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globalhqw

高新区中和街道的公交体系现状及解决建议探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跨区域打的:或逐步取消议价 加收更高返空费

  为何议价  出租汽车管理上,主城区和区市县是分级管理,跨区经营目前可以议价
  议价缺陷
  没有一个计价标准,跨区运营时,出租车的价格基本都是驾驶员说了算
  改变议价
  将对出租汽车跨区营运的计费标准和方式进行调研,逐步取消跨区议价
  从中心城区打的到周边区县,出租车司机几乎都会喊出一口价;从周边区县到中心城区,也难有出租车司机愿意打表。以后这样的情况或将逐渐改观。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市交委了解到,为逐步取消跨区议价,市发改委将会同市交委调研出租车跨区营运的计费标准和方式,以制定更为科学的计费办法。
  出管处:跨区运营可以议价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在红星路上叫了一辆出租车,告诉的哥要去华阳,的哥喊价60元。他说,从中心城区到任何周边郊县都算跨区域。中心城区出租车在郊县只能下客,不能上客,一旦上客被举报,就将面临罚款等处罚。到郊县以后,只能空车返回,进入五城区才能再载客。“如果打表,回来空跑的里程算哪个的?”
  郊县出租车在中心城区也不能上客。司机都会把空驶里程提前计算到成本里,比如,从郫县到成都,乘坐郫县的出租车,喊价在140元左右。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不管是从中心城区到周边区县,还是周边区县返回中心城区,因为“跨区域”,出租车计费几乎都是一口价。
  “跨区运营是可以议价的。”市交委出管处相关负责人说,出租汽车管理上,主城区和区市县是分级管理。按照城市物价系统管理条例,跨区经营目前可以议价,但不能漫天要价,而是驾驶员根据运距和返空距离来测算。如果遇到漫天要价可以向物价部门投诉。
  两部门调研:取消跨区议价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因为没有一个计价标准,跨区运营时,出租车的价格基本都是驾驶员说了算。经常搭乘出租车的乘客,对价格有了解,可能还知道大概价钱。如果驾驶员对于不大熟悉情况的乘客,喊了比较高的价格,乘客可能就难以分辨。
  不过,这种情况将会得到改变。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市发改委将会同市交委调研出租汽车跨区营运的计费标准和计费方式,逐步取消跨区议价。具体的调整方案“尚在研究”。
  出租汽车行业内人士表示,比较可行的方式可能会是在计价器表内加收更高返空费。这既可照顾驾驶员返空的成本,也能让乘客跨区出行时对计费标准心中有数。


发表于 2012-5-2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

 楼主| 发表于 2012-5-30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hh2006pk 发表于 2012-5-29 2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的而不可得答案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社区的明灯,

    承蒙夸赞
    政府制订的政策,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群众服务的。如果现行管理体制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发展和建设,人为因素给群众造成不便,那么就是需要它作出适时的改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果纠缠于历史原因而裹步不前,或畏于改变,这些都是有违管理部门职责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说的中和806路公交车

      随着中和街道城区居民(也包括很大一部分在天府软件园上班,中和租住的这部分上班族)的快速增长,原有的公共交通已经不适应居民的出行需要了,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问题尤为突出,而这边的交通状况一直为大家所诟病(前面已经有概述),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更不用提根本解决了),中和街道办、高新区、成都公交公司、成都市交委相关管理部门,你们现在是咋个想的,有没有一揽子的解决办法,何时能让居民上班时,不再骂娘?!

     今天早上806间隔近40分钟才来,这个还是公共交通吗?
     当然,在等待的过程中,少不了埋怨的话语,简单抄录,如下:
    1、一位年轻的女士,因有急事,等不过了,就到他们调度室(其实也是806路的司机们在枇杷巷上的一个休息点)去问,得到的仍是未知,气不过的她,就愤然离开,还忍不住边走边说:站着茅坑不拉屎!(点评:话糙理不糙啊!);
    2、待姗姗来迟的806到来后,转到朝阳路与成仁路相交的那个路口,也站着一大群的等待的居民。由于在起点等待的时间很长,人数也较多,也装得差不多了,连挤上来的空间都没多余的,再到这里还要上一大批,问题就是明摆着的。但此时时间不等人了呀(差十多二十分钟就是9点上班的时间了,年青人些能挤则尽量往上挤,造成的问题是车门关不上了,司机这时对他们说:坐不到,等下趟!当时没有上成车的人就群起问到:你们半天才来一趟,下一趟又是什么时间哟?!(点评:确实这路车间隔没个准);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就把今天早上的现场等待场景展示给大家看看

