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唯安

[我有话说] 一只蚂蚁的忧伤【唯安散文集】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2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好,体会了、感触了、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 乳娘】
              文/杨唯安
         我出生那年,正值文化革命,家里经常揭不开锅。成天靠吃菜脚叶、牛皮菜、山野菜过日子的母亲,怎能挤出白花花的奶水来。因此,前来救命的是我的乳娘。她叫蓝采花,生产队长的婆娘。那时的生产队长比解放前的地主更疯狂,村民大多怕他。乳娘被养得丰乳肥臀,白白胖胖。
          听婆婆讲,乳娘是土生土长的曾家沟人,和我父亲是俩小无猜的玩伴。乳娘一直暗恋着我父亲。后来父亲和我母亲成亲后,乳娘伤伤心心哭过好几场,一气之下,嫁给了生产队长。 我想乳娘喂奶给我吃,原因有三点,其一,她善良有母爱,其二,她想我父亲一生欠她一个人情,其三,生产队长平时整人害人太凶,村民王石匠被他搞得死去活来,忍无可忍之下,一根二尺来长的尖钢钎,插进了生产队长的裤裆,生产队长痛得哇哇乱叫,两只鸟蛋顷刻完蛋。因此,我四岁那年,乳娘向我父母提出,要抱养我做她家儿子。我父母当然舍不得,于是生产队长更加憎恨我父亲。那时我家成份不好,是富农。父亲跪过高板凳, 挨过红卫兵皮鞭抽。人人鼓吹亩产万斤苕,千斤稻,三更半夜吆喝村民去赶麦苗上的露水,挖地要挖三尺深,搞得人们怨声载道。乳娘为这事天天同生产队长争吵,暗地偷偷送些苕饼麦馍给我父亲。父亲后来常讲,那两年不是乳娘帮助咱家,日子将会更加难过。
           后来村里发生一件怪事,乳娘奇迹般怀上了孩子,生产队长气得横目瞪眼的。可他无后,老了谁养?谁给他戴绿帽子,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乳娘生下男婴。乳娘给男婴取名水生。
          水生两三岁时,我常带他到村子里四处玩。水生长得眉清目秀的。村里人都说长得像我父亲。这个问题至今仍是一个谜。谁知水生七岁那年,伙同几个玩伴偷跑去水桷凉亭洗澡,不慎溺水而亡。
          从那以后,乳娘变成一个疯疯癫癫的女人。成天披头散发的,手里抱着一个稀脏的布娃娃,嘴里哼着革命歌曲。村里人叫她蓝疯子。每次我望见孩子们朝她掷石块,抛牛粪,我就喊:“你们别打她,她是疯的。”我冲上前去挡在乳娘前面。想骂:“狗娘养的!”
           水生走后,生产队长一下苍老许多。八四年冬天,乳娘患了乳腺癌,被迫切除右乳房。一半平原一半山峰的乳娘成为乡下男人最大的笑柄。你说这蓝采花年轻时是不是被男人摸得太多,才落下这病?那时的我火冒三丈,真想冲上去,给那乱讲的家伙两耳光,吼道:“放你娘狗屁!”
         亲生母亲走后,我一直把乳娘当亲娘。妻子榕说,我是喝乳娘奶水长大的,人不能昧了良心。妻子榕经常送些油盐酱柴米过去。有一次,我买了一箱牛奶送过去,乳娘蹦蹦跳跳的,快乐似个孩子。她用吸管吮吸着牛奶,嘴里直嚷着:“好香…好香…”那一刻,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暗想,牛奶再香也不及您老的奶香啊。我仿佛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婴儿,躺在乳娘温暖的怀里,静静地吸吮她甘醇的乳汁,一点一点地长…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对月听风 的帖子

谢谢对月听风朋友的支持与鼓励。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
                文/杨唯安
         当我踏上故土那一刻,用手拍了拍在外漂泊四年的尘。就快到家了,我加快了步伐。在经过家门前的鱼塘时,我发现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正用蜘蛛网粘麻柳树上的红蜻蜓。我觉得很有趣,仿佛看见自已的童年。
