于 2011-4-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解有才能有社会责任感,讨厌某些瞎折腾,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人民群众的感情。旅游局的及时回复虽然值得肯定,针对楼主的建议进行一对一的说明,其诚心也难能可贵,但给人的感觉总像论坛上那些告状回复贴,回复者针对告状人的问题在一点点的澄清,在详细而耐心的说明,最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事实都不是事实,所有的情况都是客观形成的,不是主观造成的,所有的结果都是大家努了力,排除了困难,坚持不懈才取得的,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目前还令人满意,但趁势总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为我们又成立了机构,加强了领导,制定了规划,加大了投入等等。楼主描述的某些问题我不敢说100%的事实,但相信绝大部分是那样应该没有错吧。哎,但愿决策者和执行者们这次是真正跳出了折腾的圈子,为光雾山以至整个南江旅游产业的发展找到了切实可行发展道路,因为我也不想像楼主一样再有万箭穿心般的心痛与纠结,但愿家乡的明天会更好。

发表于 2011-4-6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

发表于 2011-4-6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想法!
发表于 2011-4-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这样的帖子在某些人及部门眼中就是刁民!
不过在网友心目中却是一盏明灯!

发表于 2011-4-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楼主!:victory:

发表于 2011-4-6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头脑发热的人太多了!

发表于 2011-4-6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事求是”只有四个字,写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发表于 2011-4-6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njcnclpw 发表于 2011-4-4 0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楼主这样忧国忧民的人,南江的旅游事业必定兴旺发达!

ding

发表于 2011-4-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在瞎倒腾,整个社会都在瞎倒腾,甚麽(阳光警务)报案查案都叫老百姓,去玩电脑,中国人又有多少人懂电脑,嘿嘿!

发表于 2011-4-6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南江人,有如此好的旅游资源自然应该好好策划好好发展,之前看过一个姓熊的策划大师帮宜宾兴文天坑变“聚宝盆”的旅游策划,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做些借鉴,而不是一味搞些同其他景区同质化的旅游项目,而是应该以超常规项目带动常规项目。大家觉得呢?
发表于 2011-4-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打造旅游南江的思考
[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作者授权)发布   点击数:368   时间:2009-6-26   录入:桂子山 ]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的兴旺,“生态游”已逐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的重要方式。其不仅突破了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观念,拓展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而且有效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带动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南江地处大巴山深处,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具备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发展旅游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也是南江发展的必然方向。

