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坝嘉陵江大桥顺庆桥头下穿隧道护壁太简朴 能否“变脸”文化墙?
http://www.cnncw.cn/pdf/ncwbnew/res/1/20121114/25771352860009453.jpg
“能否将这段护壁整点浮雕、壁画之类的东西,增添一些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形象呢?”近日,不少市民提出建议,在上中坝嘉陵江大桥顺庆桥头的滨江大道下穿隧道两边的护壁上,增建文化墙,既可让护壁得到美化,与周边环境显得更加协调,同时也能彰显南充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升南充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 市民反映 隧道护壁太简陋
“两边的护壁都是水泥板,看起来档次很低,完全可以在上面做一些反映南充文化方面的浮雕,既提升了档次,也能增添城市文化内涵……”市民何先生称,上中坝大桥桥头的滨江大道下穿隧道建成后,成为南充市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分流通道,但是他每次开车经过下穿隧道时,总觉得那里少了一点什么。
近日,何先生去重庆市万州区出差,在观看了当地一堵镌刻着528条古今诗词名句、长约200米的文化墙后,何先生猛然觉得,滨江大道下穿隧道的护壁上应该增建文化墙,以反映南充的文化特色。
多方建议 增建南充文化墙
“下穿隧道两边的护壁面积很大,现在这样‘空起’不仅档次低,而且没有一点特色,‘浪费’了很可惜。”何先生建议,如果在下穿隧道两边的护壁上做一些浮雕,或搞一些喷绘形成两堵文化墙,不仅能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还能提升南充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文化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还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风貌,是一个城市内涵的外在体现,更能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无独有偶,市民周先生提出相同的建议,南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丝绸文化、三国文化,更有嘉陵江文化,但目前除了几座公园外,没有一处城市建筑能够反映这些历史文化。如果在上中坝大桥下穿隧道的护壁上建设城市文化墙,不仅能为下穿隧道增色,也能为城市添彩,何乐而不为?
现场踏访 创作浮雕并不难
据了解,总投资4000万元的滨江大道下穿隧道,为南充城区首座车辆下穿、实现交通分流的重要通道。隧道长约700米、宽24米,隧道内为双向4车道。在下穿隧道的护壁上建设城市文化墙,市民的呼声很高,但是否可行?
在现场看见,该下穿隧道为滨江大道南北通道的重要节点,来往的车流量非常大,但是隧道内除了几盏灯外,全是白色的墙面,没有一点美化装饰,整体感觉档次不高。
“就在这两边的墙壁上造一些浮雕,再用灯光稍加装饰,档次和品位肯定会有较大的提升。”出租车司机赵晓霞说,目前南充除了白塔公园下边有一堵文化墙外,很难在城区找到一堵像模像样的文化墙。“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很难找到两堵这么大的墙壁,如果投入少量的资金就能建成文化墙,是一件很划算的事。”
据估算,隧道内两边的墙壁面积约有2000平方米,墙壁与车行道之间还有约50厘米宽的台阶。利用这两堵护壁建设文化墙,是不会占据车行道位置的。
部门回复 尊重民意将论证
“当初是为了缓解上中坝大桥桥头南北向和东西向交通拥堵的问题,才修建下穿隧道的……”据南充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谢世民介绍,建设滨江大道胜利路口下穿隧道的初衷是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目前主要凸显出的还是交通分流功能。
“也考虑过进行美化,提升档次,但是考虑到交通安全的因素,才建成了目前这个样子……”谢世民说,下穿隧道是一条快速车行通道,隧道内并没有设计人行道,如果在护壁上增建文化墙,很难凸显出社会效应。同时,如果将隧道内建设得过于“美观”,还将转移驾驶人员的视线,从而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
“将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我们的心愿。市民的建议我们将会郑重对待,并进行安全等方面的论证,看隧道内是否适合建设城市文化墙……”谢世民表示,住建部门将会考虑市民的建议,并进行相关论证。
下穿隧道的护壁上是否适宜建设城市文化墙?如果条件允许,设计创作什么内容的浮雕最能反映南充的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