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亦邪

广元青川特大洪灾纪实图片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2 14:20
四川新闻网消息  
  

  (本网记者 李京枝) 四川新闻网记者9月21日获悉,四川旅游北环线顺利通车后,原始森林青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成为今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新宠。

  据青川县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地处岷山山系龙门山脉摩天岭南麓,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整体面积四万公顷。景区内景色如画,奇峰异石,飞瀑流泉,林海茫茫,鸟语花香。阳春三月山花烂漫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盛夏时节晴空如洗山峦叠翠凉风习习,金秋来临群山红遍层林尽染姹紫嫣红,隆冬季节山舞银蛇粉堆玉砌银装素裹。可以说,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如绝美的山水画。“这里不仅山水奇特优美,而且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像三国时邓艾偷渡阴平灭蜀的古遗迹,还有红四方面军英勇抗敌的摩天岭战场遗址都在这里呢”,青川县方面介绍道。

保护区博物馆内的大熊猫和小熊猫的标本

 
 
 下山觅食的短尾猴毫不客气地吃着记者们给它的食物 
 
 
感受川东风格的农家乐

  据悉,随着四川旅游北环线全面通车和十一黄金旅游周的到来,青川县为了缓解景区接待能力,专门投资二十多万元扶持乡村发展农家乐。其中政府授予三星级的农家乐有十七户,在原有接待能力基础上增加了四百多个床位,从而保证让游客在尽享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川东农家乐独特的魅力。

  自然保护区负责人卢文仲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黄金周正是夏末秋初观赏野生动物的黄金季节,除了在毛香坝可定时看见人工招引的野生猕猴和短尾猴外,游客在晚间十点以后或清晨乘车到蔡家坝河谷地带还能看见成群的牛羚,体验林区观兽的别样情趣。届时我们将免费开放唐家河公众信息中心和岷山山系动植物博物馆,晚间则有烤全羊、篝火晚会、跳锅庄舞和看立体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此外,景区还为游客安排了参与性较强的下河亲水、徒步登山和山地自行车骑游等多项活动,相信一定能够让游客满意。”

发表于 2006-9-22 14:07
青川县抗灾发展两促进两不误

发布时间(2006-09-21 09:20) 信息采编:杜志超 


    (一)抓好晚秋生产。农业部门要督促各乡镇制定好晚秋生产计划,全面落实好3.6万亩晚秋蔬菜面积,保证晚秋作物种子的供应,确保户均增种1亩菜。组织农民做好大春作物抢收工作,做好袋料菇、段木密植黑木耳、竹荪的备料工作。县畜牧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受灾农户、养殖大户搞好圈舍重建、消毒、防疫和填圈工作,确保全县户均增养1头猪、人均增养5只鸡。县水利农机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养殖户恢复网箱。
    (二)提早安排明年小春生产。各级各部门按照扩大小春作物种植面积的要求,提早着手安排好2007年小春生产,应种尽种,确保小春粮食播面达到20万亩,总产量达到3万吨,油菜播面达到6万亩,总产量达到0.4万吨。同时因地制宜,稳定发展优质小杂粮及冬春经济作物,走以早制灾、以多制灾、以科技制灾的路子,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升效益,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全县粮食总产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劳务输出。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培训、有序输出,扩大规模、提高质效,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大做强劳务经济。
    (四)抓紧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救灾、国土、水利等部门尽快制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案,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鼓励群众主动恢复被毁耕地,同时,搞好水毁渠堰、河堤、提灌站恢复工作。乡镇要进一步落实好“一事一议”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各类水毁设施在明年3月份前恢复完工。
    (五)坚定不移地抓好五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围绕“一茶二畜三橄榄四山珍五水产”的思路,打生态牌,走特色路,使小山珍铸就大产业,使畜牧业挑起农业大梁。依托龙头企业,继续聘请专家教授,指导搞好茶叶、油橄榄秋冬管护大会战。力争新增1万亩茶、10万亩橡子。动员农户做好黑木耳、竹荪、香菇等食用菌的备料工作,强化食用菌、药材、木(竹)业等基地建设,强化土鸡、长毛兔、水产等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林—草—畜—沼”、“林—菌—禽—板—肥”等资源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模式,力争主导产业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发表于 2006-9-22 17:48
“8.28”特大洪灾发生后,青川县国土部门一边组织人员深入灾区慰问灾民,排查地质灾情;一边积极收集整理地质灾害、水毁耕地的数据、图片等资料,及时上报灾情,争取地质灾害的避让搬迁项目和水毁耕地的复耕项目。