    依托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非常富足:一是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南江拥有830平方公里原生态旅游景区、41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冰川时期“活化石”巴山水青冈和2462亩皇柏林,属世界范围内原始森林最集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旅游资源集聚区,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资源大县、中国红叶之乡。境内有光雾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神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皇柏林、小巫峡、断渠公园等10多个景点独具特色,有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经典景区。二是绿色资源优势明显:境内有四川省唯一获得AA级绿色食品品牌的产品 “云顶绿茶”和“云顶茗兰”,有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的翡翠米,金银花、核桃、中药材及板栗、竹荪、翡翠等土特产品也十分丰富。三是生态环境异常优美:南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降水量1200mm,年平均气温16.2摄氏度,无霜期259天。南江素有大巴山“百宝箱”之美誉,被誉为“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区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全县森林覆盖率62.2%,绿化率98%。全县有森林249.7万亩,其中原始森林50多万亩,草地15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810万方;境内有野生动物195种,其中有金猫、云豹、金钱豹、黑熊、红腹角雉、穿山甲、大鲵等国宝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1种,省级保护动物17种;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稀世独有的巴山水青杠,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它还有红豆杉、鹅掌楸、娑罗树、连香树、银杏等珍稀植物20种。
    务必抓住机遇
    务必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为旅游发展提供设施保障:坚持“联动审批、优化流程、缩短时间、办理高效”原则,畅通恢复重建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重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按照“提前、加快”的要求,大力实施恢复重建项目,加快启动产业恢复重建任务,确保震灾受损旅游相关企业达到和超过震前水平。构建交通网络,为发展旅游打通瓶颈:坚持把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作为突破瓶颈制约的关键,突出抓好交通能源、电力通讯恢复重建,努力改善发展条件。加快构建大交通。抓好以县城为中心、“三纵一横”为骨架、县乡村道为网络的交通建设,加快构建县域交通枢纽。全力配合抓好广巴高速、巴乐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巴汉高速过境南江并尽早开工,加快建设出县大通道。尽快启动野(羊溪)正(直)路、下(两)关(路)路等县内干道改造,打通与周边县、市断头路,加快建设县际县内环线。抓住扩权强县试点县机遇,为南江发展旅游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扩权强县试点,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省委、省政府下放的八个方面的权限,更好、更快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对于旅游发展而言,这种自主、快捷、高效的办事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优势。获得扩权强县试点,就等于在发展旅游上获得了胜人一筹的先机。这对于我们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无疑是绝佳的机遇,只要我们运用好了,必将吸引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南江“落地开花”,拉动南江旅游经济迅速发展。
    大力发展旅游
    旅游发展需要精心呵护,精雕细琢,逐步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南江旅游发展要按照“大旅游、大文化、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以整合旅游资源为手段,以实现旅游大县向旅游名县跨越为目标,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发展。
    更加注重品牌创建:采取综合措施,多管齐下,争创更多品牌,不断提升南江知名度,提高光雾山景区影响力。一要从提升旅游档次入手,创建旅游品牌。大力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光雾山国家地质公园、大小兰沟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红叶之乡和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切实提升光雾山竞争力和知名度。二要从提升城市品位入手,创建城市品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保障,全民动员,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城、省级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打造魅力城市。三要从提升南江名气入手,创建绿色品牌。立足南江黄羊、金银花、茶叶、生猪、山核桃等特色产业,积极争创原产地域保护、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品牌,着力将南江打造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四是从丰富文化内涵入手,创建文化品牌。大力创建南江镇黄金村、元潭乡字库村、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和焦家河村楹联文化村,光雾山镇、长赤镇楹联文化镇,小河职中楹联文化教学示范基地,桃园景区、大坝景区楹联文化景区,中国楹联文化县和省级文化先进县,丰富文化内涵,增强南江文化影响力。 更加注重文化挖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文化有机融合在旅游发展之中。一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从汉张鲁屯兵汉王台、诸葛亮厉兵秣马牟阳城等传说以及牟阳古城、米仓古道等遗址入手,着力挖掘蜀汉文化、三国文化,在一些景点开发上打上厚重的历史印痕,进一步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增强景区承载力。二要深入挖掘红军文化内涵。以加快红四门城墙、长赤禹王宫、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等申报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深入挖掘红军可歌可泣的战斗史、视死如归的英雄史,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让红军战斗和生活的地方充满活力。三要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内涵。以“巴山背二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歌谣,编排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歌舞、小品、杂技等节目,创作和推出文学、书法、美术等旅游文艺作品,努力创作出一批富有巴山特色、巴山风格、巴山气质的文艺精品。四要积极建好文化阵地。推进朝阳新区“三古”文化产业园区、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和县体育场馆等文化标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中国山水画博物馆和光雾山民俗风情村,加强光雾山歌舞团建设,规范发展拐棍宣传队、女子秧歌队、龙狮唢呐队等民间文艺队伍,努力弘扬南江文化。更加注重名气提升:南江旅游最大不足就是名气不够,外界知之甚少。提升名气,要采取强力措施,从多方面入手,长期不懈抓好抓落实。一要加强宣传,以宣传促进名气提升。利用多种形式,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方法,不拘一格加强宣传,切实提升南江旅游知名度。通过开展红叶节、南江灯火节、光雾山文学笔会、光雾山书画展、光雾山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的节庆活动,提升光雾山旅游名气。加强市场合作,加强川陕旅游片区协作,与川、陕、渝等地的旅游主管部门联合、旅游景区联动、旅行社联网,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促销网络,构建川陕渝旅游金三角。强化媒体推介作用,在《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网和西安、成都、重庆等地新闻媒体上以及“旅交会”、“旅发会”、“西博会”等尽可能多的平台上进行主题宣传,扩大南江旅游知名度。二要打造精品,以精品带动名气提升。突出“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四季风光,打造奇峰怪石的山景、瀑潭叠翠的水景、原始荒美的林景、特色鲜明的园景等生态旅游精品以及红色精品、民俗精品。优化旅游线路,推出红叶观赏、山景观赏、水景观赏、林景观赏线路和红色旅游线路。丰富旅游活动,在桃园适当地方可以进行攀岩、蹦极、滑翔等项目,在大坝景区进行滑雪、野地生存、林中探险等活动,建设森林游乐园等,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游客兴趣。三要强化服务,以服务推动名气提升。从“行”上下功夫,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主干道、景区道、游山道等相通相连的交通大网络;从“住”上下功夫,加快宾馆建设改造,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从“吃”上下功夫,建好宾馆和农家乐,突出农家特色,以绿色食品、山珍野味留住客人味觉;从“娱”上下功夫,让客人宾至如归;从“购”上下功夫,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旅游食品等旅游商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努力形成吃、住、行、娱、购“一条龙”服务。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机制的创新,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一要强化组织保障。要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领导、落实责任、落实经费,认真研究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推进重大旅游文化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产业发展议事协调制度、目标考核制度和督办问责制度,形成党政全力推动、部门密切配合、社会整体联动的旅游发展工作格局。二要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体系,将旅游文化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大户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进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领域,积极争取旅游文化发展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建立健全旅游文化招商项目和投资信息库,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三要严格目标考核。建立健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考核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督促检查,将旅游经济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核,逗硬实行奖惩。同时,要加强旅游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狠抓人才引进和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壮大人才队伍,发挥人才作用,努力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发表于 2011-4-6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旅游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南江县紧紧依托“生物基因库”、“西南大氧吧”、“光雾天下灵”、“红叶第一山”美誉的光雾山风景区之优势,努力打造生态旅游名县。先后举办了七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并配套举办了“中国·四川南江黄羊节”;成功举办了“中国·四川光雾山文学笔会”等,先后被授予“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中国红叶之乡”、“中国人文奥运最佳人文旅游景区”。2010年1月成功创建了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南江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配套完善、科学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的四季风光为总体布局,重点打造了以“燕子岩”为代表奇峰怪石的山景,以“十八月潭”为代表瀑潭叠翠的水景,以“牟阳故城”为代表原始荒美的林景,以“香炉山”为代表云蒸霞蔚的云景,以“铁炉坝”为代表特色鲜明的园景,以“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景观。燕子岩、韩溪河、牟阳故城、香炉山、黑熊沟、大小兰沟、天然画廊、滑雪滑草场、温带植物园、铁炉坝生态观光园、十八月潭、小巫峡等一大批生态旅游景点脱颖而出。

