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在巴中的表现还不错,就看他坚持得下去不。如果真的长期象这个样子抓下去,那巴中还真的有点希望哟!我们期待!!![em06][em06]
——李仲彬和聋哑孩子欢度儿童节 本报记者 刘黎明 5月31日,巴州区聋哑学校笑语欢歌,掌声不断,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仲彬一大早带着问候、带着关爱,来到聋哑学校,看望这群特殊的孩子和老师,与他们一起共度“六·一”国际儿童节。 “李市长好!” “李爷爷好!” “老师好!” “小朋友好!” 一进大门,李仲彬就俯身向老师和孩子们问好。看见孩子们排着队列站在太阳下,李仲彬亲切地一一拉着孩子们和蔼地说:“别晒着,都到阴凉处来。” “今天我到聋哑学校,是因为我对盲聋哑学生有着特殊的感情,是因为这里的儿童是最了不起的儿童,这里的老师是最了不起的老师,这里孩子的父母是最了不起的父母。‘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前夕,祝愿孩子们节日快乐!感谢老师们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父母们对孩子的养育。今天我给孩子们带来了笔,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自强不息;给孩子们带了一些鞋,希望孩子们走好自己的路;给孩子们带来了电子琴,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快乐活泼的童年……”李市长一席动情的话,让在场的学生和老师无不动容。 “社会上最值得关注的是孩子,而孩子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困难残疾儿童。全社会都应关心支持帮助残疾人,尤其是残疾儿童。各县区、各部门、各群体、每位正常的人都要换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自己的家人、自己的亲戚、自己的子女,甚至自己将来成了残疾人,我们该怎么办?漠不关心甚至歧视残疾人是不道德的,更是社会所不容的,关心支持爱护残疾人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李仲彬说道。他特别强调,学校不仅要使孩子们身体得到康复,而且要使他们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因此残疾儿童的基础教育就显得更重要。李仲彬随后走进学生食堂、教室、宿舍一一察看了学生伙食、清洁卫生、学习情况。 在盲童班的实习按摩房里,学生相互按摩以学习技术,李仲彬席地而蹲,和孩子们拉起了家常: “叫什么名字?” “马晴。” “家住哪儿?” “万安。” “读了几年书了?” “三年。” “想爸爸妈妈吗?” “想。爸爸也是盲人,妈妈跟人家走了……” 当得知盲童马晴目前还和年迈的盲人父亲生活在一起,马晴反映她家能否进入农村低保的问题时,李仲彬当场责成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调查核实,给予迅速解决。 “庞涛,你的歌唱得很好。” “谢谢李爷爷。” “在这里过得好吗?” “有老师的帮助,我们很快乐。” “今后有什么打算?” “今后打算走艺术之路。” “好好练功,用心唱歌,祝你取得成功。” 盲童庞涛没想到只是一面之故,李市长在按摩室一下就能叫出自己名字,他更没想到自己能和李市长谈了那么多那么久的话。 李仲彬在得知杨燕玲老师从成都特校毕业后,自愿回到区特殊学校从教,至今还没解决待遇时,他动情地说:“残疾事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像杨老师这样热心残疾事业的人。”李仲彬指出,聋哑学校老师辛苦,一定要解决好他们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一二三,茄子。”临走,李仲彬的笑容和老师、孩子们欢快的笑容定格在镜头里。“我会再来看你们的,我会把你们的事记在心上的。”李仲彬和学校的老师、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定下了下次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