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精美仪态万千的东方维纳斯——紫竹观音(上)
我不敢妄加评论,在我的记忆中,我见到的最美的佛雕是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佛,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负责建造奉先寺的唐朝石雕匠师,在构思如何雕凿卢舍那佛容颜时,曾经大伤脑筋,后来灵光一闪,偷偷地以武则天做为模特儿,所以现在大家所看到卢舍那佛含蓄优雅的笑容,正是武则天的微笑。当地人亦称卢舍那佛像为“武则天像”。那尊大佛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那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额宽颐”, 丰满富态,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笑意祥和。这段描写自然是我去龙门石窟所见,但是,我这次去的安岳石窟——毗卢洞中的水月观音,可是惊世核俗的佛造像。我只觉得:太美了。
且不说别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安岳毗卢洞是安岳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窟,因此此处石刻就由此命名,但实际上毗卢洞最具观赏价值,最令人流连忘返的却是观音堂的“紫竹观音”,即水月观音。据说西方一些学者给这尊佛雕估计,说是起码价值几十亿美元。好在这尊佛雕至今保存的完好无损,或许是观音菩萨自己护体,加上中国老百姓竭力保护的原因吧。
我们且不管这尊佛雕价值有多高,我就觉得这个雕琢于宋代,造型集美丽华贵于一体的佛雕,实在是没得无法形容。
请随我就多角度,多方位的来欣赏这位仪态万千,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美神——安岳毗卢洞观音堂的水月观音——紫竹观音吧。
这里需要顺便说一下,毗卢系梵语,意为“清静法深”,佛教称过去佛为毗卢遮那佛,所以佛教寺院有毗卢寺、毗卢庵、毗卢殿等。
毗卢洞相比华严洞,又另当别论,如果是华严洞的造像精湛,个个神态潇洒一,那是自然,可想必这毗卢洞观音堂中的“紫竹观音”而言,那我不敢说不能相比,我只能说,这紫竹观音实在是美得让你流连,美得让你倾倒!
当我刚一见到紫竹观音,我心中涌起的第一映像是:这是“杨贵妃出浴图”!当然我不敢妄言,因为我心中有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