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天静小斋!

[讨论]四川为什么将达州边缘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4 13:41 |
[em01][em02][em04][em05][em06]

发表于 2006-2-4 13:41 |
[em01][em03][em04][em05][em05][em05][em06]

发表于 2006-2-4 13:22 |

元旦我回了一次家,本來人人都說家鄉美,結果回家后有點寸步難行的味道,從馬家到平灘如果以在江蘇的行車水平,不會超過20分鐘就可以到達,結果整整花了1個多小時的車程,路上爛得不成樣子,還常常塞車,江浙一帶都在大興高速路,可我的家卻沒人好好地維修保養原有的路,真是一種悲哀.當官的要負主要責任,企業也在不斷地索取,卻不付出.

[em02]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10月13][原图][25P]松金洋子——波霸的幻想无限!

 楼主| 发表于 2006-2-4 20:32 |

(接上)
达州历来喜欢利用灾情或者自身发展的不利局面来向上级有关部门诉苦,希望得到若干资金支援.本来这是一个发展地方,辅助落后地区的方法,但无节制或者无规划,无监督地进行类似于乞讨的行为实在是为达州人蒙羞.

我们作为新中国新世纪新达州的建设者,作为有胆量有气魄有志气的巴山儿女,应该走出去引进来若干先进的技术和锐意进取的人才,协助当地进行科技更新,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新能源,学习改革新措施,利用与创造并举,在全市新办一些科研与技术交流场所,修建有影响的科技展览中心,引导群众与学生尊重科技人员,学习科学,投身努力研发适合当地各项事业发展的新产品及新技术.


欲立改革潮头,迎接黎明,科技与文化发展异常薄弱的达州市需要知难而上,树立自我更新与自我创造,励精图治的志气,把若干社会闲散资金与下拨到达州的扶贫资金用于达州急需的科技与文化事业中去,创造达州的经济神话离开了科技与文化这对翅膀,那是插翅难飞.

只要达州市的若干领导措施得当,清正廉明,眼光高远,开发好达州老百姓的潜力与智慧,勤奋与坚持并进,相信出现一个科技经济文化并重而影响深远的新达州将指日可待.

 

 

如今的体育精神完全变味.竞技体育大行其道,而群众体育活动日渐衰微.在达州,曾经涌现过苗禾华\马索夫(二人均为达州籍技巧运动员,曾经多次在国际比赛中摘金夺银)等一批在国内国际体坛里上有些影响力的运动员,但是作为老百姓锻炼的公共体育场馆非常少,达州以前有一个破旧狭小的灯光球场,一个大操坝----后改为巴山体育场供群众或运动员使用,后因该两处场地被拆除,达州体委转自张家湾,现在市政大楼11楼里办公.

综观达州体育发展事业,和全国各地一样,重视运动员短期和参赛项目重点培训,忽略培养和引导群众体育锻炼意识,06年8月,因在达州通川区将要举办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而加班加点赶工的一个大型的体育馆明显不足以为今后成为中等城市的达州之群众体育设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他县级城市的体育建设及群众体育活动也不见明显地进步.

体育重在发扬拼搏精神,引导群众强身健体而非单纯地为了达州某些官员的政绩而将运动员推向滑铁卢,只练习全国,亚运会或奥运会上所有的体育项目,把历史悠久的群众自发创造出的 体育活动排斥在外,把达州的大多数农民兄弟排斥在外,

甚至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看不到群众体育锻炼乃兴市之基础的事实.看当前之达州,各个学校里的学生近视眼越来越多,身体瘦弱,营养不良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作为全市的体育运动会是否也该更改参赛模式或者比赛内容,加入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呢?

在06年的迎十运的新年长跑活动中,群众自发报名的体育方阵里只有百名左右的积极分子,作为638万达州人民,其自我锻炼的意识是不是太少了呢?如果不是各个单位硬行要求职工参加,达州的体育官员肯定难以向达州市长交差.

