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39|评论: 33

[群众呼声] 百字箴言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7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百字箴言赋
                                                                                     冷林熙
                           

                            过河别忘船,下山念上山。甜时当思苦,苦中亦觉甜。

                            往亊如经书,故土情绵绵。国难显忠臣,家贫出孝贤。
                            作人当铭记,身心忌慵懒。富贵人皆求,且防心志嬗。
                            盛事戒贪墮,居安思危难。子孙争进取,精神代代传。
                            老夫言难尽,旧作代以堪。若问意为何,请君慢想看!

(外一篇)
                    阅历知书味,坎坷练情性;路遥识马力,事久见人心;
                    良药多苦口,忠言逆耳门;诗书传家远,厚德育子孙;
                    滴水映宇日,一叶报秋讯;础润观雨象,点红辩基因;
                    孤寂思故友,远家念亲人;大义当报国,仁爱须感恩;
                    结绳探山險,投石问路径;非埠莫靠船,不君慎交深。






相关帖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1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问好!: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云仙子 发表于 2013-1-17 22: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先生!问好!

欣谢仙子临屏留香!遥握!: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18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金钱帮人,用完就没了,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用真理指引人,常会改变他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但有些人往往喜新厌旧,对没听过的道理兴趣盎然,对已听过的却从不深入挖掘。其实,有用的话语哪怕只有一句,也应长期琢磨,不要听时挺有感觉,却转头就忘。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云仙子 发表于 2013-1-18 14: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金钱帮人,用完就没了,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用真理指引人,常会改变他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但有些人往 ...

看似平平常常,细思有滋有味。由心娓娓道来,善言入理入情。此等心口奇才,仙子其外有谁?: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18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林熙 发表于 2013-1-18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似平平常常,细思有滋有味。由心娓娓道来,善言入理入情。此等心口奇才,仙子其外有谁?