  小女孩长得挺可爱,头上梳两条细细的羊角辫,辫子上插着两朵耀眼金黄野花儿。我走上前去,递给她两枚“绿箭”口香糖。小女孩羞涩涩地望着我,摇摇头。她说她不要。妈妈说不能随便要人家的东西的。我说“绿箭”很香、很甜,是从深圳带回来的。深圳。深圳很远吗?小女孩眉毛一挑,眼珠子溜哧一转。当然很远,坐火车去要两天两夜。怪不得老爸老不回家,妈妈说香港都回家了。我说香港是租借给别人的。妈妈说租借给别人的爸爸是永远不回家的。我心一颤,仿佛被什么东西刺了一下,鼻子一阵发酸。似乎我欠了小女孩东西似的,但一时又说不上来。
  我走进院内,很在意地望望自已的三间青瓦房,跟走时差不多,只是模样有点苍白破旧。这时,妻子榕从堂屋走出来,看见了我,一阵风似的扑进我怀里,两张饱经风霜的脸紧紧贴在一起…
  正在这时,我的屁股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我回头,发现在鱼塘边碰见的小女孩,手里握着一把黑乎乎的烧火钳,正怒目圆瞪地望着我。你为什么欺负我妈?我笑。真是我女儿迎。我没有欺负你妈。那我妈为什么哭?这时,妻子慌忙松开抱紧我的手,走到女儿迎的身边,拉起迎的小手,用手指着我说,迎迎,快叫爸。迎迎盯了我很久,不说话,低着头。最后,从她嘴里突然冲出一句冰冷的话来。“你不是我爸,我爸是打红领带,穿白西装的。我爸爱我,不会四年不回家!”女儿迎迎转身,气冲冲冲出门去。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一把匕首刺中,疼痛难忍。离家那年,母亲得食道癌去世,为给母亲治病,耗尽了家里所有财力,还欠三万七仟元债。迎迎那时还在妻子襁褓里吃奶。这四年在外,省吃俭用不回家,主要是攒钱。对于一个打工人来说,家是多么亲切,多么奢侈的字眼。为了家人的生活,孩子的成长教育,我别无选择去漂泊,去流浪。收获了多少,也失去了多少。回想起自己心酸孤寂的四年打工生活,忍不住两眼潮湿。女儿,你就不能叫我一声爸吗?我双腿跪地。瞧瞧自己,衣服稀脏如街边乞丐,胡子拉碴像动物园里的大猩猩。也难怪女儿不认我。我望着女儿在门外风中飘飞的身影,妻子忧怨的眼神,一头扎进双腿间,整个人陷入无限的愧疚与自责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嫂鱼羹”的千年惆怅
         杨唯安
  忆江南,最忆是杭州。杭州不仅以“西湖风光”闻名天下,而杭州美食也算可圈可点。其中,“宋嫂鱼羹”就是杭州一道名菜。主要原料是鲈鱼丝、竹笋丝、香菇丝、火腿丝等等。以鲜嫩滑润,味似蟹肉著称。俞平伯所撰《双调望江南》,其中:“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鱼羹美,佳话昔年留。”前面描写西湖楼外楼,后面提及“鱼羹美”,当然就是如今的“宋嫂鱼羹”了。
  俞文称:“宋五嫂原在汴京,南渡至临安(今杭州)。曾蒙宋高宗宣唤,事见宋人笔记。其鱼羹遗制不传,与今之醋鱼有无关联,不得而知,但西湖鱼羹美,口碑已流传千载矣。”所谓“遗制不传”,可能不太准确,因为有关杭州菜的介绍,都对这道菜言之凿凿,而梁实秋的《瓦块鱼》也提及京城广和居菜肴丰美,但“百年老店,幕仿宋五嫂的手艺,也是不过尔尔。”因此,如今食者早已无法分辩,鱼羹是八百年前的“遗制”还是今人的“再创造”。俞平伯所说“宋人笔记”,大概是周密的《武在旧事》。br书中记载:“淳熙六年(1179)三月十五日,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来至钱塘门外,时有卖鱼羹人宋五嫂对御自称:“东京人氏,随驾至此。”太上皇持宣上船起居,念其年老,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今后苑供应泛索。”
  如此佳话,不在宋五嫂手艺,而在太上皇的心思。为何赏金赐银?不是鱼羹格外鲜美,而是宋五嫂“自称东京人氏,随驾至此”,勾起孤家寡人的满腹心思。南渡之初,朝廷犹存恢复中原之意,否则国都怎么叫“临安”呢?这里奖励的,既是厨艺,也是故国之思。以至表达:“时移物换,忧患飘零”的感慨。《四库总目提要》除表彰“近雅之言不谬”外,更欣赏其别有幽怀:“遗老故臣,恻恻兴亡之隐,实曲寄于言外,不仅作风俗记,都邑簿也。”
  宋嫂鱼羹如此,诸多名莱的由来也如此。当初创作者确有寄托,以食物暗寄相思,只是在流传中被人淡忘。在介绍具体的饮馔时,创作者早已不限于食材、烹饪方法,而是插入诗句、清言、典故,甚至自家的生活见闻,如此夹叙夹议,大有情趣。大凡能让食者眉飞色舞的菜肴,大都来自典故,“今典”或“古典”。其中渗杂了人文因素,历史记忆、文学想象、人生况味、审美眼光等等。这样的食物,才值得人再三咀嚼与赞叹。
