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想发这个帖子,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但是着实看不惯某些人的下作手段,找几个人来说我是五毛,说实话我还真不太明白什么是五毛?好像只要跟坛子里的某些人反起说的就都是五毛。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存照一张表明身份,那些骂我是五毛的人敢吗?说我是五毛,见过这么帅的五毛吗?
好了,下面说天桥,首先我不是搞工程的,也不是建筑专业的,我只是个教师,一个小学教师,一个乡镇上的小学教师,我常教育学生,看问题要理性,要善于接受新事物,关于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文化路天桥,我想那些闹得唾沫子到处飞的人恐怕还不晓得这座天桥学名叫啥子吧?还好意思说我没文化没素质,算了,先看几则旧闻吧:
【第一个】厦门天桥无障碍设施缺失 残障者遭遇尴尬
http://www.cnbridge.cn 2011-03-02 荆楚网文本摘要:修建天桥,对于缓解城市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的安全,方便行人的出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天桥,应该是造福城市所有人的桥。不过,从厦门的天桥来看,却将最需要天桥的那部分人给排斥在外了。
关 键 词:厦门天桥 无障碍设施
--------------------------------------------------------------------------------
记者走访岛内主要道路发现,很多人行天桥并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市民推婴儿车、轮椅等出行遭遇尴尬。
修建天桥,对于缓解城市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行人的安全,方便行人的出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的天桥,应该是造福城市所有人的桥。不过,从厦门的天桥来看,却将最需要天桥的那部分人给排斥在外了。城市天桥对于那些本应该受到特别照顾,特别需要天桥来给他们的出行提供方便与安全保障的老人、小孩、孕妇、伤病人士、残疾人,如今成了真正“天上的桥”——可望而不可及。
当今的城市寸土寸金,有限的空间决定了在修建天桥的时候,如果要修建成能够确保婴儿车、轮椅通过,老人、小孩、孕妇也能够轻松通过的真正天桥,占用土地可能太多,成本可能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退而求其次,通过安装升降电梯来让对于那些弱势人群来说“天上的桥”,变成实实在在可以受益的天桥。遗憾的是,厦门的天桥还是将那些最需要天桥为他们提供方便与安全保障的弱势人群给遗忘了。
相关方面的解释是,成本问题。无疑,作为天桥这样的公共设施建设,也是需要考虑成本的。不过,当相关部门在进行有关修建天桥的决策时,为什么恰恰忽视了最需要天桥,所以是最不应该被忽视的那些弱势人群?这样的决策是一种科学的决策吗?符合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吗?体现了现代城市对于弱势人群的人性化关怀吗?是一个现代文明城市所应该做的事吗?而且,修建天桥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它的实用价值,它能够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相关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忽视了最不应该忽视的服务对象,从而缺少一些最必不可少的设施。而在“美观又环保。”的装饰上,却值得大手笔花钱。这是不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究其原因,厦门的天桥成为弱势人群可望而不可及的“天上的桥”,关键并不在于成本问题。还是理念问题,还是面子重于“里子”的问题,还是缺乏现代文明城市应该具备的对于弱势群体应该主动给予特别关怀的文明素质问题。这样,一直口号喊得很响的“科学决策”,也就只能停留在口号上。
【第二个】亚心网讯(记者胡淼 马元摄影报道)连日来,不少的市民打来电话反映,乌鲁木齐还有多座天桥设计不合理,手推车、婴儿车及轮椅不便通行。为此,记者10月24日走访了市区的11座天桥发现,近5成天桥没有无障碍通道。
10月20日,在乌鲁木齐市北京路的大西沟人行天桥上,两边的护栏处安装有扶手。
10月20日,在乌鲁木齐市红山路与五星路附近的人行天桥上,没有任何的平道。
在北京路上大西沟至机械厂路段上有8座天桥,6座天桥有无障碍通道,但其中3座天桥为BRT1号线新开辟的通道却没有无障碍通道,而两座新建天桥都没有无障碍通道。在大十字、五星南路与红山路交汇处以及人民路与东环路交汇处共有3座天桥,可通往十字路口的各个方向,来往行人很多,但却没有无障碍通道。
对此,乌鲁木齐市市政工程建设处相关工作人员说,一些天桥设计之初时,因受地理条件限制、坡度太大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等原因,故未设计无障碍通道。但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的《乌鲁木齐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中,第34条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和城市道路,应当设置无障碍设施。
据乌鲁木齐市残疾人联合会组织联络部裴部长介绍,据自治区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推算,全市残疾人约为10.67万,其中肢体残疾人约3.6万,需要靠轮椅出行的约有1万。“目前,市区不少公共设施不完善,确实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不便。”
【第三个】西安首座无障碍天桥将竣工 残疾人谢修桥工(图)
news.huash.com 2004年10月20日 07:29:44 来源:华商报
专题:西安创建无障碍城市
昨日,西安市肢残协会主席王延、常务副主席董志江等残疾人来到北郊客运站门口,登上了已经建成的过街天桥坡道。据悉,这里正在建设的是西安市第一个无障碍人行过街天桥,预计11月中旬竣工。出于对有关部门的感谢,残疾人自己组织起来看望了正在现场施工的30多名市政工程施工工人。
昨日下午,王延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坐着轮椅登上了天桥坡道,拄着拐杖的董志江等人也一起上去了。站在天桥上,残疾人朋友们高兴地说:“以前在北京、南京走过无障碍过街天桥,现在西安终于也有了,我们特别高兴。”王延将毛巾、肥皂和洗衣粉等物品送到正在施工的市政工人手里,来自勉县的工人刘成汉高兴地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嘛,大家还这么客气!”据悉,天桥目前已经开始浇筑楼梯混凝土了,工人们已经连续两天24小时作业。
西安市市政管理委员会道桥处负责人王震告诉记者:“
无障碍天桥要求上桥的坡道比较长、坡度缓,不但方便残疾人过街,而且对老人、妇女、儿童和拉行李的正常人也十分便利。北郊客运站人流量大,因此西安考虑在此建设第一个。今后,我们还会在条件允许的地段建设无障碍人行过街天桥,方便更多的残疾人和正常人。”
---------------------------------------------------------------------------------------------------------------------------------------------
还有无数个,不一一列举了,百度输入无障碍天桥自己看。
我并不住在南充,家住乡镇,但是常带儿子下来玩,北湖是我们主要的去处,而家乐福也是我们经常购物的地方,所以我为什么要传上面这张照片,因为我们是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座天桥的便利,以前推儿子过五星花园,基本上是媳妇抱孩子我扛车子,还要大包小包的提,方不方便我想脑袋稍微正常点的都清楚吧?为此在网上为这个事搭了几句白,就被人污为五毛,我很不服气!我是个不服输的人,我也晓得跟某些人讲道理是讲不清的,但是我还是要讲,总有人是懂道理的。
看了上面几则旧闻,我想大家对什么是无障碍天桥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吧,接下来继续看图:
【随便搜的几张图,南充最绕天桥和他们比,是不是小巫见大巫呢?】
好吧,我们再看一组图:
【没有无障碍通道的天桥,对于这一群体,方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