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80年代中开始,教育进入市场化发展,生源大战愈演愈烈。学校已不再搞教育,成为高考产业加工厂,学生已成产业链上的原材料。寻找优质生源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君不见,炎炎夏日还是岁暮寒冬,成、绵某些学校的老师,踏遍巴山蜀水寻觅优质生源的艰辛,他们能在高考的市场上赢得一筹也在情理之中。这个时代的中国老师似乎不是那么好当!高考成为当今地方政府教育政绩的主要依据,家长把孩子考上名牌大学作为一种荣誉,学校把学生考取高分作为生存的稻草,这种模式从未考虑是否符合孩子的成长。教育市场化并不比房地产落后,就像人体艺术与色情,就隔那张纸。要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恐怕全中国的教师都换成爱因斯坦的中小学老师都无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