  传说当年许仙与白蛇“断桥相会”,任凭许仙柔情蜜语,声泪俱下,也无法唤回白蛇对他的怨恨之心。许仙万般无奈,来至西湖钱塘门外,买回一碗宋嫂鱼羹,谎称是自已亲手所煮。白蛇喝完鱼羹后,竟然恨意全消,对许仙爱意涟涟。惹得一旁的青蛇醋意大发,心中怒潮犹如翻江倒海,青蛇挥剑刺向许仙。心想如此负心薄情的男人,留他何用!谁知,白蛇不顾姐妹情义,飞身反手一剑,将青蛇刺伤在地。后来,法海“水漫金山”,将白蛇罩于雷封塔里。从此许仙与白蛇“两地分居”。
  后来,许仙难耐寂寞,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雷封塔前,为白蛇献上一碗宋嫂鱼羹,白蛇喝下后感觉味道大不如以前。她隐隐预感到自已与许仙情缘已尽。究其原因,原来青蛇一直暗恋许仙,青蛇偷愉在宋嫂鱼羹里,添加二匙“镇江陈醋”。面对青蛇的妖媚、诱惑,许仙终究把持不住自已,和青蛇双飞双栖,风花雪月。
  但是,每当月圆之夜,许仙又深感罪孽深重,常常情不自禁思念起白蛇来。以至后来,在杭州的大街小巷,人们总会看见许仙“醉生梦死、游戏人生”的身影。为了记念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杭州厨师创造出两道名菜“西湖醋鱼.青蛇”,“西湖醉虾.许仙”,留传至今。(纯属本人虚撰,不可考究)。
  时移斗转,现代厨艺可谓日精月进。创新永远是食物主题。但真正的创新是对菜式的创新,而不是对名菜的“颠覆性革命”。否则,不伦不类,今非昔味,何来“地道正宗”可言?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宋五嫂沉睡八百年一觉醒来,发现自已作品已被后人篡改得面目全非。我想,宋五嫂也只能纵身一跳。“饮恨西湖,梦断钱塘”了。
  不仅宋嫂鱼羹如此,诸多名菜也如此。其实,名菜犹如“西子”(美女)。自然,简约,就是一种美。但今人总喜欢,给美女“擦脂抹粉”,“穿金戴银”。如此世俗、粗浅,让人再也看不见名菜“昔日的风韵与纯情”了。这也印证了苏轼“若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的经典诗句。这倒底是宋嫂鱼羹的“千年惆怅”,还是中华名菜的“时代迷惘”?或许,只有时间和市埸,来告诉你我正确的答案了。

发表于 2012-3-15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唯安 的帖子

感动,我也是安岳的,由此也想到了我母亲

 楼主| 发表于 2012-3-1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我也是安岳的,由此也想到了我母亲”
谢谢你的支持与鼓励。问好老乡。
发表于 2012-3-16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味道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近来多少华发 的帖子

谢谢你的临帖与鼓励。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3-16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菏尔德林的诗歌里前行
                杨唯安
         人生活在这个尘世,就注定与世间的纷争、嘈杂、振荡、俗事、情感,一生的纠缠,谁也不能逃脱。社会是一个染缸,生活是一面镜子,而居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属什么?我一时真难回答。不过,回头仔细想想,父母给予了我们呱呱坠地的生命,人从娘胎里挤出那一刻,是多么干净,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娃娃;记忆中的 童年 ,虽然家境贫寒,却也童心纯正,快乐无忧,真的不想长大。那种美好难忘,追忆不止的情愫一直索绕着我的人生。
  而当某年某月某天长大成人,懵懂步入社会,傻傻畅游情海,涩涩接触工作,现实沾满名利、金钱、情色,像一条肮脏的抹布擦过涉世不深的心灵。人在世上走,何处无尘埃?高贵的是神,势利的是人。生活的烦恼,情爱的心痛,落魄的酸楚,事业的低落,人情的淡漠,流浪的艰辛,如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无奈于眼神迷惘,情绪颓废,性格孤僻,神经紧张,夜夜失眠。于是在寂寞流淌的夜里,只好与文字对话,相互沟通交流,一篇文章的成形,一阵快意的渲泄,如一趟愉悦的心灵旅行。心放得越远,生命的触须离我更近。我的文字就是我夜夜品读的情人。我和她相融如水,欢愉如歌。我知晓她的品行,我深谙她的风韵,她是我笔下流淌的一泓清泉,一片绿草,一阵轻风,一朵白云,一枝垂柳,一阙宫词…