发表于 2006-9-23 10:08

政协青川县委员会


发表于 2006-9-23 10:50

政协委员,各界人士视察城区灾后重建

政协委员,各界人士视察城区灾后重建

发表于 2006-9-25 10:50
9月20日至21日,省救灾办主任范敬超在青川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市、县救灾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深入红光、石坝等重军乡镇查看灾情,慰问灾民。9月21日上午。范敬超一行听取了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关于“8.28”灾情及抗灾自救工作的汇报后。范敬超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青川的抗洪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
    范敬超说:青川“8.28”和“9.1”两次特大暴雨在几个小时内,使青川的降雨量达到200多mm,实属罕见,暴雨给青川造成的损失极为惨重。但灾情发生后,青川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指挥若定,使抗灾工作井然有序,抗灾成效显著。体现在:灾区社会稳定,灾民满意,道路、供电、通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恢复很快。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展示了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力和凝聚力。青川的抗灾自救经验可以概括三点:一是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洪抢险的总体战打得好。二是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在如此罕见的暴雨洪灾面前,县委、县政府指挥若定,统一协调组织,及时转移搬迁受灾群众5800余人,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迅速恢复交通等基础设施,关键环节抓得好。充分体现了青川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的远见卓识和领导能力,也展示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干部、党员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从长计议,科学规划。在修建河堤、民房选址、场镇建设等方面都请专家到现场进行了审定。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了灾后重建工作中。
    范敬超一行还对进一步安排好灾民的生产生活提出了希望,并对青川今后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高抗灾实力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发表于 2006-9-25 17:40

省救灾办主任范敬超,县委书记李浩生有关部门负责人“8.28”特大洪灾重灾乡红光乡、石坝乡查看了被洪水、泥石流损毁的房屋、道路、农田及场镇情况,并到灾民安置点看望了受灾群众.

 

 


发表于 2006-10-1 09:55

重建家园任务沉重啊!

[em01][em03][em04][em28]

发表于 2006-10-9 13:15

    2006年8月28日凌晨,倾盆暴雨如天河决口,泻向青川山区。肆虐的洪水夹带着泥沙、大树、巨石,疯狂的扑下山去,倾刻间,蜿蜒在山间河谷的房屋、粮田、公路等变得千疮百孔,9月1日上午,该县再次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雪上加霜。5000余名群众断水、断粮、无房住,680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10个乡镇1.45万户近5万人严重受灾……灾难肆无忌惮地挑衅着人们的意志,考验着人们的智慧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据初步核查:两次洪灾共造成全县6人死亡7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
    灾难,给青川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这过程,塑造出一组组高大动人的群像,也产生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它是对青川干部群众意志的考验,更是精神的大检阅!
                             一
   

    暴雨再大、洪水再凶猛,也冲垮不了党和政府凝聚起来的巨大力量,逾越不过那道万众一心筑就的巍巍长城。
暴雨,考验着人们的神经。
    8月28日凌晨2时至8时,青川县过程降雨量达到200多毫米,从马公、房石经红光、茅坝、大院、瓦砾、茶坝到观音店,长100多公里、宽30公里的强降雨带内,2个小时降雨量超过170毫米,溪沟水位瞬间暴涨,洪水在山沟中狂泻而下,冲毁沿岸田地、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备设施,造成极大损失。9月1日,2小时突降暴雨110mm,县城乔庄、青溪、桥楼、三锅等10余个乡镇遭受特大洪灾袭击,雪上加霜,全县各处一片危急!
    灾情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副省长郭永祥、张作哈等领导十分关心和牵挂青川的防汛抢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先后派出省委、省政府查灾组、地质灾害专家组深入青川视察灾情,慰问灾民,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副省长张作哈专题听取了青川抗洪抢险汇报。
    市委、市政府自始至终直接领导该县抗洪抢险工作,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市长侍俊为指挥长的市抗洪救灾指挥部,下设6个工作组指导抗灾自救,高烽、侍俊、唐全林、赵安均、王菲、田文君、黄正富、张兴德、赵爱武等市领导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了解灾情,慰问灾民,指导工作,举全市之力支持青川抗洪救灾工作。
    市公安、消防、武警、救灾、水利、交通、供电、国土、移动、电信等部门派出救援队伍和工作组,赴现场组织抢险救灾。市民政局抽调10人深入该县10个重灾乡镇,与民同吃同住,查灾救灾。
    汛令如山。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紧急启动防洪预案,成立了抗洪抢险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下设12个工作组。全县各有关部门进入高效运转状态,各部门集中最精干的队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40多位县级领导带队的8个片区工作组和10个重灾乡镇工作组200余人,克服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通讯等困难,临危不惧,不顾疲劳,当天徒步数十公里查灾情、稳人心,组织生产自救。交通、供电、供水、移动、电信等部门领导带领职工抢险。受灾乡镇党政领导及干部全部到现场组织抗灾自救工作,和当地群众一起栉风沐雨、同斗洪灾;市县财政紧急调度资金1030万元用于救灾急用,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医疗、有地方住,无疫情、次灾害发生;有3万干部群众全面投入抗洪抢险主战场,武警8743部队、市武警支队、消防支队官兵、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和县公安、武警中队、消防、人武部指战员组成抗灾“突击队”、“党员先锋队”20余支2600人,全力搜救失踪人员,为重灾乡镇群众送水、送粮、送医疗药品、送衣物、送棉被、送帐篷,安全疏散转移群众7.8万人。
    近年来青川大举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等生态建设举措发挥了明显的抗灾效益。在洪水的冲击下,山沟洪流被有效竭制,固土固沙,大江大河及湖泊堤防岿然不动,有效减轻了沿江、沿河两岸的洪灾损失。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下,干部群众顶着暴雨对山体滑坡隐患、水库山塘圩堤进行24小时巡查,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抗灾一线。洪魔在哪里挑衅,哪里就有人们对它进行迎头痛击;哪里出现险情,党员干部就带领群众出现在哪里,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抗灾自救,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悄然展开……