P1.jpg

乜娃儿都待得遭不住,蹲起在!!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P2.jpg

等待,无耐的等待……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P3.jpg

等不起后,虽有部分选择离开,剩下的仍在盼望……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P4.jpg
姗姗来迟的806,就在这里起点站处,几乎就快车厢挤满了;
耐一个路口(朝阳路与成仁路路口)也是上客量较大的一站,但他们只能是能挤一个算一个:)
{:2_35:}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806路存在的问题是:

    1、收车时间太早;

    2、在上下班高峰时,它的间隔时间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和公共交通7月18日掠影!:)

后面的车啥时候来副本.jpg

拥挤的中和交通!
挤不上“棺材车”的,就只好齐齐张望后面有没有车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眼巴巴望着吊在车门上的人副本.jpg

不能挤上的,大家都眼巴巴望着吊在车门上的人,也感觉“好幸福”:)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和人身材好都是挤出来的副本.jpg

想要好身体,吃药打针都是浮云!!:)
看看中和居民每日出行“必修课”,就可取得“葵花宝典”在手:)

发表于 2012-7-1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呼吁改善中和公共交通,还要居民等多久?!

    中和的交通很恼火,城区居住人口增长很快,但交通问题的改善却步履蹒跚,这个人所共知!但经过前面的相关咨询后,发现居民们反映意见较大的乘车难问题,“天灾人祸”的原因却一直共存着!
    杂七杂八的道理和原因就不再啰嗦了,就简单说一下在现有条件下作些适当的改变,就可让中和的公交交通大为改观!!
    1、桂龙桥的限高,是阻碍大公交车进入中和的首要原因!
    当初设置它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看来,却是造成大多数中和居民们出便不的罪魁祸首,强烈要求拆除!!至于怎么防范限高要解决的问题,以现在遍布整个城市路口的人防和技防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
    2、将软件园公交引入几路到中和可解决大问题!
    现在从市区到会展中心、软件园的大公交车,一般回来时若大的车厢都空空如也(有的甚至还是加长车型),里面已经没几个人,而到到中和的“棺材木头车”却车车爆满,挤得挤不上去!这样一来,何不将到软件园的公交车(如84、118、115、102),引入其中几路到中和,只需要让这些从市区来的大型及超大车型多运行10分钟左右,到中和的公交车站,即可以解决上下班高峰时进出中和的大量出行需求,又可避免这些大载量公交车出站初发段(或回站末端段)大都空载的现象存在。这样子做,对公交公司的好处那是非常明显的,在不增加中和到软件园这个方向东西横向车辆投入的提前下,就只需要在最后10分钟左右赚得那些线路跑上半个多小时才能达到的乘客量(也直接反映在刷卡次数上的大幅提升);

    另:
    1、本来是交通改变出行方式。这话其前提是改善的交通、良好的交通,但在中和这里是受制于交通问题。公交公司可能是基于该条线路上乘客刷卡次数来决定是否对公交线路的投入。但殊不知,由于一直使用小车型,让居民们感觉到了乘车难,难乘车,在火三轮发车次数和频率远高于公交车时,大都在等得不耐烦时就合伙选择火三轮就走了,这直接就减少了乘车人数,无形中改变了居民的出行习惯,这都是由你们的原因造成的,对这个问题希望你们能有个清楚的认识:)
    2、再有,如果从桂龙桥下去沿线的小区有人认为从这个桥上经过的车辆影响到了他们的高品质生活,那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桂龙桥已经决定重修的前提下,将这条道路改道?!如果一直以部分影响为借口来损害中和大多数居民的出行,是不是有所不妥呢?
    3、区域间历史纠葛的旧帐,现在是到了该有个了断的时候了,不能老是让所以居民为你们原来的旧账买单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呼吁改善中和公共交通,还要居民等多久?!

