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cdlwhj

夜生活: 充斥“性事” 传媒铜臭淫恶

[复制链接]
lwk

发表于 2006-8-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全民皆"性"的年代!

发表于 2006-8-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奶奶的,这是谁在管事啊,每天发两个帖子都要敏感审查,谁来审查这些无耻的传媒?原来早上赶车,有时会听收音机(手机有此功能),竟天天有人宣传可以人工养殖虫草培训班。他妈的,有那技术他早成亿万富翁了还用办培训班,整个电台的竟是一帮白痴,纵容欺骗。

发表于 2006-8-9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应该对媒体的广告从业人员加强一下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发表于 2006-8-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情帖主.....

 

[em05][em08][em24][em42]

发表于 2006-8-9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时俱进!!先发展经济!后发展精神!

[em05][em05]

发表于 2006-8-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ye nanguai miti budei "biliangweichang" A!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治理“病情”好转。

发表于 2007-8-3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8-31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wk在2006-8-6 17:49:00的发言:
这是一个全民皆"性"的年代!

深有同感,并深恶痛绝之。什么时候能的一个老少皆宜的电台、电视频道?什么时候能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看、听节目而不尴尬。[em02]

发表于 2007-9-1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3]

发表于 2007-9-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9-1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jacky858在2006-8-7 13:11:00的发言:
奶奶的,这是谁在管事啊,每天发两个帖子都要敏感审查,谁来审查这些无耻的传媒?原来早上赶车,有时会听收音机(手机有此功能),竟天天有人宣传可以人工养殖虫草培训班。他妈的,有那技术他早成亿万富翁了还用办培训班,整个电台的竟是一帮白痴,纵容欺骗。

哈哈!高见!

发表于 2007-9-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特*色

发表于 2007-9-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男人都需要补肾,到处充斥的广告,都说的是下身的事。中国的男人都小都细好像必须要吃美国的什么就可以增大增粗就可以完成40分钟的性生活......无聊的广告每天都在污染我们的电视,建议我们的大老爷们像这样的节目应该取缔了,中国男人的东西不是美国人说的那样短,小,细哈不相信叫一个美国小姐过来试一试嘛。

发表于 2007-9-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

发表于 2007-9-27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7][em17][em17][em15][em17][em17][em17]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性节目顶风作案 专家:区分不同"性"的节目

2007年09月25日


  ●广电总局下令禁播低俗下流和涉性节目
  ●电台的性“按摩”能斩草除根吗?
  ●宁赣晋3电台仍播低俗违规节目 广电总局责令停播

  广电总局最近对低俗节目频频采取严厉措施,连续叫停了多个涉性节目,又对选秀节目出台了管理细则。但值得反思的是,在广电总局“三令五申”之下,仍然有不少电视台、电台顶风违规。继7家广播电台播出违规节目被停播后,上周又有3家电台的4套广播节目因播出涉性节目,被广电总局责令停播。涉性节目为何屡禁不止,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以及节目制作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现状

  涉性节目为何屡禁不止?

  对于涉性节目为何“按了葫芦浮起瓢”,央视媒介总监袁方博士认为是经济利益在作怪。他直言:“我发现这些涉性节目,大部分并不是电视台或电台自己做的节目,它们其实就是二类广告,属于广告的一种变种。而这些广告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播出,说明部分媒体在对广告的把关上存在缺失。”

  而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则认为这些涉性节目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地方保护主义,广电总局对这些规定都有发过通知,这些地方不可能不知道,很多节目还能继续上马,其实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因为这些节目有一定的收听、收视率。另外这些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一些电台为了到手的广告费,不愿提出取消,造成了节目继续在播出。”

  也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广电总局屡次叫停涉性节目,为何某些电台和电视台还敢如此猖狂?究其原因是因为某些人认为“山高皇帝远”,广电总局查不到他们,是一种侥幸心理在作怪。

  回应

  先禁后选很有必要

  对于广电总局的连续措施,SMG《相伴到黎明》的主持人梦晓觉得很有必要。“尽管我们说涉性节目未必都是不好的,但我觉得现在先设一个关口,然后再详细区别,我觉得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随后,她还用两个比方来表示对广电总局的支持。“现在的这种节目太多了。这种情况就好比人多,人一多就区分不出好人、坏人了。这个时候先拦根绳子,把所有人拦在外面,然后再慢慢挑人群里的坏人,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普及一些性方面的知识本来应是传媒的责任,但如今某些媒体把这个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放在第一位,这就动错了脑筋。那些被禁的节目,在我看来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在发现了汤里有老鼠屎以后,这锅汤肯定暂时不能吃了,得先把一锅汤都倒出来,好好找老鼠屎,但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做汤了。”