                              二

    交通阻断、通讯瘫痪、停水、停电,而受灾面广、抢险队伍不多、抢险工具又非常有限,青川县抢险救援的困难超乎想象。
    然而,他们有一对对沉稳的大脚,一个个坚实的肩膀,一双双有力的大手。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成功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800人。
    8月28日凌晨2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关庄镇党政办响起,沙坝社区高坝居民小区刘惠敏家房屋被顺洪流而下的大树砸毁,一家3人,丈夫爬出泥沙堆,妻子与女儿仍埋在泥沙中。不到一刻钟,镇上应急分队赶到,迅速组织人员用手掏、用手挖,很快,俩母女被救出,15分钟后,大量的泥沙洪流奔涌而下。这次洪灾全镇确保了无人员死亡、失踪,灾后第3天,镇党委又组织民工、自愿者200余人,为重灾区红光乡、石坝乡运送救灾物资。
    凌晨4点,地处偏远山区的红光乡告急: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乡场镇进水,水深达2米,150户群众无家可归,320户房屋全部冲毁。乡党委、政府全体乡干部不等不靠,迅速投入抢险一线,组织青壮劳力抢救财物、排除隐患,转移并妥善安置灾民930余人。灾后第3天,记者来到该乡,只见乡政府院内已堆满1.5米厚的泥沙、碎石,4辆乡干部的摩托车深陷在泥沙中,其实放车的地方离梯步上的安全之地,可以说只要花几分钟便可无虑,但当时的他们顾不过来。采访中,只见疲惫不堪的乡干部坐着便睡着了,他们实在太累太累了。

    交通阻断、通讯瘫痪、停水、停电,而受灾面广、抢险队伍不多、抢险工具又非常有限,青川县抢险救援的困难超乎想象。
    然而,他们有一对对沉稳的大脚,一个个坚实的肩膀,一双双有力的大手。在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成功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6800人。
    8月28日凌晨2点,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关庄镇党政办响起,沙坝社区高坝居民小区刘惠敏家房屋被顺洪流而下的大树砸毁,一家3人,丈夫爬出泥沙堆,妻子与女儿仍埋在泥沙中。不到一刻钟,镇上应急分队赶到,迅速组织人员用手掏、用手挖,很快,俩母女被救出,15分钟后,大量的泥沙洪流奔涌而下。这次洪灾全镇确保了无人员死亡、失踪,灾后第3天,镇党委又组织民工、自愿者200余人,为重灾区红光乡、石坝乡运送救灾物资。
    凌晨4点,地处偏远山区的红光乡告急: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乡场镇进水,水深达2米,150户群众无家可归,320户房屋全部冲毁。乡党委、政府全体乡干部不等不靠,迅速投入抢险一线,组织青壮劳力抢救财物、排除隐患,转移并妥善安置灾民930余人。灾后第3天,记者来到该乡,只见乡政府院内已堆满1.5米厚的泥沙、碎石,4辆乡干部的摩托车深陷在泥沙中,其实放车的地方离梯步上的安全之地,可以说只要花几分钟便可无虑,但当时的他们顾不过来。采访中,只见疲惫不堪的乡干部坐着便睡着了,他们实在太累太累了。

