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川,心气无比开阔、眼界无比高远、人气左右逢源的区域合作架构;重庆,孤陋寡闻的一个孤苦零丁(注:不是“伶仃”)、孤芳自赏的一个孤家寡人、形只影单的一个西南造蘖者、茕茕孑立的一个经济麻烦制造者(trouble-maker)
有一个背景事实,实有必要作出清晰的澄清:
中国省际间的行政壁垒,省际间的市场分割,省际间的资源梗阻,远比欧盟区范围内国与国之间来得更甚!
比如,欧盟区范围内的国与国之间,生产要素(人力、资本、货物)可以自由流动,而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的各种行政壁垒、经济壁垒简直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一个地方随便出台一个土政策,就可以不许销售外地、外省的香烟、啤酒、商品串、要素串……。
有鉴于此,广东才发出了那一声深不可测、态度诡谲、极其无奈的喟叹:9+2的目的,就是要消除省际间的政治壁垒与经济壁垒!
于是,中国南方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个以“统一大市场”为终极目标的、幅圆辽阔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基于同样的理由,才有了“十一五”规划中由国家发改委操刀厉行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基于同样的理由,才有了省域经济内部的比如湖南境内的“长株潭”、比如湖北境内的“大武汉(1+8)”、比如黑龙江境内的“哈达齐”、比如辽宁境内的“沈达经济走廊”、比如山东境内的“济青城市群”、比如福建境内的“厦漳泉三角”、比如陕西境内的“关中城市群”、比如广东境内的“广深珠城市群”、比如四川境内的“成德绵”或“1+7”,以及跨省的“长三角1+16城市群”、跨区域的“省港澳”、跨省际的西南六省七方……
(一)虎据大西南:四川谋求区域合作的部分细节
最近几年,四川的对内对外开放大刀阔斧、风风火火;走出去,请进来,大气磅礴,器宇非凡!
不完全地,计有:
1、面向海外
(1)川港合作周
(2)川澳合作周
(3)法国设立驻川领事馆
(4)韩国设立驻川领事馆
(5)中俄农业合作协议
(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正式启动,“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将由四川成都承办!
由欧盟委员会、中国贸促会和四川省政府主办,成都市承办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合同签约仪式在成都市锦江宾馆隆重举行。
(7)在四川举办的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经贸会展好戏连台,层出不穷,根本无法尽数枚举
……
2、对内开放
(1)川京经贸合作及项目对接
(2)大西南6省7方合作框架,四川是事实上的“老大”
(3)9+2框架下,四川走出去,迎进来
(4)四川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诸省市民营经济领域的点对点合作
(5)四川高层访问辽宁、山东
(6)山东国有资本以BOT方式参与四川高速公路建设(乐山—宜宾线)
(7)浙江高层回访四川
(8)上海高层回访四川
(9)安徽高层访问四川
(10)云南省高层访问四川
(11)湖北省高层访问四川
(12)四川省高层光临重庆、指教重庆
(13)昆明市访问成都
(14)陕西二级城市访问成都
……
3、焕若天星之罗,浩比涛水之波:四川工业,一地繁花;巴蜀造城,波澜壮阔
(1)素来贫穷的藏区阿坝,以旅游兴市,经济出现神速般地奇迹式增长——九寨天堂,誉满天下。
九寨沟县,已经迅速崛起为我国广袤藏区的第一强县。蜀汉四川所分治到的阿坝藏区,事实上,已经成为藏族同胞除精神朝拜之外频相朝觐的经济圣地!
(2)甘孜,最后的香格里拉。
继九黄机场后的又一个高原机场已经列入规划,动工修建指日可待。甘孜,或许就是川母慈怀中的下一个阿坝。
(3)凉山,科技含量最高(卫星发射基地)的一个民族自治州;西昌城,盆地人阳光旅游的目的地。
另,凉山州,即将有两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4)攀枝花,西部的巨无霸钢铁航母,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集结之地。
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无处不彰显出这个巨人应有的钢铁骨架!
(5)雅安旅发大会的举办,导致其城建一年顶上5至10年,旅游设施建设触发了一次急行军式的巨跨。
(6)川南五虎,虎虎生威,一城一地,谁都是我巴蜀的精华:
乐山,四川高科产业继成都、绵阳后的第三城,新型工业化浪潮一日千里。广东佛山的三十余套陶瓷生产线的进入,使得夹江县一举成为中国西部的陶瓷建材城!
