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铁木冰光

【5.12征文】殇址重建 玉树长青【诗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灾不可挡,但我们能够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在“科学、依法、统一、有序、有力、有效”十二字方针的指引下,抗震救灾工作全面开展。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道道指令、一项项决策,从昼夜不熄灯的帐篷指挥部里传出: ———以最大程度搜救生命!以最优的服务妥善安置群众!以最强措施恢复秩序!以最快速度恢复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面对那些失去亲人,依然用无私帮助别人、温暖别人的干部群众时,强卫禁不住热泪横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省长骆惠宁因熬夜而发红的眼睛让每一个受灾群众印象深刻。在救灾帐篷里,骆惠宁蹲在地上,给多吉80岁高龄,在地震中伤了腿的老母亲一口一口地喂水。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在最困难的地方,都能看到鲜红的党旗飘扬。“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是每一个基层党员的誓言。危急关头,党和人民在一起;困境绝地,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废墟上,受灾群众指着鲜红的党旗,用“看到了党旗我们就有了主心骨”这句话,诠释着对党最朴素的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玉树,是什么力量帮助受灾群众站立起来?是不抛弃不放弃的以人为本理念,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是团结的力量,是凝聚的力量,是责任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国家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来救我的!” 在玉树的废墟下,藏族妇女卡吉被困49个小时后终被部队官兵救出,重见阳光的那一刻,她这样说。 “我看到了国家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从电视上看到,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力量向玉树汇聚的时候,正在广东讲学的玉树结古寺佛学院昂噶教授放下心来。“生命至上,民生优先,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无论面对何种特殊环境,无论面对何种特殊考验,始终把“人”放在第一高度,集中国家的力量办大事,众志成城、坚不可摧,这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战胜重大灾害的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媒体把玉树地震的消息传播到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13亿同胞的心便齐向青藏高原腹地。一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战役迅速打响。地震救援中,最多的时候共有一万六千多名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部队官兵、3700多名公安和消防边防官兵、2700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1400多名专业救援队员在救援现场。———这是团结的力量,是凝聚的力量,是责任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国家力量!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玉树地震中再次闪现。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距离省会西宁八百多公里,途中要翻越多座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艰险的路途,对救援人员本身就是一种考验。但是,救援人员脚步没有一刻停歇———在震后的头两个晚上,没有电,就用手电筒、车灯、发电机照明救人,没有大型抢救设备,就采用双手刨、双肩扛救人。72小时黄金救援期,从废墟下救活1433人;黄金72小时过后,继续不遗余力地搜救生命,共又救出22人;随后又利用3天时间,集中开展拉网式搜救行动,确保不留一个死角,不遗漏一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爱,不仅是救援人员的匆匆脚步,更是13亿人一点一滴帮助———

在西宁街头,拄着拐杖的老妈妈向捐款箱中放进了20元钱,这是从她的低保金中省下来的。

在浙江温州,企业老板毫不犹豫地捐出几百万元,“这是我的社会责任”。

……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年了,温暖我们的,不仅是这一幕幕的感动,更有一些永远镌刻在玉树高山草原之间的名字———

阿福、杜金玉、李德业、曾敏杰……他们为了玉树的新生,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

这就是中国优势———八方驰援,无私奉献;

这就是中国情怀———爱心涌动,情义可感。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玉树强烈地震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创伤,但是在灾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没有屈服、没有放弃,各级党委和政府、各方援助力量以“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的坚定信念,成功开启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灾后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艰难中,玉树踏上了浴火重生之旅。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紧张的高原大救援相比,重建之路更为漫长,挑战更加严峻———强卫说,玉树灾后重建是迄今为止在高原开展的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是在制约条件最为突出的地方开展的灾后重建,是在生态保护最为重要的地方开展的灾后重建,也是难度极大的重建。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难也要铸造辉煌!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场动员范围广、投入力量大、建设速度快的灾后重建战役在2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

震后第88天,在结古镇举行了灾后重建第一批项目开工仪式暨万人誓师大会。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灾区,一场让每一个玉树人都住进新家园、过上新生活、拥有新幸福的重建战役正在进行。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早日让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伫立在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省委书记强卫说。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青海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我们要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我们要坚持科学重建、依法重建、高效重建、和谐重建,我们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顽强作风,我们要“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为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社会主义新玉树而奋斗!”万余名参建干部、工人、各界群众庄严宣誓。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