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njlq

真正的日记(开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你的1月20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0日 星期五 小雨(大寒)

今天是农历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到了,难怪今天天空中也飘起了小雨,还有一些寒风……

每天在网上看了不少的东西,不时都有一些想法冒了出来。前不久在很多媒体上都看到,中国政府的网址开通了,就是“中国政府网”几乎在第一时间我就去看了,由于实力的原因,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远远超过一些其它地方网站。确实这正如一些评论所说的一样,标志着中国政府的更加透明和大度。但是我在看后,有了些许遗憾:第一,没有留言板。第二,没有论坛。由此看来,这个网站还是一个单方面的“灌输”,没有与民众或者网民进行交流的地方,这就使得这个网站的作用受到了折扣。我们知道,新华网的论坛,人民网的强国社区都是非常火爆的论坛,上面有很多真知灼见,可以说官方也从中得到了很多信息,温家宝总理就说,他时常要到论坛上去看看,可见论坛不仅是百姓“发牢骚”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官员获取信息的重要管道。因此,中国网没有论坛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我们希望这个遗憾尽快会消除……

使百姓把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向国家倾吐……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3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3日 星期一 阴

今天到过年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似乎人们在工作中增加了一些懈怠,毕竟有很多人都开始沉浸在对年的幻想之中。尽管大家觉得现在“年”已经越加没有传统中国意义上的“年”的意义,但是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年还是喜庆和令人思念的。

到了这个关口,我注意到的媒体都在不断的放出一些信号,比如在一个媒体的言论中,我就看见这些说法:中国公务员廉洁度低的原因就是,当初的报考者本身就无所谓什么崇高理性和抱负,无所谓什么价值和信仰,而是基于经济人的理性算计。所以等位子稳了权力大了,一旦有了机会,就会下手去贪,去捞取个人最大利益……在现实中好像确实如此,而国外的发达国家是从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当中选拔公务员,这样这些优秀的人一般不会以当官作为自己的终极目的,而是纯粹出于一种荣誉感和自我实现感,这种选拔确实可以去除一些虚有其表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不去效仿和推崇呢?如果一个社会缺乏奉献精神,太多的人都去追逐自己的利益,我想这个社会会有许多隐患。当然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发表于 2006-1-2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1-2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政治 政治 政治 还是政治???!!!

[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思考的一个视角,风花雪月我不会。

发表于 2006-1-2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写了两段文字,其中一段文字还在等待斑竹“搜身”,突然看到自己那个头像下面的注册日期是“2003.11.05”,唉,真是日光如梭啊,不知不觉间,两年的时光就从自己身边悄悄溜走了,也就是说在麻辣社区已经度过了两年。或者可以这样说,见证了麻辣的成长。当然对于麻辣的成长,或许我们都不好说什么,但是毕竟在这上面留下了我们的文字。每天早上7:30分左右,我就登陆互联网,准时去的网站就是天涯和麻辣,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消息,我都想着麻辣。如果没有什么其它原因,我想我还会与麻辣一起走过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5日 星期三 阴

有很多人在与我的交谈与接触中都说我的思维是一种比较偏激的思维,甚至有一些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要怀疑。有很多朋友在看了我发表在社区里面的日记后,也这样告知我,确实,我自己都这样认为。我现在时常记起父亲批评我的话语“你的世界观还不成熟“,每每听到这一席话,我就有些忿忿不平。不过一想,毕竟父亲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这里我想叙说一下自己关于日记的一些随想和记事。