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必将是宜昌替代者的中国水电之都。且,宜宾的产业实力绝非宜昌可比。100亿级企业五粮液等强势企业群,凸显其川黔滇交界处的产业一霸。明年的旅发大会将会来到宜宾,宜宾城建必将出现远胜雅安的惊世一跨。
盐都自贡,川南工业重镇,四川的老工业基地。明年,100亿级企业“东锅”就会横空出世,就会象男子汉的阳具一样,以自贡硬质合金产品的坚挺,兀自雄起在川南的天空下。
甜城内江——成渝中点,川滇黔铁路枢纽。这座韵味十足似不堪重负的甜美之城,却高高地扛起了“打造成渝经济带中的制造业之都”的血红旗帜!就在明年,“川威”的100亿级巨型企业梦想,即可变成现实,一个矗立在重钢身边、一个重钢职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速跑健将、一个距离重庆九龙坡最近的威猛替代者,就会面东向渝,兵临城下!
内江市威远县,内江市的工业强县,西部百强之一,10亿级企业拥有数家,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民营经济异常活跃、遍地开花。
泸州,川西川南通江达海的黄金口岸,一个野心勃勃的西部化工城,名满天下的酒业圣都。不出几年,应该会涌现出100亿级企业。
(7)眉山,人文渊源无以伦比的厚重,新型工业化的又一个四川样板。
(8)资阳,广安,巴中,遂宁,四川四个新设的地级市。活力即刻迸发,那种咬牙切齿的牛劲与氛氤于丹田的拼劲,令人动容,令人惧怕!
(9)南充,四川在实施“经营城市”战略中崛起的优等生。
蓝天白云下,你不得不佩服,这座疑似贫穷的西部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10)达州,乃达万经济走廊、蜀邦东行湖北的四川前哨——形神魁壮,志趣奇崛,一个必会超越重庆长寿气化的“西部气化能源基地”。
达州,真金白银的资本已经有140亿到位,并随着建设流程一浪高过一浪地注下,落地生花,硕果发芽!
(11)“一马平川县过县”的成德绵,一座西中国永远无人可以替代、永远无人可以跨越的经济巅峰!
德阳,四川工业的长子,工业基地的工业基地(四川重装基地)!
绵阳,就是西部的高科产业化货真价实、真金白银的特区,西部顶级且唯一的科技城。
成都与重庆:公务员与下岗女工缠绵悱恻的骂和爱;成都,就是重庆枕畔那个喜欢打呼噜并睡了一次懒觉的男人!
由于与重庆互为邻居互为隔壁,所以,这一次成都从睡梦中醒来时,这个家伙好象是习惯性又明显有些神经质地将那堵想象中的“成渝之墙”猛地踹了一把。另外,成都这次梦醒时,他还狠狠地揪住重庆婆娘的头发不停地摇晃,直到重庆婆娘头晕眼花,直到做好早餐等夫开饭的重庆婆娘抱怨渐甚,醋意大发。
众所周知,重庆婆娘面对公务员身份、儒雅倜傥的成都郎,时常头痛,时常又爱又恨地矫情抱怨……:
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整车项目、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1000万吨炼油项目、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IT集群、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航空发达与物流发达、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科教实力与人才济济、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央行成都分行、重庆婆娘头痛成都军区及其对大西南的发号施令、重庆婆娘嫉恨成都铁路局、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美男子驾驶的枭龙战机,尤其是那份象要猎获其他女人似的漂逸潇洒、重庆婆娘头痛成都男人的城乡一体化、重庆婆娘嫉妒成都平原的似锦如花、重庆婆娘嫉妒成都是川中老大。
甚至于,重庆婆娘会嫉妒成都的冬无严寒夏无桑拿;重庆婆娘会嫉妒成都女人的贤良道德与丰姿娇嗔;重庆苦命的下岗女工及其一并下岗的重庆幺儿总是嫉妒成都公务员他妈的为什么总有车坐、他妈的为什么总有美人相伴、他妈的为什么餐餐有美食、他妈的为什么总有钱花……
4、外引内联,笔者对四川的进一步建议:
无所不用其极,无不一步到位,是我对四川对内对外开放工作方面的期待与叮嘱!
