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大河蜿蜒

[原创]穿越光荣与梦想——大渡河峡谷南岸行走印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南岸看大渡河峡谷。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望白熊沟瀑布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出无人区,见到山羊也亲热。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中小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轿顶山之五月雪。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岸的核桃坪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驴友风采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观放马坪一带。


发表于 2007-5-12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楼主| 发表于 2007-5-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雨沉舟在2007-5-12 13:17:00的发言:

顶!!!

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飘过铁打的石圈子

 大峡谷地区流传一种说法,“铜倒(铸)的咕噜岩,铁打的石圈子,打不进的曲曲鸟”(大意),以此说明这几处堡子地理位置的特殊。这些地方一般处于绝岩之上,难攻易守,清嘉庆十九年清军几路围巢古路村时,费尽心机才以得手。

 夕阳西下,大山阴影中的石圈子别有一番情趣。这里海拔1500米左右,三五处民居、四六块山地,草地残墙旁,几棵果树惨淡兀立。崖上放牧的山羊,低头啃草的黄牛,养殖规模不是很大。高岩抒怀、悬崖临风,石圈子乃天然观景台。举目东南,大渡河流经关村坝,悄然转向,峡谷变得宽敞;放眼对岸,白熊沟、丁木沟峭壑阴森,危岩孤立。更有西北方向大瓦山横空出世,“诺亚方舟”激流飞瀑;主峡谷壁立千仞,断层深深。

 夜宿石圈子,苍穹下红帐点点,蜗居与星月相映争辉。

 5日10时移步下山,绝对是惊险的体验。从石圈子到关村坝,水平距离不足一公里,相对高差却达800米之多,可见其坡之陡峭,路之险峻。据当地村民介绍,石圈子通往关村坝的险道,是几年前他们自发修建、悬崖部份用手工一锤锤敲打出来的。外界称此路为“骡马道”、可走牲口的说法并不确实,它只是两尺来宽、折转于岩壁的“梭沙”路而已。行走这条小路,安全犹为重要,首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不恐高、不怕险,行至岩口不可久留,必要时上下呼应,以免落石伤人。

 关村坝原名叫“官村坝”,相传大清时此处出过七品县令,故而得名。修成昆线时,正值“破四旧、立四新”,大革文化命,工程局领导紧急研究后,在装修隧道峒门时,把“官村坝”改成了“关村坝”。

 飘过铁打的石圈子,走下绝壁悬崖路,到达关村坝后,我们由此搭乘慢车直抵乌斯河,腐败庆祝后挥手道别、各自回家。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傍晚的石圈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圈子的女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村小景


 楼主| 发表于 2007-5-13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扎营大峡谷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