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放假了,去旅遊到處人滿為患。選擇去農村,迴歸大自然,別有一番感受。去的路上,載了兩位卡車司機,他們是去等沙(修路的資源)拉的,因資源有限,拉沙礦的車多,河裏又禁止開採,他們已經等兩天還沒有結果,就搭車回家過節了。我問他們別的地方有嗎?其中一個司機答道:通江境內幾乎快沒了,巴中那邊有,但來回的造價太高了,連本錢都不夠......(老牛拖大車,市委給通江老大們下達的政治任務,能保質保量提前完成嗎?)這讓我想起了老木匠建房子的故事。
有個老木匠准備退休,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說可以。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他的心已經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軟料,出得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時候,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說“這是你的房子,我送給你的禮物.”
老木匠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造房子,他怎麽會這樣呢?現在他得住在一座粗制濫造的房子里!
點評: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關鍵時刻不能嚴格把關,盡最大努力.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陷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