但如今,达州市的群众体育活动场地暂时没有,只好改在滨河路或者凤凰山,各个中小学里的正式体育场馆更是少之又少,少得可怜的体育健身器材多躺在里面睡大觉或是缺乏.试问达州的体育官员:如此发展下去,体育精神如何发扬,群众体育活动是否值得引起重视?达州人及后代的身体如何强健?

 

 


 

发表于 2006-2-5 12:20 |
鞑洲!努力,加油,奋发图强.[em06]

发表于 2006-2-5 15:53 |
[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6-2-6 16:49 |
接上)



达州的医疗系统这几年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不尽如人意。达州一些医疗官员和院长因腐败问题下马反映了此系统内部改革,管理及监管缺乏法制监督与制裁,还是沿用的老套落伍的行政管理方式。凡是腐败问题严重的医院,此地(院)的医疗水平必将受到限制,职工的个人才能无法施展,群众的意见无法上传,试问:这样的医疗体制能够迅速或平稳地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随着达州各地一些医疗事故的出现,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而导致群众对该市医疗水平的信任度降低,甚至还有流血冲突,最要紧的达州市一些地方的医疗水平不与时代成正比而出现一股逆流。群众的不满反映了达州的医风医德出现倒退,是阻碍一个地区一个市的卫生建设,医疗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必须加强法制监督,民主推进达州各地的医疗卫生建设事业,还医院自主经营的权利,给予价格调节杠杆,在最大限度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问题。



《达州广播电视报》宣传的护士之花评选活动个人觉得主旋律不够鲜明。也没有对其业务能力进行充分展示,只是渲染的一种青春气息而已。而我们知道医术及医德的提高是一门学问,非一时之功可以达到,更非单靠靓丽的外表或与业务无关的才艺就能获得老百姓的信赖和尊重。

其实,达州那些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及民间医生才应该是达州人民学习和媒体大力宣传的对象。



解决达州这个薄弱山区的医疗保障问题及提高医疗水平,重点在农村。面对缺医少药的达州县乡镇村里的农村医疗所(站),确实投入太少,医护人员的素质及水平急需提高。如果市政府和当地官员联合加强农民的医疗保障,强化他们的个人医疗保险意识,促进个人与政府各自出资介入医保问题,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与全国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系统紧密联系,增加学习与交流机会,大力培养本地的医护人才,高薪留住扎根达州农村的医护人员,尊重事实,承认差距,并努力把达州城乡的医疗水平差距缩小,资金和技术向达州农村倾斜,保护农村的自然环境,减少污染,杜绝死瘟牲畜流入市场,宣传卫生知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防止用受到污染的水源清洗流入市场的蔬菜瓜果,培养达州农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重大疾病的爆发几率。

发表于 2006-2-6 12:59 |

达洲还是可以。至于李茅台,他也不只喝茅台的。

[em20]

发表于 2006-2-8 15:05 |

我去过一次渠县城,最大的感受一个字:脏,三个字:太脏了。整个城区街道,包括他们引以自豪,隆重推荐的河边,垃圾遍地,卫生状况让人恶心。不知道当地当官的在干啥子,连一个城区最基本的卫生都搞不好,当个求的官哦!!

发表于 2006-2-9 00:45 |

有两件事,我回达州,到南客站---达州客运的门户站,就在站内的通州超市内购物回家,多买了点东西想在收银台多要一个塑料袋,因为我担心购的物品会把收银员仅提供给我的一个塑料袋给弄穿,那袋子太薄了,就这一个小小的要求,最后的结果是不仅没拿到,反而给他们吵了一架,想想在外面的超市,也不难理解达州人的思想了!