    凌晨5时左右,山洪暴涨,瞬间,大院乡青华村小院组临河的5户农户出现险情,关键时刻,小院组组长赵自品带着村民赵成举、王永利已查灾到此,在赵成顶家,祖孙俩吓得抱头痛哭,猪圈内猪儿只露出一张嘴,拼命的游动,听到哭声,赵自品他们迅速扑向危房,“快!快搬到我家去!这里危险!”他们一边抱起小孩,扶着老人,又一边抢救牧畜、财物,5户20余人、11头猪、5头牛全部安全转移,30分钟后,刚刚转移的两家农户的房屋大半边被洪流卷走。
    凌晨6点,上游洪水奔啸至板桥乡,沿河道的百亩良田变成汪洋,上马坊村的20余户民房不同程度的进水,近百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关键时刻,村党支部书记李长贵迅速组织党员、青年组成抢险突击队,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安全转移群众90余人,转移财物价值20余万元。
    下午3时左右,洪流已冲毁公路,从广元、成都方向到青川县城去的大批旅客被堵到小院组,有人试着趟水过河,情况十分危急。赵自品一边阻止人们下水,一边在乡党委统一指挥下,组织村民护送。女人们把绳子的一头甩向对岸,等对岸的人抓住绳子再一点一点地往回拉,男人们举着长竹杆,站在浅水处,让旅客抓着竹杆过河,对老人、小孩,年轻的村民们便背着他们过河,在齐腰的水中,碎石与急流撞击着他们的双腿,钻心的疼痛,这个动作赵自品与村民们坚持了2天一夜,顺路而来的近1000名旅客全部被安全护送过河,在岸边,村民的小孩给旅客绕山带路……而这期间,赵自品的儿子赵天焕家房屋进水,自己家里进水,2000多斤麦子遭水浸泡,他硬是没有顾得过问一声。
    灾情发生后,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无灾、轻灾区乡镇和县级部门结对帮扶1个重灾乡镇,全县26个轻灾、无灾乡镇和74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10个重灾乡镇,选派了256名干部进驻灾区蹲点帮扶。武警8743部队、市武警支队、消防支队、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与县武警、公安、民兵预备役部队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全县组织青壮劳力1000余名和10余支骡马队,为石坝、马公、红光、茶坝、观音店等10个重灾乡镇送去方便食品、矿泉水9000余件,粮食63吨,棉被1300床,衣物3.2万件,药品2900件,帐篷582顶,派出180多名医务人员巡回义诊,饮水消毒,请604地质队、江油909水文队、德阳化探队昼夜在危险地段巡查、鉴定,排除隐患,基本解决了5000多名断粮、断水、无房住、缺医疗群众的暂时困难,无疫情、次灾害发生。各级党组织24小时组织力量迅速抢修供电、供水、供气、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目前,供电通村恢复面达98%,所有乡镇已经基本恢复供水、通讯、广播电视和临时便道,通村公路恢复面达64%。
                             三
 

    洪灾是灾难,也是挑战。
   “抗洪抢险本身留下了更有价值和更深刻的思考,一切震撼心魄的力量和精神,注定要与艰难、悲壮相伴随,这个楔入我们身体的荆棘划破人们沸腾的心田,并催人热泪长流……”一位同行在采访笔记中写下了这段文字。文人的天性爱思考。

    洪灾是灾难,也是挑战。
   “抗洪抢险本身留下了更有价值和更深刻的思考,一切震撼心魄的力量和精神,注定要与艰难、悲壮相伴随,这个楔入我们身体的荆棘划破人们沸腾的心田,并催人热泪长流……”一位同行在采访笔记中写下了这段文字。文人的天性爱思考。

    其实,在抗灾自救的战斗中,5000多名断粮、断水、无房、缺医群众的最初救援,靠的是数十支运输小分队,他们之中,无论领导、干部、群众、公安、武警,无论老的、少的,个个都是英雄。作为目击者,作为记者,我们的心每一天都被这些勇士们的壮举深深感动。

                 扛包,扛包,扛包。
                 趟河,趟河,趟河。
                 爬山,爬山,爬山。
    作业平台是无人攀登的陡坡、山脊、深谷,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所有的干部、群众、公安、武警置生死于度外,扛起沉重的米袋等救灾物资,在没有路的山上爬行,像一架永不停息的马达,在超负荷的超常状态下运转。

    由于天热,连续作战,不少干部、群众、武警、公安中暑,晕倒了刚醒过来又冲上去继续搬运救灾物资。肩膀磨烂了,手掌磨破了,腿脚划破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没有一个人叫声苦,喊声累。因为他们身后站着人民,他们心中装着受灾群众。人民的生死高于一切,重于一切。