记得我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就喜欢一些文字的东西,在父亲的办公桌的抽屉里边经常看到一些装帧非常精美的日记本,当然我最开始是经常翻阅其中的一些好看的插图,这些都是一些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也就使我从小就认识了一些中国的知名画家,这一点,我觉得真的是受益终生。那时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就是一个成天都在上班的人,每天早上就提拎着一个人造革皮包出门,中午有时一家人还要等他吃饭。而且就是假期也不例外,父亲说“学校的行政人员是没有假期的”,就这样父亲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终日忙碌的人。当我慢慢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父亲经常在一个本子上面写的东西就叫做“日记”。后来读书后,父亲就说,一个人是应该写日记的,那时的榜样和教材就是《雷锋日记》和一些英雄人物的日记,老师也说,日记就是要记载一天当中最有意义的东西,以至于后来我看见《鲁迅日记》后,我都在怀疑,这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日记?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就逐步开始写起了日记,现在回过头去看以前的日记,往往是一种“悲喜交加”的事情,喜的是,这是自己一段成长的经历;悲的是,这些日记太多扭曲的东西,因为其中有很多文字并非自己心声,而是一种伪善和逃避。好在我们今天对历史的观照已经清醒和实际得多,事实就是,如果我们反观昨天的时候,脱离历史,漠视背景,人人都会成为超人。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每天的劳作是非常辛苦的,晚上回来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写日记的习惯依然没有荒废,现在时常翻开那些简陋而镂刻着时代印记的日记本时,脑海中尽是一些使人难以忘怀的画面,好像那时的人、那时的事又存放在自己的面前。

回城读书后,日记仍然坚持,当然这时的日记写的尤为简洁,有时就是一个记帐,真正对于读书的许多经历和事体却都略去了,是读书的生活枯燥,还是读书的生活实在繁忙,这些都无法在日记当中找到“影子”和记录。现在很想写写读书时候的一些事情,遗憾,同学的名字忘却了,音容笑貌远去了……(今天暂时写到这里,明天补起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1-25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L302201在2006-1-25 14:09:00的发言:
刚刚写了两段文字,其中一段文字还在等待斑竹“搜身”,突然看到自己那个头像下面的注册日期是“2003.11.05”,唉,真是日光如梭啊,不知不觉间,两年的时光就从自己身边悄悄溜走了,也就是说在麻辣社区已经度过了两年。或者可以这样说,见证了麻辣的成长。当然对于麻辣的成长,或许我们都不好说什么,但是毕竟在这上面留下了我们的文字。每天早上7:30分左右,我就登陆互联网,准时去的网站就是天涯和麻辣,有什么好的和不好的消息,我都想着麻辣。如果没有什么其它原因,我想我还会与麻辣一起走过

这位老兄,你引用我的这段文字,要说明或者还是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26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月26日 星期四 多云

明天单位估计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事情了,而且家住外地的人也可以提前走人了,今天的事情还真是不少,一会儿是会议,一会儿又是团拜会,所以“真正的日记”估计是无法写了。过年这几天我也无法上网,因为要到外地去看父母。于是只有暂别麻辣社区。各位,只有春节后再见了,狗年见……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_^,我的日记居然在第二页去了,这是我的日记开篇以来第一回啊,春节也慢慢远去,一切又将恢复正常。

 楼主| 发表于 2006-2-5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5日 星期日 多云

 

    已经是好几天没有来写日记了,以至于我的日记已经隐藏到第二页去了(^_^,这是第一次哈)。众所周知,这是由于春节的原因。在中国最为看重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或许这是最为中国化的节日,尽管媒体不断有文章在呼吁,春节将随着时日的推进被慢慢的淡化,看来这是一种杞人忧天。今天已经上班了,春节已经渐渐的离我们远去,一切的一切都将趋于正常和平静。人们的一切生活都将进入一种平淡和无味,因为亲情、团聚、倾诉这些最为传统的凝聚力将随着春节的离去而消解……

    今天是狗年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如果没有其它的原因,我的日记仍将继续,将继续我的风格……

    对了,25日日记所涉及到的内容,将在以后陆续补上。

发表于 2006-2-6 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轻轻的,我来了……
Des

发表于 2006-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6日 星期一 多云(下午晴)

 

    前不久,听到当地的媒体播出了一则新闻:某村最后一批居住在山洞里面的村民住上了新居,并且体现了××的关怀云云。乍一听,真的我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都是什么时代了,还有“山顶洞人”?后来问了一些同事,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就是现在都还有居住在山洞的村民。于是我又想开了,按说这些都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应该好好管理的事情,在你的管辖之内,难道你不知道?如是,这就是你的失职,可是我们的一些人,偏偏把自己的不作为当成了自己的业绩,在村民搬家的时候,以此大做文章……严格说,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还要津津乐道?究竟是该向村民道歉?还是村民敲锣打鼓向政-府送捷报?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用思考的问题,但是我们为什么还有这样多的人在弱智?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