第二件事,宣汉是达州的一个县,每年省上下来的几千万资金,到达州过个路,就会少得可怜了,所以上面的仁兄不要抱怨为什么县里的路为什么没人修,扶贫款看不见,等等。

发表于 2006-2-9 21:52 |

相信达州市政府部门参阅后,有实际行动。。。

[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6-2-9 20:43 |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已经被妖魔化,成为唐僧肉和摧残机.如今对中小学成就的量化已经达到比拼分数要看分和厘的地步.
无视教育长期化和人性化规律,把科研治校和科学培养人才完全对立.体现在:在达州的一些中小学里,各个年级有偿补课已经成了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为了调研和考察学校成绩,各个学校的作弊风疯长来糊弄上级领导,一些教师把赛课当成了纯粹的表演,看成了可以标榜教育成就的"硕果"而大肆宣传.每年的招收新生工作中,学生的前途与学费的多少成了对立面-----为了增加生源和声誉,不惜拉动媒体助阵,助长了一些学校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摧残----无休止地追求升学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弃学习,向往自由和娱乐.


达州的某些教育官员和教研室领导长期画地为牢,深入一线的机会少之又少,根本不懂指导学校如何科学与科研并进,依法治理学校,,完全凭借一时兴起或脱离实际,阻碍了达州教育发展.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曾经说过,教育乱收费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乱收费.此言不差,达州市人民政府里的有关官员就是把达州若干学校里的 择校费和议价费看成是可以随时割取的唐僧肉,至于拖欠贫困偏远地区的教师的工资也不少见,达县堡子某中学还发生了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结算教师工资的怪事.

达州河市镇某校一位教师还反映镇政府还对下拨到他们学校的资金进行了挪用.达州双新公路修建之际和结束后,强行扣除每位教师三百元钱,美其名曰是"捐款",但通川区教委的有关领导即使在开会传达精神的时候也没有给出什么捐款账号.


当年,我成绩在通川区一偏远村小工作,达州西外镇对我们这些扎根山区的若干教师每年的一百元的边远补助都不能年年兑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达高中一位教师挂着牌子去达州通川区政\府讨要被拖欠的工资,被保安打伤,后全体达高中的教师罢课为该教师讨要公道.达州通川区第一小学的杨校长因拖欠一外籍教师的工资而被通川区教委通报批评和惩处.

由此可见,达州某些教育官员不懂教育,漠视群众疾苦,体会不到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费用承担变得异常困难的现实,继续实行教育产业化模式,把教育培养学生智慧和情操的宗旨完全背弃.还忽视一线教师的辛勤劳作,屡屡侵犯一些教职工利益.

 

 

在落实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达州教委的某些官员完全是信口开河,居然不通过实际调研,大开政策口子,直接规定凡是年满23年工龄的教师均可内退,每月工资照发不误.这一改革措施的直接后果就是动摇了原本不稳定的达州教师队伍.致使大量一线骨干教师争先恐后地内退,造成通川区教师缺员800名,贫穷地区的许多骨干教师也趁机溜之大吉.许多学校教育质量深受影响.



达州在02年---03年对所属中小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制工作.其间,公推公选中小学校长中出现的违法违规之举被群众引为笑谈.



05年,达州面向全社会进行招收教师的工作从暑假就开始进行,直到10月下旬,考中各校的教师才开始陆续到岗,群众愤懑之声不绝,达州教育系统办事效率可见一斑.

我们不难相信,如果达州教育继续按照以往的老思路开展工作,还将有更多的学生辍学和退学.只有坚持不懈地由政府出资,科学治理学校,依法管理才能有达州教育的出头之日.

 

 

 

 

在教育与管理中,必须明白:教育所进行的科研改革与长期的教学是相互支撑的.如果新课题是一种探索的话,那么教学就是在应证这种探索是否正确.但在达州,林林总总的教学改革也进行多年了,除了一类学校为了打响牌子进行了艺体美改革外,其余各类学校的改革还停留在模仿阶段,急于求成,考核标准单一机械而缺乏科学,学校管理混乱而缺乏长期化与法制化的现象相当突出,这与达州若干教育领导长期只重视牌子只重视分数惟钱是举却不注重实效与教育规律有密切的关系.