    有这样一组血染的数字:20多天来,投入青川运送救灾物资的干部、群众、市县武警、公安有3000多人,许多群众自愿不拿报酬,脚上打起了血泡,烂脚,皮肤生了红斑,因流汗过多缺少盐份全身浮肿,中暑晕倒,都坚持不下火线……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武警、公安!
    本来枯燥的数字,在我们的心目中,变成了最好的诗,变成了最美的画!
    在英雄诗画中,有这样一个个群体。
    为了将生活必需品迅速送往灾区,青川县公安局、武警支队组织近80人的运粮队伍,往红光、石坝运粮,在局长张家和的带领下,他们冒着倾盆大雨,趟着齐膝的洪水,跋山涉水,经过了五条大河,民警手拉手,肩背粮食,行走9个多小时数十公里,为灾区群众送去了粮食、煤油以及其它日用品。
    洪灾后,结队帮扶受灾严重的马公乡的曲河乡党委、政府迅速组织发动群众300余人,9月1日、2日、3日、5日共4天为马公乡灾民送去米5390斤、干面144斤、面粉160斤、食油890斤、冻猪肉250斤、食盐126斤、衣物5袋等救灾物资近4吨。在运粮队伍中,有曲河乡双龙村水流社76岁的老人杨发春,家境贫寒的他不但参加了义务送粮,还为灾民捐款10元、捐棉衣2件、捐衣服4件。大岩村62岁的五保老人黄仕文在送粮的危险路段,跌破了左腿,伤口达4公分,鲜血直流。青城村72岁的李万秀老太婆在峭壁上穿行时,所背的一袋衣物被藤刺勾挂掉进300米的悬崖下,当时正遇县人大主任王安举赶赴马公乡看望灾民,考虑到路段危险和老人安全便劝老人不要找掉下悬崖下的衣物,可李万秀老人死活不肯,绕道跋涉3个多小时找到衣物,当把救灾衣物送到乡政府时已是傍晚时分。送粮队伍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7、8人,还有妇女等,他们一天要在河沟、峭壁、悬崖、丛林中步行50多公里,往返要16个多小时。泥水侵透鞋裤,烂泥溅满全身,汗水湿透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凉水,遇到峭壁、悬崖等危险路段,只能把背的三、五十斤物资卸下,十斤、二十斤的传递,人只能在岩壁上小心爬行而过,在丛林中还得遭受山蚂蝗的侵袭,不少运粮的百姓被山蚂蝗叮咬,流下一路鲜血……
                           四
    在受灾地区采访,灾情令人心情沉重;但那种时刻洋溢在人们身上的精神和真情,又让记者感动。
    这次洪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走进灾区一线的是该县数百名县级领导和乡村干部,他们始终站在救灾一线,指挥抗灾自救、慰问灾民,与灾民同吃同住,共同抢险救灾。他们有的长途急行八、九个小时赶赴灾区,忍饥受累,不顾疲劳,昼夜开展工作;有的趟过滚滚洪流,或以手攀岩,探险前行,场面惊心动魄;有的脚板打起血泡,依然坚持战斗。查灾一路,泪洒一路,慷慨解囊慰问灾民,走进了灾民的家中,走进了群众的心里……
    8月28日凌晨5点,咆哮的洪浪卷走了红光乡东河村三元坝社杨国德一家 3口一楼一底的4间住房,唯一的只剩下3人,家中一无所有。一大早,刚刚赶到的县委书记李浩生便到他家慰问,送去了食品、棉被、衣物、药品、帐篷等,当场拿出500元钱,表达个人的关心,并承诺:“我们保证所有灾民将尽快有衣穿、有水喝、有饭吃、有房住、有医疗,你的女儿上大学也请放心。”
    8月28日凌晨5点左右,红光乡小荆村王显发被老伴叫起,出门一瞧,河水已漫过河岸,狂泻而下,瞬间,整个院落已一片汪洋,情况万分紧急,身为党员的王显发在后墙边只对老伴喊了声“你带着妈先走”就折身而回。此时洪水已没过了膝盖,他知道此去意味着什么,但已来不及犹豫,“王平邦,快走,洪水来了”、“王云邦,快走,洪水来了”、“岳永仁……”“岳永琼……”,洪水中,他一家一户不停地吆喝、呼喊……就这样,20多名群众得救了。紧接着,洪水夹带着泥石流排山倒海般冲过来。由于他的努力,他所在的小荆村上段没有一人死亡。
    黄坪乡解放村支部书记李天寿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群众从1.5米深的泥石流中抢救酒家垭隧道施工人员。
    瓦砾乡退休老干部张显道,在自己的1.5万元现金和所有财产遭受损失的关键时刻,自己仍留在另一个救灾现场,营救出9岁的张迪、张缓孪生兄妹。
    灾情面前,青川人民表现出极大的奉献精神。“涨水啦!涨水啦!”8月28日凌晨两点钟,一阵呼叫声惊动了关庄镇群力村池坝社,该社个体工商户王斌成从梦中惊醒,赶忙爬起,叫醒一家人就往外跑。此时,山洪正咆哮着冲过公路,肆无忌惮地冲向路下18户人家中。顿时,100多名村民哭喊成一片……王斌成发燃了自家的汽车,顿时,汽车灯光把黑夜照得透亮。王斌成跑上跑下,告诉大家不要惊慌,组织群众堵水,可没有沙袋怎么办?情急之下,王斌成让村民们把自家门前刚收购的20吨袋装土豆当沙袋,他一家人也全部投入抢险活动,一时间,公路两边摆起了土豆袋挡水墙。很快,镇领导带领应急分队赶到抢险现场,经过长达10小时的紧急抢救,险情得到控制,虽然18户老百姓房子进水,但因为抢险及时,措施得力,确保了全社无人员伤亡,无房屋倒塌,把损失降到了最低,为全社挽回损失50多万元。9月2日,当记者来到王斌成家时,他正请人帮着晾晒未被洪水冲走浸泡过的土豆,许多土豆已开始腐烂、霉变,损失惨重。
    连日来,记者在该县采访。在一幕幕抗灾自救的感人剪影中,发现共产党员始终占据着核心的位置,振奋群众的精神,鼓舞着他们战胜灾害的信心。
                            五
  

