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亦邪

广元青川特大洪灾纪实图片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9 10:30

各级干部关心 灾民用水


发表于 2006-9-9 11:55

截止到今天,我镇共计募集到救灾款25804.60元,衣物3713件。

其中:政府机关18人捐款4350元;

      林业站捐320元;

      信用社捐300元;

      供电所捐440元,衣物126件;

      卫生院捐200元;

      兽防站捐100元;

      学校师生捐9923.6元;

      工商所捐200元;

      水厂捐100元;

      市坪村群众捐3328元,衣物1046件;

      王家村群众捐1005元,衣物6988件;

      平原村群众捐1933元,衣物35件;

      场镇居委会群众捐3605元,衣物1800件;

募捐活动还在继续,还有三个村募集的款物还没有交上来。

发表于 2006-9-9 11:04

9约8日20.30

接受四川艾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艾明保洁有限公司张宗,戚总等捐赠农用物资10吨

他们还承诺,将优先录用100名-----可以更多-----灾区无家可归群众或其他青川人

到该公司务工

保安,保洁,家政等等-----起点不高,还可视其潜力向上发展

工资从600到数千不等。提供食宿,每月只收100元

还可给衣被困难者给于救助

发表于 2006-9-9 11:07

成都光大银行及赫赫有名的中环广场-----汇丰银行已入住-------等等

就是他们在做

发表于 2006-9-9 11:52

他们说,青川遭受灾害的消息

他们是首先从网上知道得--------就是本网吧

发表于 2006-9-9 16:03

灾民的泪水


发表于 2006-9-9 18:31

部队战士正在搬运被泥石流陷进的摩托车


发表于 2006-9-11 09:48

重要更正

在9月10日13.26发出的帖子中,“《四川经济日报》驻广元记者站站长周光辉、记者周远成”应为“《四川经济日报》驻

广元记者站站长周光辉、记者徐远成”。

特向徐远成同志致歉!

发表于 2006-9-11 09:28

重灾地之一的红光乡场镇加紧清淤


发表于 2006-9-10 14:47

灾民安置点


发表于 2006-9-10 13:10

灾后重建


发表于 2006-9-10 13:26
我曾在前面的帖子里写过,接待四川经济日报记者一事。原以为他们能发点文字和图片就很不错了。这些年来,很多记者实在是太不堪了......



但此行记者不一样。9月9日下午,《四川经济日报》驻广元记者站站长周光辉、记者周远成带领鑫钰珠宝行有关负责人将近日募集到的现金5108.30元、大米3.6吨、蔬菜1吨、面条500斤送到了青川灾区,表达了《四川经济日报》全体职工对青川“8·28”灾民的浓浓爱心。
2005年度“感动中国”的广元捐肝女孩、广元珠宝行的爱心大使——罗纬也随同周光辉一行到青川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


发表于 2006-9-10 13:34

他们非常严谨。募捐后即上锁,到受捐现场后才打开

 

捐赠接收处人员与鑫钰珠宝行负责人正在清理移交募捐款

 


发表于 2006-9-10 10:08

洪灾过后的石坝乡八一村小学校


发表于 2006-9-11 15:45

手牵手心连心


发表于 2006-9-11 18:12

送粮的路


发表于 2006-9-11 11:27

商讨场镇建设规划


发表于 2006-9-11 13:39

    四川青川“8.28”特大洪灾发生后,陆续收到一批在外工作生活学习的青川籍人士发来的慰问信和慰问电。
    在西藏工作的青川竹园籍老乡龙泉元发来慰问短信,短信说:“在8.28抗灾抢险的战斗中,家乡人民辛苦了!请转达一个现在在藏区工作的竹园老乡对家乡人民的亲切问侯和良好祝愿,希望同志们克服困难,进一步搞好灾后病情防疫和生产自救工作,加强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待我手里工作松些,方便的时侯我一定回来看一看。”
    正在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读书的青川桥楼籍学生黄荞寄来慰问信,并组织12名同学捐款241元,同时向在外求学务工的青川籍人员发出倡议书,倡导青川在外工作生活的老乡们支援青川灾区建设,信中说:“在外求学的青川籍学子以及务出务工人员,我们也是青川的一份子,当听到家乡受灾时,我们怎可以袖手旁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更何况这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我倡议,远在他乡各地的青川籍学子和外出务工人员,请献出你们的爱心,并用你们自己的方式去倡议周围的朋友、同学、同事,让社会各界也加入到拯救家乡的队伍中来!”
   青川25万人民感谢在外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位老乡们对家乡灾情的关心,全县人民一定会把您的爱心化为抗灾自救的强大精神动力,众志成城,奋发努力,早日夺取抗洪救灾、重建家园的全面胜利!

发表于 2006-9-11 15:14

曲河乡义务送粮队


发表于 2006-9-11 15:12

爱心送去温暖——记曲河乡义务送粮队

“8、28”洪灾发生后,青川县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战斗中,曲河乡结队帮扶受灾严重的马公乡。曲河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为灾区百姓义务运送救灾物资和捐款捐物,用爱心和坚韧的意志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和阳光。
    9月1日、2日、3日、5日共4天,曲河乡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群众300余人为马公乡灾民义务送大米5390斤、干面144斤、面粉160斤、食油890斤、冻猪肉250斤、食盐126斤、衣物5袋等救灾物资近4吨。义务送粮的群众天亮出发要傍晚才赶得回家,一天要在河沟、峭壁、悬崖、丛林中步行100余里,往返要10多个小时。浑浊的洪水侵透鞋裤,烂泥溅满全身,汗水湿透了衣服,鞋、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凉水,遇到峭壁、悬崖等危险路段,只能把背的三、五十斤粮物卸下,十斤、二十斤的运,人只能在岩壁上小心爬行而过。在丛林中还得遭受山蚂蝗的侵袭,不少运粮的百姓被山蚂蝗叮咬,流下一路路鲜血……面对这样的路,人们没有被困难和危险吓倒,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将灾民的急需物资送到目的地。
    在运粮队伍中,有曲河乡双龙村水流社76岁的老人杨发春,家境贫寒的他不但参加了义务送粮,还为灾民捐款10元、捐棉衣2件、捐衣服4件。大岩村62岁的五保老人黄仕文在送粮的危险路段,跌破了左腿,伤口达4公分,鲜血直流…..曲河乡青城村72岁的李万秀老太婆和她在一起生活的儿魏彦堂也参加了送粮的队伍,李万秀老人行走到危险路段九道拐泥石流处,在峭壁上穿行时,所背的一袋衣物被藤刺勾挂掉进300米的悬崖下,当时正遇县人大主任王安举赶赴马公乡看望灾民、指导抗灾自救工作,王主任考虑到路段危险和老人安全便劝老人不要找掉下悬崖下的衣物。可李万秀老人死活不肯,坚持不辞辛劳绕道跋涉3个多小时找到衣物,当把救灾衣物送到乡政府时已是傍晚时分。她说:“我59年背铧铁到过马公,今天我想来看看这里的人们和受灾情况,给他们送的救灾物资我怎么能丢掉不管呢?……”朴实的话语像这样的事还很多很多,送粮队伍中竟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8人,还有妇女和二十一二岁的年轻人,他们历经的艰辛和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们用爱心和毅力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温暖和阳光,更增添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力量,他们的行动和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