缺师资缺教室缺经费缺场地缺体育设施及场地缺先进的教学理念的现象在达州偏远落后的学校地区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关于达州小学的双语教学,98年,我向指导老师递交一份论文,探讨想在自己的学校进行双语教学的时候,得到了肯定,说在达州是一种最新的尝试,但我校的领导没有支持.一年后,达州的一类学校开始进行试点双语教学,随后二类学校也进行了双语教学.因新生事物的探索阶段难免出现拉大皮做花鼓的问题,所以,输送出去的大批小学毕业生与中学的英语教学衔接不上,从初一英语第7单元开始接受老师教学的绝大多数学生纷纷喊学外语吃力;

紧接着就是达州教育系统在中小学阶段实施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由于重视不够,导致很多学生都是通过在网吧里打游戏而获得了更为实惠的 电脑使用知识.


调动与选拔教师及学校领导,达州还实行的是金钱\人情与关系决定一切的模式,正因为如此,在达州市通川区各类学校里的 一些教师及领导至今是滥竽充数,学生及家长信任度下降,生源纷纷外流,师资力量过于集中在较为发达的地区,有真凭实学的教师在领导眼里不及关系硬的教师获得的好机会多.

如果仅仅从目前流行的考核方式来看待达州教育现象,是经济基础相对落后的达州宣汉和达县渠县教育质量后来居上,达州教育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不等值,与家长的期望值相去甚远,最近几年,达州各类学校里的辍学现象\乱收费\乱补课现象日益突出,一类学校教学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当地媒体把一些学校里的违轨违法现象频频暴光,达州教育的社会声誉受到极大影响.如果师德师风校貌不彻底转变,达州的教育官员及违法教师应该引咎辞职.


在每年进行的教师培训上,多数授课教师连起码的新课程标准内容都不熟悉,都不吃透,就仓促上阵,侃侃而谈素质教育,照本宣科地给长期扎根一线的教师上课,引来嘲笑不断;授课的教师自己使用的仍然是填鸭子教学,还口口声声要求听课学习的老师回去给学生要寓教于乐,甚至不与一线教师坦率交流,引起反感和排斥.

每当达州一线教师进行各类培训的时候,获得的只是在评比职称或晋级的时候需要的 文凭或证书,失去的是宝贵的休息时间与培训不等值的金钱.
(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6-2-10 23:21 |

以上罗列达州教育现状只是冰山一角.重要的是如何改变达州落后的教育面目,这是许多教师和有识之士经常考虑的问题.
我仅从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管理方式及官员选拔上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
首先,达州的教育官员必须废除学校一把手行政指派制.虽然达州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公推公选校长的选拔,但暗箱操作人所共知的.这种做法严重挫伤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侵犯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共同参与推选的权利,剥夺本地或外地和杰出人士通过公平竞争挤身教育管理者行列的机会和权利.没有民\主的选举就没有民\主的学校,就没有依法管理学校的后续现状.


其次,达州的教育应该尽快落实乡土教材和全川统一教材的因地制宜举措.
对于达州落后山区的绝大多数孩子,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指引他们为家乡贫穷面貌付出努力的航标灯而非升学是唯一的出路,只要孩子可以成材,为什么非要学习对当地影响不大,没有传授基本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全川统一教材?挖掘职业教育在达州农村的发展潜力,培养实用性人才应该是务实之举.

 

科研作为课题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见成效的添加剂,我们不应该做花架子,完全否定传统教学中的精华部分,对于因材施教和一视同仁及情感教育的协调性不应该忽视.

孩子是未来,需要重视,一线教职工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更是需要重视,如果拔苗助长,只是为了给学校挂个科研或者实验学校的牌子,那么这种官员这类学校根本不懂看教育成功与否,实际上不能以一个阶段或者一个学期一个课题创建与否来论成败,评定教师成绩也不是全靠分数论英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受教育者有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能力,有辨认是非的能力,有爱人助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若干年的教育实践中,科研成效只对于一部分学生有效,不是全部有效,教育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 .只要学生的智慧和情商有了好的转变,这种教育就是成功的.