四川,将必然把大西南看作自己传统的固有腹地!在此基础上,四川应当着手建立与陕西、内蒙等西部兄弟省区更加紧密的经贸安排;并积极拓展与江西、湖北、东北板块、环渤海等兄弟省市的经济关联。
再强调一次,开放(广东、江苏)与民营经济(浙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法宝。存量调整式的改革,劳命伤财,基本不具“增长”意义、基本不具“发展”意义,最好少搞或者不搞!取代改革主张的是创新主义与第一主义。因此,创新主义、第一主义、重商主义、重工主义、大开放、民营经济,就成为四川经济崛起在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根本保障,不二法门!
更为具体一些,我们创作《四川省歌》如下:
第一,对外开放,学广东,学苏南。
其实,外部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的流转,呈现出“一路走过”的路径依赖。10年东莞、10年苏南、10年环渤,那下一个,就可能是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等,等不来;靠,靠不住;要,要不到。我们四川,只能从即刻开始,鱼死网破,拚死决战!
第二,民营经济学浙江;中小企业学意大利。
第三,国有经济,学上海,学山东,看东北。
第四,资源开发,学内蒙。
北方那片苍茫大地上的内蒙,一次出人意外令人侧目的黑马式崛起,得益于煤气开发及资源东输。比照与映衬之下,四川将会气留本土打造“气化”,水核并举,将中国最大二次能源基地(电)的荣耀与称号,当仁不让地一举拿下!
第五,旅游经济,禀持“帝国主义”,一路霸气,狂歌猛进!
第六,农业经济,奉行造城运动,经营城市,城乡一体,产业化,工商化,重商主义,蜀商运动。(注:蜀商运动=“先打工,后创业;先工仔,后老板;吃苦历练,苦尽甘来”)。
第七,工业经济中,重化、高科、民生轻工、能源经济齐头并进,“大而全、小而全”地地毯式推进,一步到位,唯美欧、唯日韩马首是瞻。
中国沿海一线的所谓“世界工厂”,不过是“四小龙”的二传手;四小龙,不过是日本的二传手;日本,不过是欧美的二传手。
欧美,才是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贞洁处女与破处之地;从而,欧美,才是四川的经济偶像与现代化的“母版”!
也许,我们有时并不讨厌“工业二奶”的妩媚妖娆;有时,我们也需要别人的消化道之物与二手材料,因为这些东西可能是一种有些肥力的肥料;但是,我们对处女却抱有更为浓厚的兴趣与当然的嗜好!
所以,四川工业,必须一步到位地直接向鲁尔区、向英格兰、向巴黎盆地、向“波士华”城市带、向伊州芝城、向加州硅谷学习!
成都平原的IT集群,就是这种“一步到位、直逼顶点”的典范!
第八,金融等三产,金融资源必须迅速向成都集结,抢占西部金融交易量的制高点。通过集结的金融资源,实现对经济资源的密集式配置,并优化这种配置,实现四川经济更为高速迅猛、更为高密地毯、更为持续永恒的狂飙崛起!
(二)关于区域话题:重庆,一个永不敢言说的口吃者;一个迈不开步伐的残废人;一个心忧炭贱愿天寒其实又无炭可卖的冒牌卖炭翁;一个只会关起门来唠唠叨叨而久不沐阳光雨露性已变态的柴门寡妇
1、我们除了在西南六省七方合作框架下见到重庆没有话语权的苟陪末座;我们除了在川渝“六协议”下见到重庆方抱住四川大腿仰视四川大树的跪地求荣;我们除了在渝黔的“贵阳会议”中见到重庆热脸与贵州冷屁股的一次“白生生”的呈现;我们除了在香港、澳门见到重庆人惯常的谄媚笑脸;我们除了听到重庆人不绝于耳的“小弟我重庆”、“四川老大哥”、“上海老大哥”、“天津老大哥”、“武汉老大哥”、“北京老爷子”这种粗鄙下流的江湖匪语,请问,我们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舞台、和平崛起百舸争流的中华经济平台下什么时候能够看到重庆那畏缩的影子、重庆那卑微的嘴脸;尤其是,我们什么时候听到过重庆人并不懂经济学辞令、并不懂经济发展韬略的经济话语权?
