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970|评论: 48

西华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不公正待遇(律师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1 13:26 | |阅读模式

各位律师:

     您们好!有件事情咨询一下:我们是2003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的几十名学生,于2003年9月到某学校任教,我们在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国家政策,我们的试用期是一年,若合格后就可转正定级,可一年后,我们都合格了,2004年9月就应该给我们转正定级,但当地人事局并没有给我们办理相关手续,我们多次申请无果,就这样我们的试用期又无缘无故的被延长了一年,直到2005年12月才给我们几十名大学生办理相关手续,转正定级的时间自然就从2005年12月计算了。我们每人的正当收入就少了(你们懂法律,这可不是几千元的数目,而是数万元)我们再次申请可人事局的借口是,当时学校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没有给他们打报告,而学校在引进我们的时候是带上了当地的教育局和人事局来到我们学校的。现在两边都在推卸责任。经再次申请,人事局给我们的答复是:参工时间和转正定级时间不是同一个概念,故把我们的试用期延长一年是合理的。岂有此理!无论他们怎么推,我们的试用期无故被拖延了一年,我们得到不公正待遇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向全社会呼吁!要为不平等待遇而呐喊!我们相信真理是会战胜狡辩的。

     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同一个学校同一年毕业来到同一座城市的大学生,到其他学校就业的大学生的转正定级时间就从2005年9月计算,为什么我们的要从2006年12月计算呀?我们明知人事局的答复不符合政策规定,但我们依法行事一时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依据呀!只有向社会求援,向各位律师大人求救!

     请求各位律师,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吗?我们将关注事件的发展和处理结果。若有必要的话我们将向川报、政协报等媒体投诉,让其给予监督!

     谢谢!几十名大学生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附:回复:“巴州区人事局对我们大学生的不公平待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3:35 |
   
                        谨请
姜敏律师

                黄仕亮律师
                肖彬律师 给于法律援助为盼!!!!再次感谢您们了!

发表于 2006-10-11 14:14 |
人浮于事简称——人事
发表于 2006-10-12 08:52 |

个人认为还是走信访,找人事局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

促成人事部门自行纠正

尽量不结怨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0:47 |
谢谢“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各位网友的大力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1:16 |
我希望我们巴中中学2006年新进的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自身权利!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1:49 |
我们要呐喊,我们要呼吁!我们要斗争到底!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1:48 |

是巴中中学的2006年新进的教师就顶起哈

[em02][em02][em02][em01][em05][em06][em09]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17:37 |

尊敬的黄仕亮律师:

    见信好!您给我们提供的法律依据,我们将付诸行动。我们受害的几十名大学生对您表示真挚的感谢!再次希望各界朋友伸出援助之手,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有了您们的帮助,我们相信我们的事情会被当地引起高度重视!

发表于 2006-10-11 15:57 |

获悉案情,经斟酌,本人认为:

    如果以上所述属实,按照国家政策,你们试用期确定为一年,且你们也符合政策中所规定的条件,则县人事局存在行政违法之处,鉴于此事属于行政机关对于其它机关或事业单位的人事审批,不适用行政许可法,但依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依法向行政监察部门申诉。

    关于此案诉讼时效的问题,在人事局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你们的诉权和期限,故适用二年的诉讼时效,对于举证责任的问题,在诉讼中县人事局会对其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用证据予以证明,如果其没有相关证据或未依法办事,行政行为将面临无效或被撤销。

                                                                          黄仕亮律师

                                                                           2006.10.11

发表于 2006-10-11 18:29 |
卡一下,很正常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1 21:50 |

尊敬的姜敏律师;

    您好!感谢您对我们的法律援助,我们将按照您提供的法律依据依法行事。真诚的希望您们关注此事,我们不会忘记您们的,社会不会忘记您们的。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发表于 2006-10-11 21:09 |

黄仕亮律师的解答是比较正确

 

补充一下:1.教师参加工作的第一年 应是见习期而不同于你说的试用期,这是原国家教委有相关规定.

         见习期满后,符合转正条件,通过相关的申请手续,应当转正.

          所以你们教育局存在违规行为.