    中和的交通很恼火,城区居住人口增长很快,但交通问题的改善却步履蹒跚,这个人所共知!但经过前面的相关咨询后,发现居民们反映意见较大的乘车难问题,“天灾人祸”的原因却一直共存着!
    杂七杂八的道理和原因就不再啰嗦了,就简单说一下在现有条件下作些适当的改变,就可让中和的公共交通大为改观!!
    1、桂龙桥的限高,是阻碍大公交车进入中和的首要原因,建议拆除!
    当初设置它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在看来,却是造成大多数中和居民们出便不的罪魁祸首,强烈要求拆除!!至于怎么防范限高要解决的问题,以现在遍布整个城市路口的人防和技防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
    2、将到软件园公交延伸几路到中和可解决中和居民出行的大问题,同时对公交公司的效益也是很明显!
    现在从市区到会展中心、软件园的大公交车,一般回来时若大的车厢都空空如也(有的甚至还是加长车型),里面已经没几个人,而到到中和的“棺材木头车”却车车爆满,挤都挤不上去!这样一来,何不将到软件园的公交车(如84、118、115、102),引入其中几路到中和,只需要让这些从市区来的大型及超大车型多运行10分钟左右,到中和的公交车站,即可以解决上下班高峰时进出中和的大量出行需求,又可避免这些大载量公交车出站初发段(或回站末端段)大都空载的现象存在。这样子做,对公交公司的好处那是非常明显的,不增加中和到软件园这个方向东西横向车辆投入的提前下,就只需要在最后10分钟左右赚得那些线路跑上半个多小时才能达到的乘客量(也直接反映在刷卡次数上的大幅提升);

    另:
    1、本来是交通改变出行方式。这话其前提是改善的交通、良好的交通,但在中和这里是受制于交通问题。公交公司可能是基于该条线路上乘客刷卡次数来决定是否对公交线路的投入。但殊不知,由于一直使用小车型,让居民们感觉到了乘车难,难乘车,在火三轮发车次数和频率远高于公交车时,大都在等得不耐烦时就合伙选择火三轮就走了,这直接就减少了乘车人数,无形中改变了居民的出行习惯,给居民出行路上造成不便和交通安全隐患!
    2、再有,如果从桂龙桥下去沿线的小区有人认为从这个桥上经过的车辆影响到了他们的高品质生活,那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桂龙桥已经决定重修的前提下,将这条道路改道?!如果一直以部分影响为借口来损害中和大多数居民的出行,是不是有所不妥呢?
    3、区域间历史纠葛的旧帐,现在是到了该有个了断的时候了,不能老是让所有居民为你们原来的旧账买单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说明在天府软件园站的公交车回站时大都接近空车,下面选取了两辆118路来加以说明:

118整体.jpg

    这是拍到的第一辆加长回站118路。
    由于当时车辆是快速通过状态,错过最佳观察角度,能抓拍到的就是现在这个位置看到的车厢里面的情况,能看到的几乎就是全空了,而这时路边却聚集着大量需要到中和的人,却只能看到一辆辆空车从眼前驶过,但它的终点却是仅一站距离的天府软件园站!并且天府软件园站由于车站地方太小,现在有大量车辆停放路边,急需要更大空间来容纳这些公交车。
    而中和现在需要公交,并且也有地方停放这些大型公交车,来解决现在天府软件园场站空间不够用的问题,两全其美的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118尾部.jpg

这张同样是运动中的另一辆118,只抓到一个它的尾巴:)
其它一般车辆都是这个空空的回站状态,如果再让它多走10分钟左右,进入中和,不但极大减少居民们的等待时间,又能让公交公司的收益最大化,消除中和火三轮成群,非法运营车辆遍大街停放的现象!给片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有保障的出行环境!!

发表于 2012-7-19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概括前面建议内容:举两得,全其美!!

    释义:
    1、一举两得:
    这个主要是针对成都公交公司一方,因为如果能实现的话,既可以增加乘客刷卡消费次数,又可以解决停车场地(中和城区东边靠近锦江区东郊火葬场那边的位置)的问题!
   
    2、两全其美:
    这个主要是针对中和片区居民和公交公司双方:
    A、对公交公司方面的好处,已经说过就;
    B、对中和居民的好处那也不言而喻的。现在由于车辆裁量小,满足不了上下班高峰时出行需求,一般都得等上20~30分钟(因挤不上而错过三、四辆车是常事,接近半小时也不是少数)。如果能将市区方向到天府软件园那边的公交线路延伸过来,并且这些大载量公交车到天府软件园时大都已经接近是空车了,这肯定会减少中和居民们上下班时等待的时间,做到随到随走!!

发表于 2012-7-21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去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