  谁有我幸运?一个平凡的男人,却与世上最美丽的女人天天跳舞,夜夜交心。她独有的墨香,丰泽的底蕴,优雅的身影,在我眼前袅袅升腾。我望见蓝天白云下,一遍青幽幽的草地,草地中央一面澄清透明的海子。她是我心灵洗礼的一个天池。我将把我所有的烦恼、污垢、忧虑、浮躁、自私,全扔下去,然后,像一只白天鹅从海子里轻轻地掠起… 那时,我安静如水。我已无法离开我的文字。她悄悄地走来。我知道,我必须回到大自然,回到生命的出生地。只有这样我才能算是一位善良优雅的男子。荷尔德林如此的诗意,清澈,纯静,高贵。他是我灵魂的海子。我必须安静下来,朝他怀中静静地睡进去…
  多年前,我仿佛与荷尔德林一见如故。他像个疯子,蹒跚地行走在大地。荷尔德林的天空、大地、酒司、风景,组成他生命的祭礼。他是德国贡献的世界诗人。他一生坎坷,他两岁失去生父,九岁失去继父,1788年进入图宾根神学院,与黑格尔、谢林是同学加好友。1801年去法国波尔多做家庭教师。次年夏天,他得到了在他作品中被理想化为狄奥蒂玛的情人的死讯,离开波尔多,徒步横穿法国,回到家乡。他神经开始错乱,后经家人照料,大为好转,写出不少诗篇。1806年精神病刺激复发,进入图宾根精神病医院治疗,后来住在一个叫齐默尔的木匠家里,于1843年谢世。1826年间,几位诗人出版了他的诗集。荷尔德林一生不幸,死后仍默默无闻。直到二十世纪人们才发现他诗歌中的灿烂和光辉。
  荷尔德林的诗,歌唱生命,歌唱自由,令人灵魂颤抖。他曾写道:“在这贫困的年代,诗人何为?可是,你却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中,他走遍大地。”看着荷尔德林的诗,我内心一片茫茫无际沙漠,开始有清泉涌出。在沙漠上,在孤独中,在神圣的黑夜里,涌出一条养育万物的大河,一个神在河上自由漫游,唱歌
,漂泊。一个神子也唱歌,像人间的赤子,这个活着的,抖动的,心脏的,流血的琴。这种痛苦和漫游加重了弓箭和琴,使草原开花,这种漫游是双重的,是大自然的,也是心灵的。像他的《莱茵河》,说的要感谢生命,既使生命是痛苦的,盲目的,也要热爱生命。也许有病才是真文人,无病之人写不出好作品。 其实世上有两类抒情诗人,一种是热爱生命中的自我,一种是热爱景色中的灵魂。竼高和荷尔德林属后一类诗人,他们流着泪,迎接朝霞。他们光着脑袋,画天空,写 石头 ,让太阳做洗礼,这是把宇宙当庙堂的诗人。这诗歌的全部意义是什么?应是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必须歌唱的。读荷尔德林的诗,让我懂得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诗歌是一场烈火,不是修辞练习。它是精神的安静而神秘的中心。荷尔德林的诗是真实的,自然的,正在生长的,像一棵树在四月的山上开满杜鹃。风吹过来,火向上升起一样。诗和远方一样。正如海子的一句诗:“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荷尔德林早期的诗是沉醉的,没有尽头的,因为后来生命经历痛苦,痛苦一刀砍下来,诗就短了,甚至有些枯燥,像大沙漠废墟和断头台上的火砖,整齐,坚硬,结实,干脆,排着,码着。“安静的”“神圣的”“本质的”向我们走来。热爱风景的抒情诗人走进了宇宙的神殿。风景进入了大自然,自我进入了生命。没有谁能像荷尔德林那样,把风景和元素完美地结合成大自然,并将自然和生命融入诗歌→转眼即逝的歌声和一场大火,从此永生。他是抒情的王。生命的神。让我时刻嗅到大地的芬芳。在1800年后,荷尔德林创作的自由节奏颂歌体诗,有着无人企及令人神往的光辉和力量,虽然我读得不多,但我永远地爱上荷尔德林的诗和荷尔德林这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世辣缘】
                *杨唯安
          四川有句俗话,怕吃辣椒的,不是地道的四川人。我是不怕辣的,总觉得菜肴越辣越有味,越辣吃起来越安逸过瘾。或许你不相信,我的爱情就是从吃辣椒中得来的。
          记得八九年冬天,家乡下了一场大雪,几个死党邀我去“太安居”吃太安鱼。太安鱼是家乡一种地道的酸辣鱼,在川渝一带甚是流行。
