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寒冰 发表于 2012-6-23 09:13 
谢谢临帖!
青龙洞的建筑群的独特之处并非全在它倚山而建凌空高峙的造势,还在于它曾经是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同传播之地,并曾经因此而扬名于印度、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从中河山麓拾级而上,便来到了青龙洞的山门处。这山门并没有像其它庙宇的山门一样巍峨壮观,而是一种牌楼式的八字门。门楣的竖匾上有“青龙洞”三个草体阴文。 进得大门后,你会逐一地看到吕祖殿、观音殿、中元禅院、老君殿和圣人殿等代表着儒、释、道三教风格的建筑。在这三教的建筑中,尤以道家建筑老君殿和儒家建筑圣人殿显得最为亲近,二者呈并体连翼之状而矗立于巨石之巅。仰望两殿,目眩头晕,皆惊险骇然。两殿之巅,飞檐翘角,交相比翼,恰似一双凌空欲飞的飞禽。斜目两殿,飞檐翘角穿插错落,一若勾心斗角之兽,蠢蠢欲动。 让人感到纳闷的是,儒释道三教本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可如今却如何的竟然偏偏地凑在了一起呢?更何况自古以来,大凡是和尚占了山头,道士就得另外“开灶”,二者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凑在同一山头的。可在镇远的青龙洞里,二者竟然就凑得如此的“亲密”。 或许,北宋道士张紫阳和金道士王重阳的说法正好可以对青龙洞三教合为一处的建筑风格做一个比较完美的诠释:“教虽三分,道乃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