       2.可以找你们教育局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反映情况,进行行政复议,这样如果可以解决的话会快些.

       当然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具体的可以咨询或者聘请当地律师

发表于 2006-10-13 22:28 |
QUOTE:
以下是引用想琴书在2006-10-13 21:08:00的发言:

你们好,我有个无性的婚姻,谁来帮帮我,电话:13979490307

汗[em04][em04][em04][em04][em04]

发表于 2006-10-13 20:07 |


对“巴州区人事局对我们大学生的不公平待遇”的回复

       巴中论坛楼主“惩恶扬善”于10月13日,在论坛上发布“巴州区人事局对我们大学生的不公平待遇”贴子,现针对此贴子作如下回复:
      楼主“惩恶扬善”所反映的事件巴州区人事局、巴州区教育局、巴州区编办已于9月10日安排专人专项调查,9月14日将调查结果报市、区有关部门,并以书面形式回复了信访人。现再次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事由。二00三年春,巴州区教育局、巴中中学参加省内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推荐会,与56名同学签订了意向性招聘协议。二00三年秋,这部分学生毕业后陆续来到了巴中中学代课。由于此前巴中中学并未向区人事、编办等部门申报引进人才计划,也没有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当时巴中中学亦无空缺编制,这56名学生实际上系用人单位自行聘用的,不属人事部门正式招聘人员,故他们上岗后迟迟未能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2、聘用手续的签订。 此后,因巴中中学多次向区委、区政府汇报,根据这部分人员的工作表现及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建成后急需教师的实际情况,请求作为特殊情况研究解决。二00四年六月,经区人事局、教育局、编办协商并报区委、区政府研究,同意按规定程序,一是给巴中中学新增加了56名财拨事业编制;二是同意巴中中学自行引进的现已上岗的56名学生纳入2004年我区引进人才计划。故2004年9月区人事局、编办为已上岗的56名人员办理了相关人事编制聘用手续,聘用合同中明确了试用期时间是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一年时间。
     3、政策依据。根据《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川办发〔2002〕40号)第22条的规定“首次参加工作的受聘人员,其试用期为一年。”和四川省人事厅川人工〔1994〕43号文件“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均实行一年见习期”的有关规定,56名聘用教师签订聘用合同满1年后,于2005年9月经巴中中学呈报,区教育局审核同意后,区人事局为其办理了转正定级手续。鉴于56名同志于2003年9月已在巴中中学代课的实际情况,根据川教人字〔1980〕第277号文件“代课教师被聘用为正式教师后,对其连续代课时间与转为正式教师在学校工作的时间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的规定。区人事局于2005年9月对这56名教师的参工时间认定为2003年9月。参工时间的认定与转正定级时间是两个概念,也并不相矛盾。这均是按政策规定办理的。
      二、核实回复意见
      综上,楼主反映的巴州区人事局对我们大学生的不公平待遇即“新进人员试用期执行了两年”的问题事实上不存在。巴州区人事局是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办理事业单位新聘人员手续和见习期人员的转正定级手续,没有随意延长工作人员见习期时间现象,更无违背法律可言。
      欢迎到巴州区人事局咨询相关政策,网内将提供相关的政策依据并竭诚为你们服好务!
      特此回复。
                                                  
                                                                                                                                                                二00六年十月十三日

发表于 2006-10-13 10:22 |

严重感谢黄仕亮律师、姜敏律师、唐法广律师的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3 10:05 |
尊敬的版主,希望您也支持我们一下,把这个帖子置前,已便引起社会对我们的关注。谢谢您了!
发表于 2006-10-15 09:06 |

责任在巴中中学了

    回复称:巴中中学并未向区人事、编办等部门申报引进人才计划,也没有经区委、区政府同意,当时巴中中学亦无空缺编制,这56名学生实际上系用人单位自行聘用的,不属人事部门正式招聘人员,故他们上岗后迟迟未能办理正式聘用手续。

发表于 2006-10-15 10:00 |
[em02]

发表于 2006-10-14 21:35 |
这是啥子跟啥子哟,17楼在整啥子东西哟,人家说东,你说西,恼火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