6.jpg :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18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文章与先生公享!
四川青川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余人“结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就是结一个社团,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实行《文昌帝君阴骘文》,依照文昌的教训来修学。
“文昌社”的同学力行《阴骘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遗训。《阴骘文》里,对于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都说得很详细。
他们自结文昌社起,在一起修行,过了很多年。俞先生前后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夭折了,剩下老三,也丢了。老三是最聪明的,八岁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踪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俞公共有九个儿女,除了失踪的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一个女儿,他的妻子在这种悲痛的情况下,两眼都哭瞎了。
俞先生的家境越来越困难。自己反省,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重的惩罚?似乎上天都没有保佑他。
每年腊月三十,是民间风俗祭灶神的时候。灶神爷将往上天,把这一家人的善恶都给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从前供养灶神的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他自己每到这个时候,便写一篇疏文,托灶神爷带到天帝那里去。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有了感应。
四十七岁那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他正与妻女枯坐凄凉相吊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点蜡烛开门,看到一个人,戴一顶帽子,是一块方的布,扎在头顶上,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这种打扮。穿著黑色的袍子。看年岁大概总有五、六十岁了。很有礼貌,向他一问讯作揖,就坐下来了。介绍自己姓张,从远路而归,走到你家门口,听到你家里有愁叹的声音,特地前来慰问。
俞先生见到这个陌生人,心里也感觉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仪表谈吐,又好像很不平凡,所以对他非常恭敬。在这种潦倒的时候,世态炎凉,那里还有朋友来慰问!尤其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团圆,谁有空闲到你家来慰问呢?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慰问,当然心里非常感激,所以对他很恭敬。他就说出自己生平读书与行持,好像都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都成问题。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他所写的疏文都还记得,把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先生听听。
张先生说,我对你家里的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你不必再告诉我。张公说,他的“意恶太重”,读书积行,“专务虚名”。他自己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这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不止如此。可能还有更重大的灾难在后头。
俞先生生平所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怎么会晓得?经他这么一说,心里很惊讶。
俞先生听了张公所云,并不服气。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都有鬼神监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这么多年结文昌社,与同学们立下誓愿,力行善事。文昌社里订的规条,就等于戒律一样,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没有违犯。难道这些都是虚名吗?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人家放生,你就随喜跟著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你心地真正有慈悲,真正想放生吗?没有!只是看到别人做,心里欢喜,随喜一点;别人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于真心!随喜中也没有尽到力量。‘随喜功德’是要尽心尽力,才叫随喜;没有尽到心力,不叫随喜。所以,你并没有真实慈悲之念;在外面还标榜著—我是个仁慈之人!实际上心里毫无仁慈。
你们家的厨房里,依然有虾蟹之类,这些还是生命,依旧是吃众生的血肉。文昌社里,可能不是长素,大概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素。
你为人能言善道,又有才学,很会说风凉话讽刺人,用的词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听到的时候,都能被他折服。他有辩才,无理的事也能把它说成有理。他有强词夺理的本事。你虽然说得很痛快,可是自己还有一点良心,晓得有伤厚道。说话太刻薄,好胜心强不肯输人。幸有此一点良心,为今后转祸为福之机。
这位陌生人,对俞先生心底隐藏的恶念知道得这么清楚,都把它说出来了。俞先生听了,确实害怕,伏在地上流著眼泪苦苦哀求说,你既然晓得这些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绝不是普通人,求您来救度我。
灶神告诉俞净意,从今以后你“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摒除。要用什么态度做善事呢?不图报。做了善事,对人有恩惠,不要希望别人报答。要认为行善帮助人,是我的义务,是我应该做的。甚至我们做善事、对人好,人家以怨报我们,我们也不在乎。问心无愧!即使别人误会也没有关系,放著胆量去做。不要做了几桩好事,人家反而埋怨你;就认为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当。为什么做了好事、待人好,还要受人责备?想想《金刚经》里所说的,这正是自己过去世业障深重,他替我消业,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
因此,我们不要灰心,“只理会善一边去”,“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就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切切实实,直捷痛快的去做。大小善事都要有耐心。一天、一年、一世都要这样去做;并且还要发愿,生生世世都这么做,这才是‘菩萨’。这是我们力量办得到的。换句话说;我力量虽然达不到,我有这个心、要存这个心,使此善意圆满。诸位要晓得,佛家所谓”功德圆满“,是指善心善意确实“圆满”。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做好了才叫圆满,因为有的力量达不到。力虽达不到,但是有一个圆满的心,这样功德就算圆满了。所以,佛法常讲“论心不论事”,圆满不圆满是在你心地里。心地善意若不圆满,则善事、善行做得再多,也不能算是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有恒心。只要你长久这样做,也就是认真修三业清净。照这样做,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验。
这一番开示讲完了之后,张公就进到里面,走到厨房里就不见了!俞先生此时才晓得是灶神爷示现。俞先生是在腊月三十晚上遇到灶神,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他就从这一天起改过自新,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本名叫“良臣”,现改成“净意”,称“净意道人”。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
三年后,命运转变。五十岁那年,在宰相主持的一次考试上,宰相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
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自己本来姓氏。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小孩也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用舌头舔他母亲双眼,奇迹发生,老母双目复明。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知道这三年改过迁善,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不测效验”,即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这个时候对于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不愿意做官了。辞谢宰相,回到自己的老家。
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俞先生后来有七位孙儿个个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
俞先生遇灶神这一段往事是事实。史书上有记载,俞公寿终八十八岁。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云仙子 发表于 2013-1-18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转一篇文章与先生公享!
四川青川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年岁老大 ...

谢谢仙子分享。你的孩子如果是还在上小学或初中的话,我就给他寄本我们自编的指导作文的书来。不过,最好等他放假后,你把他带来成都观观光更好啊!你不也想来成都看看吗?!: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19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可能要等署假才能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云仙子 发表于 2013-1-19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可能要等署假才能来!

好吧。尽量在寒假为最好。我家里就可以住,欢迎你们早来!: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21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意过去 发表于 2013-1-21 0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2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3-1-21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林熙 发表于 2013-1-19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尽量在寒假为最好。我家里就可以住,欢迎你们早来!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XJLJL 发表于 2013-1-21 15: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21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
非常有教育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1-21 16: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得不错
非常有教育意义

谢老弟给力!问好1:handshake

发表于 2013-1-21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林熙 发表于 2013-1-21 16: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jpg

发表于 2013-1-2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林熙 发表于 2013-1-19 14: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尽量在寒假为最好。我家里就可以住,欢迎你们早来!

非常感谢先生盛情!我那边有很多朋友,但是我从来不愿住私人家里,我喜欢清静!我去之前我联系好住处才会去的!: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紫云仙子 发表于 2013-1-21 18: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感谢先生盛情!我那边有很多朋友,但是我从来不愿住私人家里,我喜欢清静!我去之前我联系好住处才会 ...

好吧,尊重你的习惯吧!只是必忘了多联系!:handshake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