         我走进门时,发现几个死党早已围了一桌,桌旁有位陌生的女孩。我眼前一亮,仿佛见到一米阳光。女孩穿一套红色的棉衣裤,头上罩一顶红绒绒的绒线帽,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我的心暖和起来。九娃儿告诉我,那女孩是他表妹。
女孩子从凳子上直起腰来,双手麻利地将棉衣袖口翻卷起,直爽爽地朝我伸出手来。
         “很高兴认识你,我叫小辣椒。”
          她名如其人般火辣,她唐突的举止令我迟凝不敢伸出手去,仿佛我是一位不谙世故的害羞女孩,她是位不拘小节的大方男士。我想长这么大,还未碰过女孩子的手啊。我的尴尬行为,惹得几个死党趴在桌上窃窃偷笑,仿佛欣赏一幕好看的西洋镜。
         二十分钟后,一盆热气腾腾的太安鱼端上桌上,死党们闻着那喷香四溢的鱼块,红彤彤的一层诱人的红油,早已口涎直吞,掩耐不住筷子主动出击,在瓷盆里飞来飞去。下雪天喝啤酒,冰爽!几个死党一阵子牛饮。我酒量甚微,一瓶啤酒下肚,就有点飘然成仙了。可几个死党穷追猛打,仿佛跟我有仇似的。这时候,小辣椒站起身来,端过我的酒杯,一口而尽。他不能喝,我帮他喝。一杯又一杯,她那种豪气吞云的气势,令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她脸儿喝得红彤彤的,像天边好看的火烧云。待大伙散场时,喝得烂醉如泥的不是小辣椒,而是我那些自称酒中豪杰的死党们。
         和小辣椒有过一面之缘后,我满脑子都是她的影子,赶也赶不走。我总找机会跟她见面,她豪爽干练的性格,令我在新婚之夜在意洁白床单上的落红,我想我真是狼心狗肺!
       其实,我和小辣椒都是吃辣椒的高手,每餐缺少辣椒心里空荡荡的。小辣椒能连吃三只生红辣椒,面不改色,心不加跳。有次她吃辣椒吃得鼻孔流血,晕迷过去,我大惊,抱起她往乡医院飞奔。跑到小河边,她苏醒过来,问我人血是什么味儿。我说咸的呗!她摇头,我用手指头醮她鼻孔外的血一尝,辣的。我大呼上当,有点哭笑不得!我随手将她抛进脚下的小河里,吓得她哭爹叫娘。我又跃入水里将她抱起。她躺在我怀里,娇嗔地笑。你为什么救我?我说我喜欢天天吃小辣椒。她娇嗔坏笑:“恐怕你的身体吃不消…”
         九四年八月,小辣椒经常胃子痛,我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得了慢性胄炎。医生吩咐少吃油炸辛辣食品。从此,小辣椒和辣椒分了手,不过伤心哭了好几回。为了她的身体健康,我也和辣椒绝缘。
         最近两年,我在深圳一家酒店上班,员工膳食甚是丰盛,可菜里难寻辣椒的踪迹。心似猫抓的时候,吆喝几位明友去大排档吃火锅。吃得吡牙咧啮,头顶冒烟,全身泌汗,最后一身行头脱得只剩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令我想起家乡的小辣椒,心中长出一丝丝淡淡的乡愁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爸】
       文/杨唯安
  二爸叫杨胜*,三二年出生在四川安岳一个小山村。听婆婆讲,二爸一出生,上嘴唇就缺了一块肉。因此,从小到大,村里人都叫他杨缺嘴。二爸四岁那年,被抱养到幺公幺婆家。幺公幺婆无后,视二爸为掌中宝。
  在我记忆里,幺婆是典型的三寸金莲。“老婆婆,尖尖脚,汽车来了跑不脱”的儿时歌谣,至今还在我耳畔回响。二妈是老杨家的童养媳。那年头,乡下人崇信多子多福的信条,二妈六年产下六子,三男三女。二妈坐月子不懂保护自己,在她二十四岁那年,患上月家痨离开了二爸。二爸伤心痛苦许久,一生再没有婚聚。因此,抚养六个孩子的重担全压在二爸肩上。
  二爸早上麻麻亮去县城挑粪,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去岳阳河捕鱼,夜里还挑灯编制竹货。二爸说,为了孩子苦点累点也值得。可等六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各自安家立业,蓦然回首,二爸已是人到中年,一副老态横秋的模样了。
  二爸六十大寿那天,三个儿子为给二爸的赡养费争得面红耳赤,跟仇人似的。二爸怎能忍受三个儿子的窝 囊气,从门后抓起一根扁担,肩挑两只竹篮,步行去长河乡打渔船上收购鲜鱼,然后挑回县城贩卖。二爸每天能赚二三十元钱。那两年,二爸日子过得惬意。每天收工后,二爸常去酒馆喝喝酒,去茶馆喝喝茶,悠闲时还去县川剧团看看戏。二爸真算得上是个快乐的老头!
