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44|评论: 49

新繁龙藏寺到底可以做什么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 23:43 |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的悲哀

2004四川两会>>议案建言在新都,有一座与宝光寺修建年代相当的庙宇龙藏古寺,庙中不但有明清建筑多座,更有著名的明代天龙八部等9幅精美壁画,有荟萃了黄庭坚等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的200余座碑林,有清光绪年间创办的佛学院旧址……其历史文化价值重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该庙宇已年久失修,大量艺术瑰宝濒临毁损。13日,张瑞兰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抢修龙藏古寺,让它发扬光大。 

据张瑞兰委员介绍,龙藏寺位于新都区新繁镇,占地面积100多亩,建于唐朝贞观年间,清朝时期为其鼎盛时期,不但创建了佛教学院,还是蜀古琴文化的交流中心。 

新都区上届政协委员,67岁的李义让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对龙藏古寺的研究。他介绍,自古新都有二湖二庙的说法,其中二庙就指宝光寺和龙藏寺,目前尚存明清时期建筑多座。现大殿里布满灰尘与蜘蛛网,堆放着陈旧的木头等杂物,修复困难。老人心痛地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管管,让这块文化瑰宝还其本来的绚丽面目。” 

张瑞兰委员在提案中指出,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寺庙的修复、保护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建议成立龙藏寺抢救小组,尽快制定抢救方案,恢复寺院。(以上是2004年的情况,现今寺院依旧)

        新繁龙藏寺

——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是我对新繁龙藏寺做了三个5年规划,征求广大网民意见

[第一个5年规划]

2008年~2012年

以成都五大丛林(文殊院、宝光寺、昭觉寺、大慈寺、石经寺)为龙头,将龙藏寺做为成都几大丛林今后常住僧人养老净修场所进行恢复性完善建设,三年内完成寺院全面修复工作,资金来源由几大寺院支持,第4年正式入驻老年退养僧人并开放,第5年巩固寺院基础和谐制度并走上弘法轨道。(开放后,前期要结合当地医院内情况,进行合理、和谐入住并与医院医疗相结合)。

[第二个5年规划]

2013~2017年

寺院正常运转后进行下一步融资(前期预计2000万),5年内将现残疾军人医院搬迁到离寺院较近的区域,进行新建并落成使用。军人家属依旧住原地区不动与寺院进行有机组合。

[第三个5年规划]

2018年~2022年

以龙藏寺为慈善中心(继续融资2000万),在周遍大面积整改,将寺院周围建设成净土村,使新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大的养老、敬老、爱老的净修中心。并与搬迁医院合作,充分发挥并实现“军、民、僧”大团结,大和谐、大手笔的关爱目标。给全市老人提供一个善终和谐共修共乐的道场是新繁的光荣!

凡是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不愿意和自己子女共住的,无论是孤寡老人,还是信教群众都可以在这里购房养老,享受天年之乐。

大家可以想一想再过15年,成都市区的老人将会有多少,应该怎样去关怀他们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7-1-2 14:55 |
我来放几张06年1月我拍的照

发表于 2007-1-2 14:59 |

发表于 2007-1-2 14:57 |

发表于 2007-1-2 14:58 |

发表于 2007-1-2 15:01 |

发表于 2007-1-2 15:03 |

发表于 2007-1-2 15:06 |

发表于 2007-1-2 15:08 |

发表于 2007-1-2 15:05 |

发表于 2007-1-2 14:37 |
06年初龙藏寺大殿有进行过一个月的维修,不过后来没进展了,这与政协,广大报纸电视媒体,中央,省市的多重呼吁有关.我在2000年的时候也有写信到<成都商报>上,当时呼吁稿也登在了商报上,有筹集到10w万,但那对于龙藏寺的修复可以说只能是表皮.

发表于 2007-1-2 14:31 |

这样规划太低估了龙藏寺的价值,规划时间太长,龙藏寺作为寺院的第一作用好象有被忽视.