达州各级教育官员包括校长及学校行政领导的成绩评定应该面向社会,接受监督和考核,实行四年换届时面向社会重新考试重新选拔制,而非现在决定的上级推荐,下级投票式.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就没有象模象样真正愿意为教育办实事的官员.
(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4:02 |

达州的义务教育必须实行12年制.理由是:如今,由于学费无休止地上仰和教育内容及方式陈旧和脱离实际,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要么厌学而终止学业,要么为改善家境而被迫辍学,这直接导致达州的人才知识含量低,素质下降,终将影响到达州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达州后备人才如果在以后的竞争中失去优势,还将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员,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必将影响社会稳定.

 

 

达州必须大力发展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形成良性竞争.虽然目前,达州的一些民办学校资金师资和设施场地有些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对于生源自宣传和服务态度值得公立学校学习.这无形会提高公立学校的忧患和竞争意识.只有良性竞争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加快达州教育改革步伐.因此,达州的教育官员要彻底转变观念,放低门槛,允许私人投资接管公立学校,促进教育体制的更新与自我突破.

 

选拔教育官员和教师要不拘一格,优胜劣汰,而非以往的金钱和关系人情决定.改变评定教育官员及教师成绩的方式.把其平常表现和教学成绩纳入本地教育网络,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和评议.如果是这样的,那么现在被评选为达州政协委员的某些教育工作者将在群众的评议中落选,而真正让学生及家长,让社会满意的优胜者将脱颖而出.

(未完)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20:03 |

 

 四:校长负责制应该终止

在达州各级各类学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已经凸显弊端.其缺陷表现在:一些校长独断专行,民主作风少,排斥或拒绝采纳教职工的正确意见,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教育质量教育水平及课改受到相当制约,一些校长任人唯亲,大搞形象工程,在亮化改建或重建学校中弄虚作假,贪污腐化,在教职工评比考核中,不是择优而是凭关系而论.任命亲信掌管学校财务,不实行公开化管理,影响教职工的福利水平,排挤打击异己,导致怨声连天,矛盾突出.仅举几例:达高中的许多教师曾因不满一校长的霸道作风而将其告上省教育厅,致使其直接下台.

 

 

达州通川区第七小学曾经因为帐务不明导致一会计不堪承受后果而自杀.达州通川区一些学校还因在晋升3%或评级中出现不公平现象而使校长与职工关系陡然紧张,投诉增多.另有学校的校长在学生受费\有偿补课或升学中公然违法违规,社会影响恶劣.


为了民主科学依法管理学校,为了促使教学工作更加圆满有序的开展,废除校长负责制在达州势在必行.
可将学校管理与财务管理分开,工会掌管学校财务,行政领导班子掌管学校日常教务及领导教职工工作,既各司其职又自负其责,学校公务帐务定期公开,接受上级和司法部门的审核和监督.学校行政和其他教职工的考核评定全面公开化,学校所有工作人员福利待遇实行多劳多得而非职高者多得.

 楼主| 发表于 2006-2-11 15:20 |

三,达州官员要将助学贷款和免费教育落在实处

 

中央关于为贫困生进行助学贷款的文件早就家喻户晓.但在达州各家银行对其实行的代理义务却迟迟不见动静.贫困家庭的子女奔走借债或者就此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助学贷款在达州没有得到积极响应就其深层原因有两个:一是银行觉得此业务风险大,回报低;二是地方政府顶风以各种理由拒绝执行.

无论如何辩解,我们都要达成共识:解决教育出路的根本在于政府与民间的齐头并进,而且政府起绝对作用,否者,人民如何信赖政府?老百姓如何依靠教育改变命运?达州市如何依靠教育培养的后备力量来改变落后面貌.科技与教育影响在当今世界已经举足重轻.谁忽略教育,谁将为此付出贫穷依旧\被淘汰的代价.

 

虽然,达州的经济发展纵向比较有改变有进步,但与其他同等城市的发展速度相比还远远落后,其经济实力决定了教育发展的速度.但是只要达州政府官员眼光长远,有为百姓解忧,子孙后代造福的观念,就会努力把各种渠道凑集的资金用在教育刀刃上,而非如今对教育资金的卡\挪用\贪污和拖延.也绝对不会把助学贷款这个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地方政府,地方金融系统通力合作,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抛之脑后.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教育经费越紧张,教育发展越落后的地区,义务教育的年限应该扩大到12年,而非现在的9年制.