  其实,二爸有两大嗜好,一是嗜酒,二是嗜女人和川剧。二爸常说,他一天不喝酒,心里难受像猫抓似的。二爸喝酒从不挑剔菜肴,一条酸萝卜,二条脆生姜也能下一次酒。二爸最奢侈的也就点二两花生米,三两猪耳根,一瓶老白干。二爸每次喝完酒后,都会用他那肥厚的手掌,抹一下他那满嘴油花的嘴,嘴里发出“嚯”地一声响。这一经典习惯动作,已成为村里人对他永恒的笑料。
  说二爸嗜女人,不是说二爸喜欢拈花惹草,而是二爸喜欢把女人挂在嘴边。说一女人好看,好像比天上的仙女还美丽;说一女人丑陋,仿佛乞丐见了也会倒吐酸水,冲烂喂泥湫也嫌腥臭。二爸吹牛的本事在村里是很出了名的。他就像一枚开心果,走去哪里,哪里准会乐开花。
  县川剧团有个叫陈芳的。人长美,戏唱得好。她出演的每场戏二爸必去捧场,村里人取笑二爸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想得美。那时的二爸呵呵笑。“天鹅也有掉进冬水田里的时候。”
  九三年夏天,我去了佛山打工,就再也没见过二爸。想二爸的时候,和父亲通电话时问候二爸的情况。那是九五年冬天一个早晨,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说二爸走了。是醉死的。醉死的总比饿死的好。我一向对他三个儿子心有微词。父亲说,二爸喝醉酒后,倒在雪地里,再也没有醒来。等他三个儿子发现他,尸体已僵硬,积雪覆盖他全身。二爸这样走也算是最好的归宿。他干干净净地来,又干干净净地去。父亲在帮二爸换寿衣时,在二爸内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漂亮女人的裸体照片。父亲说,是县川剧团那个叫陈芳的。我想二.爸天天有女人陪,顿顿有酒喝,他在下面也不会寂寞的,或许比地上活得更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竹烟雨海堤花】
                       杨唯安
  眼前是一片碧绿的竹海,一条青幽幽的石板小径弯入竹林深处。小径两旁杂草丛生,野花遍地。远方的山风轻扑过原野,淡蓝的天空上白云悠悠。诗竹的枝叶随风摆动,碧浪连波,欢呼腾挪。诗竹在那山,那水,那生命栖息的地方等待。等待心仪调皮的雨儿淅淅沥沥地走来。雨儿淋湿它的枝叶,渗入它的肌肤,亲吻它的碧唇,滋润它的心灵。诗竹天生就是雨中美人。一袭绿衣,两袖清风,沙沙私语。它不像狂花张扬斗丽,它不像落叶纷飞即泣,它只是它自已。海一样的安静,草一样的坚韧,画一样的清丽。在它的世界里,看不到季节转换的痕迹,四季常青。世间的日月星辰,阴晴圆缺,消不留声,来不至喜。诗竹心静如水,身正纤纤是君。昔年郑板桥对它一生痴迷,把它画活了,画神了。外秀内兰,灵动飘逸,质如莲心。
  雨儿携风前行,丝丝缕缕,轻轻柔柔,滴滴入泥。大地一片苍茫。潇潇雨濂,朦胧烟雨。尘情俗事,愁即若离。诗竹裙荷轻摆,纤纤玉指飞舞,高风亮节,美伦美奂。天地合幕一色,诗竹烟雨一画。那时的雨是流动的,欢快的,充满想像力的。人性盎然,万物生机。雨轻抚诗竹的脸,一滴一滴地相注,一分一秒地相拥。竹心微澜,粼光闪闪。雨下在诗竹的天空。雨下在诗竹的窗前。心与心靠拢,手与手相牵。恰是你的温柔,润竹无声,恻意缠绵。曾经彼此深情凝望,思念成河,相思成茧。纵使时光飞逝,涛声依旧,雨心依然。你说,竹心虽空,别让寂寞填满。雨懂。雨归竹心。美哉!举杯邀雨,当杯盛满。一幅诗竹水墨画,诗意泼墨,徐徐开卷…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细细如针,丝丝如线。整个九月,雨一直未能停下来,头上的天空灰蒙蒙的。或许在雨的心目中,夏天已悄悄地走远。如缕缕的思绪,又如雨后的彩虹,绚丽于天涧。如烟的美丽,又顷刻陨落于夜栏。雨只是天空中匆匆行走的过客,来得突然,去得遥远。风一路追寻着雨的踪迹,在苍茫空洞的天宇间流浪,在贫血荒凉的大地上穿行,在芳坪柳堤,镂栏画栋,烟雨迷离的江南,那如花似雾的女子,是否衣裙飘飘,怅伫青青岸边?