“经济领域的重庆声音”,是个什么东西,是那个十分著名的“张口就说谎、出口便成脏”吗?我想,应该是;我想,也只能是。
其实,2650亿的水分GDP、泡沫GDP;主要靠卖地获得的区区几百亿财政收入;8年时间近万亿投资落地之后只见到几片旧城改造的经济百慕大;一个“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天无三日晴”的扶贫对象;一个川东港城万州、一个靠企业兴市的涪陵都可以叫板的重庆主城……,重庆,能有谈论区域经济合作的话语权吗?重庆,能有谈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禀赋与资质吗?重庆侏儒,叫得动谁,拉得动谁?老子沧海一声笑,老子横眉问天下!
重庆,一个对经济资源怀着饥渴症状,一个饥饿得瘦骨嶙峋颧骨高耸眼球塌陷的“非洲经济”,一个嗷嗷待哺投入再多也不嫌多的经济阿斗,笔者怀着恨铁不成钢的一腔老四川人的热血,经过拨云见日的深深思索,经过振聋发聩的声声追问,我想,我想了又想,除了慈父般的中央政府继续加大对重庆的扶贫力度外,恐怕……
我认为,重庆的制造业,基本上,是一堆等待收购、迟早淘汰的破铜烂铁!
我认为,重庆的房地产,基本上,是一堆海口式泡沫、北海式垃圾!
我认为,重庆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一堆门可罗雀的闲置资产!
我认为,重庆的金融,基本上,是一场银企吵架;基本上,是一堆银行烂帐!
我认为,重庆的三产,基本上,是一堆藏污纳垢!
我认为,重庆的农业,基本上,不可能实现产业化!
我认为,重庆的失业工人,基本上,实现不了再就业!
我认为,重庆的城乡一体化,基本上,是一个必然的梦幻!
我认为,重庆的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基本上,是1997年发射升空的中国唯一一颗疑似1957年版本、必然脱轨坠毁的“吹牛卫星”!
2、接着问,重庆的区内合作、区内协调,以及那个蛊惑国人麻醉上级的所谓“大城市带动大农村”,进行得究竟如何?
成都有风风火火、遍地开花、全盘激活的城乡一体化,重庆有吗?重庆敢做吗?做了又能做得比成都好、做得更经济吗?
重庆,你之所以永远不敢谋求、永远不敢指望“区内谐调”,就是因为重庆辖区范围内诸城、各次中心之间永远都只能互称“山的那边”!崇山峻岭的重重阻隔,重庆地貌的支离破碎坑坑洼洼,注定了重庆做不到成都平原那种“成都到华阳,县过县;温江到都江堰,县过县;成都到德阳,县过县;德阳到绵阳,县过县”!
有一帮白痴级的重庆网络瘪三,在成渝互骂时竟用“县过县”来栽赃成都的所谓县城形象。我之所以忍俊不禁,仅仅是因为这种井蛙山民的匪夷逻辑;我之所以喷饭一笑,仅仅是因为山民们席坐于井底观看深不可测的天色万象时,竟会象读望天书背三字经一样地臆说自己的“巍峨山势”竟然是一种“区位优势”!
老子问重庆,台湾四面环海,玉山山脉东临万顷波涛的太平洋,与日本更是标准的一衣带窄窄的海水,玉山山区有区位优势?台湾的经济走廊、经济重心不在其死不想面对大陆的台西平原?
老子问重庆,“我在重庆,却从来没有去过我们重庆的北碚、双桥,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到城口、酉阳、秀山那旮旯”,有资格取笑“我在成都,经常去德阳,经常去乐山,经常去攀西,经常去阿坝九寨,经常去甘孜香巴拉”吗?
“县过县”,意味着人流、物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地毯式蔓延、一网打尽的摊饼式扩展!一个正在逐渐实现的愿景,也就是说,笔者希望以后我们可以听到四川人、成都人经常使用如下陈述:成都去九寨,县过县;成都去西攀,县过县;成都去达州,县过县;成都去广元,县过县;成都去汉中,县过县!甚至,成都去重庆,县过县;成都去上海,县过县;成都去香港,县过县;成都去纽约,村过村(注:一个有趣的“相对论定理”——在现代交通条件支持下,地球,已经收敛成一个家家户户频相往来的“五洲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