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寒冰 发表于 2012-6-24 10:31 
这座桥修好后起到了古驿道的作用,它的存在反映出了当时镇远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缅人骑象地桥来”那 ...
沿着台阶而上,青龙洞古建筑群就呈现眼前。仿佛是看到一幅巨大的画卷,层层叠叠楼阁飞檐翘角,好像是被能人巧匠悬挂而上去的,青龙洞古建筑与甘肃的敦煌、山西悬空寺称为中国三大悬空建筑群。 过去在镇远的会馆很多,也成了各地来镇远的一个平台,经商的、路过的、探亲访友的聚会之地!听当地人说,那时的会馆都规模都很大气,按照当地的传统建筑修建,各个会馆竟相比美。但江西会馆一直无论从规模上、风格上、创意上都出类拔萃! 到了青龙洞门口步入景区。景区很静,也看不到游人,让青龙洞显得更加的寂寞。曾经热闹的繁华,早已经写进了历史。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是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完善于清光绪三年(公元 1877年)的几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含青龙洞、中元洞、紫阳洞、万寿宫等多组建筑物。该建筑群集儒、释、道多种文化于一体,融宗教建筑、徽派建筑、民族建筑于一炉,堪称山地建筑博物馆。 台阶沿着山势而上,可以看到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山体上有许多的小气泡,可以想到曾经的沧海桑田。 古建里筑群迂回行走。迷宫似的青龙洞,更象座文化的迷宫。可以看到 我在不同时代的建筑;可以用手触摸不同岁月的痕迹;可以用心去体会道、佛、儒三种流派的和谐统一。走进建筑群的核心,建筑群更象从山体里生类,那同样有生命的草木一样有它们的历史。任雨打风吹山体上的草长出来,和山上茂密叠翠的草木相依相伴。如果,说历史是关于我们人木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用自己的根系,坚固了青龙洞,它们用一秋的光阴保护着我们的历史。它们才是青龙洞历史的见证。 青龙洞 我在古建里筑群迂回行走。迷宫似的青龙洞,更象座文化的迷宫。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建筑;可以用手触摸不同岁月的痕迹;可以用心去体会道、佛、儒三种流派的和谐统一。走进建筑群的核心,建筑群更象从山体里生类,那同样有生命的草木一样有它们的历史。任雨打风吹山体上的草长出来,和山上茂密叠翠的草木相依相伴。如果,说历史是关于我们人木拥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它们用自己的根系坚固了青龙洞,它们用“一秋”的光阴保护着我们的历史。它们才是青龙洞历史的见证。 雨后,云雾萦绕着巧夺天工的“青龙洞建筑群”,仿佛自己在就是信步在天庭。碧绿的舞阳河象一条披在“青龙洞”的飘带,飘向远方的崇山峻岭。河面如镜,偶尔有船划过,波光粼粼,直到水与水的折皱消失在河水的深处。你总能感到如诗如画、美仑美奂! 寂寞的“青龙洞”,陪伴着温柔的“舞阳河”。山让水有了雄伟的气概;水让山有了肃穆的温柔。它们仿佛恋爱了。这是一种伟大的爱,它们不离不弃永远在一起,相依相偎。青龙洞古建筑群,一生饱经风霜,数次的劫难。是“舞阳河”用一种温柔的情怀!让青龙洞雄伟的屹立。 青龙洞古建筑群,不愧为山地艺术博物馆。至今,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艺术品!特别是戏台前的木雕工艺,更是精湛,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青龙洞古建筑群有徽式特征,飞檐翘角、青砖黛瓦、 回廊花格窗。仿佛这里的一起都可以让人体会那古朴的风情。放眼望去青山绿水,自然而然地放轻了脚步,你会发现镇远古城真是一处--人杰地灵、山水有情的地方! 离开青龙洞古建筑群,我觉得自己不是去寻找它的历史,更多的是让我有种融入山水之间的感觉!让自己在躁动不安定的心,能找到片刻的宁静。我真想站在历史的时空里,大声的呼喊。把那些内心沉睡的东西唤醒,呼喊也是与历史的对话。 我终于可以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时候自由的呼吸了。在古建筑的最高处,我闭上眼睛,感到自己可以飞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