  性教育节目要靠大家把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除去低俗的涉性节目,也有不少节目的确是为了传播教育青少年性方面的知识。那么面对广电总局的禁令,两者该怎么区分呢?对此,梦晓认为其实很好区分。“性教育节目和那些涉性的低俗节目其实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完全就是把性器具展示或者复述给听众,或者就是直接介绍一些性产品。而性教育节目其实只是涉及到一些这方面的必要知识。”

  至于怎样避免性教育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倾向,梦晓拿一档节目打比方:“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又涉及到一些私密性。关键要靠主持人和编导对节目的共同把关,要做到干净和科学,而不是拿性当一种噱头。比如我们有一档节目叫《性情中人》。它有时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但它绝不低俗。比如,我们会做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该怎样对待性的严肃话题,很多女性其实对这方面知识并不了解,通过节目,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保护自己。”

  大众传媒该不该传播性教育

  在采访中,专家们也在对“大众传媒有没有必要去做性教育”的问题产生了分歧。袁博士认为,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如果电视台自己做,通常不会出现低俗的情况。但他同时认为,电视台和电台并没有必要去做性教育节目。“我觉得这些是大众传媒,性教育的问题不用出现在这些大众传媒上,这些在学校和课堂里就已经有教育了。”

  不过,梦晓认为涉性节目尤其是性教育节目仍然有一定教育意义,因此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上海现在越来越开放,其实必要的性知识需要普及、需要教育,很多少男少女对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现在要宣传预防艾滋病、还有未婚先孕这些问题都还存在,孩子们需要这方面的教育,因此这是传媒的责任,我们也不能只喊口号。”

  声音

  发动群众力量监督

  记者发现,大部分网友认为,叫停低俗节目需要听到观众监督之声。有网友指出:“杜绝此类节目应该依靠广大电台听众、电视观众,让他们自觉地抵制这类涉性节目,积极主动来揭发它们。”

  还有网友则建议,对于触及道德底线的节目,除了广电总局叫停之外,还应由普通民众自发地随时监督。建议广电部门多开通几部举报电话,多挖掘几种举报监督途径,譬如用短信、用网络帖子等。这些举报形式方便观众操作,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建议

  可尝试分时段播出

  顾晓鸣教授指出,除去纯粹的性节目和性广告,其实性教育类的节目的收视、收听率并不高。“我以前去过一个叫《伊甸园》的地方台节目,是个性教育的节目,一点也不低俗,但是这个节目今年已经停了,因为广告不多。真正的性教育正面临一个现状,人们的接受度不高。”

  顾晓鸣认为性教育关键是得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和形式,不然真正的性教育节目不吃香,而那些打着教育旗号的性广告却横行。袁方博士对此也表示,伪装成性节目的广告其实比单纯的涉性节目更有危害,“涉性只是因为这些广告触及到了敏感地带,但事实上,这些伪装成节目的广告不止涉性,还有的涉及医疗产品等的推销。这些广告都触及了媒体的公信力。其实就是一些媒体在拿自己的公信力卖钱。媒体应该珍视公信力,如果没有了它,你收听、收视率再高,也没人相信你,没有影响力。”

  顾晓鸣最后对于涉性节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性教育节目可以尝试分时段播出。比如心理教育可放在白天早一些的时间播出,而一些专业方面的性教育则可以安排在深夜时段。”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涉性节目顶风作案 专家:区分不同"性"的节目

2007年09月25日


  ●广电总局下令禁播低俗下流和涉性节目
  ●电台的性“按摩”能斩草除根吗?
  ●宁赣晋3电台仍播低俗违规节目 广电总局责令停播

  广电总局最近对低俗节目频频采取严厉措施,连续叫停了多个涉性节目,又对选秀节目出台了管理细则。但值得反思的是,在广电总局“三令五申”之下,仍然有不少电视台、电台顶风违规。继7家广播电台播出违规节目被停播后,上周又有3家电台的4套广播节目因播出涉性节目,被广电总局责令停播。涉性节目为何屡禁不止,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以及节目制作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现状

  涉性节目为何屡禁不止?