  谁一首唐诗,一阙宋词?诗画墨香,锦毫笔砚。昨夜小楼东风为谁狂草?月落西山,金鸡报晓。红霞染亮江湖,千年情缘,断桥之断。谁把风月种植西湖之心?流传千年,感叹世间!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云朵已漂得很远。天空只是雨心灵栖息的驿站。脚下的大地宽厚仁慈,雨不得不下,你看大地上的花朵多么美,大地上的树木多青翠,大地上的生灵多么纯美。它们需要雨,它们渴望雨,否则,一切都将枯萎,生命如草芥般悲悯。因此,雨必须抚注大地, 然后汇成一泓清泉,叮叮咚咚地歌唱,流过森林、峡谷、山涧、草地、归于河流,纳于大海。最后人们看见的,是一片很静很静的海。如风卷云舒徐徐展开的画卷。远处水光粼粼,帆星点点。海天一色,遥远无边。海鸥飞处,裸月奔岸。游人如织,暮黛含烟。淼淼烟波,袅袅氤氲,似梦若幻。雨醉其心,鱼跃其门。如诗如画,不枉虚度此生!”
  脚下海堤蜿蜒,垂柳碧丝,斜挂蓝空,妩媚多姿。柳丝上挂满碧绿的果,柳絮从果里一朵一朵飘出,满海岸都是。如烟的花,如烟的雨,如烟的女子…轻盈地飘逸、飞舞,行人的衣服上沾着花朵。柳与竹本属同类,集万千柔韧妩媚于一身。远古送友人或知已,折柔柳一支表寸心。人走到哪里,都能如柳地活着。因此,每年烟花三月,淼淼烟海,别离的人多,海堤上的柳枝被人折光。一份份祝福、思念填满烟海。谁也望不到天有多远,海有多宽?因此,雨融于这海天一色的景致中,早已淼淼如烟了。

发表于 2012-3-2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幅好美的诗竹烟雨海堤花!喜欢。

发表于 2012-3-2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空了慢慢吹 的帖子

谢谢你的支持与鼓励。问好。
发表于 2012-3-22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让人读了流连忘返。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蜀小蓝 的帖子

谢谢小兰朋友一贯的支持与鼓励,我会加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地桃花诉离殇】
                文/杨唯安
        纯伫立岳阳河岸边,凝望着河水缓缓流淌。两岸桃花盛开,游人如织。纯是喜欢桃花的,但她又不懂桃花。眼前的桃花开得嫣红灿烂,可她心里的那朵桃花已远在天涯。那朵让他刻骨铭心的桃花已不属于他。眼前桃花依旧,故地重游,可物是人非,往昔能追忆,但不能共呼吸。
        时值下午三点,春日的太阳暖暖的。檀木长椅上的少男少女,卿卿我我,相依相惜。纯不敢看,也不愿意看,那温馨的场景,犹一把刀刺进他十九岁不成熟的心灵。纯的心开始亢奋,绞痛,滴血。纯已无法控制自已的情绪。他看天,天是灰的。他看地,地是蒙的。或许世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黑暗的。 桃花,你在哪?你为什么离开我?纯的眼泪哗哗滚落下来。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落泪早已伤痛到极致,也已到崩溃边沿。
         纯清晰记得桃花灿烂的笑容,多情的眼神,清柔的声音。桃花具有一种魔力,摄制着纯单纯的心。纯挣不开,也丢不脱。“人面桃花”,多富诗意诱惑的网名,显然纯第一眼瞅见这网名,心就被粘上了。纯是个不善言辞,不懂诗词的大男孩,他借用记忆里一首诗在桃花贴下留评:“纱窗日落渐黄昏,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纯与桃花从这首诗里相识,相知,相恋。桃花大纯两岁,年轻漂亮,热情似火,两人常通过视频聊天,相互了解对方,情意绵绵。
         去年三月,在那桃花盛开的时节,纯与桃花在岳阳河的桃花树下相见了。树上的桃花粉红,树下的桃花羞红。纯笫一次牵住女孩子的手,他比桃花还扭怩。他俩相拥相吻,两颗分隔千里的心彼此靠拢。桃花说,她喜欢纯,会跟纯过一世。纯也发重誓,他会爱桃花一生。离别前,纯与桃花逛了柠都商埸,纯给桃花买了两套时装,一只英纳格女式手表,一瓶“香奈儿”香水,加上其它礼物,共花费三千多元。桃花上车回眸深情一瞥,成为纯心里经典难忘的记忆,客车奔走的那一刻,也彻底牵走纯那颗悸动的少年心。
