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环境恶化后的隐痛 虽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但无锡市副市长麻建国坦承,曾开创“苏南模式”的无锡,其未来五年规划,都建立在对过去发展所导致的严重污染的“痛定思痛”的基础上。20年来,太湖水已污染得不成样。“自然环境的恶化是我们发展导致的后遗症。”(见昨日《第一财经日报》)
无锡和许多中国城市的发展一样,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环境保护就要放在第二位或更后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的话大家都知道,都可以轻易承诺,但是具体落实到实际中,就可能会严重影响正在发展中的经济,这样一来,谁都不会轻易保证“搞好环保”。 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十五”计划大多数的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是,环境指标没有完成。为此,他提出要转变观念,严格实行产业政策,加大对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和严格执法等办法来治理污染。但是,由于环保问题还并没能真正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加之观念问题、腐败问题等与环保都有密切关系,所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环保问题始终没有成为一个真正受人重视的大问题。连太湖都治理不好的无锡为什么还能荣列《福布斯》中文版“第三届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四名,并且还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排名第一?还不是无锡的长期快速的经济发展问题“掩盖”了其他的不足?而且,作为无锡市的环保部门,多年来他们的职责又何在? “苏南模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成功的“模式”,而且也完全符合“唯GDP至上”这一大多数地方政府的价值认同。这种对自身“模式”神话的“自我否定”与“痛定思痛”,不仅彰显出无锡市政府的胆识和勇气,也是对民意的尊重与敬畏,是对民生的一种检讨和歉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责任型政府应有的“品格”和“气质”。 过去20年,“苏南模式”一直受青睐。但这种模式曾发生重大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以乡镇企业为主角;90年代中期以来,苏南各地普遍走上依赖外资发展加工工业的路子。但是目前看来,这两个阶段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思“苏南模式”,环境价值被重视,这是一种可贵的自省。但是,科学发展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人文价值等也同等重要。 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促成的经济增长,是超常规的。无锡去年的工业产值已经超过广州,位居全国城市第六位,苏州的经济表现也十分突出。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沉重的资源压力,比如土地。为了缓解土地紧缺,“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用地思路随即被提出。 为实现“住宅向社区集中”,无锡、苏州等地将零散的自然村逐步缩并,统一规划农民公寓,实现社区集中管理。如今,无锡市的多层农民公寓已达1700万平方米,12万户农民迁到高楼居住。围绕着“人口向城镇集中”,无锡市调整乡镇区划,乡镇数从117个减少到59个。昆山市通过宅基地有偿回收或作价入股等经济手段,鼓励农民退宅进城。 当地政府这样做,也许有自己的考虑,但是,不难看出其中有明显的行政手段的痕迹。建设新农村要以遵守农民的意愿为前提,否则,人为地对农民实行“社区化管理”,将可能极大改变苏南人的原有的生活方式,甚至富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村镇将逐渐消失。本来,江苏是传统村镇众多且富有特色的省份,已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3座,而传承100年以上的传统村镇则数量众多,这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村镇多分布在苏南。这些村镇具有传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和谐均衡的生产生活条件与自然社会环境,自觉的乡镇互助互济的保障机制,自律的道德标准,完善的村镇布局及特有的建筑风格,自娱自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村镇的居民在这种居住形态中,具有精神上的归属感,而这是生活质量的根本基础。 但目前,传统村镇的环境、建筑与文化正遭遇巨变。或许再过若干年,整个苏南地区再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乡镇生活。而缺少具有历史传统的乡镇生活,孕育了上千年、繁荣了几百年的苏南文化是否在这个时代中断?现代化、城市化是否一定意味着消灭村镇生活,让农民住进公寓楼中,把传统村镇变成旅游景点、甚至变成工业园区? 苏南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这些代价,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尽管经济增长十分重要,但是,它不能够重要到压倒一切其他价值的地步。 不可否认,假如经济长期低迷,民众贫穷,生态同样会恶化,人文状态也会退化。而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轻生态压力,能够为人们涵育人文精神提供必要的条件。但目前不少地方为了实现超常经济增长,还在奉行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人文环境的发展战略。 在反思“苏南模式”造成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希望也能够反思这种模式是不是已经对当地的人文价值造成了影响。因为,这些价值对民众的幸福来说,同等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