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铁木冰光

【5.12征文】殇址重建 玉树长青【诗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4 |
人勤春来早。

紧邻结古镇的大日山峰上白雪尚存,但灿烂的阳光、水流潺潺的巴曲河,无不传递着高原上春天即将到来的讯息。

结古镇上,一派繁忙景象。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个全新的玉树正在崛起!

这是一项集四面八方援建者于雪域高原上的系统援建工程——

按照中央部署,北京市、辽宁省和4家央企——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负责玉树对口援建工作。

一声令下,各路援建大军疾驰玉树。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4 |
到去年施工冬歇时,3000多名北京援建者顺利地实现援建玉树开局之年的任务;辽宁省援建完工756套农牧民住房,开工210套城镇住房,164套房屋的维修加固全部完成……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3万多援建者戮力同心,创造着高原重建的传奇,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民族之情,人间大爱。

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内容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灾后恢复重建——

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道路险阻。

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艰苦不怕吃苦,风雪强斗志更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4 |
经过青海人民和援建者的顽强拼搏,在5个月左右的施工期里,完成了大部分农牧民住房重建,开工建设大部分城镇居民住房,全面完成可修复住房维修加固。一些支撑长远发展的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为三年重建赢得了主动。

这是一个在科学规划下将科技环保生态与科学发展理念融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工程——

作为重建工作重点的玉树结古镇,在市政规划上充分采用了科学的理念,设计了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城市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电力、通讯、给排水、燃气管线将进入地下。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5 |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头。重建伊始,保护生态、绿色科学就成为重要指导思想。

三江源区各地则根据不同实际,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生态保护。2010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大大高出前几年的年均投资。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5 |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面对繁重的重建任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奋发图强,凝聚力量,以实际行动踊跃投身到重建家园的伟大进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6 |
不等不靠,顽强拼搏——这就是玉树人奋起的写照!

从我做起,重建家园——这就是玉树人坚定的信念!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6 |
“党员领导干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事业中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是这场特殊战斗中的中坚力量和依靠基石。”玉树州委书记旦科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7 |
2011年,是玉树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灾区重建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计划将完成200亿元左右的重建投资。玉树灾后重建计划将全面完成农牧民住房重建,城镇住房完成总任务的90%,实现80%的入住率,已开工的13所学校和两家医院将全部建成,开工建设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实现重建任务大头落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7 |
这意味着,到今年底,玉树受灾群众将基本入住新居,无惧高原严冬,孩子们的新校园梦想也将全面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8 |
在即将到来的这个万物复苏的重建春天里,玉树这片热土必将续写新的奇迹。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将挺立在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8 |
严冬过去,春天将至,希望在高原上生长,一支支重建大军集结玉树,玉树新一轮重建高峰即将到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9 |
面对特大灾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卓越指挥,全国人民鼎力相助、无私奉献,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省人民和灾区干部群众团结拼搏、共克时艰,共同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奇迹,谱写了气壮山河、情动天地的英雄赞歌。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49 |
地震波及范围约3.58万平方公里,其中重灾区面积4000平方公里、极重灾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 246842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10多亿元!受灾最严重的结古镇,平房基本全部倒塌,楼房倒塌过半,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0 |
青海面临大考,中国面临大考。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0 |
震后第一时间,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跨越万里大洋,传遍神州大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0 |
震后第二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迟出国访问,飞赴灾区。“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就在震后第五天,胡锦涛总书记把这12个大字,写在了刚刚复课的板房教室的黑板上,更把建设新玉树的铮铮誓言写在了雪域高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1 |
同人民在一起———地震当天,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赶赴玉树县结古镇。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1 |
地震当天,省委、省政府快速反应、有力指挥,立即召开省委常委会和省委省政府联席会议,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面作出安排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建立起政令畅通、运转高效的指挥系统,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1 |
“地震摧毁了我们的房屋和家园,但摧不垮我们的精神和意志;灾难夺去了我们的亲人和同胞,但夺不走我们的信心和勇气。”在遍地瓦砾上,强卫铿锵有力的话语激励着每一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1 |
“灾难孕育希望,奋斗开创未来。我们悯人,但绝不悲天。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化哀伤为坚强。”……骆惠宁激动人心的话语让人们擦干眼泪,勇敢重建。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