龙藏寺一旦恢复,就应该把以前搬往新都桂湖的上百通碑刻重新迁回龙藏寺(那样的话桂湖碑林也就不存在了,因为里面的碑刻80%来自新繁龙藏寺),龙藏寺当年的地位高于新都宝光寺,可以考虑在龙藏寺恢复佛学院(作为四川佛学文化的讲学和研究基地),由于周围环境很好,可以考虑在周边建立度假,养老设施,

新繁龙藏寺为最典型的“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性质的寺院。此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历代规模宏大。清初,大朗禅师住锡于此。大朗属破山海明禅师下传宗派,但不是临院济正宗,而属于临济岔派。寺内住持自大朗以后,都是师徒代代相传。此寺的“本家”寺院有什加慧剑寺、彭县中正寺等,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寺外还有脚庙(即下属寺庙)十座,田地千亩以上。寺内也部分接待云水僧挂单,1940年还传过一次戒。此寺斋堂前挂的梆(木鱼),不像子孙庙鱼尾向山门,也不像丛林鱼头向山门,而是鱼头向斋堂外,与大殿平行横挂的。

位于四川新繁镇的龙藏寺,占地300余亩,寺内风景秀丽,古树众多,珍藏着9幅精美的明代壁画,它荟萃了苏轼、黄庭坚、文征明、王守仁、董其昌、石涛、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何绍基等古今著名书法家的200余座碑林。其中,大殿里气势恢弘、绘画精美的壁画更是被视为艺术精品,被称作“天龙八部”。(如今80%的碑刻近100通被移至新都升罨桂湖,改称桂湖碑林)
龙藏寺是一个价值非常大的文物单位,先不说壁画和碑林,光是建筑就很独特,它采用的园林式风格与其它寺庙的宗教式风格就很不相同;其次,它属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的性质,很有研究价值。另外,它在清朝就创建了佛学院,并是古蜀琴文化的中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7:08 |
QUOTE:
以下是引用rabbit221在2007-1-2 14:31:00的发言:

这样规划太低估了龙藏寺的价值,规划时间太长,龙藏寺作为寺院的第一作用好象有被忽视.

龙藏寺一旦恢复,就应该把以前搬往新都桂湖的上百通碑刻重新迁回龙藏寺(那样的话桂湖碑林也就不存在了,因为里面的碑刻80%来自新繁龙藏寺),龙藏寺当年的地位高于新都宝光寺,可以考虑在龙藏寺恢复佛学院(作为四川佛学文化的讲学和研究基地),由于周围环境很好,可以考虑在周边建立度假,养老设施,

新繁龙藏寺为最典型的“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性质的寺院。此寺建于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历代规模宏大。清初,大朗禅师住锡于此。大朗属破山海明禅师下传宗派,但不是临院济正宗,而属于临济岔派。寺内住持自大朗以后,都是师徒代代相传。此寺的“本家”寺院有什加慧剑寺、彭县中正寺等,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寺外还有脚庙(即下属寺庙)十座,田地千亩以上。寺内也部分接待云水僧挂单,1940年还传过一次戒。此寺斋堂前挂的梆(木鱼),不像子孙庙鱼尾向山门,也不像丛林鱼头向山门,而是鱼头向斋堂外,与大殿平行横挂的。

 

目前文殊院是成都市佛学院所在地,峨眉山是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运转都很良好。所以在龙藏寺恢复佛学院不太现实。

木鱼向外,说明那里是带有“半个子孙庙,半个丛林”的十方丛林,可以接纳各地僧众,只是管理层由子孙(师徒关系)接班授权。

至于已经搬迁到桂湖的文物,也是新都政府给予的最好的保护。

重点还看今后的发展,如何将那里建设成一个成都市老人修养聚集地?

成都市10年后有多少60岁到80岁以上的老人呢?

我想这个数据也至少应该不下60万人吧?谁为他们考虑过?目前很多老人都在等待和观望哪里有环境好的怡老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 18:58:0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1 23:53 |

新繁历史文化

新繁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距今约2800多年历史。公元前8世纪,蜀王杜宇设立繁邑,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设繁县,归蜀郡管辖,三国时期,姜维屯垦,更名新繁县1965年,新繁、新都两县合并为新都县,改新繁县为新繁镇。是东汉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任末、宋代龙图阁学士梅挚、元代宰相张惠、清初著名思想家费密、五四文化名人吴虞、当代文豪艾芜、著名作家哈华、神学家袁珂、革命家和清华大学教授刘弄潮的故乡。镇内有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唐代园林——新繁东湖公园(距今1200多年历史),被誉为西蜀名园。还有汉传佛教古寺龙藏寺,属于我国少见的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性质,现存明代壁画,是四川明代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的一处。另外还有双忠墓、华林寺、殷商遗址水观音、吴虞故居、吴虞墓、三会院等文物保护点。

