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丰南区违规建别墅调查:一路违规的“唐墅壹号”
2011年07月31日 16:01:41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正在建设中的“唐墅壹号”别墅(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柯勇 摄
(新华视点)一路违规的“唐墅壹号”
--河北唐山丰南区违规建别墅调查
新华网石家庄7月31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李俊义、王清颖)“唐墅壹号”--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一个在建的高档纯独栋别墅区。近年来,国家多次下令禁止建别墅,为什么这样一个别墅项目还能堂而皇之地扶摇直上呢?
“新华视点”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唐墅壹号”不仅大片占用耕地,而且征地、审批、建设、销售各个环节层层涉嫌违法违规。有关利益方想出了种种招数,跟国家政令法规“捉迷藏”,成为部分地方顶风建别墅的典型案例。
征地:未批先占,拿走农民的“命根子”
从丰南区政府步行10分钟,就到了“唐墅壹号”工地。邻近一条新建的旅游商业街,有仿古式建筑和大片人工水面。
“年底将建起一期149套别墅,均价每平方米2.2万元,都是高档纯独栋别墅。”一位售楼人员介绍,“马上还要开建二期70套。一、二期总共219套,占地20.4公顷。”
尽管售楼人员一再推介“高贵”“尊者”的卖点,但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丰南区丰南镇艾坨村的村民们关心的只是自家的耕地。
“这块地本来是我们村最好的土地,一等地,种的是玉米和小麦。都是水浇地,机井和水管都建得很好,哪怕是妇女和孩子,谁一摁电钮,就会定量出水浇田,旱涝保收。现在都毁啦……”65岁的村民李中伯回想起来就痛心。
从2006年春天起,区、镇政府陆续征用了艾坨村1002.19亩耕地,用于兴建各种商业、基建、商品房项目,后来的“唐墅壹号”就在其中。此后将近4年,一部分耕地被转包给了别人,更多的干脆白白地撂荒了。
正在建设中的“唐墅壹号”别墅(7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柯勇 摄
“那时他们把这些地都圈起来,不许我们种。村民反对征地,就来了很多警察。我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地还是征了,后来荒草都长到一人多高。”村民廉振宽说,“今年又征新地,我们村民就搭小窝棚住在地里,轮流护地,不让他们征。”
记者发现,圈地后将近4年间都没有履行征地手续。对这一点,丰南区副区长王玉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村民一听说要征地,就抢栽树苗、抢建房子,想多要钱。我们先把地占了,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损失。”而仔细钻研过土地管理法的廉振宽认为:“这是‘未批先占’,典型的违法。”
直到2009年下半年,唐山市国土资源局丰南区分局和艾坨村委会才签订了《征收土地协议》。而对这个协议,多数村民都不知道。
记者拿到两份当时由国土部门给艾坨村及有关农户的《征地听证告知书》,在送达回执的“备注”栏里,赫然写着“不申请听证”,由艾坨村委会主任李绪申签字,并盖了村委会的章。对此,王玉国说:“征地一定公示过,肯定是村民代表同意的,所以用不着再听证。”
可是记者采访了十几位村民,他们都说不知道有这个协议。李中伯说:“我就是村民代表,还是村里的党员代表,连我都不知道。”
经过一系列“擦边球”,艾坨村千亩良田变身为国有建设用地,“唐墅壹号”这个豪华别墅项目获得了登场的舞台,留给农民的是难以抚平的伤痛。村民王金塔气愤地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没有土地我们农民活不了。”
审批:偷换概念,为“顶风作案”开绿灯
自2003年以来,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国务院、国土资源部相继5次发布政令,要求禁止向别墅供地。但就在这样的禁令之下,“唐墅壹号”还是于今年3月开建了。而丰南区政府称,已取得开发这一项目的各种相关许可证。他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记者从这些许可证上发现了秘密。在“唐墅壹号”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看不到“唐墅壹号”的字样,每个证上的项目名称写的都是“悦湖郦景小区”,而用地性质是“居住用地”。
建设:边建边批,监管者“选择性失明”
边建边批,是“唐墅壹号”另一个让人疑惑之处。
几个许可证上漏洞百出。“唐墅壹号”3月就开工了,可是《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批准的时间是4月2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则是7月7日才批准的,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竟然只盖了丰南区住建局的章,却没有填写发证日期。
王玉国是这样解释的:“现在下面人办事太毛躁,很多细节容易忽视。但主要是由于我们不停地催促开工,想早点完成规划建设,所以才使开工时间早于建设工程发证的时间。而没有填写施工许可证上的发证时间,我们可以补着填上。”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具备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均属违章建筑,有关部门可强令拆除或没收。可是4个月来,“唐墅壹号”的许多别墅都已经封顶,却一直无人过问。
唐山房地产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规划、建设、市政、城管等政府部门都有执法部门,随便哪个执法者从这个工地旁边转一圈都能发现这里在违规建别墅,马上就能依法处理。重重关卡就是卡不住一个违规别墅,这说明监管者是“选择性失明”。在唐山,这种边建边批的行为并不少见。
销售:无证预定,背后竟有政府背景
截至7月28日,售楼人员说,“唐墅壹号”尚未取得《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但已卖出30多套了,每套预交房款30%的预定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规定,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不得进行预售,不得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定款等性质的费用。得知记者采访后,丰南区政府29日拿出了这个许可证,是由唐山市住建局颁发的,而发证日期竟然就是7月28日。
更令人费解的是,“唐墅壹号”的定金不是交给开发商,而是直接交给丰南区财政局。这个楼盘和政府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售楼人员的指点,记者来到位于丰南区财政局办公楼913房间的交款地点,发现这里是唐山市丰南区津唐运河生态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审计部。“唐墅壹号”的各种许可证上所写的建设单位都是“唐山建功置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那建功置业跟这个旅游公司又是什么关系?真让人如入迷宫。
旅游公司财务审计部的张姓部长说:“这个房子是咱们政府开发的,没有让他们开发商开发。但是政府没有开发资质,就是领导跟建功置业一说,借助他们的资质。实事求是地说,就是这么一码事儿。”
记者问:“为什么不让开发商开发呢?”
张部长答:“我们开发比开发商开发更有优越性。如果让开发商去运作,这个‘唐墅壹号’批不下来,现在对别墅(卡得)很严。”
“可是为什么又向旅游公司交定金呢?”
张部长一语道破迷津:“旅游公司董事长董秀峰就是我们财政局长,我们收钱就等于财政局收钱。”
记者转而询问王玉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不得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中央纪委、国务院也都严令禁止这种兼职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这些规定你们知道吗?”
王玉国说:“旅游公司是我们政府办的。”
记者又问:“政府直接充当开发商谋利,‘红顶商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你怎么看呢?”
王玉国没有作答,而是说:“丰南是开发打造一块生态旅游景区,政府也得有收益。我们是‘经营城市’,先把景观打造好了,然后开发建设,资源、土地都升值。”
简陋平房紧挨着“唐墅壹号”的艾坨村农民们,并不了解近年来“经营城市”的发展思路因“土地财政”的种种弊端而备受批评的情况,他们只是为自己被迅猛的城镇化进程落下太远而无奈地叹息。
廉振宽说:“政府把城区建得更漂亮,我们拥护。但不管怎样发展,都应该充分考虑我们老百姓的实际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