简单地说,没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植,在达州要想花大力气解决目前越来越高的辍学率是非常艰难的.达州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劳动力素质较低,其竞争力不强.达州属于老少边穷地区之一,人民群众难以负担高投入型的教育经费;再者,省政府对达州关怀少,自身发展能力受到资金人才技术交通的种种限制,为了发展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各种人才是达州各级官员要切实重点解决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11:21 |

综观我所写的达州教育发展状况,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达州职业教育已经全军覆没,代之以各种形式兴办的公私立中小学.作为一个正在起步且需要大量具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市级城市,片面追求升学率,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智商尚可情商低等的学生是与教育本质背道而驰,况且如今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即使高考中的升学率暂时提升了,那么几年后,那些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毕业的达州籍学生走出学校,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将被现实和需人单位排挤;


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收费有理,一些中小学开始兴办小班或实验班,把本来应该接受同等教育的中小学生分成优劣等.优等生交纳成千上万的大笔费用后就读小班或实验班,劣等生或者贫困生就读普通班,这种在达州出现的怪现象已经属于一种明显违背<<义务教育法>>的违法行为,失去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在大批没有升学指望的学生心中埋下了被歧视被遗忘被排挤的阴霭,必须立即全面停办实验班,引导家长和社会正确对待子女教育和升学问题,回到教育人性化和科学化的道路上去.

如今,达州的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少,达州教育出现明显了漏洞之处:某年在达县九岭乡出现春游中的学生搭乘过河船出现坠水溺亡多名学生事件,从此,达州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批示:严禁达州中小学学生出外春游(郊游).就连参观先烈纪念馆\开展服务社会的活动也被迫终止.从这一条禁令就可以看出达州教育思路就是喜欢因噎废食.

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出现了衔接不上,互相埋怨的现象.达州籍学生理解社会理解人生未免出现偏差,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

发表于 2006-2-12 13:38 |

   老哥真有点水平,说得好,就是嘛!不说其他的就说春节赶火车,真的是老火得很.还提什么招商引资哦.......

发表于 2006-2-12 13:44 |
    还有啊!出租车服务态度"太热情了",出租服务行业和其他城市出租服务行业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希望有关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好好整治这方面的工作,让达州经济建设好起来!祝大家元宵节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2-12 11:58 |

市市联合、落实西部大开发的方针政策情况


说到市市联合开发四川的贫困市---达州,应该是大有文章可作的.

首先,达州必须与处于长江经济发展链条龙头之称的上海形成友好城市关系,借助上海龙头一摆,达州龙尾顺势摇动的局势.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达州急需要做到的几条就是:


一是:全面宣传达州的能源旅游教育交通优质农副产品等等的发展潜能,吸引包括上海在内的外地客商在达州的投资.

二是:达州638万人民具有选举和罢免权利,公推公选能够扎根达州至少四年而非像大搞形象工程突击捞政绩的晏永和那样任期未满或腐化堕落的李茅台腰包一鼓就溜之大吉的官员.


三是:优先发展达州的工业农业交通能源教育,文化界应该主动搭台,形成巴山文化经济链条模式.

达州先前有达州京剧团,川剧团,文工团等所属文化单位,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文化界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上起到了一定的先锋作用,由于自身传乘能力,自我突破创新及发展能力受到经济交通市场和发展观念的影响而逐渐衰落,现在,达州的文化界已经开始反省自我,而且越来越多的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与学习,形成了一股新生的发展力量.那么在发展达州经济等领域的关键时期,达州的文化界应该再次起到宣传达州,连接外界和挖掘丰富发展巴山文化,服务大众,走乡进城,立足长远,搞活达州文化市场.今年的正月期间,达州文化界在中心广场等处所作的演出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如果能够继续发扬广大,创造一种新型的达州文化与经济互为依仗,互相取利的形式则对达州百利而无一害.
(未完)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