    洪灾无情人有情。从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到社会各界群众,从由别人搀扶着捐款的96岁老人李人恩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青川25万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发扬自强自立、不胜不休的精神,纷纷慷慨解囊,轻灾区支援重灾区。9月2日,青川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乔庄个协分会在明欣广场举办了“8.28”洪灾现场捐赠活动,现场共计捐款5020 0 元,食品、衣物以及日用品新货物价值20000多元,衣物鞋帽6700多件。在青川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捐款2200余元。外出打工的颜万群个人捐款6万元,还动员职工捐款1.49万元,像她这样的在外游子还有许多,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支援家乡抗洪救灾。县内干部群众总计为灾区捐款100多万元,支助人力2万多人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中央、团省委交来“特殊团费”6万元,四川航空公司捐款25万元,山东省兴博木业有限公司捐款3万元,省红十字、慈善总会等一批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干部,苍溪县、剑阁县、旺苍县、朝天区、市中区、元坝区、市级有关部门纷纷捐款捐物,广元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运集团公司、市浙江温州商会、国营081总厂等一批企业也捐赠了救灾资金、物资……
    成都,县委副书记李中书带领求援小组克服重重困难,蠃得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支持:幼儿、百岁老人、下岗工人、白领人士、社会团体均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真情。成都八里庄93岁太婆将自己的棺材卖了3000元全部捐给灾区,90余岁太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坐三轮车过来用颤抖的双手将100元现金丢进募捐箱,家住成都双林路299号的李均国,从东门到西门用35元三轮费托运物资到捐赠点捐赠,成都电子有限公司职工捐款15930元给灾区,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网络分会和成都警察摄影俱乐部在和润商务酒店对青川洪灾进行了现场募捐,共募集现金4200余元及大量物资……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默默中都在情系青川灾民。成都市金牛区五里墩唐智聪念佛小组专程到青川灾区,捐赠现金28111元,衣物等。曾支援青川建设的18名知青重返“故乡”,带去了当年在红光乡劳动过的成都知青们捐出的3000多件衣物、数百件棉被、毛毯等……
    9月21日,省慈善总会陪同美国世博恩慈善基金会中国总监刘玫杉深入青川灾区察看灾情,对灾民深表同情,表示将在项目上给予支助。
    目前,该县第一批救灾资金780多万元已经落实,接受各级组织、各界群众的现金捐赠近300万元,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捐赠物资已按计划分期分批运送到灾区。
                            六
    桥梁冲垮、道路阻塞、田园被毁……面对遭洪水破坏的家园,受灾群众不气馁、不抱怨、不等靠,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投身灾后重建。
    灾情发生后,该县不等不靠,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关于打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组织县、乡镇机关2000多名党员干部奔赴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和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乡镇党员干部采取包村、包户、与灾民结对子等形式,积极组织和安排农机动力和人力清沟、排洪、清淤。紧急调运农资30吨,指导群众做好农经作物清行扶苗、晚秋作物补种、畜禽填圈、房屋重建等工作,力争受灾少减产、少减收。县卫生部门组织人员奔赴各镇、街道农村做好防疫工作。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部门也组织干部职工抢修被毁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紧急启动宅基地规划选址工作,专题研究红光、观音店、蒿溪等水毁场镇重建中的基础设施、风貌风格和土地调整等问题。加紧维修半跨户房屋,有242户671间房屋得到维修和加固。迅速制定重建家园优惠政策:政策性收费全部免收,对全冲、全垮和危房重建户按家庭人口享受0.4至1.5万元不等的补助资金,优惠贷款政策。建设、水利、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在9月下旬完成民房、学校用房、卫生用房修复和重建的规划设计,林业、国土、税务等部门上门服务,确保12月底前房屋维修加固工作全面完成,确保所有灾民春节前住上新房。全面落实3.6万亩晚秋蔬菜面积,确保户均增种1亩菜,户均增养1头猪、人均增养5只鸡。推进劳务输出,抓紧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各类水毁设施在明年3月份前恢复完工。围绕“一茶二畜三橄榄四山珍五水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五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力争新增1万亩茶、10万亩橡子。
    9月8日,记者到茅坝乡采访,除少数人仍在清理、维修房屋外,大部分受灾村民正忙着改种、选址建新房。
    9月15日,洪灾中淹没街道最深达2.7米的观音店乡场镇,街道已很整洁,商店开始营业,学校开学,来往的行人有说有笑。
    随着水、电和交通、通讯的恢复正常,受灾乡镇群众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这次洪灾,青川损失惨重。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说,“但看到干部群众精神焕发、干劲十足,我看到了希望。”
    灾害,阻拦不住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步伐。在这块日益兴旺的土地上,他们开拓,他们创造,脚步铿锵、步履有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战天歌”。
            