         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桃花。或许在纯的心里,爱是一条清明的山泉,一座圣洁的雪山,一湾微澜的春水。他没有理由不全心地付 出。纯和桃花常短息联系,互诉爱慕之情,相思之苦。
        去年夏天,桃花短信告之纯,说她妈患腰尖骨突出,走路都艰难,需要长期治疗。纯明显感受到电话那头的桃花心情沉重,似有哭泣。纯当天从邮局汇三千元给桃花,答应每月收工资寄一千元过去。桃花说等治好她妈的病,就与纯结婚。新家可安在纯家,也可安在桃花家。纯听后乐滋滋的。其实纯也是一位乡下男孩,在岳阳城打工三年也攒下一万多元,他曾对他父母说,今年桃花盛开的时候,他会带桃花去见他乡下的父母。 可是前几天网上发表的网文《桃花劫》,彻底击碎他的梦。网文既公开了桃花的照片、ID号,故事与他同出一辙。桃花骗了那男人二万多元钱。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打电话问桃花,桃花并不否认,还说她就是靠骗来生活的女人。纯再次打桃花的电话,语言提示己关机。从此桃花仿佛在人间蒸发,杳无消息。
         纯从失望到绝望,损失钱财是小事,可桃花为何欺骗自己的感情?纯万念俱灰,精神崩溃。一个结打不开时,会加速的缠绕,最终变成死结。这时没有一个朋友亲人去开导他,他冰凉的心会成倍扭曲凝固。他想到离开这个令他伤透心的世界。他原本是乖乖仔,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但他不合群,朋友少。连续几天,纯把自已蜷缩在烟雾里,把自已碎裂的心烂在酒水里。他无法自拔。 他至今还是处男,那种幸福的事只在他梦里出现。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然后安静毫无遗憾地离开。
         岳阳河两岸环境优美,丽影双双。纯喝得有点高,桃花树下,倩女幽幽,流莺顾盼。纯窜进了一间叫“顶光”的发廊,几个打扮性感的女孩围上来。纯挑了一位长相和身材颇似桃花的女子。女子自报家门,说她叫英子。英子笑吟吟地拉着纯的手,进入了发廊后面的小房。醉眼朦胧里,纯发现了英子脱光了衣服。这时,纯突然嚎声大哭,双手紧紧抱住英子。英子仰躺在床上,被扼得喘不过气来。纯豆大的泪珠,一滴一滴地掉在英子惊诧的脸上。英子从未见过男人干这事时还哭,很显然眼前这大男孩是受了刺激,或许被爱情伤透了他的心。英子心中往事涌上来,那个曾经被自已深爱,为他坠过两次胎的男人却和别的女人结了婚,英子心痛,后来干上这一行,男人只把她当发泄的玩偶和工具。纯滚烫的热泪浇醒了英子死去的温暖。温暖漫过的英子娇美如花,泪眼婆娑。纯深情地吻着英子,呓语着:“桃花,桃花,你是我的桃花。桃花,我爱你,我真的爱你…”英子内心不是滋味,桃花应是伤害他的女人,你把我当成你的桃花。英子猛然掀开纯。“我不是你的桃花,不是。我是英子。”纯从英子身上滑下来,清醒过来。哦。你真不是桃花。桃花不在这,在天涯。           纯穿好衣裤,对着英子说:“你是我的第一个女人,这有八千元钱,是我一生的积蓄,留给你了。”纯把钱放在床上,转身摇摇晃晃地走出门去 。
         纯来到岳阳河岸边,再次伫立许久,时近黄昏,城市的喧嚣已安静下来。纯沿着河岸的石阶,一步一走地走进河里,河水淹过他的腰身,淹过他的头顶…
         夜慢慢地袭了上来…
         第三天清晨,纯的尸体浮上水来,警察打捞起纯的尸体。英子发现死者竞是纯时,眼泪夺眶而出。英子后悔当晚为何不承认自已是桃花,或许还能换回纯的生命。英子把纯留给她的八千元钱交给警察,请警察转交纯的父母。警察也证实纯属自杀,与英子无关。望着被一夜春风吹落的无数桃花花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葬(笑)春风。”英子一脸迷惘。
        是夜,英子离开了岳阳城。有人说英子去了另一座城市,也有人说英子回了湖南老家。不过,只要她活着,活着就有未来,就有崭新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2-3-23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我会爱你一辈子 的帖子

谢谢你的支持与鼓励。问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