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乐山龚嘴电厂职工,厂址在乐山市沙湾区境内。从我们厂出发到沙湾到乐山去成都,都必须经过峨(边)轸(溪)公路沙湾段。
峨(边)轸(溪)公路沙湾段长约20公里,几年以前,这条公路破烂不堪,出行艰难。2008年,乐山当地政府与我们龚嘴电厂共同出资2000万,对这段公路进行改建,大家都想着,改建以后,这条公路肯定会变得平坦舒适了。
该路段从2008年8月10日至2009年8月31日,实行了一年的封闭施工,2009年11月3日通过了乐山市交通主管部门的交工验收。但是从2010年开始,这条公路就出现了多处路面破损,到了今年,路面情况越来越糟,到处大坑小凼,多处路段的路面剥离,甚至出现路基塌陷的现象,完全回到了公路改造以前的样子。(见图)
这样的现象也被当地政府所承认。据当地的“沙湾新闻网”报道:“2011年6月1日,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旭红率区交通运输局、安监局、运管所、交警大队等部门领导深入龚嘴镇对峨轸路整治情况进行调研,并召开了现场调研会。调研会对峨轸路现状进行了通报,各相关部门领导就下阶段如何对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以及如何长期有效维护道路的整洁和安全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2010年5月1日起施行的《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公路在交工通车运营2年以后才能进行竣工验收,即,峨(边)轸(溪)公路沙湾段改造后从2009年11月3日通车,要2011年11月才能进行竣工验收,也就是说,这条尚未竣工的公路,目前已经被列为需要“进行修复”的对象。改建不到两年的公路就出现如此的损坏,2000万元怎么会修成了这样一个豆腐渣呢?据专业人士分析,公路的路面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与垫层组成,修建不到两年的公路就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面层和基层的厚度不够造成的;而据知情人透露,公路在修建的过程中偷工减料的情况严重,修建方在交工验收的时候,甚至靠提供虚假材料才得以通过。
有职工通过内部途径了解到,因为我们厂也是出资方,所以对公路修成这样极为不满,还向当地政府的纪检部门提出,需要调查公路修建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是否存在腐败问题,但一直不见调查和处理结果。
2000万元修了一条豆腐渣公路,我们希望有人承担责任!
-----------
社区编辑备注: 沙湾区交通局关于峨轸公路沙湾段路面病害情况的回复 首先感谢网民对沙湾交通的关心和支持! 2008年,我区投资对峨轸公路沙湾段进行了改建。该路为县道,全长20.059公里,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实施,设计行车速度30公里/小时,最大纵坡7.75 %,沥青混凝土路面。 该路于2009年9月份竣工, 11月份经交工验收检测合格,进入了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自交工验收一年多来,虽我局多次组织施工单位对路面病害进行维修,但因公路在重车等原因的影响下, 缺陷责任期后期的路面病害急剧发展,造成现有公路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路面病害。其原因有:一是近年来钾长石货运量大增,车辆恶意超载现象非常普遍,运输钾长石的车货总重近100吨,远远超出了公路设计荷载标准。货运车辆恶意超载是造成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二是运输钾长石的车辆在公路交工验收后的试运营早期沿路滴漏腐蚀性(硫酸)水十分严重,硫酸水渗入沥青混合料层内,并在超载车辆碾压下,使沥青混合料中部分矿料上的沥青剥落,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下降,致使路面产生网裂。硫酸水的腐蚀作用是缩短路面结构层寿命,造成路面过早出现病害的重要原因。三是该路面下坡段长达4.8km ,平均纵坡达5.48%,最大纵坡达7.75%,且连续回头弯道多。由于行驶在该路段的超载车辆均采取向轮胎滴水冷却刹车,因此,造成该段公路路面长年处于潮湿状态。而该段公路陡弯急,造成超载车辆频繁刹车,从而对路面的磨损十分严重,致使该路段病害较为集中和严重。 目前,由于该路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内,我局已责成施工单位对其中15公里进行了修复,另5公里病害较重路段,施工单位正在制作修补方案,我局将进一步督促施工单位加快进度,及时对路面病害进行修复,并进一步加强管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