新繁基本情况

   新繁镇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是国家、省、市、区四级重点镇,成都市13个优先发展的重点镇,成都市生态工贸卫星城,新都区的副中心。

新繁镇位于成都市区20公里卫星城圈层上和成都、郫县、彭州、新都四个城市构成的菱形结构中心点,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成都市都市区。全镇地势平坦、地质稳定、环境优良、水源丰富、四季分明。平均海拔536米,相对高差5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6.2摄氏度。全镇幅员面积 81.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

2003
年,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街道办事处,辖44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9.2万人,外来及暂住人口2万余人。农业人口6.8万人,城镇人口比例46.75%。  

全镇工商企业2311家,有一定规模的工商企业500多户,年产值28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8亿元,利税1.1亿元,工商税收2363万元从业人员17000人。

新繁镇已形成机械、电子、医药、食品、建工、建材、家具为主的综合性发展格局,工业产品有34大系列分别被评为国家、部、省、市优质产品。

  我们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扩大招商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发展旅游事业,繁荣第三产业,实施科教兴镇,愿与各界朋友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发表于 2007-1-3 10:07 |


 

阿弥陀佛!赞叹师父为利益众生故!

[em11][em11][em11][em11][em11][em11]

发表于 2007-1-3 17:57 |
QUOTE:
以下是引用简化在2007-1-3 16:01:00的发言:

以下是2007年1月1号拍摄的现状








其实也就是现存的最后一个大殿(毗卢殿)进行了重修,以前后面还有藏经楼等,其他地方都没动,而且这维修也是06年1月~2月的事了,到后面一直没有其他变化。另外,一直有传言要恢复龙藏寺,不知道楼主是否知道?还有,佛教协会及相关部门对龙藏寺是否有规划?这些楼主有所了解么

发表于 2007-1-3 18:17 |
QUOTE:
以下是引用简化在2007-1-2 17:08:00的发言:

目前文殊院是成都市佛学院所在地,峨眉山是四川省佛学院所在地,运转都很良好。所以在龙藏寺恢复佛学院不太现实。

木鱼向外,说明那里是带有“半个子孙庙,半个丛林”的十方丛林,可以接纳各地僧众,只是管理层由子孙(师徒关系)接班授权。

至于已经搬迁到桂湖的文物,也是新都政府给予的最好的保护。

重点还看今后的发展,如何将那里建设成一个成都市老人修养聚集地?

成都市10年后有多少60岁到80岁以上的老人呢?

我想这个数据也至少应该不下60万人吧?谁为他们考虑过?目前很多老人都在等待和观望哪里有环境好的怡老院。


1.龙藏寺碑林是中国最有特色的碑林之一,恢复龙藏寺,肯定得将原碑林迁回原址,80年代初迁往桂湖是因为当时无人保护这些碑刻

2.龙藏寺壁画是川西最大的明代壁画,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年我写信到《成都商报》时首先提到的也是这个,另外,龙藏寺传言是有地宫的(根据寺名的来源),山门前的石狮也是川西最大的。

3.龙藏寺还有很多文物存于宝光寺和省博物馆中,丛林性质,带人文风格以及独特的寺院建筑在整个川西都很少见

4.关于养老,其实成都周边很多地方已经在建相关的场所,新都镇,大丰都有,在新繁新城区也有上百亩专用于老年人养老的场所,但现在未见动工

5.如何协调寺院和省荣军院的用地问题值得考虑,另外,不能单靠社会筹集资金去恢复,得有长远规划,能做到以寺养寺,龙藏寺当年的规模和影响是远远在新都宝光寺之上的,这一点上年纪的人都知道,看看山门上的匾也可知个大概。只是现在新都完全忽略了新繁地区文物的保护和宣传,以至于这座汉传古刹和中国唯一的唐代园林-新繁东湖知道的人很少,关注和保护资金少的可怜。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16:01 |

以下是2007年1月1号拍摄的现状








发表于 2007-1-3 23:01 |

本比宝光更大更出名,1965年新繁并入新都后,就意味恶梦的开始

 楼主| 发表于 2007-1-3 21:02 |
楼上说的好,现在龙藏寺地产好象是军队所有,他们也在为寺院维修做事情,只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理全面的共存点,我的15年规划对医院没有坏处,只会给残疾军人医院带了更大的收益。不知道找哪几方面的人可以解决事情?先提如何进驻寺院修复寺院的事情?让那里先成为成都几大寺院的老年僧人净养院,僧人医疗也可以由残疾军人医院承包。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