  近年来,全县改造旅游干环线公路700多公里,整治景区公路300多公里,建成景区观光栈道21公里。建成了陈家山、桃园、牟阳故城、十八月潭等8个景区移动通讯基站和桃园景区35千伏输变电站。配套完善了景点标识、安全防护和环保等设施。全面提升了酒店接待能力。10年来,全县旅游设施总投资达到6亿多元。

  近年来,南江县大力开发风光名信片、风光影碟、红叶徽章、红叶卡片等旅游纪念品,具有地方风味的旅游土特产品,石雕、根雕、编织工艺等旅游工艺品,生产和加工携带方便、食用便捷的旅游食品,每年实现营业额200万元以上。同时还先后引进了四川中大旅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在南江开办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并达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收、旅游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全县由旅游而催生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专业村达120多个、特色种养专业村达280多个,建成旅游新村12个,生态文明示范村80多个。特别是光雾山镇焦家河村和铁炉坝村,家家户户兴办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2008年度旅游接待人数78万人次,收入3.685亿元;2009年度旅游接待人数102.5万人次,收入5.3亿元;2010年1至8月旅游接待人数85万人次,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28%、40%,旅游业一跃成为了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
(来源:巴中日报)
发表于 2011-4-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态旅游突破发展。把旅游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和战略产业实施重点突破,香炉山、燕子岩、天然画廊等精品景点陆续推出,景区新增和改造旅游公路65公里,新建旅游宾馆和农家乐75家,连续举办七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南江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红叶之乡、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旅游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30.8%、旅游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83.9%。 (来源:巴中日报)
发表于 2011-4-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2日南江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节选)
2010年工作回顾
三是旅游名气增大全面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能力提升。铁(炉坝)大(坝)路硬化、桃园景区公路“黑化”和闪(塘湾)印(水坝)路改造全面完成,玉(泉)闪(塘湾)路路基改造完成80%;光雾山集镇、铁炉坝、焦家河等风貌塑造全面完成,牟阳宾馆二期工程基本完工,景区设施不断完善。启动米仓山AAAA景区和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光雾山被命名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全年接待游客145.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1.6%、52.8%。

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时期,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扩大内需、秦巴扶贫连片开发、灾后产业振兴、中央扶持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等历史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主动有为,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培育特色产业、推进项目工作、改善民生事业、扩大改革开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跨越发展。“十二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8亿元,年均增长28%(同口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16亿元,年均增长1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7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90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0元,年均增长1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城镇化率36%以上,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努力实现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的目标。
发展生态旅游围绕把光雾山景区建成最佳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目的地目标,完善旅游“六要素”,力争实现接待游客167万人次、旅游收入9.8亿元。抓基础促提升。编制完成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营销策划,完成大坝、铁炉坝修建性详规;完成玉泉—闪塘湾、香炉山—大小兰沟、陈家山—新民等4条公路硬化;完成牟阳宾馆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月琴坝接待区。抓营销促名气。创新经营模式,逐步理顺管理体制,推行景区门票联网销售,探索春夏季半价游;拟办光雾山“山花节”,创新红叶节办节模式;加大宣传推介和区域合作,发展团队旅游;积极招商引资,增加特色旅游服务项目,延长旅游链条。抓创建促规范。扎实开展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米仓山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依托大旅游,开发“光雾山四宝”,积极挖掘旅游文化,赋予旅游文化内涵。

发表于 2011-4-6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位有思想、有见地、敢讲真话的人,有关部门和领导应该认真看看该贴。

发表于 2011-4-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用了心的

发表于 2011-4-6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回复的也很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