  对于涉性节目为何“按了葫芦浮起瓢”,央视媒介总监袁方博士认为是经济利益在作怪。他直言:“我发现这些涉性节目,大部分并不是电视台或电台自己做的节目,它们其实就是二类广告,属于广告的一种变种。而这些广告之所以能堂而皇之地播出,说明部分媒体在对广告的把关上存在缺失。”

  而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则认为这些涉性节目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地方保护主义,广电总局对这些规定都有发过通知,这些地方不可能不知道,很多节目还能继续上马,其实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因为这些节目有一定的收听、收视率。另外这些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一些电台为了到手的广告费,不愿提出取消,造成了节目继续在播出。”

  也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广电总局屡次叫停涉性节目,为何某些电台和电视台还敢如此猖狂?究其原因是因为某些人认为“山高皇帝远”,广电总局查不到他们,是一种侥幸心理在作怪。

  回应

  先禁后选很有必要

  对于广电总局的连续措施,SMG《相伴到黎明》的主持人梦晓觉得很有必要。“尽管我们说涉性节目未必都是不好的,但我觉得现在先设一个关口,然后再详细区别,我觉得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随后,她还用两个比方来表示对广电总局的支持。“现在的这种节目太多了。这种情况就好比人多,人一多就区分不出好人、坏人了。这个时候先拦根绳子,把所有人拦在外面,然后再慢慢挑人群里的坏人,也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普及一些性方面的知识本来应是传媒的责任,但如今某些媒体把这个作为吸引观众的噱头放在第一位,这就动错了脑筋。那些被禁的节目,在我看来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在发现了汤里有老鼠屎以后,这锅汤肯定暂时不能吃了,得先把一锅汤都倒出来,好好找老鼠屎,但这并不代表以后就不做汤了。”

  性教育节目要靠大家把关

  但不可否认的是,除去低俗的涉性节目,也有不少节目的确是为了传播教育青少年性方面的知识。那么面对广电总局的禁令,两者该怎么区分呢?对此,梦晓认为其实很好区分。“性教育节目和那些涉性的低俗节目其实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那些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完全就是把性器具展示或者复述给听众,或者就是直接介绍一些性产品。而性教育节目其实只是涉及到一些这方面的必要知识。”

  至于怎样避免性教育节目出现低俗化的倾向,梦晓拿一档节目打比方:“性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又涉及到一些私密性。关键要靠主持人和编导对节目的共同把关,要做到干净和科学,而不是拿性当一种噱头。比如我们有一档节目叫《性情中人》。它有时会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但它绝不低俗。比如,我们会做一些女性在月经期间该怎样对待性的严肃话题,很多女性其实对这方面知识并不了解,通过节目,能够帮助听众更好地保护自己。”

  大众传媒该不该传播性教育

  在采访中,专家们也在对“大众传媒有没有必要去做性教育”的问题产生了分歧。袁博士认为,涉性节目大部分是广告,如果电视台自己做,通常不会出现低俗的情况。但他同时认为,电视台和电台并没有必要去做性教育节目。“我觉得这些是大众传媒,性教育的问题不用出现在这些大众传媒上,这些在学校和课堂里就已经有教育了。”

  不过,梦晓认为涉性节目尤其是性教育节目仍然有一定教育意义,因此不能一棍子全部打死。“上海现在越来越开放,其实必要的性知识需要普及、需要教育,很多少男少女对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现在要宣传预防艾滋病、还有未婚先孕这些问题都还存在,孩子们需要这方面的教育,因此这是传媒的责任,我们也不能只喊口号。”

  声音

  发动群众力量监督

  记者发现,大部分网友认为,叫停低俗节目需要听到观众监督之声。有网友指出:“杜绝此类节目应该依靠广大电台听众、电视观众,让他们自觉地抵制这类涉性节目,积极主动来揭发它们。”

  还有网友则建议,对于触及道德底线的节目,除了广电总局叫停之外,还应由普通民众自发地随时监督。建议广电部门多开通几部举报电话,多挖掘几种举报监督途径,譬如用短信、用网络帖子等。这些举报形式方便观众操作,利于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建议

  可尝试分时段播出

  顾晓鸣教授指出,除去纯粹的性节目和性广告,其实性教育类的节目的收视、收听率并不高。“我以前去过一个叫《伊甸园》的地方台节目,是个性教育的节目,一点也不低俗,但是这个节目今年已经停了,因为广告不多。真正的性教育正面临一个现状,人们的接受度不高。”

  顾晓鸣认为性教育关键是得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和形式,不然真正的性教育节目不吃香,而那些打着教育旗号的性广告却横行。袁方博士对此也表示,伪装成性节目的广告其实比单纯的涉性节目更有危害,“涉性只是因为这些广告触及到了敏感地带,但事实上,这些伪装成节目的广告不止涉性,还有的涉及医疗产品等的推销。这些广告都触及了媒体的公信力。其实就是一些媒体在拿自己的公信力卖钱。媒体应该珍视公信力,如果没有了它,你收听、收视率再高,也没人相信你,没有影响力。”

  顾晓鸣最后对于涉性节目,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认为,性教育节目可以尝试分时段播出。比如心理教育可放在白天早一些的时间播出,而一些专业方面的性教育则可以安排在深夜时段。”

发表于 2007-9-27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em03]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