    洪灾无情人有情。从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到社会各界群众,从由别人搀扶着捐款的96岁老人李人恩到幼儿园的小朋友,青川25万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发扬自强自立、不胜不休的精神,纷纷慷慨解囊,轻灾区支援重灾区。9月2日,青川县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乔庄个协分会在明欣广场举办了“8.28”洪灾现场捐赠活动,现场共计捐款5020 0 元,食品、衣物以及日用品新货物价值20000多元,衣物鞋帽6700多件。在青川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捐款2200余元。外出打工的颜万群个人捐款6万元,还动员职工捐款1.49万元,像她这样的在外游子还有许多,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支援家乡抗洪救灾。县内干部群众总计为灾区捐款100多万元,支助人力2万多人次。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中央、团省委交来“特殊团费”6万元,四川航空公司捐款25万元,山东省兴博木业有限公司捐款3万元,省红十字、慈善总会等一批部门伸出援助之手,市四大班子领导及干部,苍溪县、剑阁县、旺苍县、朝天区、市中区、元坝区、市级有关部门纷纷捐款捐物,广元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运集团公司、市浙江温州商会、国营081总厂等一批企业也捐赠了救灾资金、物资……
    成都,县委副书记李中书带领求援小组克服重重困难,蠃得媒体和社会各界朋友支持:幼儿、百岁老人、下岗工人、白领人士、社会团体均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真情。成都八里庄93岁太婆将自己的棺材卖了3000元全部捐给灾区,90余岁太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坐三轮车过来用颤抖的双手将100元现金丢进募捐箱,家住成都双林路299号的李均国,从东门到西门用35元三轮费托运物资到捐赠点捐赠,成都电子有限公司职工捐款15930元给灾区,四川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网络分会和成都警察摄影俱乐部在和润商务酒店对青川洪灾进行了现场募捐,共募集现金4200余元及大量物资……
    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默默中都在情系青川灾民。成都市金牛区五里墩唐智聪念佛小组专程到青川灾区,捐赠现金28111元,衣物等。曾支援青川建设的18名知青重返“故乡”,带去了当年在红光乡劳动过的成都知青们捐出的3000多件衣物、数百件棉被、毛毯等……
    9月21日,省慈善总会陪同美国世博恩慈善基金会中国总监刘玫杉深入青川灾区察看灾情,对灾民深表同情,表示将在项目上给予支助。
    目前,该县第一批救灾资金780多万元已经落实,接受各级组织、各界群众的现金捐赠近300万元,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捐赠物资已按计划分期分批运送到灾区。
                            六
    桥梁冲垮、道路阻塞、田园被毁……面对遭洪水破坏的家园,受灾群众不气馁、不抱怨、不等靠,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积极投身灾后重建。
    灾情发生后,该县不等不靠,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关于打好抗灾自救重建家园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组织县、乡镇机关2000多名党员干部奔赴第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和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乡镇党员干部采取包村、包户、与灾民结对子等形式,积极组织和安排农机动力和人力清沟、排洪、清淤。紧急调运农资30吨,指导群众做好农经作物清行扶苗、晚秋作物补种、畜禽填圈、房屋重建等工作,力争受灾少减产、少减收。县卫生部门组织人员奔赴各镇、街道农村做好防疫工作。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和广播电视等部门也组织干部职工抢修被毁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紧急启动宅基地规划选址工作,专题研究红光、观音店、蒿溪等水毁场镇重建中的基础设施、风貌风格和土地调整等问题。加紧维修半跨户房屋,有242户671间房屋得到维修和加固。迅速制定重建家园优惠政策:政策性收费全部免收,对全冲、全垮和危房重建户按家庭人口享受0.4至1.5万元不等的补助资金,优惠贷款政策。建设、水利、国土、教育、卫生等部门在9月下旬完成民房、学校用房、卫生用房修复和重建的规划设计,林业、国土、税务等部门上门服务,确保12月底前房屋维修加固工作全面完成,确保所有灾民春节前住上新房。全面落实3.6万亩晚秋蔬菜面积,确保户均增种1亩菜,户均增养1头猪、人均增养5只鸡。推进劳务输出,抓紧抓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各类水毁设施在明年3月份前恢复完工。围绕“一茶二畜三橄榄四山珍五水产”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五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力争新增1万亩茶、10万亩橡子。
    9月8日,记者到茅坝乡采访,除少数人仍在清理、维修房屋外,大部分受灾村民正忙着改种、选址建新房。
    9月15日,洪灾中淹没街道最深达2.7米的观音店乡场镇,街道已很整洁,商店开始营业,学校开学,来往的行人有说有笑。
    随着水、电和交通、通讯的恢复正常,受灾乡镇群众的生活基本恢复正常。
   “这次洪灾,青川损失惨重。 ”青川县委书记李浩生说,“但看到干部群众精神焕发、干劲十足,我看到了希望。”
    灾害,阻拦不住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步伐。在这块日益兴旺的土地上,他们开拓,他们创造,脚步铿锵、步履有力,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战天歌”。
            

