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图片在后面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南江惊现不名珍稀野生动物
最近,在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米仓山发现一不名野生动物。
该野生动物的体形很像松鼠,它虽形似松鼠但不是松鼠,它是四肢带有皮膜的鼠类,人们称它为“飞鼠”。体长约60厘米,体重约2000克。头短而圆,眼睛很大,眼圈灰白色,瞳孔特别大,可以感受微弱光线,适宜于在黑暗的世界里生活。身体背面体毛为黄褐色,面部为白色,身体腹面有零星白色。尾长达80厘米,比身体的长度要长。
是真的在南江发现的吗?
楼主是不是在呵我们哦.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稀有的动物,打造光雾山名景。
[原创]南江惊现国家2000年公布的“三有”珍稀野生保护动物
http://bbs.mala.cn/viewthread.php?tid=633292
最近,在南江县米仓山发现一不明珍稀野生动物。
据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专家介绍,该野生动物为国家2000年公布的“三有”保护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松鼠亚目松鼠科鼯鼠属的动物,具体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有可能是鼯鼠类一野生动物新种。以前还没有人称发现过该种动物,随着近年来南江县各项林业生态工程的顺利推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鼯鼠类野生动物的出现为进一步研究南江县生态环境的好转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它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它们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20~50米的距离。它还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来改变滑行路线,用尾巴来平衡身体。白天,它常常蜷伏在树洞或地洞里,用头枕着尾巴睡觉,夜里才是它们出来活动和觅食的时间。它们单独活动,以树木的果实、种子、嫩芽、嫩叶以及昆虫等为食。每次外出活动,最远到达1公里外的地方。还有个奇怪的特性,离洞再远,总是要返回洞巢后,才把粪便排出来。
冬天,它栖息在树洞或岩洞里,不再出外觅食,进入了冬眠,直到气候转暖,才恢复活动。
它一边滑翔,不时发出尖叫声。“吱”、“吱、吱”、“吱、吱、吱”,声音有长有短,这是它们互相传递信息的“语言”。“吱”的一声,表示“平安无事”,可以进行正常活动;“吱、吱”两声,是相互追逐或逃脱时的声音;“吱、吱、吱”三声,是受到威胁时发出的紧急信号。当发出“兹吾”、“吾、吾”的叫声,正是它们张牙舞爪同敌害斗争的时候。在初春,它还会发出“得—得—得一”般的叫声,这是雄性求偶的信号。
目前发现的这一不明珍稀野生动物,系南江县某镇一向姓货车驾驶员于5月6日凌晨3点,在运铁矿途径米仓山一公路边时无意中发现,属于幼崽,便抱回家中喂养。
建议该动物的捕获者应主动与县林业局取得联系,在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的监督下,将这只红白鼯鼠放归到它原生地,以便与它的妻室儿女团聚。我们要好好保护野生动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是要违法的哟!感谢‘闲悠悠乐滋滋’给我们提供图片信息。
不要大惊小怪,该动物四川盆周山区均有分布。
根据《四川资源动物志》1984版第二卷——兽类205页介绍,该动物属:
啮齿目鼯鼠科
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 Milne-Edwards
模式产地:四川宝兴 俗名:红催生子、飞鼠、飞生虫、飞生鸟
鉴别特征:大型鼯鼠,体长500毫米,体背为赤褐色,自胸腹连界处至尾基前具明显白色区。尾基具白环。形态(略)
生物学资料 居于针阔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的高大枯树顶端洞穴中作巢,夜间活动,以嫩叶及果实为食。
分布江油、青川、广元、剑阁、旺苍、平武、达县、万源、南江、通江、宜宾、天全、邛崃、彭县、灌县。国内分布于重庆、陕西、湖北、云南、贵州。
资源价值 冬毛背皮可利用,皮板虽薄脆,但皮张较大,多作饰皮用。因栖于深山密林,大为夜间活动,不易获取,故利用价值不高。其粪称五灵脂可作药用。据宋《开宝本草》五灵脂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作用。据现代医学分析,五灵脂含维生素A类、树脂、尿素及尿酸等。
BJ1949:
我也查了资料,你是红白鼯鼠!!!!
可能是变异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发帖内容较有主见
经常帮助其它会员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