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既想通过历史课传播川剧知识,就需要先对川剧有个了解.王国维说: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含意非常深刻,至少包含三層意思:1,戏曲是以歌(包括唱腔和场面)舞(包括舞蹈,武打,做工)也就是行家说的"唸,唱,做,打"来演故事;2,戏曲起源于歌舞,也就是说先有歌舞后有戏曲,因为她是旧曲旧舞沿用,所以她的音乐不是板腔体就是曲牌体或二者混用,表演也是单元组合式的程式化的表演体系.3,不同的地域流传的歌舞不同形成了不同声腔体系的地方戏.形成不久的龙江剧,就是以流传于东北的二人转为声腔体系形成的.
在学生中传播川剧知识的目的是引导他们喜欢川剧从而去看川剧,让他们先对川剧的特点有个初步的了解是必要的.宋元杂剧产生于勾栏,瓦子,而川剧则主产生于农村庙会,但都是极为简陋的演出场地,这决定了它的演出形式只能是"一桌二椅"象中国画样的传神写意的表演方式.<万里长江图>卷以几十米长的图卷便画出了万里长江,画家不是采取高空摄影焦点透视的写实方法,而是采取"散点透视""以白计黑,咫尺千里"的写意的方法.通俗的说就是把万里长江的主要景点画出,其间不重要的景点(黑)用云雾(白)隔开.川剧<柳荫记>中的<送行>演员在舞台上走几个圆场就相当于走了几十里路,我们似乎看到了:云山,江水,池塘.小桥,庙宇,凉亭等等,不正象一幅山水画卷吗!舞台上几个龙套象征千军万马,一支马鞭相当于一匹马,一把浆相当于一条船,这是中国戏曲的特点是她有别于西洋歌剧的地方.
以上说的不一定正确,君如此热心川剧,令人钦佩.君是学历史的,如果是通史当包括文学艺术史,喜爱川戏除业余学习演唱外,不妨深入研究川剧史,这个领域我始终认为是模糊的,当否,请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