发表于 2006-10-11 14:03

刚刚看到消息.感动中。。。。。悲伤中。。。。愤怒中。。。。。。

你们在灾情中的所做所为让人感动。。。

一次又一次灾难犹如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了两交。。

难道真的是天意难为。?

政府相关人员有只有事后做善事?。。。。。。。。。

做为广元老乡继续悲伤中。。。。。。。

发表于 2006-10-12 18:29
10月12日上午

召开大会至12时过

灾后重建,水毁严重的酒家垭上下公路修复,3万移民的重新登记..............

县处级干部都榜上有名,每人负责联系全冲全垮9户人家的房屋新建,要求春节前要住进新居,任务繁重

好些人都要在明天下去开展工作

发表于 2006-10-12 22:20

 

 

    谢谢主席为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的信息和情况,您费心了!问候您!!!!!!!

[em08][em08][em08][em08]
发表于 2006-10-13 22:52

看帖必回!

发表于 2006-10-14 11:45
10月3日我去了一趟偏远的青川茶坝乡,灾后抢修的便道,十分泥泞,坑凹不平,非常危险,没有客车,租了一摩托,还摔了一跤,回来后浑身是泥。那条路20年前都不如了![em03][em04][em05]

发表于 2006-10-16 13:55

10.13

我们7人去了马公

途中,一车的轮胎被割坏

原路大多被毁

新路是挖掘机硬生生给开出来的

实在不容易不简单

大卡车越野车可通行

发表于 2006-10-16 20:28

辛苦了!

发表于 2006-10-18 16:42
10月13日,省财政厅副厅长高 仁全一行到青川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在县委书记李浩生、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龙显棋、县委副书记李国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赵银江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高厅长一行到青川“8·28”特大洪灾重灾区红光乡查看了灾情,并到灾民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在查看灾情和听取县委县府工作汇报后,高厅长充分肯定县委县府所作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从报刊、电视上看到灾情,很想到实地看看,今天看了的确灾重,省财政厅将尽力帮助青川抗灾及灾后重建。同时强调重建工作中做好两点:一、认真研究、科学选择宅基地;二是天寒了,做好帐篷学校、帐篷医院救灾工作。

发表于 2006-10-21 10:45

发表于 2006-10-21 10:46

发表于 2006-10-21 10:46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